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freecat at 2005-8-30 07:21 PM:
收到了。。呵呵第一次下载的时候查出有病毒,再下载一次就好了

病毒:ohan.gif 我用瑞新的,应该没问题吧!不过大家还是小心了!查一下先!

CKH:Dan Xu  Msn: xudan726@yahoo.com.cn Tel:017623917865

TOP

以美食抵制秋天的伤感!!!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安雅 at 2005-8-30 08:50 PM:
我再试试, 谢谢猪猪!

安雅,我再给你发一份过去吧!
各位,为了方便编制通讯录,请将真实姓名和电话联系方式告知我,多谢!

CKH:Dan Xu  Msn: xudan726@yahoo.com.cn Tel:017623917865

TOP

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不能错过啊,别忘了算我一份。
请把资料也给我一份:
CTHH.maidai@gmail.com

我会尽绵薄之力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yo at 2005-8-30 11:06 PM:
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不能错过啊,别忘了算我一份。
请把资料也给我一份:
CTHH.maidai@gmail.com

我会尽绵薄之力

bluyo同学,请查收email!

[ Last edited by 拔足狂奔的猪 on 2005-8-31 at 21:06 ]

CKH:Dan Xu  Msn: xudan726@yahoo.com.cn Tel:017623917865

TOP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愿意与留德学子携手,给苦孩子一个永远的家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10年工作回顾

  一、艰难的开端  不变的精神
  为秉承大乘佛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精神,实践净慧大和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间佛教思想,河北佛教协会佛教慈善功德会(以下简称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于1995年下半年在柏林禅寺正式成立,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出任会长,河北佛教协会副会长常辉法师任常务副会长,自此,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开始了将近10年实践菩萨道的艰辛历程。成立10年来,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一个不变的宗旨是:无条件地代众生布施,不求回报,不事张扬,将善款直接交到受助人手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慈善会的会址是临时租赁的,电话是一位老居士布施的,办公桌、床、沙发是居士们从家里拿出来的,工作人员全部是义工,甚至是年迈的老居士。本会曾在严冬里长途跋涉,为张家口贫困山区的村民送衣送粮,看望福利院的老人们,在酷暑、暴雨中走访邢台等地的贫困家庭,组织佛教徒和大学生每个周末探望石家庄福利院的残疾儿童,资助患白血病的孩子、孤寡老人、残疾人,捐建平山县弘德图书馆、为王家沟小学更换桌椅、资助赞皇县的孤儿、为贫困村民送衣送粮、打井修坝、改建学校危房等,迄今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的足迹已经遍布河北的山山水水,尤其是位于太行山、燕山深处、张家口坝上的青龙、沽源、涞源、阜平、赞皇、平山等贫困山区,几乎河北省贫困的地区,都有过慈善志愿者的足迹。工作之多之琐碎,甚至无法详尽的记录,但一批又一批的义工仍然义无反顾,无私地奉献着,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净化了自己,坚固了道心。直到2002年,慈善会常务副会长常辉法师外出公务还没有手机,至今为了节省每一块钱,常辉法师在外地还是舍不得长话费用,慈善会工作人员因私事使用办公电话自觉交费,每次外出住宿,住最低廉的床位,通常是10-15元,每次用餐,剩饭剩菜一律打包。本会曾资助过的孩子已经有人考上了大学,我们曾全力救助过的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痊愈后已经大学毕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慈善事业,比如已经考入西安科技大学的承德是营子矿的孤儿张帅在学校组织了爱心社。几乎所有受助人,尤其是受助的孤儿和特困学生都在信中表示,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帮助和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们。

  二、协助慈辉人打井、建校等,造福河北一方百姓
  自2002年起,本会与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结善缘,协助慈辉在河北实施包括打井、改建学校危房、派粮等扶贫工程,遵照慈辉人“不做锦上添花,只愿雪中送炭”的原则,同慈辉人一起关怀众生疾苦,改善我省最贫困地区百姓的生存和教育条件。仅春节送粮一项,3年来连续为孤、贫、残、障、无生活能力的家庭送粮送油,善款达74万元,救济了近10000户家庭;捐资建学校,改善山区教育落后面貌,是慈辉着力于做的一面,仅捐助张家口、保定、石家庄等几所新建小学的善款就多达30多万元。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大计,解决此问题,才能解决山区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使其安居进而乐业,基于此,本会协助慈辉人在河北一些贫困地区如承德、张家口坝上、秦皇岛、保定、沧州、石家庄等地区相继打井、修建水利项目约20多个,善款近百万元,受益人口达10多万人,其间本会承揽了考察、与当地政府协商、立项、实地运作、验收等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见到了效益,得到了百姓和政府的赞誉,保证了慈辉人功德圆满。山里的百姓不仅颂慈辉恩德,更感知佛教弟子利国利民、兴无缘慈、运本体悲的菩萨本怀。

