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1505年的欧洲与中国(连载)zt

引言
   公元1505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有一些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有一些还只是刚刚显露端倪。而当我们将这些事件有目的排列在一起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一些更为值得深思的东西。
  
  1、明孝宗驾崩
   公元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天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孝宗皇帝大行归西了。这一年,他才三十六岁。大明江山在洒过正午的灿烂之后,开始日垂西山。
   孝宗是大明朝难得的几个好皇帝之一,口碑犹在仁宣之上。除了在中后期稍有懈怠之外,孝宗革除宪宗朝弊政,清除奸佞,任用贤臣,勤于朝政,恭俭爱民,励精图治,使大明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赢得了“弘治中兴”的兴盛局面。
   这一年,孝宗已走出懈怠朝政的低潮期,当重臣戴珊因老病而请求去官归乡的时候,他说道:“卿珊何亟求去?”言下没有准许之意。戴珊不敢回答,刘大夏受戴珊之托,只得代为解释道:“珊实病。”孝宗看着眼前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心情很不平静,知道戴珊确有苦衷,但始终无法割舍,于是苦苦留道:“主人留客坚,客且为强留,独不能为朕留耶?且天下尚未平,何忍舍朕!”说罢,神情黯然,泪珠滚落。刘大夏与戴珊见此情形,伏地而泣,再也无话可说。两人出宫之后,默然良久,最终戴珊开口道:“死此官矣。”其境苍然。孝宗哪知道,这距他大驾西行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坚持走我的无敌变态人生路!
Share |
Share

我说 地址哪 您也hd点啊 不能坑里挖坑啊:astonishment:
団員~~万歳~~

TOP

原帖由 尹梦梦 于 2008-3-1 22:40 发表


:hehe: 你真厉害,这么快就看完啦。其实我都没看完呢。。。。


特殊情况,我复习的时候看帖子特别的快,平时就没那么神速了。:gawp::gawp:
要成长,但不以冷漠为代价
要成熟,但不以现实为代价
要成功,但不以卑劣为代价
要成全,但不以背叛为代价

TOP

原帖由 zycoc1999 于 2008-3-1 22:35 发表
哦,忘记向楼主道谢了。
谢谢楼主,一鞠躬。。。。。


:hehe: 你真厉害,这么快就看完啦。其实我都没看完呢。。。。
坚持走我的无敌变态人生路!

TOP

哦,忘记向楼主道谢了。
谢谢楼主,一鞠躬。。。。。
要成长,但不以冷漠为代价
要成熟,但不以现实为代价
要成功,但不以卑劣为代价
要成全,但不以背叛为代价

TOP

个人觉得文章写的不错的。就官场制度和工程技术方面而言,清朝无疑是落后明朝许多。包括对权力的监督机制,包括对舆论的导向,民智的开化,甚至是国人津津乐道的航海业,明朝都领先清朝很多。我觉得,就连当今中国的某些方面也未必比明朝强,特别是极端权力失衡这一块。
恩,不过也据说,仅仅是据说:有血性的汉人在清朝入关的时候被杀光了,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汉人归其奴役,换句话说,我们都是不良种的后代。。。。。。。
要成长,但不以冷漠为代价
要成熟,但不以现实为代价
要成功,但不以卑劣为代价
要成全,但不以背叛为代价

TOP

把我累死了。希望有人考试复习之余能看看吧。剩下的作者还没写,写了我也不管了,有兴趣的去天涯看吧。:sweat:
坚持走我的无敌变态人生路!

