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

转点 关于8一8中国龙的各种小道消息,大家也一起来长长见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类进步本源。从认识“龙”与“凤”两个字开始,就深知:龙是指男的――古代皇帝都是龙,着龙袍、坐龙椅、称龙子;凤是指女的――古代皇后就是凤,戴凤冠、着凤袍、插凤饰。攀龙附凤、龙凤呈祥等语,好象说的都是男男女女之间的那点事儿。读大学的时候,对神话传说比较痴迷,就了解了一下龙、凤从文字到形体的来源,但总是不得全知,只知道研究家们说是什么图腾,再去看什么是图腾?也还是不太好懂,无非是些部族神崇拜之类的话。近日,重读何新先生的《诸神的起源》,忽然就有些异样的念头,忽然好象觉得自己搞懂了一些东西,其中,对龙、凤的起源与来历有些意想天开的推测。
   对龙有起源,我觉得专家们的论证大致两类:一是图腾说,是一种部族神崇拜,其演变也许是从蛇、晰、鹿等实有动物中抽象组合而来;二是表记说,是从自然现象、自然意象中演变而后生物化的。我比较赞同第二说。因为,人首先是要与自然相处,对自然中的现象作些解释,然后再赋予其生物性的形。
   先说“龙”意象与形的产生。龙出现在何时,我觉得也许是无考了,等有了文字典籍记载,那已是后来的事。但龙与云、雨、水的关系显然是什么密切的。古书上说“云从龙”“ 召云者龙”“龙举而景云属”,就是古人认为,龙入地则为泉、为水,升天则为云、为雨。从书上所列的由新石器时代到商代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出龙的形体演变,其最初就是单线条、螺旋形的云纹,以后逐步赋予了动态的动物之形。
  既然龙形最初可能来自云纹,那我突然就觉得龙的起源与女性的关系就十分清晰了。
   一是龙形不是来自云纹,而应该是水纹。我觉得最初的螺旋纹,也不应该叫云纹,而应该是水纹,其形状就是雨落在水面形成的圆圈,是那种涟渏状的,也象人把东西丢在水里,产生的逐步扩散的波纹。这应该是原始先民与水接触的最初最直接的形象,这种水纹状在原始先民的早期士陶的纹饰上也经常出现。云纹更应该是块状的,不应该是单线条的。
   二是最初先民对水纹的认识解释是来自对女性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螺旋水纹,其实也正是原始先民对母体的最初认识:现在所能知道的先祖女娲,就有她用黄土造人的传说。“娲”读音同“娃”、“蛙”,而其古代音、形就是“蜗”,就是蜗牛,而蜗牛的外壳之形,从正面向下看,就是螺旋形体;也许说就是“水涡”。还有,传说中黄帝之妻名为“嫘母”,又称累祖。“嫘”音就是“累”,而累在古代读音中又叫“螺”,就是田螺。而蜗和螺在上古就是通指水中甲贝类。蜗和螺共同点有三:一是外形都是蜗旋状(蜗旋状),二是都是与水相关的,生活在水里;三是都是多子,繁殖力强。所以在新石器用蜗、螺外形作为母题的陶器非常突出。水是生命之缘,母是生命之本,水与母在先人看来也许是同体的。突然又想到,在古代西方传说中,维纳斯女神不也是从海水的泡泡中出生的吗?
   三是螺旋形水纹可能与先民的纹身有关。从现在原始部族还能看到古人的纹身习俗,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用彩色涂成各种图案,许多是线条形的。而我国,周朝是来自于西北的正统部族,其周祖姜原与神龙交合生后稷,所以,其最大特点就是“文”。“文”在甲骨文取象于一个雕饰纹身的人形。“周”字本身有古义训“彫”、“雕”,也许就是来自其有明显的纹身之俗。周金文中盛赞先周诸王为“前文人”。(《诸神的起源》p328)既然纹身,古人最初又是不着衣的,裸体而生,特别是在母氏主宰部族的时候,对母性生殖崇拜也是主流,所以,女性乳房亦或是怀孕突起的肚皮,用线条纹身之后,不正是水纹的形状吗?更极端地想象,水纹其实也许正是女性外阴的外形意象。所以,先民以水纹装饰或是用螺形造型的陶器,其实正是对女性、对母体的一种生殖崇拜,而这些陶器里装着的也正是象征生命之缘的水。
   四是为什么“龙”的读音是“long”?这是突然想到的一个有点发呆的问题。尽管人的发音与文字的表意相比,以形表意更容易懂一点,在中国象形为主的文字构成上更说明了这一点,但对为什么读音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许是很难探寻的。但在我把龙的外形和隐意与女性相联之后,突然有一种感觉,龙的读音也应该是与女性有关的。比如,云和雨与女人是相关,云雨之说证明了这一点,水上升成云,云相聚为雨,雨滋润万物而有生命,所以,中文中的“云”与女性怀孕的“孕”其实就是同一个音。从古文中“云”的文字结构来看,就是一个怀孕了的女人外形。在我苦思之时,忽然就看到《诸神的起源》p65上,何先生一段话让我顿开茅塞,何先生说:“龙”是云神的生命格。而这也正是中国神话中,云、雨、雷神名叫“丰隆”(隆、龙古字相通)的原因。这感兴趣的是,既然龙与隆同字,那龙的发音不仅仅是与雷神“丰隆”的隆字相同,更重要的也许是“龙”的发音正来自女性怀孕而隆起肚子的“隆”字,来自于女性发育之后,隆起的乳房。在这些隆起的部位纹身之后,那水纹状、螺旋状的线条,既有了龙的最初之形,也有了“long”的读音。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古代远古的“龙”,无论是从外形、从内涵、还是从读音都是与女性有关的,而龙的本质指向也应该是母体,是女性。那为什么后来“龙”转向男性了呢?
   还不懂。再想想。
                               ~嘎~
Share |
Share

讨论"龙"的翻译 Loong

讨论"龙"的翻译
“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龙”不应该翻译成 dragon。Dragon 的本意是凶残的有翼巨兽、恶魔、悍妇等。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自称 dragon,是自我妖魔化。“龙”也不应该翻译成 long。Long 的英文发音不是“龙”,而是“狼”,这不是真正的音译。“龙”应该翻译成 loong,它的发音和“龙”相近,在英文中本来就是“龙”字的音译,有些西方人也把龙称为 loong,有广泛的使用基础。Loong 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使人联想到 long(长),所以它也是一个象形文字,和汉字特色相通。而 long 在形象上是独眼龙。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译英时,“龙”被翻译成 Dragon。

