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9531
- 威望
- 24343
- 金钱
- 31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菩提树下 髑髅地头
- 在线时间
- 7412 小时
|
8#
发表于 2007-12-12 14:28
| 只看该作者
撰稿/陈统奎(记者)
一时间,一篇题为“一个人的百年” 的文章四海传诵,成为对生命礼赞的经典,因为它的作者以一种“非正常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跳楼自杀,更因为这位作者——余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博导。时间定格在2007年12月5日13时,余虹在其居住的四季青桥世纪城小区10楼一跃而下,“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发布公告:“经公安部门现场勘察认定:排除他杀,高坠身亡。”
并非没有征兆
12月8日,当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资料楼(文科楼),这里已经布置起纪念堂,121室,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会议室如今菊花灿放,黄的、白的,弟子亲友、他供职过的院校敬献的花篮、花圈摆满四周。一台
笔记本电脑藏在一个花篮背后,放出缓缓的哀乐。墙上悬挂的是一张巨大的“生活照”,逝者背对大海、闲适而坚决地站立在天地之间,天很蓝,海很蓝。“天和海之间是我的余老师,这份现实和坚毅背后,今天我读出的是老师为人的态度,生的态度,死的态度。”一位弟子如是留言。
几天里,同事、友人、弟子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站在这张大照片前凭吊,送花篮的人多得数不胜数,组织者只好通知大家不要再送花篮。这时,纪念堂里只有文辉从(化名)一个人,他哭得很伤心,不停地用手擦泪。“我是余老师在上海时带的第一个硕士生,后来又考进人大跟他读博士,非常震惊,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文辉从停顿片刻,继续说,“但又不是没有征兆,之前他两次叫我上博客读那篇《一个人的百年》。”文辉从现在认为,这是为师向得意弟子发送的信号,而他竟没有觉察出来。
9月13日,余虹亲自将这篇文章贴到自己的博客上,其中一段话被后来的纪念文章广为引用:“这些年不断听到有人自杀的消息……听到这些消息,我总是沉默而难以认同那些是是非非的议论。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
“假如我能及早觉察,余老师就不会……”30来岁的文辉从无比懊悔,无比悲痛。
无法公开的遗书
12月9日晚10点,记者在人大校园内的迦南美地咖啡屋等一个人。她是一名对余虹充满仰慕之情的中文系研究生,又因听过余虹的课,所以被同学推荐给记者采访。余虹的“非正常选择”打了俗世上的人们一个猝不及防,面对汹涌而来的媒体记者,人大文学院上下大都选择了沉默。她一开始也并不乐意接受采访,但后来主动约见记者,“可能我讲述的是别人无法提供的视角”,“让人不要执迷于一位‘博导自杀’的耸动的干瘪的新闻标题中,去胡乱臆测这里面的八卦故事”。她不愿意透露姓名。
她带着一个暖水瓶走进咖啡屋,这是一个个子小巧的南方姑娘。她说自己消息闭塞,一直到周五(12月7日)中午才听说,当时和同学在去食堂的路上,“同学跟我说余虹老师自杀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就不知所云地重复了一句,余虹老师自杀了?他自杀了……你开玩笑吧”,她说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和准备来消化这个“惊天”的大消息,思维一度短路,直到吃饭时,在同学肯定的目光下,她才“恐惧地意识到老师不在了”。而且同学还告诉她,余虹老师还留下了一封遗书,里面说他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是他自己的选择。
这封遗书是警察在逝者身上发现的。遗书是留给文学院院长杨慧林教授的。在遗书中,余虹将人大的经历称为“最有意义的几年”,他将全部藏书“捐给文学院”,而且在“祝福所有朋友”的同时,表示“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杨慧林在发给余虹教授亲友们的信函中写道:“我院师生听到余虹教授离去的消息,都深感震惊和悲痛……读信至此,无不潸然。”杨慧林委婉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并告知遗书不能对外公开,因为里面涉及个人隐私,比如存款、汽车和房产怎么处理。杨说,信是留给他本人交待如何处理后事的。院方对余虹的评价突出两点,“深厚的学术造诣及率性自真的人格魅力”。
“他的课逻辑性很强。”这个学期,余虹在课堂上抛出的一个问题一直铭刻在女研究生的心里,而且她一直想找机会请为师解答清楚,“他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况且尼采又宣布说上帝已死,人生没有信仰,只好寄托在艺术上,但艺术又是错误荒谬的,知识分子没事干了,怎么办?”这堂课后,余虹就因病缺课了几个星期,她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向老师讨教这个问题。11月的一天上午,在资料楼遇见余虹,“看到一个背影,已经有一点弓,但还挺精神的”。她叫了一声,余虹转过身来,她于是追问:“您怎么没来给我们上课?”余答说,病了,很抱歉。
女研究生抓住机会请老师回答那个终极归宿问题:“您说现在人生没有信仰,‘上帝已死’,艺术又很脆弱,那么,哪里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不过,余好像有事,微笑地答复:“以后我们再探讨吧。”
请尊重逝者的选择
再后来,余虹还给他们班上过2次课,最后一次是11月20日,周一。不过,当时余虹已经不能站在讲台上授课了,他出了几个问题,然后坐在下面,请学生上去讲,最后再进行点评,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结束“最后一堂课”。“看起来精神状态还好,老师生病了,需要休息。”她说,老师这样授课同学们蛮理解的。一周之后,学生们被告知,余虹病重了,课上不了了。再一周,课依然没上,紧接着2天后,自杀消息传来,文学院上下震惊。“难道只有一死才能成全美吗?您用自己的生命践履又一次给了我们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答案吗,又证明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几天以来,这位女研究生心情一直非常沉闷、痛苦,余虹似乎用生命来回答了那个终极归宿问题,她不能接受这个答案,“您学识渊博,历经忧患,看透世事,应该有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啊?!”
