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9970
- 威望
- 16246
- 金钱
- 7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Shanghai, VR China
- 在线时间
- 3731 小时
|
ZT: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的发展
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从开创至今,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全面,从全面到快速灵活,从快速灵活到多变,其中产生了几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在开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选手垄断整个世界羽坛,虽然他们的技术比较 卑一,打法陈旧,几乎没有战术变化旭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羽毛球 运动传播到全世界立下了头功。直到1939年,丹麦、加拿大等国选手以良好的体力和进 攻型战术向英国选手发起了挑 战,这才打破了英国选手称霸羽坛的局面,在第36届全英锦标赛上,英国选手仅获一枚 混双金牌;第37、38届全英锦标赛冠军全给丹麦选手囊括而去。
第二次飞跃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这是羽毛球的技术与战术全面发展的 时期,男子技术优势从欧洲全面转向亚洲,形成了亚洲人在世界羽坛上称雄的局面。 50年代,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他们主要以拉、吊来控制球的落点,主要代 表人物是马来西亚的王炳顺、庄友明。他们使马来西亚接连三次获得汤姆斯杯赛冠军, 包揽了1950-1957年八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单打冠军和1951-1954年四届双打冠军。从 1958年开始,羽毛球技术开始向快速、灵活的方向发展,以印尼的陈友福为代表,以较快的速度运用下压抢网和加强扣杀上网的技术打败了以技术性为代表的打法,从此开创了印尼控制世界羽坛的局面。从1958年至1979年,印度尼西亚共七次荣获汤姆斯杯。在这一时期,中国虽然没有参加正式世界比赛,但技术与战术水平提高很快,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以汤仙虎,侯加昌为代表的中国选手体现了快攻打法特点。快攻打法除了 脚步移动快,还表现在后场跳起扣杀后快速上网高点击球、两边起跳突击、发球抢攻等 方面,特别是他们“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印尼队和欧洲队,为推动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的快攻技术开始被国际羽坛所接受。到60年代未70年代初 ,在研究中国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世界羽坛注重了速度和进攻,发展了新技术;出现了以印尼梁海量为代表的劈杀技术,以林水镜为代表的双脚起跳扣球技术,使世界羽毛球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次飞跃是80年代,世界羽坛技术与战术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以中国、印尼、印度、丹麦、马来西亚、韩国为代表的各国选手打法更全面,变化更多,速度更快,特长突出,攻守兼备而备领风骚,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的巅峰期。
8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林水镜、韩健、来劲、苏吉亚托、普拉卡什、费罗斯特、陈昌杰等。最为突出的典型是林水镜,他速度快、进攻凶狠,而费罗斯特、韩健则以控制对方后场的进攻、加强防守、创造条件抢攻而闻名。8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有杨阳、赵剑华、熊国宝、罗天宁、阿迪、魏仁芳、拉·西德克、朴柱奉、霍那、拉尔森等。杨阳、赵剑华将快、狠、准的打法发展成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的打法;阿迪、魏仁芳发展了技术全面、快速、准确的打法。到了90年代,者将们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新的技术又开始形成。印度尼西亚年轻集团军和韩国的凶狠拼拾作风、马来西亚西德克兄弟的拉吊技术以及中国吴文凯、刘军为代表的快攻型打法在世界羽坛上各领风骚。
世界女子羽毛球运动起步较晚,它的技术也是随着男子的技术提高而提高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丹麦女子选手的技术领先一步,她们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七项单打冠军、五次双打冠军,到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女选手吸收了男子快攻、打吊等羽毛球打法,竞技实力显著增强,从1954年至1967年14届全英锦标赛,她们获得了13次女单冠军,并获3届尤伯杯赛冠军。60年代末期,日本女队在进攻的基础上加强了防守,以严密的防守,寻找进攻机会,从而显示了相当的优势。她们从1965-1981年接连5次获得尤伯杯冠军,6次获全英锦标赛女单、女双冠军。中国女子羽毛球从50年代起步,60年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以陈王娘、梁小牧、梁秋霞为代表的中国女选手,学习男子技术动作,以快攻、灵巧的技术在各种场合击败过世界冠军。到了80年代,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和男子队一样,全面走向世界,以张爱玲、韩爱萍、李玲蔚等为代表的中国女队,技术全面、打法多变。主动积极、快速突击性强,开创了世界女子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的全盛时期。