  但是在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的有翼怪物,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含义。在图画中,dragon 的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的,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和中国的龙完全两样。
“中国威胁论”   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自称“Dragon”或“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后裔)),西方人当然要把中国人看成是恶魔和坏人了。所以我们再也不能把“龙”翻译成“Dragon”了!
  建议今后也不要再把英文单词 dragon 翻译成中文的“龙”,可以对它进行音译,如“得拉根”,解释是:“西方神话中凶恶的带翼巨兽”。

  有人建议把“龙”音译成“Long”。


  但是“long”的英文发音和“龙”完全两样,相当于中文的“狼”,并非真正的音译。当西方人指着龙说“long”时,中国人还必须纠正他的发音,不仅增加了交流的困难,还会引起对方的困惑。Long 在英文中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常用词,含义本来就很多,把龙翻译成 long 也会造成意义上的混乱。所以不能简单地把龙的拼音字母作为龙的英文音译。


  既然是把中文“龙”音译成英文,那么在英文中的发音就应该和“龙”相近,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音译。

  英文中对“龙”字的音译是“Loong”,姓氏“龙”和人名中的“龙”字也被翻译成“lo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在一些涉及龙的文字中,“龙”也的确被称为“loong”。因此,把“龙”翻译成“loong”才是真正的音译,而且它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基础,也符合海外华人的习惯,有利于团结海外华人。

  曾有研究者指出:英文可能最初也是一种象形文字,例如:eye(眼睛),bed(床),broom(扫帚。字母 b 有扫帚的形状,扫帚在扫房间 room)。Loong 的两个“O”字母,就象龙的两只大眼睛;Loong 在文字上又和“long”相近,给人“长”的感觉(很多西方人的确有意把“long long ago”写成“loong loong ago”),因此 loong 还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和中文汉字有暗合之妙。而 long 则有“独眼龙”之嫌。

