小康、和谐与中国的发展难题

[郑永年] (2007-12-11)

  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邓小平首先提出要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概念。“小康社会”在邓小平那里有特殊的话语背景。邓小平相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相反,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上人人都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何达致“小康社会”?邓小平强调的是生产力的解放,因为只有生产力的解放,才能创造财富。“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来”是手段,“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目标。

  在长达数千年的传统中国,“小康”也是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社会状态。孙中山先生也强调“小康社会”,表达于其“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无疑,“小康社会”的概念对中国社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中共十六大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之后,中共领导层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出台了诸多政策。但耐人寻味的是,中共十七大再次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概念之下的政策取向,中国官方并没有什么解释。这导致了外界相当的猜疑。

  一些人并不认为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但也有一些人相信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邓小平南巡以后整个九十年代的中国政府的政策被视为是偏向新兴社会阶层的,即中产阶级,而十六大以后的“和谐社会”概念被视为是偏向弱势社会群体的。

  经过这几年的争论,两个概念有了截然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对中共领导层使用哪一个概念保持敏感。

  笔者早些时候强调过,“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有关中产阶级的一种特殊话语。因为中产阶级的概念来自西方,使用具有根深蒂固传统的“小康社会”概念更加适合中国。

“和谐”不能过度依赖政府

  “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无产阶级的中产阶级化,就是要消除贫穷社会主义。在中共“小康社会”的话语里,实际上已经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概念。“小康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小康就不会有和谐。

  很显然,和谐不能建立在普遍贫穷之上。普遍贫穷之下即使有和谐,也会是虚假的,或者是政治强制力之下的和谐。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有密切相关性。

  那么,人们怀疑和争论的焦点在哪里?对中国社会大多数人来说,与其说是怀疑“小康社会”的概念,倒不如说是怀疑“小康社会”是否能够实现。

  这种怀疑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将近30年间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所少见的快速增长,国家财富剧增,在国际社会的崛起成为现实。但是快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邓小平早先所提出的“小康社会”或者共同富裕。

  相反,中国社会群体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是世界上领先。更为糟糕的是,中国现在面临一个荒唐的局面,即经济增长越快,收入差异就越大。

  就是说,经济发展已经导致了一个极端分化的社会。传统的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分化在继续延伸,并且有恶化的迹象。流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农民工的生活没有任何制度性的保障。

  更为严重的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恶性私有化、企业垄断、腐败等多种因素,城市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贫穷人口,包括低工资者、下岗失业人口、退休等。

  城乡分化、农民工和城市新贫穷人口,这些既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也已经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更有甚者,这些年来,退休官员和军人这些原本属于体制内部的人员的不满的声音也不断表露出来。

  因为社会的极端分化,中国对社会和谐的渴望可想而知。“和谐社会”的概念一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大众普遍欢迎和接受。同时,社会对为实现“和谐社会”而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

  但是,“和谐社会”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误解。一些人把“和谐社会”和发展对立起来,也有人过分依赖政府的分配功能来达致和谐。

  对政府来说,必须保持发展和分配之间的平衡。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整体社会的小康与和谐,政府的干预因此必然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同时,仅仅通过政府的干预尤其是再分配而达到的和谐也是不可持续的。很显然,没有生产,哪来分配。十七大报告因此强调向前看,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发展还是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发展才能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社会。

追求公平经济结构

  通过发展而达致小康与和谐,在理论上,人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怀疑。但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并不存在一个能够达致“小康社会”的经济结构。

  从理论上看,“小康社会”更多指的是一种经济结构,一种能够实现人人富足而避免社会极端分化的经济结构。在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下,社会的和谐也是可以预期的。

  在传统农业社会,当政者最恐惧的就是土地等生产资料被大地主所垄断。历朝历代因此经常发生朝廷打击大户的运动。在资本时代,孙中山先生就明确提出了要节制资本。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反垄断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践。不同时代的不同举措都是为了避免一个社会的极端分化。同时也说明,“和谐社会”并非中国所独有,所有社会都希望出现这个一种状态。

  强调通过建设“小康社会”而达致“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设想。问题在于要考量如何创造一个小康的经济结构。

  没有一个健全的小康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只能会事与愿违,非但小康与和谐实现不了,反而导致一个分化社会的出现。在各级政府大举垄断、资本泛滥、少数人控制生产过程和社会大多数人被排挤在生产过程之外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造就社会的小康与和谐。

  这种经济结构每天都在制造许许多多的超级富人,同时也在制造数以万计的穷人。这种经济结构有利于制造财富(效率),但更有利于财富从多数人向少数人的转移(社会不公平)。

  中国的中产阶级本来就不大,但现在则面临着再次无产阶级化的危险。城市新贫穷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原本属于小康家庭演变而来。

  中国社会已经是高度的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仅是人们经常所强调的收入方面,更严重的是表现在文化和行为上。富人讨厌穷人,穷人憎恨富人已经成为社会常态。

  社会群体间不仅没有互信,反而互相排斥。这些年来犯罪猖獗、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来和谐。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提出的要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否就变得更具意义呢?

·作者是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

要成长,但不以冷漠为代价
要成熟,但不以现实为代价
要成功,但不以卑劣为代价
要成全,但不以背叛为代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