TOP

25、小型机械钟的发明
   1505年左右,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这种钟比早期的塔钟精巧了很多,可以放在桌子上,能将时间的准确度定位到15分钟左右。
  
   在欧洲这一时期一系列新发明当中,这个发明的作用是最大的。这意味着时间从此走入了家庭内部。机械钟首先带给人的是一种有规律的时间观念,人们摆脱了混沌的生活状态,能够将一天进行条块化的分割。从前,太阳出来自然起床,肚子饿了知道要吃饭,天黑了要睡觉。一切都是出于自然状态,而现在,就知道大约六七点钟应该起床,午饭呢应该在大约12点左右,晚上八九点钟就应该睡觉了。这种规律性的时间分割,为人们带了秩序观念,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休闲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并且从长远来看,钟表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工业生产在思想和组织上的变化,使散漫的个体手工操作转到集体合作的生产线成为可能。时间的可度量化为大型工场的诞生提供了可以掌控的劳动计量方式和管理途径。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时间的可度量化,一个人在八点和在九点来上班有什么易于掌控而又权威的鉴别标准呢? 日晷?可能是个办法,但阴天呢,在工场的房间内呢? 只有机械钟的诞生,才真正解决了这些困扰。从此,时间成为了人类的主人。并且,我们对它了解的越多,便越不能离开它,直到今天。
坚持走我的无敌变态人生路!

TOP

24、波兰进入贵族共和国时代
  
   对于波兰的历史,我是不懂的。这几天偶尔看到了这么一则材料,发现1505年对波兰真是意义重大,不可放过。就转引过来。据说有本《波兰通史》已经出版,但我没有看到。哪位若了解这段历史,欢迎赐教。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是波兰贵族共和国时期,也是波兰封建社会的晚期。以格但斯克为中心的东波莫瑞的收复,刺激了波兰粮食的出口。贵族纷纷建立劳役制庄园,从事商品粮食的生产。贵族从国王那里获得种种特权,限制了城市的发展。1505年,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1572年,贵族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1652年,议会规定任何法令必须在议会一致通过的情况下方为有效,只要有一票反对就不能生效,这就是自由否决权。波兰形成了独特的贵族民主制。1569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成为波兰共和国。”
  
   以上材料是引用的。波兰的自由否决权似乎后来惹出了很多的麻烦。因为俄罗斯和普鲁士一直对波兰虎视眈眈,而一旦有事,自由否决权往往误事,无法及时应对,被动挨打的事便是不可免的了。这是我模糊的一个印象,说的不对请批评。
  
   不过,“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这个我是知道的,并且知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在印象中落后的波兰竟然在1505年就产生了这么先进的制度,真是出乎意料。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不久之后取得独立地位的荷兰。荷兰也是采用共和体制,各省之间也有自由否决权,但却一再打败强大的西班牙帝国,维护了独立地位。它们又为何能运作成功呢?我没有研究过,这里只能提出这个问题,欢迎赐教。
坚持走我的无敌变态人生路!

TOP

中世纪的行会组织曾经饱受抨击,被视为是封建遗毒,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实,未必尽然。行会组织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首先,行会组织保证了团体的利益,具备了与贵族或政府抗衡的力量。行会组织凝聚了个人的力量,能够运用集体的力量和贵族或政府势力讨价还价。近来,好莱坞的编剧协会的事件,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种力量。其次就是规范自身的发展,这点曾被认为压制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也要看到,在发展初期,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保证了行业的质量和信誉,这是非常必要的。再就是提高了会员的社会地位,能够让那些出身卑微的人走向前台,为社会所认可。
   反观传统中国,这样的组织是很缺乏的。少了中间组织,那么事情便全部集中于政府的手中。这就形成了过于强势的政府和过于弱势的民众。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没有相对软性的调节空间,民众没有可以依托的代言人,于是便向激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失。那之所以无法形成这样的中间组织,根源还是出在文化层面。前面多次提过,我们的制度设计是以维护稳定秩序为前提,这是一个很保守的基调。在这个基调之下,制度设计呈现出最保守的姿态,制定政策以息事宁人为取向。一个制度和一项政策尽管有很大的好处,但只要会到来可能的危险,就直接杜绝。双刃剑这种危险的玩意是决计不能玩的。因此,个人结社历来是被禁止的,统治者总是担心这会演化成为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而将自己颠覆。所以,防患于未然,直接扼杀了事。
   自然,物极必反,一种最稳妥最保守的设计,往往带来最激烈最反动的反复,我们的历史以血流成河的代价一再验证了这一点。但愿今天,我们能够汲取这些教训。
坚持走我的无敌变态人生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