  英文中本来没有 loong 这个单词,因此把“龙”翻译成 loong,不会引发歧义。所以,“龙”应该翻译成“loong”。


这样就不用改变中国龙的形象迎合外国人了吧,他们该名称就行!:naughty:
                               ~嘎~

TOP

讨论:中国人为什么崇拜龙

龙为古人想象中的神物,实际上并不存在,谁也没有真正见过,以至后世留下“屠龙之技”这样一个成语,它是对蛇的神化。
  中国人号称是龙的传人,子虚乌有的龙竟成为最受尊崇的动物。据现有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除了著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用蚌壳堆的龙现象外,还有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和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1998年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的玉龙,距今5300年左右,相当崧泽文化晚期及薛家岗文化二期。玉龙首尾相接,略呈椭圆形。吻部突出,阴线刻出嘴、鼻,阴刻圆点为眼,头部阴刻几条线呈皱纹和龙须,头雕两角。龙身脊背阴刻规整的弧线,表现龙为圆体,连着弧线阴刻19条斜线,表示为鳞片。靠近尾处对钻一圆孔,可能系拴挂之用。表面抛光。这种首尾相接的龙又见于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浙江反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圆形牌饰13件,有的琢成龙首形装饰。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这已经新石器时代的末期,文化相当发达,彩绘盘上的龙图案已经非常维妙维肖,公认为是彩绘艺术的杰出代表。这件陶盘用了新颖的构图和题材,由一条蟠龙构成圆形画面占据了整个盘心,产生出一种与二方连续图案不同的艺术效果,“造成了神秘、威严的视觉形象”。
  以上是长江以北的情况。长江以南的龙题材稍逊一筹。1994年发掘的浙江余姚鲞架山河姆渡文化遗址,于第一期文化遗存出土堆塑纹器底陶片,堆塑的是蜥蜴形动物纹样。蜥蜴形泥塑于仰韶文化已有多例。可能与龙蛇崇拜有关吧。良渚文化陶器上多见鸟、蛇组合纹饰,见于上海福泉山M101:85豆、M74:66壶,江苏吴县草鞋山M198I:2鼎、M198II:7壶,浙江余杭良渚庙前H2:50罐,奉化名山后H14豆盘,等等。苏州草鞋山良渚文化M198陶鼎,通高26、口径26厘米。夹砂红陶。侈口折沿,器身盆式,浅腹平底,腹外壁有平行弦纹,按三个丁字形足,足内侧中部有圆形和新月形组成的镂孔。有覆盆形器盖,高6.4厘米,系泥质红陶,盖面弧凸,盖沿宽平,有桥形宽纽。器盖的内外壁敷贴一层光亮的黑皮,部分已剥落。盖面外圈饰一周竖向曲折纹,内圈对称阴线细刻四组龙纹图案,作圆头卷尾回旋盘曲状,形如鸟头蛇身,并填刻由卷云纹、短直线、弧线组合而成的纹饰。发掘者也指出,类似图案已见于上海市金山亭林、青浦福泉山、浙江余杭庙前、奉化名山后所出陶器上,皆为鼎、豆、壶等礼器,具神秘色彩,反映其信仰观念。总之,龙蛇图案在南方也颇为常见。
  紧接新石器时代的是夏代,现在还没有文字出土。商代和西周都有甲骨文,都有金文(卽铜器上的文字,金者铜也)。商代金文龟与蛇组合在一起,很早引起我的注意。例如著录于《缀遗》17.3的一件商代尊(《殷周金文集成》11.5550),铜器很大,腹底有巨大的龟蛇纹,因此这件尊过去被称为玄武尊。整个纹饰的布局是被两条首尾相接的蛇环绕的乌龟,龟身又有一个被一条蛇环绕的铭文,这个铭文应当是族徽。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先秦重要典籍《国语》中的《郑语》叙述夏代有二龙同于王庭,留下的龙漦被封藏,至周厉王时才打开,化为“玄鼋”,后来生下赫赫有名的褒姒,直接导致西周的灭亡(此种美人亡国主题,甚可研究)。韦昭注:“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鼋,或为蚖。蚖,蜇蜴,象龙。”玄鼋既然是龙漦所化,当然与龙有关。这也说明鼋(龟)与蛇有关。《楚辞•远游》云:“叛陆离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洪兴祖补注云:“说者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文选》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杨向奎先生指出,玄武谓龟蛇之说,来源很早。许道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曾以汉镜为证,说明西汉时所云玄武皆指灵龟言,杨先生引用他的话说:“北宫七宿既总称曰玄武,而玄武又为灵龟的别名,故西汉中叶以前,世人都以灵龟为他的象征,后来因为民间相信龟蛇为雌雄二物,故以‘龟蛇合体’代之,而北方属水,龟为水母,水能胜火。故庙祀玄武,则可以防御水火的灾祸。”1985年,湖南洞口县一妇女发现一只“怪龟”,重1斤,长35厘米。身躯外形背甲象鳖,腹似龟,头和尾又似蛇,长着一条长1.5厘米的尾巴,触时凶猛异常。在广西西部大山种中有一种鹰头蛇尾龟,尾巴特别长而于普通的龟有别,大小与蛇相似,后面拖着长长似蛇尾的尾巴,有时尾巴甩到龟背,很象蛇缠绕其身。后世龟与蛇为雌雄异体的观念最早上溯到何时、是否与见到上述奇特的龟有关等等,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之,按目前的认识,崇拜神龙,就是崇拜神龟。大概龟的长寿和龟壳之坚硬很使古人着迷。刘向《九叹•远游》:“囚灵玄于虞渊”,“灵玄”指灵龟或玄龟而言,也就是天鼋或玄鼋。据《左传•成公六年》,春秋时宋国公子韦龟字子灵,按古人名、字照应之习,可见人们以龟为灵物。
  我们常说中国人是黄帝子孙,而黄帝号称轩辕氏(鲁迅不是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名句吗),他呆的地方呌轩辕台(《山海经》)。《国语•周语下》有云: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则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
  郭沫若先生对“我姬氏出自天鼋”的解释是:“天鼋即轩辕也。《周语》下,‘我姬氏出自天鼋’犹言出自黄帝。十二岁之单阏,即十二之天鼋。”杨向奎先生认为这的确是最好的解释。出自天鼋即出自轩辕,而轩辕即黄帝,也就是姬氏出自黄帝。而黄帝之称作“轩辕”(天鼋)实在是水族动物龟蛇的崇拜。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虽然只列举了几件铜器,但已够说明问题。我后来搜集到一百二十多件,统称为“天鼋铜器群”。上面的铭文有的单铸一个乌龟字形 ,如50年代在郑州白家庄一座商墓里出土有一件二里冈时期的铜罍(也有称为铜尊者),其肩上所铸之龟字,唐兰前辈释“黾”。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4.24.1录有且(祖)乙觚一件,我们将它与《集成》11.5598收录的一件商代祖乙尊(乌龟什么一个人)比较,我主张意义应当是一致的,商周习在族名前缀以“天”字,只是美称,神圣其族,关键词还是“天”字后面的族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曹淑琴殷玮璋是资深铜器学家,他们主张将一个人加一个乌龟释为“大黽”,我曾与他们反复辩论。
   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其统治者是姒姓。襃姒就是姒姓(襃是国名),她是玄鼋所化,实际暗示夏是姒姓。铜器铭文有两个字,上面像一条蛇缠在杆上,下面是个乌龟,杨向奎先生首次释为玄鼋,眞是无比的正确。从音韵学的角度看,天、玄古音本相通。《淮南子•原道》称赞舜“执玄德于心”,《览冥》:“星耀而玄运”,高注:“玄,天也。”据《宋史•天文志》,“天戈”星又叫“玄戈星”。夏的先人为禹,禹有句(念gou)龙的说法,再次说明龙卽龟。
   夏之后是商,它是崇拜鸟的,《诗经》说得深切著名:“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金文、考古证据见《古史考》第六卷顾颉刚、石兴邦、吴锐。(李学勤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大硬伤,所以吴锐驳斥他)商之后是周。周人姬姓,他们自己说“我姬氏出自天鼋”。
  综合一下:黄帝、夏、周都是崇拜龙(龟),这一系是中国历史的正统。后来都被这一系同化了。拿孔夫子来说吧,他是宋人,而宋是殷商的后裔,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经常做梦梦见周公。而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三个代表,普天同奉,加深了龙思想的信仰。像儒家的经典《周易》鼓吹“时乘六龙以禦天”,“飞龙在天”,后世帝王以龙自居,北京故宫那块从河北运来的几万斤的巨石,雕的正是龙。均可见皇家狗仗龙势。
  总之,说中国人是龙的子孙眞还有几分道理。但商朝、秦朝都是鸟夷人建立的(详《古史考》第六卷),可见也不能说中国人全是龙的子孙。也可见拿“中国人是龙的子孙”统战则很荒唐。
                               ~嘎~

TOP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

  在龙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龙本来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说,龙本源于“水物”和“水相”。龙的诸多的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海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云、雷电、虹、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关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称之。本源于水物、水相的龙,怎么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龙对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特别胜任。

  “好飞”在龙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龙之“好飞”,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作为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云、雷电、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三是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云、雷电、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四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苦累,飞腾、翱翔到高妙阔远、有星星,有月亮,白云缭绕的空中去。而龙作为寄托着、体现着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飞,不好飞,那也就不是龙了。

  “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

  “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空。因此,“好飞”必然“通天”。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就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亦称“龙凤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棗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后世的许多建筑雕刻、绘画,人们都让神龙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如北京故宫的云龙望柱、天坛的云龙石、孔庙的戏珠飞龙,等。

  龙“喜水”,水聚流于地;龙“好飞”,飞升于云天。于是,龙就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们之所以以龙自比,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于龙是由众多的对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对象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因此,龙又有了“善变”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在天可以是云、是电、是虹,在地可以是猪、是马、是牛,在水可以是鱼、是鳄、是蛇。换句话说,天上的云、电、虹,地上的猪、马、牛,水中的鱼、鳄、蛇,等等,都可以是龙的变体和化身。

  龙具备了“善变”的神性,而变,就免不了要变出些“灵光”、“灵通”、“灵妙”、“灵验”和“荒诞”、“离奇”、“怪异”来。因此,龙又有了“灵异”的神性,成为古人心目中的“四灵”(其它三灵是麟、凤、龟)之一。

  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如果这个神物不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古人创造它做什么呢?上述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龙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祸”。棗这倒也符合辩证法,其根据是现实的验证和历史的、道德的评价。如导致西周灭亡的“龙鼋之怪”、造成古时三苗地区大乱,的“日妖宵出,龙生于庙,犬哭于市”,等等。

