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捉奸
   无斋主人以为杨雄的老婆潘巧云应该算是水浒上第一大淫妇。潘金莲同武大郎确实不太般配了,再加上受西门庆引诱,潘金莲才出轨的。阎婆惜勾搭小白脸,宋哥哥的性冷淡要负重大责任的,更何况婆惜不过是个二奶身份,宋哥哥并没给人家一个名份。这潘巧云却是天性淫荡。杨雄是完完全全是个正常男人,潘巧云不光勾搭和尚裴如海成奸,平日还风言风语挑逗石秀这个帅哥。看巧云去报恩寺上香时,让所有和尚失魂落魄的样子,固然是巧云天生丽质,她也需有意卖弄风骚才能办到。这样的女人显然是不安于室的,肯定要搞婚外情。
  
   不久石秀就识破了潘海两人的奸情。但是石秀也非常为难,一方面是他的结义大哥,另一方面毕竟这话难以启齿,也需要确凿证据。回想武松当年对亲哥哥也只能旁敲侧击,何况是异姓兄弟。这件事就成了石秀的一份心病,而海和尚也太过大胆,一月总要来找巧云10多次,终于有一天被石秀亲眼看见了。石秀实在气得忍无可忍,于是告诉了杨雄。并建议设计捉奸,没料到杨雄喝醉酒在巧云那里露出了口风。巧云就反咬一口说石秀调戏自己。杨雄一怒之下就把石秀赶出了家门,收了肉铺。杨雄的反应很奇怪,至少石秀把潘海两人通奸的细节都告诉了杨雄,杨雄也是在司法系统混的领导干部,石秀是否是空穴来风难道看不明白?说到底还是内心深处不愿相信自己美貌老婆红杏出墙的心理因素大了点。看杨雄的表现,论功夫不行,论脑子更不行。别看现在是石秀的大哥,真的上了梁山,他的地位还是靠石秀给挣出来的。石秀一看杨雄的反应,就大致猜出怎么回事了,二话不说理清账目、告辞走人。
  
   但是石秀这口气却咽不下,另一方面也觉得为杨雄不值,明明头上戴了绿帽子,还给老婆玩弄与股掌间,等于是给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总有一天会死在这个老婆手上。于是石秀就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石秀既然对潘海两人奸情了然于胸,自然也就知道海和尚是如何来会巧云的。于是石秀就先杀了探路的胡道,随后用胡道的木鱼声引出海和尚,把他也给杀了,然后将尸体剥光扔在马路上。潘海两人也太色迷心窍了,既然巧云已经知道石秀识破他们的奸情,稳妥一点的话,至少该换一种方式让情人来幽会。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石秀会这么多管闲事。其实石秀一开始介绍了自己的个性,路见不平、就会出手,何况这个不平又是自己的结义大哥,也关系到自己的冤屈。所以石秀的行为也是情理之中。水浒电视剧中的主题歌有一句传唱一时,叫做“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真正能做到这么潇洒的,放眼梁山也就是石秀一人。
  
   海和尚死得如此离奇,自然轰动全城。杨雄再傻也心知肚明这是石秀干的,也猜到石秀说的基本是事实。于是杨雄向石秀道歉,并心头火起、说老子去宰了那个骚货。这时,石秀反而高姿态地劝阻说,你听了你老婆一面之词就把我赶走,现在听了我的一面之词又要去杀你老婆,你也算是司法系统里工作的人,怎么能这么草率,你有没有证据,万一我是在胡说,你不又杀错人了吗?于是建议把巧云弄到翠屏山去问问清楚。杨雄采纳,事情真相大白后,杨雄就将巧云和帮他安排通奸的使女迎儿杀了。
  
