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34188
- 威望
- 1002700
- 金钱
- 30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女
- 来自
- SH
- 在线时间
- 3697 小时
|
[转帖]曹可凡的海派画情怀
采访这位名嘴,虽然话题围绕在“财”上,可他却一再声明自己不善理财,只对自己10多年的艺术收藏津津乐道。投资带来的乐趣,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浮躁的功利心,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文化的芬芳气息。早年的无心插柳”之举,有些已经转化为物质财富。
《可凡倾听》的主持人曹可凡,不仅是颇有观众缘的沪上名嘴,也是一位文艺爱好者。他出书、唱京剧,还对国画情有独钟,家中的书画藏品虽然不算海量,但大都是精品。
有些精品已升值10倍以上
曹可凡主要收藏海派画作为主。他的藏品中包括程十发、谢稚柳、陈逸飞等一批著名海派画家的作品。由于曹可凡十余年前就开始收藏,“成本”都不高。现在大多数藏品的市场价格至少翻番,有些精品甚至已经达到10倍以上的升值。
前几年,他陪朋友去参加拍卖会,发现一幅谢稚柳的作品底价只有3万元。曹可凡与谢稚柳先生私交不错,知道这幅画是在50年代创作的,正值谢稚柳的巅峰时期。他当时决定买下来,只花了3.3万元就轻松拍到。他还特地请谢稚柳的夫人陈佩秋鉴赏这幅画。陈佩秋又惊又喜,原本想自己拍下,送给女儿作为四十岁生日礼物,却因为记错了拍卖时间而错失良机。没想到这幅画被曹可凡购得,也算是遇到了“良主”了。时至今日,这幅画的估值已经飙升到五六十万元,升值十几倍。
曾经不知名的画家,只要画得好,其作品也是曹可凡收藏的对象。吴江画家吴琴木的作品在十年前只要几千元一幅。出于对其画艺的喜爱,曹可凡精心收藏。现在吴琴木的画作行情也非常好。一幅青绿山水在1998年只拍到12000元,目前市价已经飙升到20万元以上。
曹可凡也时常购买一些当代青年画家的作品。他觉得,有些画家的作品水平很高,但成名还需时日。现在作品价格比较低,适合财力普通的艺术品投资者。
从熟悉画家开始
曹可凡的收藏最初是通过“赠画”开始的。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特别愿意跟文化人打交道,尤其是老一辈的书画家、艺术家。程十发、陈佩秋、丁聪等等,都与曹可凡私交甚笃。老先生们与这位晚辈也特别谈得来,经常以画赠友。曹可凡在感激之余,对中国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前辈们的指点下,曹可凡开始有意识地赏画、买画、藏画。对画家的熟悉,给他的收藏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曹可凡透露,画作投资有个“三字决”,即“真、精、新”。所谓“真”,就是真品,真实性是第一位的。而精品是最能体现画家的艺术水平和功力的。无论画家名气大小,或是艺术品市场的景气程度如何,精品的价格往往最为坚挺。此外,画作的品相也要保持完好。
走上收藏之路以后,曹可凡阅读了大量的绘画艺术方面的著作、历史典籍、著录。他喜欢明清画作,对元清时期的名家作品如数家珍。后来,他对西方油画也产生了兴趣,又通读西方绘画艺术史。曹可凡也经常参加重要的拍卖会,了解市场行情,顺便发掘一些“黑马”。他说,这些都是收藏者必做的功课。
看画讲第一感觉
收藏画作其实是凭一种感觉。曹可凡说,投资画作不像投资房产,后者的可替代性比较高,而且有使用价值。艺术品给人的就是“感觉”二字,所以他在看画的时候,很重视第一感觉。感觉好的,不用太执着于价格,在能力承受范围之内,果断出手,以免将来后悔,却又无处可觅。“现在,我拿到一幅画,不能说一眼能看出真伪,但对画的感觉基本不差”,曹可凡不无得意地说。
收藏对“眼力、精力、财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曹可凡的眼力和精力都不错,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投资步伐。到目前为止,他收藏品与储蓄的比例基本持平。
除了收藏中国画以外,曹可凡还零星地收藏一些近代家具和古玩。有100年左右历史的民国家具是他的最爱,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而且稀缺性较高,升值潜力也很大。
不“熟”不做
除了收藏,能引起曹可凡投资兴趣的事情并不多。他一直信奉:不熟悉的东西不碰。投资艺术品,就是因为爱好和熟悉。不熟悉的东西,再高的利润率也难以吸引他。
曹可凡有个“三不原则”:不炒房、不炒股票、不相信保险。凡是过于复杂或者风险过高的事情,曹可凡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的理财原则很简单,在保证正常消费的情况下,其余的钱都存进银行,或者进行收藏。
不过,他对于消费的“算盘”却打得很精。比如,名人都有开好车的习惯,他就没有。他说,再贵的车,一落地,立即贬值,而且难以升值。车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另外,他至今还保留着现金消费的习惯,甚至在国外都是这样。因为刷卡消费,有一种没花钱的错觉,很容易超出预算。
在他看来,收藏、理财和工作,都是一个道理,要凭自己的兴趣做,才能做好。但对“好”的衡量标准,不一定是金钱。他的藏品中,有一些相当珍贵。包括已故画家陈逸飞特地为他的新书创作的7幅插图,以及程十发先生为祝贺他三十岁生辰画的《三十朵月季图》等,“这些作品已经难以标价,我永远都不会把它们出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