  龙的性情中,也有凶猛威厉、乖张易怒的一面。我们概而称之为“示威”。龙之“示威”,盖源于龙的模糊集合对象的习性和危害。如湾鳄凶残伤人,蛇类阴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涨成灾,龙卷风卷走人畜树木,泥石流冲毁房舍田园,等等。古人对这些现象不会有科学的解释,只好以“龙怒”、“龙怨”、“龙报仇”、“龙做孽”等说之。
                               ~嘎~

TOP

探究中华龙的原型是什么

  龙的原型究竟是什么动物一直众说纷纭,要揭开这个谜团,须从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去追溯龙与扬子鳄的渊源关系。
   当原始人类从采集野果和渔猎转向以种植为生的时候,谷物成了主要食物,而收获数量就决定了人们的生存质量。还处在幼年时期智慧尚不发达的古代人,面对自然界变化无常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既无法理解也无力控制,又不甘心听任自然摆布,于是就寄希望出现一些可以左右自然力以帮助抵御灾害的神灵,企图通过祈祷和供奉这些神灵偶象以求得护佑。
   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扬子鳄这种曾与恐龙共同生活了一亿多年延续至今仍奇迹般保持了原始形态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龙呢?夏商朝以前,黄河流域的环境像《水经注》记载的“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的地方,古气象学表明气候还相当温暖潮湿,因此生活着大量的扬子鳄。由于扬子鳄狰狞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陆地两栖生活的奇特习性以及经常半潜水中似隐似现的诡秘行踪,引发古人对它产生了既恐惧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众人眼中具有威严和神秘感的动物——扬子鳄便成了主水神灵形象的必然选择鄂象。
   尽管龙的形象在古人以言传口授的形式相传中融合、兼并其他动物的内容,人为扭曲变形,导致走失了原来的模样,但仍然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形态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幻化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刀耕火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龙的来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早期的龙是无角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距今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发现用蚌壳摆的扬子鳄(龙)图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描绘的龙也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更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活灵活现的扬子鳄形象。有角的龙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即出现双角,器身纹饰则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鳄的叫声的模拟音,鳄发出的吼叫是低沉的“隆隆”声,因此,“隆”(龙)声就成了古代时对鳄的称谓,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神灵的出现并非是盲目的有意编造,它是人类认识和经历的真实记录,古往今来,许多有关龙的记载、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
   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即扬子鳄)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
   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鳄生性凶残,长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
   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也启发了古人,以为风雨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于是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认定“龙可以呼风唤雨”。
  《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龙与其它实有动物一起出现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龙就是现实中的扬子鳄,而鳄是全球范围人们普遍关注崇拜的动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腊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鳄。
   龙是祭神文化的特定产物,古籍中说:“水以龙。”可见龙是作为主水神灵被创造出来的(传说中的龙王),关于龙与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的说法,没有充分的依据。有文字记载以来,远古华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汉字姓氏作标志的,没有用动物图形作标志的记载。远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很低,还不能用逻辑的方法思考问题,只能用类比、表象的方法认识事物,要创造一种综合各种动物特征的虚拟动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难以做到的,人的想象力总会受某种制约,无论多么奇怪的神灵,只能以真实性为背景创造出来,多么离奇的神话,最终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构成它的原始素材,因此,龙不是虚拟的动物。《尔雅·翼》中谈到龙有“九似”(角似鹿、颈似蛇、爪似鹰……)是指龙的局部形态与一些动物相似而已,并没有具体指龙是综合九种动物特点创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国民族的崇拜标志也都是实有动物(鹰、虎等)或人兽结合(狮身人面)的形象。
  署名:建一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6350853
                               ~嘎~

TOP

龙之九子

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鸱吻/螭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参见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的装饰小兽,喜欢东张西望,口润嗓粗而好吞,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装饰在桥栏板的,防止大水将桥淹没。美食主义者,性贪吃。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

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 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

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 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

趴蝮/蚣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椒图/淑图(音书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形似螺蚌,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所以将他安排在门上衔着门环,免得宵小光顾。

蒲牢(音仆劳):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有摇滚气质,爱好音乐,也爱吼叫。古代乐器编钟顶上就用它来装饰,寺庙大钟上的钟钮上也可见到他的身影。

貔貅(音皮休):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雄的名麒,雌的名麟。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现在有人认为麒麟是长颈鹿。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本帖最后由 先薇之风 于 2006-12-7 11:53 编辑 ]
                               ~嘎~

TOP

更多有关龙的知识看这里
http://wenxue.daqi.com/bbs/20/947675.html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在屈原的时代,对龙敢于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龙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这类问题,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回响。当我们倘佯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汉代学者王充就曾指出过,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龙的这种形象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移向遥远的史前时代。

  我们的先民从猿转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落后,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资源,一方面又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这样便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主宰自然界的“神”。这个(或多个)神掌握着宇宙间的一切权力,可以福佑人类,也可以惩罚人类。但人们可以通过巫与神相通,求得神的庇护和帮助。

  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产生了崇拜和幻想。

  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

  由此,献祭的动物也逐渐神圣化。

  这种献祭活动最初可能是简单的,但逐渐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狩猎、耕种采集、迁徒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祭器和礼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鲵纹的彩陶,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山西出土过带有“蟠龙纹”的彩陶。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上述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以及吴、越等氏族。但是,这些文献成书较晚,属后人的追述,文献产生时,龙的观念已经形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记述上有附会和渲染加工的可能性,古代氏族的图腾传说往往变成了神话故事,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据专家考证,这些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而在形态上也被神化。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龙”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夏之后是商王朝。商的国势强大,空前繁荣,《诗经·商颂》中说,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商的国土千里之广,广大的国土上到处都有民居住,商的疆域达于四深,四海中的人都来赞美商王朝,人数众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王朝的强盛和一统,推动了不同区域问的文化交流,如百川归海,文化在商代出现了空前的融和。商人在文化上比较开放,肯于接纳其它类型的文化,有利于文化的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作为沟通天他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嘎~

TOP

起源四问——(1)龙起源于何时?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起源四问——(2)龙是怎么形成的?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等说法。笔者的观点是“模糊集合说”,其思路是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维面对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维又是以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为待征的“模糊思维”。这样的思维足以导致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不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神物”,然后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模糊思维的直观性和表面性,使他们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么,和雨相关的在天上弯转的云、雷电、虹等,就和与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鱼、鳄、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生产和生活不能不依赖雨水,雨水却常常让人们依赖不上。再看这些与雨水相关的物象: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是多么神秘,多么雄奇,多么可怖可畏啊棗令人惊惧不已!

