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54
- 威望
- 28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1
- 在线时间
- 57 小时
|
2#
发表于 2008-10-4 13:06
| 只看该作者
贴个别人给这本书的评价——来源新浪网
我为什么推荐《民何以食为天》参加“尤利西斯报道文学奖”评奖?
(一),题材新颖重大,极端具有普遍性:
有几个人没有去过中国餐馆?谁不知道中国著名的“美食传统”?今天的世界上,哪个超市里没有几种中国制造的食品?但中国食品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第一直接事关全中国十三亿到十五亿人口,第二绝对不止于此,它也事关全世界数十亿人的健康。谈论中国现实的书很多,但从食品这个“第一现实”切入者,从未有过。它触目惊心,极具感性。中国老话说:“病从口入”,这部作品,由“口”探讨到“心”,既充满刺激又具有深度,我相信读过的人都会被震撼。
(二),充实的第一手材料:
调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犹如进入一个黑洞,而且因为直接涉及社会负面影响而被政府官员列为机密,使作者在发掘、寻找第一手材料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和危险。本书的力量,正在于首次公诸于世的大量原始素材。作者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查,寻访了众多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并查阅中国内外大量公开或内部出版物,通过极为具体的人物、事件,以清晰的时间地点和数字信息,令本书的内容扎实、可靠可信。
(三),主题明确,思想深刻:
食品污染问题,是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它看不见血腥和硝烟,实际上更为残酷恐怖。本书的写作,直指食品安全的核心——人的生命安全。无视食品安全其实就是无视人权:人的生命权、生存权、知情权、思想和言论权。中国的食品污染中,人为因素极大。本书揭示,极度扭曲的政治结构加上所谓市场经济,可以把经济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蓄谋犯罪。这场战争,正是人类之“恶”对人类良知发动的大规模战争。中国食品污染问题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二十一世纪不仅没减弱,反而急剧恶化。这座人性废墟,正是共产专制结出的恶果和苦果。中国人在过去贫穷中失去的权利,现在在“中国经济神话”的表面下仍在失去,而且愈演愈烈,连整个世界也面临着被卷入的威胁。结论:食品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制度问题,改变食品安全必须从改变政治结构入手,本书给出了所有“中国问题”的共同答案。
(四),形式和语言:
作为报道文学,此书把“报道”和“文学”的观念结合得很好。全书构思犹如六个乐章,不是平铺直叙采访过程,而是分为纵、横两个向度:纵向上,紧扣“食品安全现状调查”,以相关的思考为贯穿发展;横向上,展开大量材料,为思想提供论据。如此层层深入,立体地建立起一个文学的文本空间。全书读来内容充实,视野开阔,想象丰富。
此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既有真人真事的具体,又充满文学描绘的生动,特别当诸多难以解决的困境,宛如悬念摆在面前,读者常常像书中人那样感同身受。这些人物故事,使这部报导脱离了事件的单调,而具有了活跃的性格,紧张的情节。
此书的语言风格,把中国一般“报告文学”问题中常见的渲染鼓吹降低到了最小,而基本上以冷静客观叙述为主,常常面对越令人恐怖的事件,作者的叙述语调越平静,甚至只引用数字,因而把事实本身的冲击力凸现到了极限。可以说,在本书中,文学意识很成功地服务于报道,并加强了报道的深度和力量。
有鉴于以上原因,我推荐《民何以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参与“尤利西斯报道文学奖”竞争。
杨炼
伦敦,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