  三、倡导日行一善活动,为众生培植福田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成立伊始,即开始倡导“日行一善,日积两毛钱”活动,劝导信教和不信教的善心人士日积两毛钱,月积6块钱,一年积蓄72元钱,日行一善的内容包括每日一善念,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原谅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孝敬、感恩、礼让……,此举得到了省内外、教内外众生的广泛认同和参与,慈善会因此于2002年开始特意制作了日行一善的钱袋(省内外居士尊称为“功德袋”)供众居士索取、结缘,应众居士要求,本会的“日行一善”功德袋结缘数万只,其中黑龙江、浙江、江苏、天津等地的居士都效仿本会的“日行一善”活动,甚至仿制了本会的功德袋,仅江西东林寺就仿制了10000只。常辉法师说:“甚至钱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把日行一善视为一种修行,要时时提醒自己,日日生活在慈悲里。”目前本会的“日行一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蔓延、铺展。

  四、资助孤儿、特困学生,把爱送给最需要的人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资助活动中,本会由衷地感到世间苦难的众生太多,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太多,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太少,也因此不断地调整工作思路与重点,首先在地域上向偏远的贫困山区倾斜,在资助对象上,侧重贫困地区的孩子,尤其是孤儿和特困学生。这是因为,一般人贫困、疾病、残疾固然不幸,但尚有亲情可依,而他们孤苦无依,还有一些孩子父母残障、患病,不但得不到父母照顾,还要照顾父母,他们不是孤儿,却比孤儿更苦,孤儿和特困学生是世间最需要帮助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人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自2002年起,本会将工作重点转为资助孤儿和特困学生。在具体的资助过程中,本会与相关县市的宗教局、民政局、妇联、团委协作,摸底、统计、走访该县的孤儿、特困学生生存状况,填写《孤儿、特困学生登记表》,并由学校、村、乡、县加盖公章,而后实施资助并长期关注,直至完成9年义务教育。自2002年至今,本会已经资助了赞皇、平山、灵寿、行唐、新河、泊头、献县、武强、吴桥、井陉、阜平、涞源、易县、张家口、下花园、承德沽源、丰宁等数十个县市的孤儿和特困学生,许多县市已经是连续第2次或第3次资助,受助孩子累计10000余人次,2005年资助款额度达到100余万元;许多曾经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正如常辉法师说的:“资助虽是一时,温暖却可以永远,”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善行,温暖了孩子们孤苦的童年,常辉法师的开示也正为省内外佛教徒所广泛接受:“捐一点钱、一本书、一件衣服,哪怕一封信、一句安慰、一个微笑给孩子们吧,您当下一念就是观世音菩萨。”在本会接受的善款中,资助孤儿、特困学生是数量最大的款项,许多人和他们的家庭常年坚持捐献善款,其中很多居士捐献在千元以上。

  五、创建弘德家园,给孤儿一个温暖的家
  在资助孤儿和特困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年资助每个孩子几百元学杂费、书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的困境,在我们资助的孩子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监护人或爷爷奶奶年迈,或其他旁系亲属不愿意抚养或无力抚养,致使孩子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比如现在弘德家园的孩子张运清、张运福姐弟,父母双亡,跟70岁的姑姑姑夫生活,曹丽程、曹子程姐弟,父母双亡,奶奶患脑血栓后遗症,杨中秋父亲疯母亲傻,爷爷瘫在炕上,村里人说:“把孩子接出去,让孩子逃个活命吧!”上述种种,使我们深切的感到有必要将部分特困孩子集中抚养,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在常辉法师的带领下,河北省慈善功德会创办了弘德家园,石家庄市弘德家园的首批孩子19名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入园并就近入学,位于石家庄市方村、廊坊东方大学城两所弘德家园也相继接受孩子入园,迄今弘德家园共计收养孩子150名,孩子们在这里开始了快乐、向上的学习生活。有专人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学习之余,由本会聘请志愿者教孩子们学习书法、绘画和传统文化等知识,为孩子们补习英语等。所有的孩子学习都有了很大进步,其中在28中读初三的徐鹏燕在重点班,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中学42中,西柏坡少年儿童保护中心的寇雪梅荣获《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六、创办《妙莲华》杂志和《弘德家园网》,让慈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随着本会慈善事业的稳步发展,本会会刊《妙莲华》慈善双月刊于2003年元月正式创刊。其宗旨是:配合本会工作,直击慈善现场,扶危济困,普度群生,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庄严国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贡献。《妙莲华》杂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内容与风格在众多佛教刊物中独树一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几乎所有首次与本会联系的善心人都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妙莲华》杂志,知道了世间还有这么多的苦孩子……”。《妙莲华》杂志创刊两年,其读者始终以每期1000册的速度稳步递增,目前每期印数已经超过10000册。本会的《弘德家园网》也同时开通运行,在第一时间里将本会的工作动向公布社会,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我们的事业。本会的慈善事业和理念开始随《妙莲华》杂志和《弘德家园网》而进入千家万户。

  七、我们的困难和愿心
  我们的工作尚有许多的不足和困难,其一为人手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有文化、高素质的僧才、人才不足,现在本会每个月至少资助两个县市的孤儿和特困学生,每一次资助都需要大量的具体的工作,另有日常事务、杂志、网站等,现有的4名工作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其二是鉴于我会的慈善事业已蓬勃展开,需要构建相应的慈善理论框架。其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严格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本会的各项工作仍在探索之中,我们相信,有省宗教厅和省佛协的关心和指导,有广大居士的发心,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日趋完善,稳步前进。

