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

转点 关于8一8中国龙的各种小道消息,大家也一起来长长见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类进步本源。从认识“龙”与“凤”两个字开始,就深知:龙是指男的――古代皇帝都是龙,着龙袍、坐龙椅、称龙子;凤是指女的――古代皇后就是凤,戴凤冠、着凤袍、插凤饰。攀龙附凤、龙凤呈祥等语,好象说的都是男男女女之间的那点事儿。读大学的时候,对神话传说比较痴迷,就了解了一下龙、凤从文字到形体的来源,但总是不得全知,只知道研究家们说是什么图腾,再去看什么是图腾?也还是不太好懂,无非是些部族神崇拜之类的话。近日,重读何新先生的《诸神的起源》,忽然就有些异样的念头,忽然好象觉得自己搞懂了一些东西,其中,对龙、凤的起源与来历有些意想天开的推测。
   对龙有起源,我觉得专家们的论证大致两类:一是图腾说,是一种部族神崇拜,其演变也许是从蛇、晰、鹿等实有动物中抽象组合而来;二是表记说,是从自然现象、自然意象中演变而后生物化的。我比较赞同第二说。因为,人首先是要与自然相处,对自然中的现象作些解释,然后再赋予其生物性的形。
   先说“龙”意象与形的产生。龙出现在何时,我觉得也许是无考了,等有了文字典籍记载,那已是后来的事。但龙与云、雨、水的关系显然是什么密切的。古书上说“云从龙”“ 召云者龙”“龙举而景云属”,就是古人认为,龙入地则为泉、为水,升天则为云、为雨。从书上所列的由新石器时代到商代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出龙的形体演变,其最初就是单线条、螺旋形的云纹,以后逐步赋予了动态的动物之形。
  既然龙形最初可能来自云纹,那我突然就觉得龙的起源与女性的关系就十分清晰了。
   一是龙形不是来自云纹,而应该是水纹。我觉得最初的螺旋纹,也不应该叫云纹,而应该是水纹,其形状就是雨落在水面形成的圆圈,是那种涟渏状的,也象人把东西丢在水里,产生的逐步扩散的波纹。这应该是原始先民与水接触的最初最直接的形象,这种水纹状在原始先民的早期士陶的纹饰上也经常出现。云纹更应该是块状的,不应该是单线条的。
   二是最初先民对水纹的认识解释是来自对女性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螺旋水纹,其实也正是原始先民对母体的最初认识:现在所能知道的先祖女娲,就有她用黄土造人的传说。“娲”读音同“娃”、“蛙”,而其古代音、形就是“蜗”,就是蜗牛,而蜗牛的外壳之形,从正面向下看,就是螺旋形体;也许说就是“水涡”。还有,传说中黄帝之妻名为“嫘母”,又称累祖。“嫘”音就是“累”,而累在古代读音中又叫“螺”,就是田螺。而蜗和螺在上古就是通指水中甲贝类。蜗和螺共同点有三:一是外形都是蜗旋状(蜗旋状),二是都是与水相关的,生活在水里;三是都是多子,繁殖力强。所以在新石器用蜗、螺外形作为母题的陶器非常突出。水是生命之缘,母是生命之本,水与母在先人看来也许是同体的。突然又想到,在古代西方传说中,维纳斯女神不也是从海水的泡泡中出生的吗?
   三是螺旋形水纹可能与先民的纹身有关。从现在原始部族还能看到古人的纹身习俗,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用彩色涂成各种图案,许多是线条形的。而我国,周朝是来自于西北的正统部族,其周祖姜原与神龙交合生后稷,所以,其最大特点就是“文”。“文”在甲骨文取象于一个雕饰纹身的人形。“周”字本身有古义训“彫”、“雕”,也许就是来自其有明显的纹身之俗。周金文中盛赞先周诸王为“前文人”。(《诸神的起源》p328)既然纹身,古人最初又是不着衣的,裸体而生,特别是在母氏主宰部族的时候,对母性生殖崇拜也是主流,所以,女性乳房亦或是怀孕突起的肚皮,用线条纹身之后,不正是水纹的形状吗?更极端地想象,水纹其实也许正是女性外阴的外形意象。所以,先民以水纹装饰或是用螺形造型的陶器,其实正是对女性、对母体的一种生殖崇拜,而这些陶器里装着的也正是象征生命之缘的水。
   四是为什么“龙”的读音是“long”?这是突然想到的一个有点发呆的问题。尽管人的发音与文字的表意相比,以形表意更容易懂一点,在中国象形为主的文字构成上更说明了这一点,但对为什么读音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许是很难探寻的。但在我把龙的外形和隐意与女性相联之后,突然有一种感觉,龙的读音也应该是与女性有关的。比如,云和雨与女人是相关,云雨之说证明了这一点,水上升成云,云相聚为雨,雨滋润万物而有生命,所以,中文中的“云”与女性怀孕的“孕”其实就是同一个音。从古文中“云”的文字结构来看,就是一个怀孕了的女人外形。在我苦思之时,忽然就看到《诸神的起源》p65上,何先生一段话让我顿开茅塞,何先生说:“龙”是云神的生命格。而这也正是中国神话中,云、雨、雷神名叫“丰隆”(隆、龙古字相通)的原因。这感兴趣的是,既然龙与隆同字,那龙的发音不仅仅是与雷神“丰隆”的隆字相同,更重要的也许是“龙”的发音正来自女性怀孕而隆起肚子的“隆”字,来自于女性发育之后,隆起的乳房。在这些隆起的部位纹身之后,那水纹状、螺旋状的线条,既有了龙的最初之形,也有了“long”的读音。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古代远古的“龙”,无论是从外形、从内涵、还是从读音都是与女性有关的,而龙的本质指向也应该是母体,是女性。那为什么后来“龙”转向男性了呢?
   还不懂。再想想。
                               ~嘎~

