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2007年02月16日csuchen.de. D: Q0 q6 F( ~. D
1 d$ E" f5 w( V" V! c* @人在德国 社区英国人学汉语能变聪明& m0 ~) V% N+ u! \
# P& A/ H+ D7 w( D0 N 最近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学习中文能让英国学生的反应增快。
0 B7 C, f7 _) u7 q$ K, ~0 ]csuchen.de. [2 O1 {3 z# @& j
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剧,英国的学校和企业也急于增加同这个神秘国家的交往。但是,将我们隔开的不仅是语言,上千年的文化、信仰的隔离,用计算机的语言来讲就是,两种文化在大脑里对应的硬件区域完全不同。csuchen.de/ W Y+ w; j6 N# [4 A7 X
8 m4 L. j) Z) w3 S8 R' z+ r
两种语言的差别,带来的不仅是理解上的差别。德中两国科学家进行的一场为时6年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大脑比欧洲人要反应快。这是中国人使用复杂的中文造成的。6年多的时间里,德国哥德堡大学和上海东方语言学院合作的研究表明,同罗马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有助于大脑的形象思维训练。, U R3 y& }& M
3 D0 K5 v" p8 N 在这项始于1996年的试验中,200个同等教育水平的欧洲和中国学生接受试验。他们被要求背出一系列的数字、字母和颜色。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在记忆力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学生。中国学生似乎处理信息能力比欧洲学生强。但是,在考反应力的按键测试中,欧洲学生又远超中国学生。廖爽编译人在德国 社区9 f. f' t( q, k! I2 k* y% a/ G$ k
7 Y9 W' l) q+ I! S
地道中国话成英语新词
1 f$ r7 j+ o# R) j& P" wcsuchen.de
: s' @6 A! O. w0 D7 v! w+ D 汉语的影响力不仅带动了全球汉语热,它更促使英语产生深刻的变革,中文词汇成为英语新词汇的主要来源。前不久,位于美国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英语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式英语的强烈冲击使英语成为世界混合语。
% r0 _" M! `- u9 F& X2 G
* d( ?6 i# h V. o" Z( X* jcsuchen.de 中式英语列入词汇
; X! C2 D; {1 b5 P$ E/ t" s# _! |8 e3 O4 u' x \5 C) o! h, q
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这份报告称,逐字翻译的中式英语“很久不见”(Longtimenosee),还有“饮茶”(drinktea)等,现已成为标准的英文词组。更多中式英语还在继续产生,包括从前就已中英混合的如“苦力”(coolie),“台风”(typhoon)等。这些单词的广泛流通,促使英文词汇库迅速增长。
0 z% |/ @: z) e# {3 j0 v6 d* y: q: i, C& Y8 E, s0 A0 H3 f5 ]
透过这些中国式英语词汇,它们往往能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例如,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词汇有:Confucianism(儒家思想)、FourBooks(四书)、FiveClassics(五经),而familycontractresponsibility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knowledgeeconomy(知识经济),peacefulrising(和平崛起)等词汇又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图景。% ~: y# n5 i# m2 h- H
8 ^4 `/ I7 w9 _
中英结合的奇妙产物; B T, P/ _- [: T
: w$ I! { q( b( A5 M6 ]csuchen.de 为迎接奥运会,北京日前已开始在公共场所清除中国式英语的标识,但一些看惯了中式幽默英语的外国人对这道城市风景即将结束而感到遗憾。一些外国人甚至把大量中国式英语收录在博客中,他们当中就有一位叫纪韶融的德国青年。
7 i, H/ Q5 Y# o5 ~0 c+ g
, h( |( {( s# R) `( N5 A/ Ycsuchen.de 来过中国留学的纪韶融把搜集到的“中式幽默英语”都贴在博客(Chinglish.de)中,他表明:“Chinglish.de展现中式英语的美,是英文字典和中文文法结合的奇妙产物。这是热情的体现,不是嘲笑。”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