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TOP

什么跟什么 ....
我们的{青春,
         ,如此。暧昧
麥麥。生活http://sweetmin.blogbus.com/
麥麥。微博http://t.sina.com.cn/minmintu

TOP

争议《功夫熊猫》:熊猫会武术,愤青挡不住网友 莫天 发表于:2008-06-29 09:17 已有5条跟贴
不说故事,不说中国符号,单就电影台词(这是电影里最皮毛的部分),《功夫熊猫》就够一说。我太喜欢里面的台词了,有那么一二刻都忘了爱国了。阿波一出场就砍瓜切菜一般将敌手歼灭,白兔妈妈想知道该如何报答,大熊猫只说了一句就又飞走了:There is no charge for awesomeness and attractiveness。影院里怎么翻的我忘了,意译过来应该就是:魅力大放送,牛掰不收钱!


如果我们真还有许多宝贝,那就不必抱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于人”的古训,“大放送”和“不收钱”———能分享正是一个古国最美妙的当代面向。
谨言慎行,追梦求实
珍惜我所拥有,感激我所拥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TOP

膜拜一下,原来功夫熊猫的配音团队还是很强大的。是偶愤青啦。

功夫熊猫》中文配音强大 愤青死翘翘成台词

2008年06月25日10:0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经过四天历练后,日渐凸显其“很好很强大”的本色。不仅杰克·布莱克、安吉丽娜·茱莉、成龙献声的原版受追捧,由上译厂中坚力量打造的中文配音版也赢得了一致称赞。更绝的是,热心网友在痴迷“熊猫”的同时,奉献出了满是时髦的网络语言的网译版,“表激动”、“死翘翘”等台词令人捧腹大笑。



记者了解到,此次配音版赢得广泛认可,不少看过英文版的观众甚至决定再看一遍配音版过足瘾。

  刘风献声也无厘头

  原版的熊猫“阿宝”在好莱坞活宝杰克·布莱克的演绎下活灵活现,而中文版“阿宝”则由上译厂厂长刘风献声,刘风曾为“加菲猫”配音,并广受欢迎。“这次配音掌握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要有一个人的具体形象在脑海中。”刘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为“阿宝”配音时,想的就是洪金宝,“因为台词是人为的,我们也需要拟人化的配音。”刘风同时告诉记者,为“母老虎”配音的狄菲菲,她要想到的人物就是杨紫琼,有女侠的感觉。刘风还特别提到为“龟仙人”配音的老演员吴文伦,“因为片中的龟仙人没有牙,所以配音演员也最好没有牙。吴老师本来镶了一口假牙,他配音时,特意把假牙拿了下来,所以画面中的人物很贴近,甚至比原版的配音好很多。”

  在中文配音版开头,也就是“阿宝”做梦这一段,念白有如周星驰一般无厘头,而且台词紧贴流行元素,连“很好,很强大”都入戏了,不少观众看后纷纷在网上向配音演员致敬。回忆起这段广为称道的“念白”,刘风强调说:“这段处理得很不一样,因为是熊猫自己的梦境,需要夸张的语言。”

  “愤青”“死翘翘”成台词

  专业配音演员打造的中文版《功夫熊猫》值得称道,而网友的智慧更是无敌,目前在网络上流传的中文台词足以令人捧腹大笑。如片头熊猫“阿宝”做梦自己变成功夫高手那一段,直译的台词是:“行侠仗义不收钱,迷人也不收钱。”但网友却妙译生花:“剽悍不求回报,迷人更无所谓。”“阿宝”老爸在回忆过去时说了句“年轻而疯狂的时候”,网友则译为“当我还是愤青的时候”。龟仙人和浣熊师傅重复说的一句“这不是误打误撞”也变成了“存在即合理”。当“太郎”大闹牢狱时,报信的小鸟说:“我们要死了,我们要死得很惨了。”网友干脆来了句:“我们死翘翘了,死得很翘很翘了。”