90年代出现了中国的唐九红。黄华、叶钊颖和印尼的王莲香、韩国的方珠贤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选手,表明女子技术动作更接近男子,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综观世界羽坛,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发展总趋势正在向“快速、全面、进攻和多拍”方向发展,快速反映在出手动作、步法移动和判断反应以及战术变化等方面的速度加快;全面是指技术全面,攻守兼备,控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攻是凭技术特长,采用先发制人,积极主动,以抢攻为主;多拍是在战术变化中,从若干次攻守回合中,提高控球能力,减少失误,力争主动,控制比赛局面。
从90年代世界羽坛发展趋势来看,实力优势仍在亚洲,男子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中国四驾马车为主,印度尼西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除此以外,欧洲的丹麦、瑞典也在奋起直追,有望再展雄风。女于以中国、印尼、韩国三国鼎立于世界女子羽坛,继续保持绝对优势,但欧洲的瑞典、丹麦、英格兰选手也正在悄悄崛起。
显然,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格局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欧亚对抗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世界羽坛的全盛时期有望早日到来。
--------------------------------------------------------------------------------
单、双打的打法类型
单打的打法是根据比赛者的个人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条件而形成的技术打法,常见的大约有以下五种∶
1、控制后场,高球压底 从发球开始就运用高远球或进攻性的平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当对方回球不够后时,以扣杀球制胜;或当对方疏于前场防守时,就可以以轻吊、搓球等技术在网前吊球轻取。轻吊必须在若干次高远球大力压住后场,对方又不能及时回到前场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打法主要是力量和后场的高、吊、杀技术的较量。对初学者,这是一种必须首先学习的基础打法。
2、打四角球,高短结合 在后场,以高远球、平高球和吊球,在前场则以放网前球、推球和挑球准确地攻击对方场区前后左右四个角落,调动对方前后左右奔跑,顾此失彼,待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差时,向其空档部位发动进攻制胜。这种打法要求进攻队员具有较强的控制球落点的能力和灵活快速的步法,有速度,否则难占上风。
3、下压为主,控制网前 主要通过后场的高远球、扣杀、劈杀、吊球等技术,先发制人,然后快速上网以搓、推、扑、钩等技术,高点控制网前,导致对方直接失误,或被动击球过网,被进攻队员一举击败的一种打法。通常也称“杀上网”的打法。这种打法是进攻型的打法,能够快速上网高点控制网前,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也要求较高。这种打法,体力消耗较大,如果碰上防守技术好的对手,体力就往往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4、快拉快吊,前后结合 以平高球快压对方后场两底角,配合快吊网前两角(或运用劈杀)引对方上网,当对方被动回击网前球时,即迅速上网控制网前,以网前搓、钩球结合推后场底线两角,迫使对方疲于应付,为前场扑杀和中、后场大力扣杀创造机会。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打法。这种打法,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好,特别是速度耐力要好,技术全面熟练,而且还具备突击进攻的特长技术。
5、守中反攻,攻守兼备 以平高球和快吊球击向对方前后左右四个角落,以调动对方。让对方先进攻,针对进攻方打的高远球、四方球、吊球等,加强防守,以快速灵活的步法、多变的球路和刁钻准确的落点,诱使对方在进攻中匆忙移动,勉强扣杀,造成击球失误,或当对方回球质量较差时,抓住有利战机,突击进攻。这种打法要求队员具有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控球和反控球能力,不仅应具备优良的速度耐力、灵活的步法、准确快速的反应和判断应变能力,更应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逆境和被动橘中保持沉着冷静,并奋起反击。
双打打法是根据双方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伙伴的配合特点,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常见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前后站位打法 此打法基本上是本方处于发球时所采用。发球的队员站位较前。当发球员发球后立即举拍封堵前场区,另一名球员则负责中场或后场的各种来球。前后站位法可充分运用快攻压网前搓、吊、推、扑技术,寻找空隙,一举打乱对方站位;或通过后攻前扑,后场连续大力扣杀,前场积极封堵,当回球在网附近时,一举给以致命打击。
2、左右站位打法 本打法基本上为本方处于接发球状态和受到下压进攻时所采用。对方发球或打来的平高球处于后场,接球方可从原来的前后站位立刻转换为左右站位,两人各负责左右半场区的防守,以平抽、平打压住对方后场底线两角,在对方扣杀球时也能以平抽反击或挑高远球至两底角,造成对方回球无力,一举扣杀或吊球成功。
3、轮转站位打法 在比赛中,攻守双方总是根据比赛的情况而不断地在前后站位和左右站位间相互变换。对于站位的变换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1)、发球或接发球时前后站位。当对方回击高球至后场偏一侧进攻时,位于前面的队员要直线后退,后方的队员看情况向侧移动,改换成左右站位。 (2)、发球或接发球时处于左右平行站位。在发球后或在对击球过程中,一旦有机会进行下压进攻时,一名球员便快速上网封堵,另一人则快速移动到后场进行大力扣、吊、杀球,导致对方处于被动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