那些名字让我无法将自己从文盲的行列里面刨除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我要这天  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     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  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  都烟消云散

TOP

原帖由 不朽的神话 于 2006-12-7 19:54 发表
有一个问题:

既然是龙生九子,为何列出来的有14个,不过图片倒是9个,但是图片中“螭首”的孩子在文中没有,看说的内容应该就是指飸餮。

……? 疑惑……

:girlshy:
待我研究一下。。。。。。
                               ~嘎~

TOP

有一个问题:

既然是龙生九子,为何列出来的有14个,不过图片倒是9个,但是图片中“螭首”的孩子在文中没有,看说的内容应该就是指飸餮。

……? 疑惑……
我要这天  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     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  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  都烟消云散

TOP

好贴~!!

我要这天  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     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  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  都烟消云散

TOP

坐龙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行龙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双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常装饰在殿宇正面的两重枋心,器皿的狭长形装饰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单相出现时,龙的头部常常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升龙  

升龙的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降龙  
降龙的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龙”。  

云龙  

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草龙  
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拐子龙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团龙  

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嘎~

TOP

龙文化——龙的艺术


  8000年源远流长的龙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而数不清的美术、书法、服饰、瓷器、建筑、雕塑等艺术作品更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1)大龙邮票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按齿孔形态又分光盼、毛齿2套。

  大龙邮票发行量共约法100万枚,关于它的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经研讨,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被认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因此,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还有很多关于龙的服饰,瓷器,绘画,建筑,书法等图片,偶就不一一贴了,在这里,有兴趣,请看:naughty:
http://www.yangss.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4&replyid=270625&id=13628&page=1&skin=0&Star=4

[ 本帖最后由 先薇之风 于 2006-12-7 11:57 编辑 ]
                               ~嘎~

TOP

龙的传说——(10)曲阜龙图


  出圣人的地方,三轮车都和别处的不一样。别的地方是蹬车人在前,坐车人在后;这里是坐车人在前,蹬车人在后:给人的感觉好像坐在铲车上似的。一下汽车,我们就被这样的铲车“铲”了起来,沿着圣人当年走过的“神道”,驶向绿意森森的孔林。