      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安舍弘一佛堂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
  电话:0311——7969265 7755970
  邮编:050071
  开户行: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银行机场路支行
  帐户:01084408091001
  网址:www.hdjy.org
  电子信箱:hongdehome@126.com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
  
本会资助标准:小学每年200元,中学300元,直至完成9年义务教育。我们的原则之一,就是把善款直接交到孩子们手里,中间没有任何官方参与。

TOP

弘德家园,一个永远的家

孩子们是爱的天使,
弘德家园是抚育圣贤的摇篮,
是造就思想者的圣地。

弘德家园是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为普天下孤儿建立的永远的家,这里是一个充满温馨、爱心的幸福家园。
弘德家园目前分设于石家庄市西三庄别墅区、方村和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三地,已有150名孩子入园。

缘起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成立十年来,依据党的相关政策,广泛开展多项慈善济困活动,始终致力于救助以孤儿、特困学生为主的弱势群体。净慧大师、常辉法师携教内外爱心人士给孤儿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园。

宗旨
弘扬传统美德,建设仁爱家园。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确保孩子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目标
1.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酌情资助其优秀者接受高等教育。
2.     培养德、智、体、美、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合格人才。

品质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对社会、对家庭有爱心、责任心、奉献心。

入园条件
家庭特困、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0 — 14 岁的父母双亡、父亡母嫁或父母双方残疾、重大疾病、精神疾病、服刑、弃婴等孤儿或事实孤儿。

入园程序
由孩子的监护人申请,县级有关部门或团体认可,成绩考核、体检合格,本会同意。

资助承诺
      本会承担入园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学杂费、医药费及必要的保险费,弘德家园安排就近就读中小学、幼儿园。

管理方式
     家园设有专职园长、园工负责日常生活管理
     聘请教师、大学生辅导功课,导读经典名著,教授书法、绘画、舞蹈等。

善款管理
      接受佛教界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
      弘德家园年满18岁以上的孤儿工作后,按每月收入10%的资金交回家园抚养弟弟妹妹。
      设立帐户,专款专用。
      收支公开透明,可供随时查询。
      欢迎各界人士奉献爱心,监督指导。

联系我们
      单位: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安舍村
      电话:0311——87969265、87755970
      网址:http://www.hdjy.org/
      邮编:050071

TOP

弘德家园 我们的家(歌词)

弘德家园  我们的家(歌词)
        
我曾是、曾是
曾是寒风里的一株小小的草
我没有家,我没有家
在滴雨的屋檐下
一颗孤独的心
渴望着,渴望着
渴望着一个温暖的家
一个美丽的童话
我梦中的爸爸妈妈

师父说,师父说
师父说他也没有家
师父说他行脚走天下
他却给了我们一个家
一个温暖快乐的家
这就是我们的弘德家园
就像我梦里的家
那个美丽的童话
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爸爸妈妈

许多、许多
许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来到了我们的弘德家园,我们的家
难忘那温暖的手,那深深的情
就像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从此、从此啊,
黑夜里我不再害怕
天亮了我拥抱朝霞
一天又一天
我快乐的长大

我幻想着、幻想着
幻想着继续这个美丽的童话
我盼望着,盼望着
快快地、快快地长大
我也要去建设这样的家
让天下的苦孩子们呵
都有一所这样的弘德家园
都有一段如此美丽的童话
都有一个这样温暖的家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爸爸妈妈

TOP

欢迎您参与日行一善活动

欢迎您参与日行一善活动

  请您试一试
  无论您年龄、性别、职业如何,
  您都不妨试一试:
  每天积蓄0.20元
  每月可积蓄6.00元
  每年可积蓄72·00元

  倘若您是一个三口之家
  一对夫妇,一个小宝宝
  72·00×3==216·00元

  倘若您拥有一个美满的五口之家
  父母健康, 三代同堂,
  72·00×5==360·00元

  倘若您从今天开始
  每天日积两毛钱
  日日、月月、年年,乃至祖祖辈辈
  那么您的家庭一定是一个积善之家
  父母健康长寿,儿孙事业有成,富足安乐长随

  欢迎您参与日行一善活动
  为您的父母增寿
  为您的儿孙培福
  为您自己积德


  每日一善念
  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快乐传递下去;
  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
  原谅一个伤害过你的人;
  给父母至少一周打一个电话;
  想想自己曾经拥有的,试着去感恩;
  读一页好书;
  用五分钟的时间,想想不幸的人们;
  随时记着说:
  “对不起!”
  “谢谢您!”
  ……
  当然,别忘了,每天日积两角钱。


  本会备有“日行一善”功德袋与大家结缘,欢迎您来信来电索取。您的善款可寄回本会,也可随缘资助其它需要帮助的人们。切记每日积蓄要少一些,贵在发心,贵在持之以恒。
  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安舍弘一佛堂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
  电话:0311——7969265 7755970
  邮编:050071
  开户行: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银行机场路支行
  帐户:01084408091001
  网址:www.hdjy.org
  电子信箱:hongdehome@126.com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