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7日载文《中国传统外交受到非传统挑战》,摘要如下:
* `$ c) W8 t5 W6 x, c# U5 k人在德国 社区: ?+ A, ^! H T! g% v
本星期二,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座油田设施遭当地200名叛军袭击,九名中国工人死亡,七人被绑架,油井设施被摧毁。这是中国海外企业及其工人近年来频遭攻击的最新事例,也是伤亡和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过去在发生类似事件的时候,人们都习惯地认为那些都是“偶发”事件,觉得幷非是故意针对中国而来,更不会怀疑其背后是否有什么政治动机。可是,从今年以来中国工人频繁遇袭的情况看,非洲对中国人而言,似乎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安全和友善的大陆。
& N& G# m B$ b& t2 ^! ?. k2 W4 B3 Q. o; d/ J7 E' a
这次流血事件对中国外交也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幷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用新的思路,通过更多途径,去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配合中国的全球战略。 + e- ^( {- P- [$ L. X+ z
csuchen.de+ D% W( ?3 A" i& X
在传统上,中国与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关系都比较密切。为了赢得它们的信任和合作,中国政府几十年来都一直在进行各种努力,包括严格遵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在互利双赢基础上进行经贸合作,幷主动为这些国家免除大笔债务,等等。 0 j. @% X" a' r0 ~. z
: k2 \* }6 Q! K8 {0 v 毫无疑问,这种传统的外交战略和手段在政治层面是相当有效的,在民间也依然有相当程度的认可和赞赏。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人进入非洲大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已不再停留在友好与援助的层面;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也不只是在国际事务中寻求它们的支持与配合。不错,中国传统的非洲外交很成功,但在日益复杂的非洲局势和国际环境里,若只是把眼光放在非洲当权者身上,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就不能获得有效的保障。
& s* {; u1 Z6 [# n) N2 D5 fcsuchen.de
0 r5 h4 N3 Y( H: qcsuchen.de 中国目前在非洲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过去从未遇到过的,也就是本文题目中所说的“非传统挑战”。中国企业所在的一些非洲国家都是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过去,中国在这些国家没有多少经贸和能源利益,所以完全可以保持超脱,但现在已经变得不可能。要前往一个内乱不已的国家寻求利益,首先自然应该知道其中的风险所在。问题是,中国企业在冒险之前,是否做好了应付危险的准备? 8 _8 I; l H7 P
) ~7 U7 s' D$ z2 C) s! P4 V
这次中国石油设施被袭击之后,埃塞俄比亚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声称,它们之所以要发动袭击,是因为中国与埃国政府联手,在属于它们的土地上“非法”开采石油。虽然中国政府历来非常谨慎,力图避免介入该国政府与反叛武装之间的争端,但结果还是变成了他国内部冲突的受害者。在非洲,此类非传统威胁不只在一个国家存在。这就说明,非传统威胁,已经成为中国实施非洲战略的重大障碍。 人在德国 社区, a$ x0 K/ I$ P# M
% Q) E2 a5 o, t" _ 中国企业和外交在非洲遇到的非传统挑战,是其全球战略在全世界所处现状的一个缩影。它不仅表明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目标是多么不易,而且更意味着,中国必须突破传统的外交思维,大胆尝试和不拘一格地开辟新的外交战略。只是靠传统的高层政治交往模式,只是用“和平共处”和“互利合作”的原则进行自律,已经不足以自我保护,更不足以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和发展战略。 |
-
-
diplomatie.jpg
(92.43 KB)
中国工人在埃塞遭袭击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