  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体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肤色是多样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还应当是有头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会游的,弯转曲折的,快速行进的;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现,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神物”的发音是拟声,“神物”的形象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一些人说像鱼,一些人说像鳄,一些人说像蛇,还有一些人说像云,像闪电,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这个,明天看像那个,后天看又像别一个;还可能觉得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升到天上就是云是闪电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鱼是鳄是蛇,来到陆地就是猪是马是牛。模糊思维是不讲逻辑、意识不到矛盾的,这种思维容许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容许部分和整体、单数和复数的同一。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那么就造几个像这像那像……的“龙”字好了。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现在这个“龙”。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的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起源四问——(3)龙是图腾吗?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总观龙图腾说的争论,觉得起码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问题是,图腾说来自西方学者,中国远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样,有过一个图腾崇拜时期?分析古籍中的有关记载,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学界的普遍观点,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便趋于衰落,步入阶级社会,就只剩下一些残余在延续。按考古学提供的实物资料,龙的起源当是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的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图腾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龙却起源了。将方兴未艾的龙归划于一个趋于衰落的崇拜现象,有悖于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

  另一个问题是,图腾概念有其原有的为学界所基本公认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图腾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或可称为“狭义图腾”。增其内涵、扩其外延之后的图腾,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了,或可称之为“广义图腾”。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物,而龙不符合这个条件,它们是自然界里没有的神物,因此,要说龙为图腾的话,就只能将龙划归到广义图腾的框框里。问题是,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时不时地会发生冲突。比如,按狭义图腾的要求,图腾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杀害的,而身为广义图腾物的龙却屡屡被惩罚被斩杀棗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如果要在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之间选择的话,我倒更倾向于狭义图腾,因为我觉得图腾就是图腾,应该尊重原初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太广义了,也就没有图腾了。

  鉴于此,我在一系列谈龙的著作、文章中,都没有用“图腾”一词,而选用了“图徽”这一概念。

起源四问——(4)龙有哪些神性?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

  在龙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这是因为,龙本来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说,龙本源于“水物”和“水相”。龙的诸多的模糊集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河马、海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陆牛、陆马、鹿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云、雷电、虹、海潮、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关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称之。本源于水物、水相的龙,怎么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龙对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特别胜任。

  “好飞”在龙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龙之“好飞”,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作为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云、雷电、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三是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云、雷电、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四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苦累,飞腾、翱翔到高妙阔远、有星星,有月亮,白云缭绕的空中去。而龙作为寄托着、体现着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飞,不好飞,那也就不是龙了。

  “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

  “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空。因此,“好飞”必然“通天”。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双耳盆上,就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划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北首岭遗址出土的“鸟鱼纹”(亦称“龙凤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棗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后世的许多建筑雕刻、绘画,人们都让神龙出现在浩渺无垠的昊天云气中,如北京故宫的云龙望柱、天坛的云龙石、孔庙的戏珠飞龙,等。

  龙“喜水”,水聚流于地;龙“好飞”,飞升于云天。于是,龙就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们之所以以龙自比,其根本点就在于瞅准了龙的“通天”的神性,和充当天地间桥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于龙是由众多的对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对象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因此,龙又有了“善变”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在天可以是云、是电、是虹,在地可以是猪、是马、是牛,在水可以是鱼、是鳄、是蛇。换句话说,天上的云、电、虹,地上的猪、马、牛,水中的鱼、鳄、蛇,等等,都可以是龙的变体和化身。

  龙具备了“善变”的神性,而变,就免不了要变出些“灵光”、“灵通”、“灵妙”、“灵验”和“荒诞”、“离奇”、“怪异”来。因此,龙又有了“灵异”的神性,成为古人心目中的“四灵”(其它三灵是麟、凤、龟)之一。

  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如果这个神物不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古人创造它做什么呢?上述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龙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祸”。棗这倒也符合辩证法,其根据是现实的验证和历史的、道德的评价。如导致西周灭亡的“龙鼋之怪”、造成古时三苗地区大乱,的“日妖宵出,龙生于庙,犬哭于市”,等等。

  龙的性情中,也有凶猛威厉、乖张易怒的一面。我们概而称之为“示威”。龙之“示威”,盖源于龙的模糊集合对象的习性和危害。如湾鳄凶残伤人,蛇类阴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涨成灾,龙卷风卷走人畜树木,泥石流冲毁房舍田园,等等。古人对这些现象不会有科学的解释,只好以“龙怒”、“龙怨”、“龙报仇”、“龙做孽”等说之。
                               ~嘎~

TOP

龙的发展——气象万千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治上群雄割据,学术上百家争鸣,原始的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重要一点,是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阴阳交合、化育万物的思想,与此相应,龙也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出现了大量的蚊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壁的造型。龙的形象也不仅仅出现在礼器上,开始出现于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铜镜、丝织品、帛画上,变成了一种突出祥瑞气氛的图案。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龙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使龙看起来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鳄那样爬行。这种加工使龙变得孔武健骏,神采飞扬。

  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由于自秦汉始,皇帝被说成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就有了三重的含义:一是通天的神兽,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兽。

  秦汉后,表现龙形象的,一般不再是铸造的青铜或其它金属的礼器,而主要集中在帛画、墓画、画像砖石、石玉雕、陶瓷彩绘上,风格上更加艺术化与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虽然风格也有差别,如六朝时期的南朝,龙像往往是傲骨嶙峋、潇洒恣肆,而北朝时则华贵雍荣、矫若流云,但总体上变化已不大。

  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鱼龙变纹”的产生,除了龙的历史渊源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在龙的形成史上,鱼本来就是龙的原摹本之一,在上古神话中早就有鱼变龙的传说,在古代典籍中更是言之凿凿。据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将河东界的龙门山凿开里余,名为龙门。

  黄河从龙门流过。每年春未,就会有黄鲤鱼争先恐后地从各江河游到龙门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跃上龙门者,就可化为龙。当有鱼跃上龙门时,不仅云雨相随,而且还有天火自后烧其尾。正因为如此凶险,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条,未能过龙门者,点额而返。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从这个传说的角度看,龙首鱼身正是变化过程中的形象。

  然而,龙首鱼身的半龙形象在隋唐时代的兴盛,并不完全是上古传说的诱惑,而是人世“龙门”带来的效应,这座人世龙门,就是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