   很多朋友为此诟病石秀滥杀和阴险,无斋主人却以为然,虽然石秀的确是狠了一点,但一直身处弱势、备受强势集团欺凌的石秀还有其他好办法洗脱自己的冤屈吗?丢失工作,背负“调戏大嫂”的不实罪名,难道石秀就该忍辱负重,自己默默忍受委屈吗?考虑到和尚不受清规犯淫戒,按照宋朝的法律本来就应该杀头。石秀真要是阴险完全可以安排一些人证、一起捉奸,这样通奸的潘、海两人还是一死,石秀亦可洗脱,自己还不用犯法。但如此一来,杨雄的绿帽子就全城尽知了。这种事以石秀的为人绝对不会做,他宁可自己来承担杀人的罪责。无斋主人以为这正是他为人磊落的地方。后来杨雄杀迎儿和巧云也是这个原因,这顶绿帽子是对杨雄来说是最大的羞辱,唯有把当事人全杀了才能保全名声。这种做法按现代观点,的确有些残忍,但从石秀的角度来看是顺理成章的,对他来说杨雄的名誉和石、杨两人的兄弟之情,远高过奸夫淫妇的性命。他所做的不过是替天行道、代天执法而已。还是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既然杀了人,杨雄石秀当然在蓟州市是呆不下去了。更何况要是事发,问起来巧云的奸情必然会公开化,这显然会使杨雄受羞辱,所以必须要找一条退路。于是前面的伏线就起作用了,石秀说没问题、我们可以上梁山,戴宗曾经就拍胸口保证他可以做介绍人。这时有个细节十分精彩,杨雄道:“既有这条门路,我去收拾了些盘缠便走。”石秀道:“哥哥,你也这般搭缠。倘或入城事发拿住,如何脱身?放着包裹里现有若干钗钏首饰,兄弟又有些银两,再有三五个人,也够用了,何须又去取讨。惹起是非来,如何解救?这事少时便发,不可迟滞,我们只好望山后走。”这个对比,杨雄和石秀的差距太明显?杨雄太过婆婆妈妈这时候还要回家去收拾盘缠。而石秀的干练,思路清晰跃然纸上。这样的人才是干大事情的人物。
  

TOP

此人写的这个系列的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碰巧我也熟读水浒,三国,呵呵

TOP

心机真重。
[img]http://www.csuchen.de/bbs/attachment.php?aid=170131&checkid=f21e2[/img]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hawayiyi at 2004-11-4 12:05 AM:
心机真重。


呵呵

是啊

中国人的心机是全世界最重的~!

TOP

路过路过~~~~~~~~

TOP

又有新的了,呵呵

  (四)投奔梁山
   正当杨雄石秀商量上梁山时,杨监狱长曾关照过的小偷时迁正好在一旁目击了全部过程。于是时迁就跳出来说,你们要投梁山就带上我。凭良心说,当时杨、石两人也只能带时迁走,否则就不得不杀时迁灭口。不然杨雄的绿帽子就会被时迁传出去,而且一旦时迁报官、他们也不一定走得了。要杀时迁,论武功杨雄、石秀是没问题的,但是时迁轻功过人,要逃跑估计不是什么难事。以石秀的精细,这些算计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于是石秀说没问题梁山也不多你一个。但没想到这个时迁却惹出来天大的麻烦。
  
   石秀三人投奔梁山时,途径祝家庄,这个时迁贼心不改,偷了人家店里报晓的公鸡吃了,宋代没有时钟,这个报晓的公鸡就十分珍贵。这就好比把人家珍藏的16世纪的名酒给喝了一样,惹出了大麻烦。结果时迁被抓,石秀、杨雄逃上梁山。
  
   石秀、杨雄以这样的身份逃上梁山是极其狼狈的,这个偷鸡贼共犯的经历和在祝家庄假报梁山的名号的劣迹,差点让晁盖把他们给杀了。幸而宋江因为自己的利益,需要对外行动来树威而出面救了石秀、杨雄两人,当然也有市恩的意思,因为晁盖要杀他们,宋江救了他们,日后晁宋之间的争斗会站在那一边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因为这个不光彩的纪录,杨雄、石秀两人在梁山初期的地位不高,经常是被派出去打探消息。这些差事日后都是些小角色去做的。宋江派给石秀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探祝家庄的路。其实无斋主人不明白为啥派石秀去,按理说石秀刚在祝家庄惹了事,烧过店、杀过人,这样熟面孔再当特务去探路岂非儿戏。却不料宋江的这一安排,却让石秀脱颖而出,石秀不仅成功的从钟离老人那里探明了盘陀路的机关,而且还帮助陷入迷宫的宋江脱围,显示了极强的情报工作能力。不久石秀又假败、甘愿被卧底的孙立俘虏到祝家庄当内应,这也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因为说不准石秀就可能被祝家庄杀了。石秀为打破祝家庄立下了大功,从而也在梁山站稳了脚跟。
  