在院方发给余虹教授亲友的函件里,抬头便写道:2007年9月以来,我院余虹教授深受失眠之痛,逐渐难以进食,虽尽全力而未见改善。接着引述逝者的话说:生命本身是脆弱的,比生命更为坚强的是生命的意志;而生命的意志之所以坚强,有时正在于它可以主动放弃脆弱的生命。院方“希望社会各界尊重逝者的选择”。
事实上,消息传出,人们便纷纷猜测逝者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就连其最亲近的弟子和亲友都只能猜测,媒体报道出各种版本,有的说死于抑郁症,有的说死于对终极归宿的哲学思考。余虹的不少学生更相信为师是“选择死亡来对人生终极意义做出回答”,“又一次证明了死亡之美”,暴露了当代知识分子对极致人格的追求过程价值空虚的危险。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是余虹的朋友,还是他博士论文答辩会的主持人。朱教授说,余虹生活经历很坎坷,但这一切绝对不是造成他自杀的原因。
撰稿/贺莉丹(记者) 张益清(实习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12月5日13时用跳楼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12月7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采访,追忆与缅怀曾经的爱徒、挚友余虹。
朱立元教授在主编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时,曾邀请余虹参与编写其中两章(1997年出版),两人因此相识,余虹当时博士未毕业。
此后在广州暨南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应余虹的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邀请,朱立元教授主持了那次答辩会,评委组给予余虹的论文高度评价,“我们对他的印象最深,他的博士论文水平很高”,朱立元教授回忆,该篇论文就是后来编撰成书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为继续深造,余虹申请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作为余虹的联系导师,朱立元教授与他亦师亦友。
他重情义重朋友
在复旦博士后流动站的时候,我是余虹的联系导师,主要是他自己工作,平时有空我们一起讨论,后来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我觉得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既有才气又很重情义的一个人。
余虹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做过老师,工作一段时间后,暨南大学饶芃子教授招收博士,他就报考了饶老师的博士。从暨南大学博士毕业后,他申请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工作站,直到2000年6月份出站。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他还被聘请到海南大学兼任文学院院长,本来他是想回暨南大学的,后来在征求饶芃子老师的建议后,他觉得可以在海大做些事情,于是就去海大任职了一段时间。虽然事务比较繁忙,但他也没有耽误他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就是后来出版的《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写得也很出色。在文艺理论方面,川军(四川学者)很厉害,他是其中之一。
其后,他来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呆了一年左右,2002年离开上海去中国人民大学工作至今。
在生活中,余虹是一个没有戒心、可以无话不谈的人。他虽然很有自己的思想、看法,但他为别人想得蛮多,所以大家很信赖他。即使有些观点不同,讨论、商量都没什么,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在上海时我们经常见面,他到了北京之后,我们见面机会少一点,但感情仍然比较深。每次我去北京,他都会开车来接我,邀请我喝茶、送我去机场,每次出国回来他都会给我打电话,很亲切地慰问……这些都是他重情义的表现。
今年11月12日,我去北京出差的最后一个晚上,人大的朋友知道我在北京,一定要请我吃饭,他们也通知了余虹,但后来得知余虹最近胃不舒服、人也消瘦了。7点多,余虹给我打电话说,“真想见您,很想念您,但是下午上了三节课,回家之后人很累,很虚”。我说不要紧,来日方长,叫他多多保重身体,他回答,“不要紧,逐渐在康复中了”。
没想到竟成了我们的最后一次通话。
他电话最近一直关机
我也没想到(他走得)会这么快,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按照他平时的性格,不一定会采取这种方式。我跟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好朋友,据她所说,余虹平时在家里也不是很多话,但跟我们朋友在一起他是很健谈的,并没有表现出很内向、不开朗的感觉,所以我才感到有点不理解。
从事业上看,他总的来说也不错,领导对他很重视、工作做得很出色、学院对他也很器重,我觉得他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位置,而且有了更大的平台发挥他的才能。他现在是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还是人大《文艺理论》期刊主编,虽然有工作压力,但他是一个很会拼的人,喜欢踏踏实实工作,还很愿意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院长也看重他的才华,委以重任。当时他刚从博士后流动站出来,有一定影响,但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名气。