  有趣的是,网友在翻译的时候,还特别在译文后的括号内添加注解。如熊猫大呼“我爱功夫”之时,括号里的提示是“看那红嘴唇”。乌龟大师说完“没有不可能”,括号里多了一条尾巴,提示观众“可能有某著名品牌赞助”。此外,网友经手的翻译,也带上了网络表情。太郎在和母虎等众弟子打斗时说道:“我是这么容易对付的吗?”变成了“你以为我这么好忽悠?”影片结尾,“阿宝”长长的吁叹则变成了一个字“寒”。于音 (责
谨言慎行,追梦求实
珍惜我所拥有,感激我所拥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TOP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10-11 13:57 发表

这片子,字幕翻译蛮重要的,搞笑的翻译看起来更好玩
电影院没中文字幕,没有那个味道了


没错,翻译的那位兄弟很有前途

TOP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1 12:56 发表

让你说的这末好玩。我都想去看了。不知道电影院还演不演。

这片子,字幕翻译蛮重要的,搞笑的翻译看起来更好玩
电影院没中文字幕,没有那个味道了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10-11 13:48 发表

功夫熊猫

让你说的这末好玩。我都想去看了。不知道电影院还演不演。
谨言慎行,追梦求实
珍惜我所拥有,感激我所拥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TOP

