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冒起的 “中国制造”威胁论

韩咏红

  过去,西方媒体有时会发表一些这样的新闻:某人亲身实验,结果发现一年完全不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日子多难过,以此证明中国货已如何无孔不入处于他们身边,也说明限制中美贸易,对美国人有弊无利。

  最近几个月,上述证词在国际上恐怕正失去原有的市场。反之,“中国制造”危害健康声明的印象,在欧美消费者心目中日益突出。

  有毒的猫狗食品,会脱落的车轮胎,含铅的儿童玩具,二甘醇牙膏……最近,中国出口水产品的安全性又遭严重质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6月28日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鲶鱼、巴沙鱼、虾、鲮鱼和鳗鱼等五种水产品,直到证明这些产品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为止。

  据说,美国市场上已出现标上“China Free”(不含中国元素)的健康食品,不含任何中国原料,竟然成为商家促销产品的卖点。

  目前暂无数据显示上述各种中国产品安全隐患争议曝光,或者产品被禁入口,将对中国的出口行业与中美贸易构成多大影响。但根据中国《财经》杂志报道,仅以杭州中策轮胎一案,如果相关指控成立,杭州中策出口到美国的多达45万条轮胎将被召回,召回费用最多达6400万美元,以小见大,这些中国产品安全问题个案能折算成多大经济损失,可见一斑。

  年初以来,中美在知识产权和反倾销方面的贸易摩擦增多,当时即有专家警告,两国爆发贸易战的风险增大。现在看来,双方的纠纷仍在升级。短短几个月里,连续出现“中国制造”的负面新闻,显得密集而刻意。只不过,中国对美国高达739亿美元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数据)的这一主要背景被隐到产品安全性课题的背后。而且,当争议涉及到消费者身体健康,在美国方面看来更理直气壮,大义凛然。

  当然,食品安全与其他商品质量问题,也确实是中国贸易的一根软肋。

  在中国,食品、药品的安全性在中国国内并非新问题。过去多年来,中国出口的强势,很重要的原因是依赖低劳工成本和低价格,质量和安全性并非中国的优势。中国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中国政府从前不及早根治有关弊病,为外界提供了攻击中国的极佳口实。

  一些评论,正在从产品安全扩展,引申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问题上。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近一篇社论指出,北京当局没有表现得像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北京虽然清扫了大量食品制造厂,却对真正能确保政府负责任的更深入改革,如允许自由媒体、独立法庭、政党选举等改革,只字未提。

  中国此时经历一场公共关系噩梦,在今年5月底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食品安全的问题已浮出水面,但中国有关部门政府当初反应迟缓。如今,相信他们已完全意识到,在面向奥运的时候,任何一个原本意想不到的环节,都可能在国际舆论上引爆出大话题。中国可让外界借题发挥的软肋——贸易上的,经济上的,政治上的,还不只一个。

  围绕“中国制造”的这场纷纷扰扰,只是第一个,预料陆续还会再来。

《联合早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

这些年来, 好像就是方便面MADE IN CHINA, 其他的还真没有了

TOP

深度忧虑中。。。。。。。。。。。。。。。

TOP

什么鸟玩意 还基督教科学箴言 基督教懂它妹的科学 把科学和基督教并列 真侮辱科学这两个字
団員~~万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