  东汉直到南北朝,是豪门大族的时代和天下,朝廷用人行政,重视的不是人的才情能力,而是出身门第,这一套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度,也叫门阀制度,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政治上的黑暗自不待言。隋唐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创立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来选拔入才,授以官职。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文人既憎恨又依恋的一脉长流,多少文人的升沉荣辱都与科举息息相关。

  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愿望,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统治集团,跻身上流社会。所以“金榜题名”就成为人生的一大快意。科举并不特别重视门第出身,对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有特别的吸引力,一旦高中,便可平步青云,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与鲤鱼跃龙门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就把科举看成是寒士的“龙门”。

  有人干脆就把考场的正门称为龙门。如《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写宝王与贾兰一同去应科举,考完后宝玉不见了踪迹,贾兰回到家中说道:“我们俩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就不见了。”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卿》一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诗中即以不得成龙的鱼比喻科举落第。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下,象征着变龙的“鱼龙变纹”自然适应了人们的心理需要而成为受人喜爱的瑞符了。

龙的发展——飞龙在天


  自远古以来,广袤无际的天空一直是人们幻想驰骋的场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洁,朝阳的灿烂,云霞的瑰丽,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把天上视为人间无法比拟的美境;而斗转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来的四时变迁,电闪雷鸣、雨雪霜冻、洪水飓风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又引起人们巨大的惊惧,认为上天存在着无限的权能,既可对人佑护,又可对人惩罚的神抵.这些神居住在美妙无比的仙境之中,注视着地上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以威力来表达他们的喜怒。于是先民们产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传》的记述,天分为三,昆仑之上有凉风之水,称为下天,人登上可以长寿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称为悬圃,是无风无雨的灵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为首的诸神的居住之所。这里有春山之泽,有清水之泉,温和无风,飞鸟翔而百兽戏。

  古人对仙境的设想并不是一个模式。除了西北高耸的昆仑外,东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样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列子》中这样描绘:在渤海东下知几万亿里的地方,有一条大山谷,实际上是个无底的沟壑,称为旧墟。天地间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山高下周围约3万里,山顶平坦之处9000里。山与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兽个个通体洁白如雪,又有丛生的珠玉之树,上结甘美异常的果实,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圣,不可胜数。一日之内即能飞翔往来。

  我们知道,在原始宗教中,龙的摹写原本是用以祭神的若干动物。在祭祀中,这些动物同时也有了神圣性,成为人与神沟通的中介,也是巫砚联系天人的助手,这些动物形象被绘刻到礼器上、并逐渐演化为龙纹之后,它们沟通人禅的中介或助手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商周时代鼎器时尚一时,而且又多用龙纹来装饰,体现的正是这一点。这时,献祭牺牲的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作用已被鼎和鼎上的龙所承担。龙成了人神联系的使者。《史记》中记载了齐国术士所说的神话:

  “黄帝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成了鼎。鼎成后,有龙垂下胡须,迎黄帝上天。黄帝登上龙背,群臣后官相随而上者七十余人。龙这时盘旋升天,一些人抓住龙须下放,以致将龙须扯下,黄帝的弓也掉在了地上。百姓看着黄帝冉冉升天,都抱着弓与龙须号啕大哭。”

  龙沟通天地,并能飞升上天的功能使龙在远古神话中被视为通天的工具,成了神仙们的坐骑或脚力。庄子在他的《追遥游》中写道:“藐姑射山上有神人居住,这些柳人肌肤如冰雪般洁自,行动飘迟有如美女。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能够驾驭龙,乘云气而遨游于四海之外。”《韩非子》中也引述过一段远古传说,说黄帝曾与许多神仙在泰山相会,黄帝驾象车、驭六龙,风神清路,雨神洒水,虎狼在前开道,鬼神在后护卫,下有腾蛇,上有凤凰,威风凛凛。除黄帝外,其他的远古圣人如瑞项、帝眷、夏禹等,部被描绘成能乘龙飞天的人物。楚国诗人屈原以炽热而浪漫的笔触将人乘龙的传说变成了瑰丽旖旎的诗句:

  “龙驾兮帝服,聊翱翔游兮周章。”

  (驾起龙车,穿上帝服,暂时邀游四方。)

  “驾飞龙兮北征,遭吾通兮洞庭。”

  (我驾着飞龙向北行,转道来到洞庭。)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神人驾起龙车,车声隆隆,向上驰骋,直达天庭。)

  春秋后,驭龙升仙的思想兴盛一时,这是与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有密切联系的。春秋以降,周王室衰微,中国社会进入了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传统贵族逐渐失势,新兴地主阶级新贵族兴起,出现各国争霸的割据局面。社会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文化思想,各种救世思想萌生,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文化中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趋势增强,人与神的世界被拉近,神仙世界有了世俗的具象。如东海中的仙山方丈,传说有许多龙聚集在那里,有金玉琉璃的宫殿,不愿升天的众仙数十万人都在此安居,并且如人间农事一般种植灵芝仙草,还要按亩课税。另一仙山瀛洲长满奇花异草,有千丈高的玉石,还有甘醇的玉礼泉,喝了泉中之水就可长生,洲上仙家多处,风俗颇似中国的江南。

  与此相应,升仙的思想弥漫于世,并且出现了许多自称有仙术的术士。他们四处游说君主寻仙访药。在术士的鼓动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人都曾派人入海寻仙,结果是泥牛入海,秦始皇对海外仙山更是深信不疑,派出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去海上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历史上留下了徐福东渡,传裔扶桑的一段佳话。

  升仙思想由于道教的产生进一步光大。道家与上古的仙家方士有着渊源关系。道教在早期主要追求生命的永恒,长生不死。要达到这个目的,或通过修炼,死后灵魂升仙;或炼丹寻药,吃后长生;或灵魂与肉体一起升仙,即举形升仙,这一种被视为最高的境界:“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在举形升仙中,龙被当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仙云袅袅,龙车辚辚,就成了汉、魏时代的艺术主题。各种质地的绘画、画像砖石、随葬的器物包括棺木,都被饰以有升仙内容的画图,有的是以墓主升仙为主题,有的是以传说中的仙人世界为对象。这些图案纹饰里,龙那飘逸矫健的身影到处可见。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整个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下部是巨兽与力士承负着板状的大地,中部表现的是人间的情景,平台之上,有一老妪徐行,前有侍者举案跪迎,后有侍女拱手相随。两侧有两条巨龙,龙头高昂直达天门,龙尾相绕曳至地底。画的上部是天门之上的仙境,中有一天神人面蛇身,夭神两侧有日、月,其下是两条展翼欲翔的飞龙。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墓主在龙的接引下升天成仙的情形。这种驭龙升仙的思想,到了隋唐以后,才渐渐的淡化。

