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复活”动物的人

2007-02-01 08:39:00 来源: 天津日报

记者 李铁军
  再讨人喜爱的[url=]小动物[/url]也有寿终的时候。那时候,就算您再伤心也得把它的尸体处理掉。那么,能不能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永远陪在身边呢?您还别说,还真能。家住南开区万德庄大街的董武强就能赋予动物“二次生命”,使它们死而复“生”。
  “制作动物标本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一件独具神态的动物标本本身就是一件绝伦的艺术品,而它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每当谈起制作动物标本的话题,51岁的董武强总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假如您第一次来到董武强的家,说不定还会被他家屋里的这些“凶禽猛兽”而吓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您从它们面前经过时,无论是硕大的秃鹫,还是凶猛的老鹰,它们的眼睛都会随着您的身子转动而紧紧地“盯”着您。
  对董武强来说,涉足标本制作这一行,并不是突发奇想的冲动。从小就喜爱小动物的他,曾经养了不少小宠物。能使小动物永远陪着自己,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小时候,每当我养的小动物死了,我就会伤心一段时间,甚至有时候还会难过得掉眼泪。”回忆起小时的情景,董武强记忆犹新。198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武强结识了[url=]天津[/url]自然博物馆宋寿衡教授。通过接触,宋教授被他孜孜不倦的精神感动,破例收入门下,亲自传授标本制作的技艺。
  “当时在没有得到师傅首肯的时候,不敢动手干,只是在一边偷偷的看着。一边看,一边记,回到家自己就照猫画虎的瞎鼓捣。”
  [url=]功夫[/url]不负有心人。在董武强的刻苦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宋教授的真传。为了突破传统制作方式,使动物的眼睛更具有神韵,董武强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了不断的探索和钻研,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能使动物眼睛“活”起来的方法。
  说起自己第一次制作出来的动物标本时,董武强依然回味无穷:“当时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用了一天时间做了一件名为‘狂鹰’的标本。做成后,自己感觉是个精品,可是送到师傅那去请教时,才发现与师傅要求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自那次失败后,为了达到理想中的境界,董武强耐心把标本的每一个部位都做到最细致、最立体,就连动物的腹毛都要梳滤细致,反复地修改。20多年过去后,董武强制作的动物标本也就成了艺术品。
  这些年来,董武强制作了近千件各类动物标本,除了个别送给了[url=]朋友[/url]外,大部分都无偿捐献给了一些学校。虽然有人对他的这些做法不理解,但董武强却表示,今后还要将这项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使孩子们通过观赏标本,增长更多的知识,学会爱护动物、爱护[url=]大自然[/url]。
(天津日报)

Share |
Share

TOP

标本唐家源自福州唐春营采用欧式技法始创的“唐氏标本制作技术”,是现在中国唯一一个从事动物标本制作的家族,开中国许多地区的动物标本制作之先河。其标本制作技术以讲求动物的动态和灵气而著称,与北方的刘树芳及其弟子并称“南唐北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