   其后梁山的每次重大行动石秀也几乎无役不与。甚至连晁盖的曾头市一战都没有拉下。要知道晁盖原先是要杀石秀和杨雄的,但到了自己最关键的时刻,还是带上了石秀和杨雄。一方面是因为晁盖自己的班底实在少得可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石秀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石秀知道自己出身低微,武功虽不错,但在梁山也算不得顶级高手,自己要出头必须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倍的努力。但是石秀最最出彩的一叶,却是在大名府。
  
  (五) 大名府
   曾头市一战,晁盖意外死亡,留下了让宋江难受不已的遗嘱,谁杀了史文恭谁当老大。宋江为摆脱这个遗言,由吴用设局让卢俊义进了大名府的大牢。石秀杨雄被派往大名府打探情况。当时卢俊义已被判发配沙门岛,但两名公安被李固收买,欲途中结果卢俊义。燕青虽及时射杀两名公安、救下了卢俊义,但卢俊义还是被后面追捕的公安抓走了。这时候石、杨两人遇上燕青,当场决定杨雄同燕青回梁山求救,而石秀继续前往大名府关注事态发展。
  
   当石秀赶到大名府时,正是法场行刑之时,原来由于涉及到两名公安之死,梁中书怕夜长梦多,决定将卢俊义立即就地正法。正当蔡福举刀行刑的千钧一发之际,石秀当机立断,孤身一人劫了法场。是时地处他乡,孤身一人,劫法场绝无胜算。梁山给石秀的指令不过是打探情报。倘若石秀有片刻迟疑,卢俊义只怕已经人头落地。顷刻间、拼命三郎做出了当时唯一的选择,高叫“梁山好汉全数在此“,拔刀扑向刑场。石秀的果敢和牺牲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好一条血性汉子!每次读这一段,无斋主人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似乎自己内心深处,那尘封已久的血性也被唤醒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此时此刻,梁山上有几人能像石秀那样,做出这种义无反顾,不计生死的壮行。
  
   石秀人单势孤虽然将卢俊义劫出法场,仍未能成功逃离大名府,结果自己也被逮捕。大堂之上石秀视死如归、大声责骂梁中书,“你这败坏国家害百姓的贼,我听着哥哥将令:早晚便引军来,打你城子,踏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教老爷来和你们说知。”这等英雄气概,又岂是宋江之流,见到政府高官就低三下四撇清,小人等只是替天行道无意冒犯只等朝廷招安云云这种丑行所能比拟的?“仗义每逢屠狗辈”,人格上石秀要比宋江之流强健得多。石秀的勇行也震惊了梁中书,梁中书害怕梁山的恐怖报复,不敢就此杀了石秀和卢俊义。
  
   石秀同卢俊义就这样在大名府的死牢里被囚了数月,直到梁山两打大名府,城破后才得救。水浒上没有详细描写石秀同卢俊义这段死牢的生活经历,只说了大名市监狱长蔡福为了结交梁山好酒好肉的善待他们。但两个待死之人,关在死囚牢这个狭小空间里,共同生活了数月,所结下的友情大约恐怕是可以超越人世间的一切友情了。石秀与卢俊义素不相识却舍命向救,这等恩情对卢俊义来说应该是刻骨铭心的。所以石秀日后也成为卢俊义派系的重要人物。大名城破之时,卢俊义拉着照顾他数月之久的蔡氏兄弟对宋江说:“在下若非此二人,安得残生到此!”蔡氏兄弟是曾经拿过李固黑钱要结果卢俊义的人,卢俊义尚且如此感恩,何况救过他命、并和他同生共死数月的石秀兄弟。
  
   果然卢俊义确立梁山二哥地位后,石秀和杨雄基本上都是以卢俊义的副将出场的。石碣受天文的时候,石秀虽然出身低微,以偷鸡贼的同伙这个低起点上的梁山,但是作为卢俊义派系的重要人物,和对梁山的杰出贡献,排进了天罡星序列,名列第33,也算是重量级大哥之一。而除出身外、武功、机智、贡献等各方面均不如石秀的杨雄,因为是石秀结义大哥的缘故排在32位,石秀的前一位,应该是托了石秀的福。
      ∧ ∧︵
   ミ^ō^ミ灬)~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米女来啦,冲啊~

