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随经济实力膨胀而高涨 日官员促中国遏制民族主义情绪
(香港综合讯)一名日本官员昨天促请中国遏制其随着经济实力膨胀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日本外交部外交报道副官伊藤友彦说:“我觉得,经济增长得越快,民族主义情绪左右国家走向的危机就越大。”
“我呼吁北京要处理好中国人民的心理平衡问题,因为他们正体验着中国2000年历史中最猛迅的转变。”
据美联社报道,伊藤是在香港召开的一个记者会上发表上述谈话。他到香港是为了出席一项文化合作研讨会。
中日两国关系近年来不断为二战期间日军在华的残暴行为等历史问题而陷入僵局。北京、上海前年4月曾爆发大规模的反日游行,抗议日本历史教科书尝试掩饰日军罪行,当地的日本使领馆与商店都受到轻微的暴力冲击。另一方面,许多日本保守分子则埋怨中方夸大日军的残暴。
伊藤说,尽管中国青少年对日本表达了恨意,对于日本流行文化,他们却甘之如贻。
中国主流媒体
反思极端民族主义
最近,中国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反思非理性的极端民族主义。7月20日,隶属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报》就在“冰点时评”上发表题为《简单的仇恨让我们忽略了日本的“可怕”》的署名评论文章,批判民众普遍存在的仇日情绪。
《中青报》文章对日本新潟地震后中国网络论坛上的“幸灾乐祸”之声进行了反思,指出,多少年过去了,这种单一错乱的“报仇”思维依然生生不息,实在令人错愕。 7月16日,新潟县发生6.8级大地震,九人在地震中死亡,一人失踪,另有1000多人受伤。新潟县约有60所学校停课,新潟及长野两县共有800多栋房屋损毁。多达1万3000名灾民挤在120多座避难所栖身。
然而在中国网站的论坛上,把日本新潟地震视为“好消息”的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留言占绝大多数。文章指出,地震的受害者是日本的“小老百姓”,“在他们身上,没有军国主义的影子”;而在中国,尤其是一些愤怒的年轻人,“一听到某国遭灾了,马上就联想到N年前的国仇家恨,翻出历史的旧账”。文章认为,“多少年过去了,这种单一错乱的‘报仇’思维依然生生不息”,“实在令人错愕”。
文章指出,仇恨只会蒙蔽国民的眼睛,只会阻碍中国的理性发展和融入全球的脚步。
在记者会上,伊藤承认日本青少年对中国普遍存有厌恶情绪,但他说这是一种对中国民众敌意的反弹。
伊藤昨天还谈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指出中国进口食品的安全是日本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他说,日本非常依赖中国的进口食品,中国目前是日本第二大进口食品供应者,仅次于美国,现在要控制中国食品进口量已嫌太迟。他指出,9月在澳洲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中国食品安全将会成为主要议题。
日本在上一个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里从中国进口了总值82亿美元(124亿新元)的食品,占日本进口额的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