我认为(两次)离婚等家庭问题都不构成(他自杀的)原因。我知道距离他第二次离婚已大约有两年了,两次离合的经历应该还不至于让他走这条路。他离婚之后我们还见面很多次,都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异常。而且我知道他在这个(婚姻)问题上挺通达的,能合则合,不合则分。他与第一任妻子有个儿子,现在在国外留学,出国之前在人大读书,余虹对儿子很尽责,(儿子)考上大学后就一直(跟他)住在一起直到出国。(感情问题)绝对不是造成(他)自杀的原因。
我知道他的朋友很多,朋友之间来往也很密切。
他说过他胃不好,人又在消瘦,我曾想,是不是因为有病,怀疑有没有得什么绝症,但据他身边的朋友讲他的病也不是绝症。
后来又听说他近来有抑郁症,这个病是可能走极端的。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事情刺激到他,还是早就有了而大家没有发现?我就不太清楚了。之前也有通话,听他讲话还是很开朗的口气。不过听他朋友讲他最近的行为有点怪怪的,他电话最近一直关机,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机)、什么原因,就无从得知了。
我是在当天晚上7点多收到原来复旦大学博士后朱国华的信息,才得知这个消息,我立刻给人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永清发短信询问,他立刻回电话证实了这一消息,大家都觉得很突然,根本不相信,觉得太不可想象、不可思议了。北京有影响的学者曹卫东、王岳川等,有很多都是他的朋友,还有他的同事,(他们)经常在一起却都没有看到。其实抑郁症应该有些征兆。
(记者问,余虹教授的博客最后一篇是在9月份写的《一个人的百年》,表达了一些他对生与死的看法,这有某些征兆意味吗?)
可能那时(他)已有一些想法了吧,他两年前写了一篇《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就是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哲学终极问题,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往往对学者有很多(极端)的影响,尼采最后不是精神失常了吗?
余虹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学术上、情感上都很敏感,在精神上涉及相对敏感的问题可能会钻牛角尖;他也是一个很有艺术气质的人,他在上海曾买了一套房子,都是他自己设计
装修。
我知道他过去的经历很坎坷,“文革”时他的家庭遭受了不公待遇,对他的冲击非常大。那段时间他的头发一下子脱落许多,后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帮他的书写序时,就说他有一个“苏格拉底式的脑袋”,因为他前额很宽,又很发达。他很会思考。真是没想到会走这条路。(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余虹之死让他在上海出版界的朋友倍感意外和哀恸,这位朋友说,他眼神有着深深的忧郁。
撰稿/贺莉丹(记者) 张益清(实习生)
余虹在上海出版界的朋友叶辛胤(化名)在得知余虹的离去后倍感意外与哀恸,“现在回想,他走得很从容,对尘世已没有留恋,他对生死也已参透”。
余虹从广州来上海读博士后,再由上海赴海南任教,两次都是叶辛胤一人接送,在叶辛胤看来,余虹人缘很好,但他在上海期间的朋友并不太多,“他还是比较喜欢广州跟北京。他是喜欢热闹的人”。
在
复旦读博士后期间,叶辛胤一到复旦附近就会去找余虹,两人常有机会连床夜话。他认为,余虹就像探究哲学本源问题的诗人,“他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非常浓。有哲学气质的诗人,哪个不是忧郁的?哪个不是容易走极端的?海子不是很典型吗?”
在外人眼中,余虹表现得非常机智、
幽默、乐观,“他总是笑笑的,看上去很快乐的感觉;但交往多了,发现他的眼神中有着深深的忧郁”,叶辛胤说。
在叶辛胤看来,余虹并不会找人主动倾诉自己在情感上的问题,朋友们也比较回避谈及此,但在余虹第二次结婚时,朋友们都跟余虹开玩笑说他“抱得佳人归”,但事实上,余虹“两次失败的婚姻给了他更大的打击”。
“他的家庭生活一直不顺,他总是处在一个单身状态,在日常世俗生活中,他没有归宿,是一个流浪者;作为一个诗人,他非常敏感,在精神生活中,他也没有归宿,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这样敏感的诗人是很不幸的,社会不能给他正面的东西;而探究生、死课题的哲学家也是失败居多,因为对生、死的探究永远不可能有答案”,叶辛胤说。
叶辛胤回忆,3年前,余虹告诉他,自己已在北京买了房子;2年前的冬天,叶辛胤去北京,余虹赶来跟他一起相聚,当时叶辛胤还很诧异,因为“余虹居然会自己开车”。
叶辛胤猜测,余虹采取这样极端的诀别方式有“一个偶然”,“可能是由于他本人的身体状况或抑郁症问题,身体状况不好常会伴随着抑郁症,但当事人当时未必能意识到。”
“我们非常尊重他,也尊重他的选择”,叶辛胤最后说。
余虹教授在遗书中表示,要将自己的藏书捐给文学院图书馆,他也对朋友表示,“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依然可见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余虹教授曾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过后人们对死难者与凶手同时悼念表示惊讶与感悟,他说,既为受害者也为凶手悲伤,它的信念是一切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
余虹先生的诀别,许是他对世间所有善与恶的爱的表达与诠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