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喜欢的雕塑家------布德尔

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Emile Antoine Bourdelle, 1869-1929): 布德尔是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其父是细木工,而母亲出身上等世家。布德尔继承了父母的天赋素质,在今后的艺术事业中,得到新的统一。
  布德尔祖居比利牛斯山东部的丘陵地带,在这块美丽富饶的牧人山区,小时的布德尔受到劳动和劳动者生活环境的熏陶,养成一种质朴的农民气质,他始终以一个劳动者的姿态,在艺术的征途上顽强地拼搏。他的艺术从未背弃过人民。布德尔从小学会木工技艺,尤善木雕,并在当地小有名气。15岁由市政府资助到图鲁兹美术学校学习。八年后,继续获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巴黎国立美术学校。[hide]
  在巴黎美术学校,布德尔的个人抱负无法与死气沉沉的学院派教学共处。他继续保持着自己美好的乡土情操。因此,他在获得奖学金的期望的优异条件下,竟中途退学了。随之而来的是贫穷、孤独,布德尔对他自己本来有可能飞黄腾达的前途毫不留恋。布德尔的破釜沉髹,勇于进取的精神。在他以后一生的每一件作品中,无不渗透着这种不苟同世俗的独立精神,其艺术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辉。后来,布德尔通过雕塑家达卢介绍,认识了当时已经成名的雕塑大师罗丹,并进入其工作室,成为他的学生和助手,一呆就是15年。
  罗丹和布德尔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艺术分歧。所以他们彼此经常发生争论,但争论的结果,只是他们在艺术上的分道扬镳,并非意味着结束他们友好的师生关系。布德尔要自己开始独立的艺术探索。直到罗丹去世,他始终热爱和尊敬他。罗丹追求严格的真实,从真实中激发灵感。但布德尔特别注重把建筑的构成因素运用到雕塑中去。在这一点上,布德尔研究并汲取了古代东方和哥特时期的雕塑的特点,使其作品在空间上显示出体积感和真实的曲线之美,并以此震动人心。它们和环境、大自然互相衬补,构成一首响彻空间的立体交响乐。布德尔的创作,往往经过反复的揣摩,不断的分析和综合,把特定艺术形式的造型美保留下来,构成一种比现实更升华的美。所以,他的作品中亦体现出与本质密切联系的变形。他的创作规律是:“感动-科学-创造”,力求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融合。

《拉弓的赫拉克勒斯》,铜像,作者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创作于1909年,250×240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奥尔赛博物馆。布德尔经常以希腊神话为创作题材,但他不象学院派那样,竭力再现古代雕塑的完美人体造型,而是创作出一个现实的英雄,使他具有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和力量,还有人的缺点。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传说他是主神宙斯和人间女子阿尔克墨涅所生。他因为偶然喝到了天后赫拉的乳汁,所以具有超凡的神力。他凭借举世无双的力量在人间惩奸除恶,做了许多好事。他所拿的弓是使他无往不胜的武器,布德尔通过赫拉克勒斯拉弓的动作,来赞美这位英雄的力量之美。
  在两块巨石上,赫拉克勒斯叉开双脚顶在上面,脚趾因为用力而弯曲,全身肌肉隆起,尤其是手臂和脖子。他颧骨突兀,眼睛圆睁,神情严肃而威严。他一手握弓一手拉弦,整个身体向后用力坐,弓被拉得弯曲,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他无与伦比的力量。巨大的弯弓和舒展的四肢,形成简洁、富于动感的构图。可以说,这就是一座纯粹的力量的纪念碑。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作品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并不象古典主义雕塑作品中的英雄那样健美标致,而是象一个纯粹的劳动者,一个实实在在生活中的人,没有经过任何美化加工。这种浓重的现实感使得这件作品更具感染力。


《贝多芬》,铜像,作者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创作于1888年。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篇章。他在1820年时双耳失聪,然而命运征服不了这个坚强的人,这个在艺术上反封建反专制、为自由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战士,还继续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的乐曲,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布德尔十分热爱贝多芬的音乐,在这件贝多芬的青铜头像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由于创作这件作品时,他仍在罗丹工作室工作,所以风格上与罗丹有些相似之处。整个雕塑充满激情,线条粗旷,富于浪漫主义情调。雕像中的贝多芬似低头冥想,又象是在专心演奏。作者善于抓住最能体现音乐家个性的外形特点加以详细刻画,比如贝多芬那乱蓬蓬如雄师般的头发、紧闭的嘴唇、微簇的眉头和下垂的眼睑,甚至还有他不太美的大鼻子,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内心巨大的热情,和即将爆发的力量。在雕像的底座,作者还刻了一句话:“为人类酿造美酒的酒神”,以表达他对贝多芬的景仰之情。布德尔在不同时期共为贝多芬创作了12件不同的雕塑作品,其中这一件是最为出色的。

《舞蹈》,浮雕,作者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
  这是布德尔为建筑所做的一块装饰性雕塑,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布德尔的浮雕,没有象传统浮雕那样强调远近透视,而是尽量使一切都处于一平面上,平铺在观者眼前,整个画面构图集中,不突出表面细节的描绘,十分具有整体感。
  在《舞蹈》这块浮雕中,强调的不是婀娜的舞姿,而是一种情感奔泻而出的充满力量的美感。浮雕上的人物无论男女都肌肉强健,精力充沛,他们的舞蹈动作单纯粗旷,好像不是在跳舞,倒象是因发泄心中强烈的感情和力量而陷入一种接近痴迷的状态,这一点从女舞者陶醉的面部表情可以感到。在造型上,作者突出了人体的强烈扭曲和骨骼的纹路,使人体透露出内在的旺盛精力。其中女舞蹈者双臂前曲,双腿向后弯曲,整个人体形成一个夸张的弓形;男舞者的双臂和双腿都向后弯,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弓形,他双手向上举,如同要撑破这块矩形浮雕。这两个弓形是构图的主线,它们对称方整,而又有种自由跳跃的感觉。人物身上的衣裙和飘带曲线丰富、动感十足,起到装饰和平衡的作用。整个作品有种令人眩目的感觉,但细看则层次分明,花而不乱,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和重量感。这块浮雕充分显示了布德尔的雕塑天才,是他浮雕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块。

[ 本帖最后由 莲藕 于 2007-8-5 17:54 编辑 ]
“爱无永恒,藕有例外”

原帖由 莲藕 于 2007-7-30 15:12 发表
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Emile Antoine Bourdelle, 1869-1929): 布德尔是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其父是细木工,而母亲出身上等世家。布德尔继承了父母的天赋素质,在今后的艺术事业中,得到新的统一。
  布 ...

我喜欢具有农民气质的艺术家,这可能和我在农村的童年生活有关。一切朴素自然的的东西即使不加雕琢,也是艺术品;如果它被艺术家修理过,那它们便赋予
了人类--思想。这种思想的魅力,就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前我陶醉于缠绵悱恻的艺术,现在我更欣赏令人振奋、崔人向上的作品。在布德尔的生涯中我感受到了也许是在我们这个年龄才能真正感受到的那种挣扎中的奋进!

[ 本帖最后由 闲云一片 于 2007-7-31 18:33 编辑 ]

TOP

TOP

回复才能继续看, 好残酷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