  在上古时代,龙因其有通天的能力又被人们与天象联系在一起。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具有神力,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当统治者顺从天意、统治稳固、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百姓安乐之世,就会有龙出现于世,代表上天表示鼓励。这时的龙表示的是吉祥。“见龙”成了“瑞应”,即上天降下祥瑞以应人君的德政。

  龙的吉祥瑞兽的地位在战国时期随着五行说的兴起而更为巩固,也更受人重视。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古人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由五行的不同组合而形成大千世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家为阴阳家,他们把五行说与阴阳说又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神神秘秘的“五德终始说”,并用来解释自然的变化与政治的变迁。所谓“五德终始”是说五行之间有一种相克的关系,即一种元素可以制胜、克服另一种元素,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如此循环下去。这种相克关系本来是古人对自然界观察得出的某种粗略的规律性认识,但古人同时又把它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去说明政权的更迭与变化。按这样的解释,每一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应的“德”,如周王朝为火德,秦王朝为水德,汉王朝为土德等等,五行的相克导致了五德的相克,于是水德胜火德,秦取代东周,而上德又胜水德,汉王朝又取代了秦王朝。汉代学者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套五行相生的理论,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是往复循环。这相生的理论也被用到了政治上,即一个王朝的德如果不再有生命力的话,就会有另一个代表德的新王朝来取代,如尧禅让给舜,就是火德生土德。

龙的发展——龙施雨沛


  中国龙文化中,龙的另一项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龙湫歌》勾画了湫龙行云施雨的壮观场面:

  环湫巨木老不花,渊沉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欢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词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龙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传说中,龙也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工具。《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也有龙的活动。据说大禹治水前,有应龙以尾画地,为禹画出应开挖的浚水导水的水道线路,也有传说说禹治水时疏导河川、挖去山岩,有应龙在前曳尾,有玄龟在后挖泥,当疏导到巫山县时,一条应龙画错了水道,被禹处死。巫县现在仍有错开峡和斩龙台两处地名。

  传统中的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颈细腹大,鳞身。脊上有棘礼四肢强健,而且喜欢独处。古人曾有诗咏应龙:“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踏,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见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应龙而指人,借题发挥了。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布雨还不是应龙所独有的功能,因为蚩尤也请来了正规的神抵——雨师。但应龙有布雨的本事则是无疑的。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由于应龙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们用上造出一条状如应龙的“土龙”,同时施以巫术,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于是以“土龙”呼风唤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虽然上古时代的雨师有多种名目,但随着龙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师的形象乃至名称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龙的布雨形象日益强化,所以龙也就成了雨师。

  龙的司水与布雨形象的鲜明,又与祈雨巫术的发展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在远古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天气的阴晴旱涝、雨雪冰霜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农业收成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先民们的命运,所以祈雨就成了最重要的巫术。在上古的祈雨活动中,虽然离不开龙,却不以龙为主角,因为上古时期龙是沟通神与人的工具,是天神的助手,本身还不是神,所以在祈雨巫术中,龙还只是布雨的工具。

  那么,上古祈雨是什么样子呢?

  据文献记载,上古祈雨巫术主要是焚人祭天。当作牺牲而被焚烧的是两种人:巫和魍。巫在原始宗教中是天神的使者,所以要用火焚死,使其能升天向天神介绍旱情,求天降雨,魍是一种残疾之人,据说身躯矮小、腹部高耸,总是仰面鼻孔朝天。

  天哀怜这种人,怕下雨雨水流进魍的鼻孔,所以不肯降雨,造成干旱。这样,魍就成了一名召致旱魔的不祥人。所以要在巫术中焚烧魍,是因为在远古先民看来,既然上天哀怜其病不肯降雨,自然也会哀怜其被焚而降雨人间。在这个仪式中,要使用龙状的祭器和“作土龙”,用龙来通神,求上天降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文明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兴起,上古时那种残酷的焚人祭天的祈雨方式有了重要的变化,不再焚人,而改为曝晒。担任祭司的巫和作为牺牲的魍要在炎炎烈日下曝晒数日。但这种作法也已受到怀疑和指责。《礼记》记载说,有一年大旱,鲁穆公召见县子商量。穆公问道:“天久旱不雨,我想准备一场祭天曝晒的仪式,你以为如何?”县子回答说:“天不下雨,您却去曝晒残疾之人,如此施虐,是不可以的呀!”穆公又说:“那么我举行祭天曝巫的仪式是否可以?”县子说:

  “靠巫这种愚蠢的妇人来祈天降雨,难道不是自己的疏忽吗?”这段对话显示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是曝晒巫和魍这种求雨巫术也已受到冲击,被视为是虐待和愚人之术。

  战国以后,祈雨的仪式更多地转向用龙,并将阴阳五行的内容融进了仪式之中。如在汉代,春旱求雨时,地方官要选择水日祭把社稷山川,不得斩伐山林名木。在城邑的东门外建四通之坛,坛方八尺,周围树立八面黑旗,以水官之神共工为神主。祭祀之时,用八条生鱼和玄酒(一种用来祭祀的清水),并准备清酒和大块的肉脯。用洁净善言的巫人主持祭把,要连续三夭举斋。巫要穿黑色衣,先向神主祭拜,然后念祝词,祝罢再拜。祝词是:“上天生五谷用来养人,现在五谷受到旱灾的危害,难以成熟结出果实。诸神享受清酒与肉脯,拜请神灵降雨。

  雨降而大地湿润后,我门就奉献牲物再表感谢。”在水日作一条8丈长的苍龙,置于中央,作7条4丈长的小龙,龙头皆向东方。

  各相距8尺。再选小童8人,食斋沐浴3日,穿青衣而肃立。把祭祀土神的“社”与闾外的沟挖通,用5只蛤蟆放在社中央方8尺、深1尺的池内,注以水。然后再准备清酒肉脯,斋戒3日,穿上黑衣向神祝祷。用3岁的公鸡与雄猪,将其作为祭神用的炙肉,在四通神的供室中炙烤。谕令百姓关闭南门,门外放置盛水的容器,开北门,村内放一口雄猪,北门之外的集市里也放置一口雄猪,听到鼓声响起后就炙烤猪尾。间里周围如有未掩埋的骸骨要埋于地下,沟峪有草木壅塞的,用火将柴草烧掉,如河沟已被桥道堵塞,要疏通。求得雨后,向林献一口猪及酒、盐、黍等物。作龙必须要在水日,必须要用洁净的上。还要在庚子日令吏民夫妇同居,以取阴阳调和之意。在汉代的祈雨仪式中,龙的地位与作用已与远古时期有了差别,汉代祈雨用龙,主要的不是用龙来通神乞雨,而是因为龙本身就可以招云,云从龙,有云自然易于降雨。
                               ~嘎~

TOP

龙的发展——真龙天子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借口很快找到,这就是苏轼的诗。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

  那么,龙是怎样与皇帝结下了缘的呢?

