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
在黑夜里奔。
远山的村庄,

不见一盏灯;
冰清的小站,

零落几个客在等;
天上三两个星,

躲进了云层。
一个,
夜的独行人,
坐在车厢一角,
解着微分方程。
静静地,
好久无声。
后来,
他开始和我说文学,
还说北村
谈起艺术人生,
还有好多爱情理论。
我听他说得好像
都对 ……
望望窗外的雪,
想着远方的陌生。
忽然之间,
有些恍惚:
什么是命运,
什么是旅程?
而他,
而他又是谁?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

TOP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

TOP

因为这个话题有关火车,因为最近好多人要踏上归程(尽管不是坐火车),有些记忆又被唤醒。


属于火车的记忆,没有东西可以代替。


我是那种火车带给的快乐要远远超过疲惫的人。小时候, 每个假期都从外婆住的城市坐火车去探望远方的父母。最初的记忆已不太真切,朦胧中只记得火车哐哩哐镗响个不停, 自己兴奋又好奇, 连偶而开学迟到也骄傲不已。被托付照看我的人是那条线上的列车广播员,这样我总能待在在列车员休息室, 餐车或广播员的小屋里, 趴在桌板上盯着窗外的风景一点点退去。即使是晚上, 也不忍睡去, 头靠在玻璃窗上,硬是想要从夜色中看出一些端倪。火车一停,又忙着观望别的列车从星罗棋布的电网线杆中缓缓驶来驶去,吞云吐雾,气拔河山。老家和我的家在两个邻省, 现在来看并不遥远,但因为那时年纪小,乘车时间大都在晚上,两地的自然景色又差异很大,所以感觉好象行了很久的路。慢慢地,我已祥熟一路上每个小站的站名。站名好像最让人遐想和困惑了: 凤县! 两当? 巨亭! 朝天!那是一条山线, 火车一个山洞一个山洞的过, 进进出出。往前看, 车头鸣着汽笛从洞中蜿蜒而出, 往后看, 车尾还要从洞中缓缓跟进。那时候写作文常爱写一句: 列车穿过崇山峻岭 ……


以后,还是不停地坐火车,因为读书和工作都在异地。时光便在来来回回的穿梭中度过。经常昏昏欲睡,偶尔闲聊,偶尔看书, 一路上看窗外的机会少了,天马行空的感慨却多了。“面对面两列火车,擦肩各奔东西 ……”那些漫长旅途中偶然的邂逅,混浊空气中真挚的告别,告别之后的独自远去 …… 现在, 仍然可以听见那些欢笑和呜咽的声音, 月台上人头攒动,有人因团聚而欣喜, 有人因分离而哭泣……


记得有一个车站在山腰,一面悬崖,一面绝壁。 山崖上飞流直下落入山涧,云雾缠绕间峰峦迷离, 象那时想象中的仙境。有来自乌鲁木齐的学生,觉得归家返校苦不堪言。我却羡慕他们能有数天的火车之旅,沿途看风景,一站又一站,景色无边无际。还记得大学放假时,车门太拥挤上不去, 送站的同学把我象行李一样从窗口塞了进去。毕业时,我们在月台上告别,女同学无声地抽泣; 男同学低头搭成一圈, 再抬起头来也是一双双泪眼悲伤无语。 来到德国, 第一次在站台上等车, 沿着铁路走了好远,为了想看看他们的轨道为什么老没有接头, 为什么很长很长两段之间才有一点缝隙? ……


还有哪种冰冷无生命的机械,可以带给人这样多鲜活的感触与回忆?


那时火车和铁路是远行和梦想的同义语。每一次旅途,满车的人带着美梦兴奋或是无奈不安奔往目的地。现在, 我们有了飞机, 汽车, 高速公路。即使火车, 历经变迁, 也已方便又快捷。偶然一次短暂的行程,坐在整洁的空调车厢里,已没有了风漏进窗隙,没有了嘈杂拥挤,没有了车轮与铁轨接头碰撞带来的颠簸嘎吱。又还有谁再有那么长又悠闲的时间可以浪费在火车上? 这到底是遗憾还是幸运?


也许, 正因为陈旧朴拙,过去的火车, 还有那些火车带来的忧伤和美好, 并没有在一次次文明和更新中远离, 反而在我们心中沉淀出隽永的轨迹。那一个个呼啸而过的小站, 色彩依旧鲜明, 是生命深处,最初的记忆 ……


1.jpg



祝归家的人旅途愉快!

[ 本帖最后由 淡风一缕 于 2007-6-22 23:51 编辑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

TOP

谢谢你们!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

TOP

原帖由 oliver 于 2007-6-21 23:33 发表
我一直纳闷可又没好意思问,难道德国的钢轨没有热胀冷缩?还是德国温差太小?


  我也不懂其中的道理。 可能材料特殊吧。 反正每段铁轨(钢轨)很长, 两段之间缝隙很小。 可能国内也早就这样了。

还有, 有没有注意到有轨电车的每节轨道也挺长?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