  坐这样的车子前无遮拦,想看那里,就可以看到那里。更好的是,蹬车人兼作导游,一串串解说词很顺流地从脑勺的后上方传下来。我们这位说他也姓孔,是圣人的七十五代孙,“繁”字辈的。“你们没听说过吧,”在介绍了石坊、碑亭等之后,圣人后裔说,“那年新加坡总统李光耀来曲阜,在圣人出生的尼山发现了朱砂石,说这种石头可以开采做章料。后来我们这儿就有了采石加工厂,还兴起了送图章的风俗。青年人结婚,男的选龙,女的选凤,小娃娃过岁,大人们就为孩子选一枚夫子像:都是吉祥的意思。你们也可以选几枚,做纪念品挺好的。”

  多年来对龙文化的关注,使我的脑子里总有一根对龙敏感的神经。来曲阜之前,就想着将龙和圣人及其家族的关系考察一番,蹬车人的介绍,使我的兴趣更浓了。依我的考察,作为古人由鱼、鳄、蛇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天象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龙一直按天神与人杰交渗益彰的规律演进着。孔子当年就曾将老子比作龙。传说他专程去洛邑拜见老子,回来后,对弟子们大发感慨:“我竟然见到了龙!龙,不像鸟那样可以用箭去射,不像鱼那样可以用勾去钓,也不像走兽那样可以用网去捕。它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散开来各自成章,驾着云气飞翔于阴阳之间,令人口张不能合拢,舌举不能问讯,简直捉摸不透!”不错,老子的静动自如的神态和纵横天地不拘一格的才思确实有“龙”的风采。

  那么,孔子自己和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相传,孔子出生的那天夜里,有两条苍龙从天上盘旋而下,落附在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居住的房顶上。还有两位神女,手擎香露,从空中而来,为孔子沐浴。如今,这个传说已和“尼山祈祷”、“匡人解围”、“西守获麟”等人们熟知的故事一起,被精制地刻绘在“曲阜孔子精华苑”里。——当年,六十六岁的叔梁纥先生为了有个健全的儿子继承家业,不惜和礼仪相悖,娶十七岁的颜征在小姐为妻,生孔子于尼山崖洞。如果史书记载属实的话,孔子就不会诞生于屋下,苍龙又怎么盘附在屋顶呢?这里,传说和史实有了矛盾,——为了增添人物的神圣,请奇异非凡的神龙来帮帮忙,倒是可以理解的。不光孔子,中国的不少帝王人杰也都是这么做的。

  在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的庙门前,我们见到了朱砂石的龙章凤印。一溜十几个桌子,不待你走近,热情的招徕声就拉拢着你。要价不算高,还现场给你刻字。同行的几位女士每人都选刻了一对两对。我选了一枚龙章和一枚夫子像。龙是透雕在章料上部的,扬首飘发,瞪目含珠,龙身蜿转起伏,鳞爪清晰可辨。夫子像也挺好,老人家高髻畅服,额头宽阔突出,垂洒着瀑布般的须髯,笑眯眯地向你拱手。

  也许是圣人爱龙吧,走在曲阜的地面上,那些盘伏、旋升、飞腾的龙图会再再地撞到你的眼前:孔林石坊上的盘龙,孔子墓碑上的二龙戏珠,孔庙中的龙柱龙陛、游龙枋檩,孔府中慕恩堂绘龙彩画,以及出土文物龙形玉带钩、龙纹供璧等。这些龙都是神灵美善之龙,寓示着吉祥嘉瑞的神性。就连驮石碑的“龙子”——龟趺,即“霸下”,也被拿小喇叭的导游员寓以祥瑞:“摸摸霸下的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霸下的背,长命到百岁;摸摸霸下的脚,升官发财样样好……”只是那些石碑都被铁栏围着,让想摸的人摸不着。

  像不会放过天地间的任何好事情一样,中国的帝王们自然不会放过具备通天、灵异、兆瑞、示威等神性的龙。他们认为自己是“授命于天”的,是代表上天管理人间的,因而是百分之百的“真龙天子”。而龙又源远流长,广布世间,谁也不能垄而断之。这样,就有了喻示人杰的“龙”和做为“真龙天子”的“龙”相遭遇的情形。