  在上古时期,由于龙是通天神兽,是神的助手而被先民们所尊崇。这样就产生了居于一国之尊的国玉或国君有被喻成龙的可能性。春秋时代,龙逐渐被视为君象,如《易经》中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之类的句子。而当五行循环、五相终始的理论与瑞符说产生、龙作为瑞符而起到表明某一统治有合法性的作用时,龙就与君主有了直接的联系,上古时期的统治者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在春秋后形成的文献中都被说成是与龙有关。秦始皇曾被称为“祖龙”。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请把这块璧交给缟池君(即水神)。”然后又说:“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清楚,但人忽然不见,仅有玉璧放在地上。使者将壁带回,并将经过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默然不语良久,才说:“这个妖孽能预知的不过是一年之内的事情。”退朝后他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又谕令御史大夫看那个玉璧,发现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于江的那块。据后人的解,这是因秦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秦的统治,派妖鬼化人形将秦始皇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庇护之意,要使者将此壁交给如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龙即指秦始皇。

  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困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祖龙同样指秦始皇。

  龙作为皇帝的代称,换句话说,“真龙天子”出现,是在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利用龙来给自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父太公,母刘氏。刘氏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大公去看视,见刘氏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氏就怀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高鼻梁、龙须,左股上有七十二黑症,未发迹时常向人赊酒喝,醉倒的时候,其身上有龙盘绕,显然这是为神化刘邦而编造的故事,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意图。

  在刘邦始作俑后,历代帝王也深悉了其中的奥秘,都在“龙为君像”上打算盘,神化自己。汉武帝在龙的皇权化方面比刘邦要厉害得多。他特别相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对龙为帝瑞笃信不移。在武帝一朝,因龙瑞符而发生的折腾有几十次,河溃认为是神龙动怒,建龙渊宫以敬龙;有人献犀牛,以为是麒麟出现;有人献异马,他将其当作龙马。他相信可以乘龙登天派出数千方士去寻找神仙,采制芝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的受命之符。唐太宗4岁时。

  有书生称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于是他改名为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得了后周政权,因此更需要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他在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就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如此种种,史不绝书。

  龙成了皇帝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一些带龙字的词汇就成了皇帝的专指词汇,如皇帝即位称为“龙飞”,帝王未即位或在民间时(多指开国之君)称“龙潜”,新王朝创立称“龙兴”,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死亡称“龙驭宾天”,即乘龙升天,此外还有龙椅、龙印、龙裳、龙辇等。一些帝王热衷于以龙为年号,据研究者统计,在中国历史上,以龙字作年号的君主不下20位,但可笑的是,其中多数国势衰微,甚至是国灭身亡。龙并不能为他们帮什么忙。

  帝王对龙的利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对龙纹的把持与垄断。

  这主要体现在对带有龙形象的服饰的使用上。东汉时,九卿以下官员已经没有资格穿有龙图案的服装,元代不但不准常人穿用有龙凤图案的服装,市街店铺也不准织造、出售有龙凤图案的布匹,违者除物品没官外,还要把犯禁之人拘捕严惩。但由于龙纹的流行年代久远,统治者一时不能完全禁绝,又采取了变通方法,即将龙分为三六九等,那种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其它三爪、四爪的龙纹可以民用。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用龙纹,同时对大臣朝服的图案也作了规定。相比之下,倒是清王朝相对宽松一些,它规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数及颜色各有等差。龙纹器物,除皇帝专用色(明黄)外,一般不禁止。历代皇帝的服装则极尽华丽,滥用龙纹以示帝王的威权。

  以明清帝王的服饰为例,皇帝的衮服为玄衣黄裳,装饰有12种图案,称十二章。衣自上而下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自上而下绣宗彝(本意为一种祭器,上有虎与雉雉两种兽形。

  这里指两种兽的图案)、藻、火、粉米(白色米形花纹)、黼(黑白相同如斧形的花纹)、黻(青黑相间的花纹)。蔽膝与裳同色,绣龙、火和山的图案。十二章中以龙纹最为突出,其他不过是点缀。明代又规定皇帝的朝服除了十二章外,还要有十二团龙。帝王的其它衣服也尽力“龙”气,可称满身皆龙,甚至皇后的朝服也爬满了龙。

  封建帝主垄断龙纹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统治,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因而,任何时龙的冒犯常常被君主视为对专制皇权的冒犯,都可能招致大祸。韩非子曾说过,龙虽然有时柔顺得可以与它一起嬉戏,但它颈下有逆鳞径尺,碰了逆鳞,龙就会翻脸不认人而杀人。韩非子认为君王应有逆鳞。历代帝王神化自己为真龙天子,也就自然地承继了龙的逆鳞。触犯专制皇权、包括对龙表现出不敬的言行,都可能遭到严惩乃致杀身灭族。所以大诗人李白在《猛龙行》中感叹:“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明清以降,中国封建皇权达于鼎盛,极度膨胀,帝王猜忌心极强,对皇权有意无意的冒犯都是犯龙鳞的行为,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血案和文字狱。明代画家盛著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名重一时,洪武年间供事内廷,为皇帝服务。他奉旨为一寺院画影壁,画了一幅“水母乘龙背”,结果朱元璋以“不称旨”为罪名下令将盛著处死。朱元璋出身卑贱,疑忌心极强,很可能是他认为这幅画中龙被人骑是对他的嘲讽,于是制造了这起冤案。清代乾隆二十年(1756年).内阁学士胡中藻主持广西学政,出试题取《易经》中“乾之爻不像龙说”一句,结果被控为低毁乾隆。因为隆与龙同音,是暗指乾隆不是真龙天子,因而获罪,收监后又顺蔓摸瓜,查出胡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类的句子,于是胡中藻被处死。
                               ~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