垮掉的一代英文是Beat Generation
一、Beat的来历和含义
Beat一词的意义有十几种:令人厌倦、疲惫、困顿、不安,消耗、摇滚音乐中的节拍,敲打等等。该词由凯鲁亚克最先使用,按他自己说是听到一个朋友用这个此来表达精神上的绝望和世界末日快要到来的感觉,后来有一次他在家乡的教堂里受到启示,觉得这个词与《圣经》里耶酥“登山训诲”的福音(the Beatitudes)又有联系,同时它又象征当时流行的“博普”音乐(一种节奏疯狂急促的爵士音乐)的节奏,他因此用Beat来概括他们这些“彻底垮掉而又满怀信心的流浪汉和无业游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约翰•霍尔姆斯指出,Beat在这里主要是指“精神/心灵意义上的某种赤裸裸的直率与坦诚,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或意识时的感觉。”(纽约时报杂志,1952年11月)也有人认为它体现了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精神,可以用“我不知道,我不在乎,反正都一样”和“垮掉即幸福”两句话来概括。50年代末,垮掉派作家被媒体称为Beatniks,这一称谓来自前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Sputnik,带有贬义。
二、“垮掉的一代”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种恐惧共产主义的心理笼罩着美国的统治阶层。他们对外实行冷、热战,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出现“麦卡锡主义”,人们惶惶不可终日,相互不敢信任。人们对这一现实极为不满,又不敢反抗。个人权力遭到无情践踏,美国所标榜的自由与民主的幌子也被彻底撕烂,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善与恶的正统教义、理性与秩序等显然已经不能说明战后这个荒诞的世界。在这种气氛中,文化领域也受到直接影响,小说、诗歌、电影和杂志不是受到麦卡锡主义的污染,就是因保守的新批评家的苛责挑剔而变得毫无生气。文学艺术只局限于高雅而保守的狭窄范围。此时,存在主义传遍美国,在小说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人的作用下,形成美国式的存在主义。在这一人生哲学影响下,人们摒弃了传统的伦理道德,选择另一种生存方式。青年们身穿奇装异服、头留长发,满嘴粗话,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鄙视一切、否定一切,厌恶固定的工作、结婚和家庭生活,他们提倡回归原始生活,吸毒、酗酒、偷盗等无所不为,极为沉沦。但在这种沉沦中,他们又有激昂的一面,他们反对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讨厌机器文明。可以说,他们是一批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者,一批从自我出发、疯狂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年轻人。
三、“垮掉的一代”的产生与结束
“垮掉的一代”诞生于1955年,那一年,几位在旧金山活动的诗人联合举行诗歌朗诵会,金斯伯格朗诵了他的新诗《嚎叫》,代表“垮掉的一代”向社会发出愤怒的、声嘶力竭的抗议,标志着“垮掉的一代”正式形成。代表人物主要有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1926-1997),代表作《嚎叫》(Howl)被誉为50年代的《荒原》;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被称为“垮掉派之王”,代表作《在路上》(On the Road)与《嚎叫》一起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1914-1997),代表作《裸露的午餐》(Naked Lunch)。其他重要人物还有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格利高里•考索(Gregory Corsu)等。“垮掉的一代”所有重要作品都发表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他们的作品已不再具有前期的那种震撼力与新鲜感,运动渐入尾声。虽然如此,到70年代,“垮掉的一代”已得到普遍承认,被看成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斯伯格在1974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成员。他的《美国的衰亡》(The Fall of America)同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
四、“垮掉的一代”的特点、意义和局限
在文学领域内,“垮掉的一代”矛头直指重形式轻内容、远离现实的学院派传统,而以布莱克、华兹华斯、美国超验主义诗人、惠特曼、威廉斯这些不落俗套、具有反叛精神同时又深切关注社会状况和人类命运的文学家为楷模。他们抛弃文学中的清规戒律,师从被新批评派贬低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为了解放被压抑的想象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个性和需求,也就是要像吸毒、参禅和纵情于爵士乐一样,解放自我。他们写的是一种即兴的、属于准文化的反诗歌。他们用呼吸调节诗行的节奏,发扬光大了林赛和桑德堡开创的现代诗朗诵艺术,把诗歌从文学讲台重新带回街头。“垮掉的一代”生活上的放荡和文学上的反叛是他们的探索历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为了最准确地表现自我和表达对美国社会的抗议,他们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一直都在进行不懈的实验和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作观和美学思想,其核心就是凯鲁亚克提出的“自发性写作”(spontaneous writing)的观点。这种观点同新批评和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原则直接对立。凯鲁亚克曾经严厉批评了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的客观性原则,说它是对诗人的“束缚”,使他不能“自由地歌唱”,并且阉割了诗中的“男子气”。因此“垮掉的一代”师从布莱克和惠特曼那样热情奔放、蔑视教条、崇尚自由的浪漫派诗人。金斯伯格的许多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惠特曼的《自我之歌》的现代翻版。另外,凯鲁亚克还受到叶芝在下意识或催眠状态下写作的启发,认为作家必须在没有任何束缚的状态下写作。他把写作看成和吸毒或参禅一样,试图摆脱一切羁绊,追求绝对自由。他不仅反对各种文学规范和写作要求,甚至反对选材、修改或预先设计意象的意义,因为所有预先设定和事后修改都会限制或歪曲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和自由表达。他认为作家只应该“跟随自由联想”,忠实地记录在写作的“那一刻”涌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象和事件。作家甚至不应该有意识地去写什么,而应该,“如果可能的话,在一种半醒状态下‘下意识’地写”,这样才不会受到意识的妨碍。他把自己的写作称之为“自发性写作”。这种写作方法影响了许多垮掉派作家。金斯伯格告诉人们,《嚎叫》的创作也受到凯鲁亚克的“自发性写作”的影响,而且诗的第二部分就是他在服用毒品之后在迷幻中写出的。他在1986年所写的《向全世界祝福》(Cosmopolitan Greetings)这首诗中还借用西藏活佛宗喀巴的话来表达这种美学思想:“最初的思绪,最好的思绪”(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垮掉的一代”重视艺术形式,但在他们看来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并为表达内容服务的。他们作品中的内容都是他们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追求的东西。他们毫不羞愧、毫无顾虑地在作品中坦述自己最隐秘、最深刻的感性;强调感觉的自然流露,主张打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障碍。他们的创作具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表达自我、批判现实、影响读者、改革社会。就连他们中最为保守的巴勒斯后来也认为,美国作家再也不能假装对政治漠不关心,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感染读者大众,影响历史发展。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金斯伯格,他在许多场合表达过他关于文学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的观点。他相信“一种崇高的诗歌和戏剧,足以改变民族意志,唤起民众觉悟”。
局限:“垮掉的一代”在某些社会和政治问题上采取的立场值得称道,如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阴暗面、积极参加反战运动、人权运动、环保运动等,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特别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不足取。他们是美国社会的受害者和反抗者,也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堕落现象,他们反对异化,自己却故意扭曲自己,他们反对压迫,却选择了一条毁灭之路。他们所采取的非理性的、疯狂的和自暴自弃的反抗方式,貌似积极实则消极,事实证明它提供的是失败的经验。
除垮掉的一代,还有迷惘的一代,愤怒的一代(也译为愤怒的青年)。
谨言慎行,追梦求实
珍惜我所拥有,感激我所拥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