  孔子是被帝王们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和“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其庙府用龙,按说该不会有什么忌讳。但“王”也好,“先师”也好,在“真龙天子”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该殿四周廊下有雕龙石柱二十八根,前檐下的十根尤其壮硕美观:造型华赡富丽,刀法刚健精巧,条条盘龙扬首奋髯于祥云间,大有冲天之势。这些石柱龙,雕得很深、很美,似乎比皇宫里的龙还要“龙”,因此,在乾隆皇帝来曲阜祭孔时,孔氏后裔就不得不用红绫将石柱包裹起来,并为此而提心吊胆——唯恐“真龙天子”看见后有所怪罪。

  清皇室因“龙”而怪罪孔氏后裔的事不是没有:也是在乾隆年间,清廷观天象的人忽然发现天上的紫微星暗淡了——这是有人要篡夺皇位的征兆。巫师们紧张地卜算了一番,算出此人在东南方向,即山东曲阜一带。最后经过确认,定在孔子的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涑身上。乾隆皇帝立即派人赴曲阜查抄孔继涑的家。查抄者发现其家堂屋屋脊九间连在一起,这当然是犯禁的,即令立刻拆断。接着又去挖他的祖坟,发现其父母墓室左右各埋着一条像龙的大虫子,每条都缺一只爪。巫师解释说,只待龙爪生长齐全,孔继涑就要篡夺帝位作“真龙天子”。于是,孔继涑一下子变成罪人,孔氏家族也赶快将其开除出族籍。孔继涑后来发愤研究书法,曾有法帖行世,晚年病死在北京。这位圣人后裔死后身上还背着山一样重的罪名,棺材朝家乡运的时候,也要锁一道铁链,再锁一道铁链,再再锁一道铁链,而且不准埋进孔林:你说可怜不可怜?

龙的传说——(11)二郎逐蹇龙


  (广元县)又二十里为神宣驿,即古筹笔驿也。相传武侯出师驻此。……神宣驿者,世传二郎神持剑逐蹇龙过此,故名。(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二四)

  二郎,李冰子。《朱子语类》卷三:“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是因李冰开凿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按李冰于“二郎”之名已早见于此书。有关二郎神话,古籍不载,仅见于近人记述。)《都江堰功小传》云:“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与其友七人斩蛟。又假饰美女,就婚孽鳞,以入祠劝酒。”《灌志文征》卷五《李公父子治水记》亦有记载。现代民间所传关于二郎之神话则甚多,兹节述其一:秦灾蜀,秦王命李冰为蜀郡守,二郎亦偕其父同至蜀。时蜀地多水患,二郎奉父命往寻洪水祸源,思有以治之。二郎跋山涉水,自秋徂冬,从冬及春,沓无消息。一日入山林,遇猛虎,二郎射虎死,方割取虎头。七猎人出,二郎举虎头示之,七人咸惊。乃求共往侦水患,二郎允之。遂同至灌县城边一小河,闻茅屋内有哭声,觇之,乃老妪哀其幼孙将往祭水怪孽龙者,知洪水患害,乃在于斯耳。遂与七人同往白父,李冰授以擒龙之法,众人依计而行。至祭日,二郎持三尖两刃刀,与七友同入江神庙,伏神座后。顷之,孽龙随风雨入庙攫祭物。二郎率七友遽出,齐战孽龙,龙不支,窜出庙。四山锣鼓喧天,人声如潮。龙惧入水,二郎与七友亦俱入水;龙上岸,亦俱上岸,遂擒孽龙。二郎与七友斗疲,暂憩于王婆岩下,而置龙于河中。河有龙洞,通崇床州河,孽龙乃伺机逃。二郎以三尖两刃刀置河上,倾耳近柄而听之,惊曰:“龙遁矣!”乃与七友急往觅龙,终复擒之于新津县童子堰。方返至王婆岩,遇前日茅屋泣孙老妪,持铁锁链来谢赠之。二郎即以此锁链锁孽龙,系之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中,后遂无水患。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龙的传说——(12)九龙公道杯


