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直报怨的直,应该是正直刚直的意思,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不是说凶猛的报复,这个反解释太离谱了。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不是自由发挥的意思,而是可以放任纵容的意思,知应该是智,就是让他们先掌握相应的智慧。
4,孔子从来就没有主张过男女平等,刻意来粉饰这一点是脱离历史背景的无知,对于孔子而言,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必要受教育的女人,完全按照其自己的感性和直觉办事,自然很难相处。
5,这个解释尤其莫名其妙,即使不能片面拔高庄子的话,也不能就一脚踩上去,庄子本来只是感慨自己做为人的能力和智识的有限性,怎么就被解释成他玩世不恭了呢,画蛇添足之举。
此人的古文水平看来很是稀松平常,更大的毛病还在于不尊重对象的本质,按照自己的好恶胡乱发言,这类硬充学术超男超女的行为应该慎之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

TOP

维基词条里没有“正直”一词的中文解释

TOP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7-6-20 22:06 发表
1,以直报怨的直,应该是正直刚直的意思,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不是说凶猛的报复,这个反解释太离谱了。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不是自由发挥的意思,而是可以放任纵容的意思,知应该是智,就是 ...


原来是这样奥!

富士山上扬汉旗,樱花树下X倭姬

TOP

原帖由 五湖散人 于 2007-6-20 22:06 发表
1,以直报怨的直,应该是正直刚直的意思,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不是说凶猛的报复,这个反解释太离谱了。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不是自由发挥的意思,而是可以放任纵容的意思,知应该是智,就是 ...



2和5原文应该没有解释错.散人有相关文献证明观点么?
要成长,但不以冷漠为代价
要成熟,但不以现实为代价
要成功,但不以卑劣为代价
要成全,但不以背叛为代价

TOP

《郭店楚墓竹简》(中国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简文”),其中的《尊德义篇》中正有以下一段话:

    民可使道(以上二十一简)之而不可使智(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以上二十二简)

可以认为简文之说之义直承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而简文释文作者仍按《论语》通行本将其句读成:“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 所以知是智的通假的观点古已有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句读最早见于宦懋庸,他在《〈论语〉稽》中解释孔子的这十字名言说: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理解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可”。在这种解释中,“可”是外动词,认可的意思。与宦懋庸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台湾学者俞志慧。他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见《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五期,1997年1月号),一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补正》。在《心解》)一文中,俞志慧通过对《论语》一书中有关“由”、“民”、“使”三字的全部义项和句例的研究,结合儒家仁民爱物、“政者正也”的思想进行分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可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其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应当指出,宦懋庸与俞志慧虽然同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但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所不同。宦懋庸理解的“民可”与“不可”与俞志慧理解的 “民可”与“不可”不同。宦懋庸把民分为两类,一类是“其可者”,另一类是“其不可者”。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不可者也使其知之。其可者与其不可者由舆论判定。而俞志慧对此的看法有所不同。俞把“可”理解成“可以”、“行”,把不可理解成“不可以”,“不行”。即当执政者认为老百姓的道德、行为符合 “道”、“礼”的要求时,就随他去,不要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为不符合“道”“礼”的要求,就要告诉他,引导他。这里,俞志慧强调的“可”与“不可”重点是从是从行为上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分类。应当说,俞志慧的解释要比宦懋庸的解释更灵活,更全面一些。”  所以由的意思是随他去,不要管他,主语是统治阶级,而不是上文所说的被统治阶级自发的自由自在。

关于第五条我的意见分歧不是在字面的解读上面,而是在意旨的引申上面,我认为庄子强调人的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目的是要提醒人们去注意更中心更重要的事物而不是盲目涉猎,其用意并不是提倡一种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了的的轻浮态度,这中间的格调有相当的差别。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散人发飚乐,xixi

TOP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句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慈母”不是生母是养母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07-06-2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大华语圈中家喻户晓。这首诗中的“慈母”一词,估计也是汉语中误用率最高的一个词。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   

其实,“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现身于《仪礼》,不仅如此,《仪礼》同时还对成为“慈母”现身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要想成为“慈母”,下列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具有小妾身份;必须没有或者不会生育(至少是没有生育男孩);更为关键的是,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个男孩。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侯,还需要丈夫下达明确的指令:“宝贝,你把这个死了母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起来吧!”知道了这些,我们在读到《仪礼·丧服》中“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过于突兀。   

所以,“慈母”和“生母”的死亡有关,但和“慈祥”无关,“慈母”从来都是一段伤心往事。随着一夫一妻制的推行,今天,“慈母”已丧失了产生的土壤。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为《仪礼》所严格定义的“慈母”,其词义的内涵也在慢慢演变,至少在唐代,“慈母”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专称。李白的诗中就有“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的句子,显然,这里的“慈母”就不是《仪礼》中的“慈母”。   

虽然如此,我们探讨一下“慈母”的来历也不是一件坏事,这至少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郭灿金)   (来源:中国教育报)

TOP

回复 #17 日月光 的帖子

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古诗文,越大这些东西就丢得越远了,sign...
不过我有计划退休后重新捡回来,并且要诱导我孙子去学

TOP

还有三十而立
Cogito ergo sum

TOP

很长见识!好久没见过学术性这么强的帖子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