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中国学生在美国结婚记(转)

我不知道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学生是怎样结婚的,也许在大城市的会往中国使领馆跑,但在小地方,到美国政府登记也是一个办法。

前一阵,这里的两个同学突然芳心大动,毅然决定要把熟饭进一步做成合法的饭。第一步先是跑到市政府打听,人家让交了几十块钱后,给了个收据,说是凭这个在半年之内可以在本市任一家教堂或法庭领证。两人想想也不信教,忙再打听法庭的情况,回答是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统统开放。美滋滋地回来立马叫上我们几个作证婚人,按着地址浩浩荡荡杀奔法庭。

到那一看,才知道怪不得人家二十四小时开放呢,原来旁边就是一个看守所,法官们轮流值班随时等着审犯人。都到这份上了,当然也顾不上这个了。进去时正好没人,法官是个老头,一看来活了,精神抖擞全套打扮齐全就出来了。本来我们想着,这里又没有婚检,签个字就可以搞定了。可法官说按制度应该有个正规的仪式,制度上可没说中国人可以豁免。想想也对,结婚这样的大事,有个正规的仪式以后也可以有东西回忆回忆。这么想着,我们在后面一溜排开,把新郎新娘烘托在当中,老头正要开始,门外一阵躁动,回头看,四个警察押着四个带着手拷的黑大个就进来了,看见法官正忙着,就在后面的长凳上坐下等着。我吓了一大跳(旁边几位估计都一样),脑子里噌噌闪过几个以前看过的警匪片,想想后面这几位如果要逃跑,一定先把我们当人质啊。

法官见多识广,丝毫不为所动,清清喉咙就开了腔。顺便说一句,我们这个小地方在美国南部,当地人(尤其是年纪大的人)说话口音严重,与以前托福磁带里的截然不同。记得刚来的时候,到学校一个部门办手续,接待的那位老太太不仅有严重的口音,而且缺了两颗门牙,说话漏风,可把我给弄惨了,一个忑简单的单词“now”, 我怎么听都是“niao” 的音,以至于听了五遍还是不懂,老太太急了,心想你这个家伙是哪里混进来的,冲我大喝一声:“right niao” 。这一声真是唤醒梦中人,愣是把我给震明白了,至今想起来还余音绕梁。

言归正传,老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验明正声,照着表格上名字的拼音念,问新郎新娘是不是本人。可我们这么多人,都没弄明白老头念的是谁的名字,到了第三遍,新郎大着胆子,战战兢兢地回了声yes。想想也是,不管发音多怪,当然一定还是他的名字,他不应谁应啊。满以为难关已过,没想到后面还麻烦着呢。老美结婚,牧师或法官要问一堆废话,象什么“无论以后碰到……的情况,仍然……,终身不渝” 。这些话,有些简单地回答yes或I do就行了,还有些要跟着复述一遍。新娘英语挺好,估计以前这类电影看得也多,没什么问题。新郎就惨了,本来听力比我也好不了多少,这种话在课堂上又从来没听人说过,勉强听懂就不容易了,更别提复述了。我们几个拼命憋住不敢笑。老头开始还挺有耐心,后来看看实在不行,后面还等着审那几个犯人呢,随便你支支吾吾说什么,紧接着就是下一句,这样速度就快多了。

终于熬过这一关,老头说接下来交换戒指。两人又傻了眼,事先根本没有准备,新娘手上倒是戴着一个,只能摘下来装模作样由新郎帮着又带上去。这时候我听到身后有粗重的喘气声,回头看是那拷住的几位都在笑,警察们还保持严肃。最后就是kiss了,老头一声令下,新郎新娘扭捏半天,万般无奈来个hug了事。我再次偷偷回头看去,警察这回也憋不住了。

出门走向停车场的路上,新娘突然大有感触,抒发了一通情怀,大意是经过了这么个仪式,觉得整个感觉都不一样了云云。我对新娘佩服之余,偷眼向新郎看去,发现这家伙这时的表现倒是很正常----不停的在抹汗。仔细看,衣服都湿了一片。
Share |
Share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么么茶 at 2004-5-11 08:17 PM:
你就开个先例吧!!让我们大家也尝尝洋结婚的味道.等你发请贴啦!14.gif14.giflol.gif [/quote

慢慢等。biggrin.gi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晴格格 at 2004-5-11 19:28:
这个真的是楼主的真实经历吗?如果是那恭喜了biggrin.gi。大家有谁在教堂办的?


你就开个先例吧!!让我们大家也尝尝洋结婚的味道.等你发请贴啦!14.gif14.giflol.gif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zxtzxc at 2004-5-11 04:22 PM:
无法向大家现场直播我们结婚过程,只好事后做个 补充了。
11日:星期日总是 让人高兴的,特别是在德国,因为-------坐火车只要40马克
可以从0点坐到第二天三点,而且最多5人同时旅行,美其名曰,周末快乐票。
...


这个真的是楼主的真实经历吗?如果是那恭喜了biggrin.gi。大家有谁在教堂办的?