  明代洪武间,官府在景德镇开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专门为皇宫制造御瓷。当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江西浮梁县,临近的都昌、抚州、丰城、乐平、波阳等县的瓷工听到景德镇开办“御窑厂”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到景德镇,其中以都昌、抚州的瓷工人数为最多。御瓷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凡是选到“御窑厂”的瓷工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九龙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据传说,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浮梁县令进贞的艺术珍品棗“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浮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九龙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九龙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九龙公道杯”是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曙光瓷厂陶瓷艺人王梓良、熊素兰等人对“九龙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不足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九龙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现在的“九龙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1982年,工人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九龙公道杯’轰动日本”的报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睐。现在,凡是来瓷都观光的游客,见到这种珍品都是赞不绝口,皆为“九龙公道杯”所倾倒。

  (江冬旺《九龙公道杯的典故》)
                               ~嘎~

TOP

龙的传说——(8)雪山龙


  大雪山的顶上,有个龙池。据说,凡是向它祈求晴雨的,它总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老人们说:

  当年,健驮逻国有个罗汉,常常到龙池的龙王那儿去做客。罗汉神通广大,坐在床上,就腾云驾雾地飞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弥就躲在床底下,紧紧抓住床脚,跟着师父一起去。一直要等到了龙宫里,小沙弥才出来。

  罗汉师徒两人到了龙宫,龙王就请他们留下来吃饭。龙王拿出天上的甘露饭来招待罗汉,而拿给小沙弥的却是人世间普普通通的饭菜。

  罗汉吃完了甘露饭,坐下来为龙王讲经。小沙弥呢,就到厨房间去替师父洗饭钵。饭钵里有师父吃剩下来的饭粒,喷香喷香的。小沙弥想:怎么我刚才吃的饭菜一点也不香呢?喔,原来你这个龙王看我不起。好,今天要你知道我的厉害,我杀了你,自己来当龙王。

  小沙弥这样想的时候,龙王已觉得头里疼得不得了。等到罗汉讲经完毕,龙王就再三道歉,请求原谅。沙弥还是不答应,回到寺院里以后,就立誓要实现这个愿望。

  当天晚上,小沙弥死了,变成一条龙,腾空而起,飞到雪山顶上的龙池里,和龙王狠狠地打了一场,终于把龙王杀死了,住进龙宫,发号施令,把龙王原先的部属都收归自己管辖。

  沙弥还不满足。他想,龙王不给我吃天上的甘露饭。你师父也是知道的,为啥也不开腔呢?所以,他连师父也怪上了,就刮起狂风来,把连片的树木连根拔起,想要砸毁师父的寺院。

  这时,迦腻色迦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来过问。罗汉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迦腻色迦王。迦腻色迦王就给沙弥在雪山下专门造一个寺院,修一座佛塔,有一百来尺高。想给他们做做和事佬。可是沙弥不答应,老是呼风唤雨来捣乱,寺院和佛塔造了七次,被沙弥龙毁了六次。

  迦腻色迦王也发火了,心想我堂堂一个国王,连小小的沙弥也制服不了,像话吗?就点起了大批兵马,来到雪山下,非要把龙池填平了不可。

  沙弥龙害怕起来,摇身一变,变成个老波罗门,去对国王说:

  “你是个堂堂的国王,所向无敌,至高无上,怎么无缘无故去和一条龙打起仗来呢,龙不过是一种动物,它力大无穷,腾云驾雾,上天入地,也不是我们人类的对手。国王今天兴师动众,去跟一条龙打,实在不值得。打赢了)你也讲不响;打输了,你更加下不了台。我劝你还是赶快收兵回去吧。”

  迦腻色迦王不听他的话,坚持要打。

  沙弥龙回到龙池,发起威来,顿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狂风拔起了大树,沙石像雨滴一般打过去。天昏地暗,国王的军马被打得狼狈不堪,四下逃散。

  国王只好去请求如来佛来保护他,说道:

  “我这个国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今天却输在一条龙的手里,我的命太不好了。祈求我祖如来,大慈大悲,保佑我打败恶龙。”