TOP

这一章的最后部分~~

  (六)结语
   石秀是施大爷比较喜爱的人物,他老人家给了相当大的篇幅,而且是水浒中为数不多的上梁山前和上梁山后经历都很精彩的人物。石秀也是无斋主人比较喜欢的人物。石秀不像梁山的大部分人那样,或有显赫的家世、或有较高的江湖地位、或是巨商富贾、或是政府官员,石秀只是一个出卖劳力在底层挣扎的普通小老百姓,甚至连个流氓都不是。按现在的话说,人生的比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这样的人要成功,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大的代价。石秀如果不愿意当民工卖柴蹉跎一辈子,如果想要追求一个有相当尊严的生活,不上黑道又能上哪?当社会各阶层的向上流动的途径被杜塞的时候,当城市贫民无法改变自己的困境时,他们只能从体制外寻找出路。石秀上黑道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前面戴宗所说的“图个下半世快活“。
  
   石秀结识了杨雄后,获得一份经理工作、生活质量大幅改善,似乎有机会步入城市中产阶级行列,如果能够顺利向上提升,借此倒是可以摆脱自己的底层弱势地位。不幸的是,潘巧云在老公耳边的几句枕边风,就足以让石秀失去工作,被打回原形。可见身处弱势集团的底层人民要改变自己命运是多么困难。石秀采用极端手法对付潘巧云,未尝不是自己再次失去一切之后的挣扎抗争。表面上看石秀上梁山是一个意外,是杨雄太太的风流故事这么个偶然造成的,实际上只要整个社会的大机制没有改变,一次这样的意外打击已足以将石秀推向梁山。换言之像石秀这样,多少身怀点本事,又希望改变现状的城市最底层贫民,就是梁山这种黑帮组织最重要的后备力量。
  
   石秀的武功虽然不错,但是梁山高手如云,所以并不显得出众。石秀真正优秀的是他的那些“软“能力,这和他多年的底层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机智、他的果断、他的判断力和他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均不比宋江差,他的牺牲精神更是宋江所缺乏的。同样是依靠“软“能力立足江湖,宋江给人的感觉就是虚伪和阴柔,而石秀给人的感觉则是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血性男儿。如果说宋江靠的是伪善来收买人心,石秀就靠的是真诚来真心结交。如果要选择一位老大追随的话,无斋主人以为石秀是比宋江更好的选择。
  
   很多时候石秀的故事会让无斋主人联想到另一位叱咤风云的黑帮大亨杜月笙(或许这个联想并不妥切)。杜月笙,一个水果摊学徒出身,也是从社会底层奋斗到上海滩最大的黑帮老大,靠的其实也就是石秀的那几下子。“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无斋主人私下以为梁山若是由石秀当老大也许会更精彩一点吧!但以石秀的低起点,在梁山这个特定的环境是绝无可能的。晁盖时代的梁山,石秀不过是个偷鸡贼的同案犯;宋江时代的梁山不过是一个小型化了的白道政府的翻版,石秀的低微出身就是最大的障碍。事实上已经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石秀能够在天罡星中占个位子,已经是他个人在梁山的最大成功了。
  
   石秀这样的人加入黑帮,如同林冲、武松、鲁智深那样,固然不会使黑帮改变其掠夺性、暴力性的本质,却或多或少使得黑帮变得不再那么可恨。石秀并非十全十美,杀人放火对他来说也是平常事,更没有什么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进黑道不过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摆脱社会最底层的弱势地位。但如果黑道中尽是石秀这样的好汉,兴许黑道会比白道更吸引人些吧!真要到了那一天,则说明所谓白道也已经非常不堪了,也许那时我们再也无法区分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滩,到处流传着一句话“找杜先生去!”。对当时绝望无助的小老百姓来说,恐怕还是对这位“小杜城南五尺天“的小杜寄的希望更大吧!虽然这位杜先生是上海滩最大的毒枭。
      ∧ ∧︵
   ミ^ō^ミ灬)~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米女来啦,冲啊~

TOP

嗯,不错,不错~~~~~~~~~~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昭第二 at 2004-11-5 02:39 AM:
嗯,不错,不错~~~~~~~~~~

what.gifwhat.gif

很少有女孩会对水浒有一丁点的兴趣~

我推测 小昭没看 ;)
      ∧ ∧︵
   ミ^ō^ミ灬)~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米女来啦,冲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