TOP

哈哈,热烈庆祝本人荣升白金长老

TOP

恭喜楼上,为什么一定要去柏林呢?波恩也可以吧

TOP

中国学生在德国的婚礼

无法向大家现场直播我们结婚过程,只好事后做个 补充了。
11日:星期日总是 让人高兴的,特别是在德国,因为-------坐火车只要40马克
可以从0点坐到第二天三点,而且最多5人同时旅行,美其名曰,周末快乐票。
很可惜周日也是没有人工作的,要不我们就当天回来了。
所以为了腰包里的纸币,我们选择周日开始我们的行程。短短几百公里的路程,
从我们的城市到柏林(谁让最近的使馆在那呢),我们从中午坐到第二天6点。
坐11次火车(转10次)最长的等车时间3小时,最短3分钟。吃光了所有的干粮,
喝光了带的水,(想买吃的,要找机器说话,人都周末快乐去了),到了全欧洲
数一数二的火车站-----莱比西车站,我们终于到了柏林。
12日:经过了一天的坐车,我们就象是刚逃难出来的人,眼睛是肿的,长时间的
坐着 使我腰酸背疼。柏林是什么样的,没去过的人总有各种想像。我从下了火车
,到再坐上回去的火车,只觉得是回了一趟国,北京加长春,等于柏林。
6:05     到柏林东站,因为使馆9点开始工作,所以我们先去咨询处打了张行程时间
表,看了看车站就在火车站门口,时间还早,到超市买了瓶水,小吃店里吃了
个面包加香肠,精神好多了。接着就想解决下个人问题。转了几个弯,看到
厕所中心,下写每人一马克,看看时间还有不到一小时,觉得还行,决定把宝贵的
一点留给使馆。
8:10      坐上汽车,十分钟后到站。经问路,再沿一条小巷走大概一千米,
看到一条河,右边一个黑黑的建筑,动动脑就知道不是,什么时候见到中国人认为
的漂亮建筑是黑的了。又走,见一白色高大建筑(大概7层吧,当时光美了没数)
就是它了,果然转个 弯就见到了五星红旗,国徽和两个全副武装的德国人。
时间还早,在国门前和了几张影。还有30分钟决定到小河边玩儿。河上有几只
小黑鸟,游来游去。我们站在河边指指点点,不一会儿,游来了一群小黑鸟。
这时我们发现河上还有海鸥(他说是,我是不认识的,只当是)。一会儿又有几只
海鸥飞过来,就当我们要走的时候,又来了两只天鹅,我们沿河走它们也跟着,
我才想起,在德国动物和人的关系是很好的,这些鸟一定以为我们是喂食的人
,可惜找遍书包,一点面包渣都没有,只好对它们说抱歉了。
来到给我们办事的人走的小门,已有两个德国人站在那了,又等了一会儿,
小门开,又是一个小门,又等了几分钟,整9点门开。很亲切的,见到的都是
中国人,又踏上国土就是不一样。
9:00         在使馆。四个工作窗口,一个有人,去问,答到另一个窗口处按铃。
按过,再等,来了几个人都说不是她们负责,再等,大概十几分吧,他等不及
去解决了历史问题,就当他湿着手(这种事在德国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每个公共
卫生间里是都有卫生纸,洗手液,擦手纸的,不过这是在中国,我们已经很满意了,
因为是有卫生纸的),问我可不可以用我的围巾擦手时
,那人来了。我把早就准备好的材料往前一推(天知道他拿什么擦的手),问,什么事
,答,办结婚公证,问,护照,又一推,问,都是辽宁人,答,是,
哪个城市的,答,都是沈阳的,电话响,那人的,他不接说正在忙,递给我们
申请表,我们只差签字,要求是当面签的,那人去接电话,就见我的新郎
在忙什么,一会儿抬头问我,戒指你换到右手了吗,举起右手,向我晃,
我也换了,对着笑一下,正不知道干什么好,那人回来,又递过来两张表,
让我们填。拿到窗台,写完,又送回去,说,周四你们可以过来取,答,我们
想邮寄(鬼才想花大头钱再来一次),说,先交80马克,递过去,说,你们自己写
信封吧,这件事他在行,他干。说,再见,答,再见。
走出门,又走到大黑房子,真的不能相信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婚礼。
我问,结束了吗,他答,是的。
我问,这么快?他答,是的。

结婚礼物要能长久的,最好能一辈子都有用,又要有实用性,两人都喜欢的
,经过我们长久的考虑,结果是-------一副牌,种豆子的游戏,看谁种的多。

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都在最后一页里结婚,再也不出现,我们不是。
所以我还要写点。以前德国朋友问我们为什么不结婚,我总说没时间,把他们
逗晕过去。还要一顿解释,在中国,学生是不能结婚的等等。其实是怕了
结婚的过程,如果在国内,我想我不是没勇气,没钱,就是会中途逃跑。
我们30个小时下来,所有的花费是320马克,相当于我们在德国三分之一个月的
花费,还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说,结婚是一生一次的大事,我的婚礼已经结束,各位的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