  于是,国王的两个肩膀上冒出了熊熊的火焰来,狂风平息了,云雾散开时,沙弥龙再也施不出威,只好逃回龙池。

  国王命令每个军士挑一担石头来,发誓要填平龙池。沙弥龙又变成婆罗门,去对国王说:

  “我就是雪山龙池里的龙王,被你打败了,只好来请求饶恕。你要是真的杀了我,我怀恨在心,生生世世也要寻找机会报仇的,你看着办吧。”

  迦腻色迦王就和沙弥龙讲和了,跟它订了誓约,如果以后再犯,就不再饶恕它。

  沙弥龙说:“我是一条龙,龙性发作的时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请你再把寺院造起来,我一定不摧毁了。你可以常派一个人望着山顶上。如果发现山上涌起了黑云,就赶紧敲响牛骨头,我听到了这声音,就可以控制住自己了。”于是,迦腻色迦王就在那里造了座寺院,建起了佛塔。派人看望山顶云气的习惯,一直流传到现在。

  (据唐朝玄奘《大唐西域记》译写,见《龙的传说》。)

龙的传说——(9)龙与虎


  在我们民族的语言中,常常出现龙虎并称的现象,如“生龙活虎”、“降龙伏虎”、“龙韬虎略”、“龙潭虎穴”、“龙虎风云”,等等。

  虎为什么要和龙并称呢?换句话说,龙为什么要选择虎作自己的合作、比照甚至争斗的对象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考察二者的“神性”入手。

  我们说,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神物,反映和表现着先民们对身外异己力量的疑惑、敬畏和崇拜。集合对象的多样性使龙具备了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等神性。

  和龙有别,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所谓“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作为令百兽震恐的“山兽之君”,虎对古人的生活秩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它不但噬吃野兽、家畜,还伤人吃人。于是,虎很容易被古人因恐惧而神化而崇拜。人们崇拜虎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愿这位“百兽之长”不要危害自己、亲属、族人及家畜;二是幻想借助虎的神力来制服其它野兽及鬼怪。这样,被放到崇拜位置上的虎就具备了显猛、示威、怯恶、驱邪等神性。

  那么,潜池升天的龙就与下山出林的虎有了合作的基础:神性的对应与互补。一个水中游,天上飞,一个山中吼,林中行;一个灵异善变出神入化呼风唤雨,一个勇猛异常威风八面震兽避邪:二者携起手来,就神也有了威也有了,灵变也有了勇猛也有了,就可以“龙吟虎啸”、“龙骧虎步”、“龙蟠虎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了。

  考古发现中,最早出现龙虎对应图案的要数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塑。蚌塑中的龙和虎分处墓主人的遗骨两侧,表明这位墓主得龙虎之助,既有“神”又有“威”,其身分和地位不同寻常。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其肩部饰有蜿蜒的龙纹,龙首悬出于肩外;尊腹饰虎食鬼魅图像,虎首居中突出,虎口张开作欲噬状,虎口之下是蹲踞的似人非人的鬼魅。尊是盛行于商周的祭祀礼器,将龙虎雕饰其上,无疑是为了强化其神其威。春秋以降,龙虎对应、互补,甚而交缠、融合的图案就更常见了。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造型别致、琢工精细的“龙虎纹玉带钩”,其首端一节为龙头,尾端一节为虎头,中间部分的五节饰龙虎并体纹——龙和虎合而为一了。

  龙与虎还以互相对应的身份进入“天之四灵”,用来“正四方”,即所谓的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将龙虎相提并用,作为山门的两大守护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龙虎并称以命名事象、褒颂人物的现象也多见于史籍。如夏代的“龙旗虎历”,唐代的“龙虎榜”,金朝设“龙虎卫上将军”;以及周文王“龙颜虎肩”,刘邦“龙虎气”,诸葛亮“龙骧虎视”,刘裕“龙行虎步”,等等。

  既然成对出现,就不一定都是合作的关系了。和人一样,夫妻、朋友之间常有矛盾斗争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撕杀,何况龙与虎?相传,一只老虎到思州一个水潭饮水,潭中的蛟龙(大概是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之一湾鳄吧)认为这只虎侵犯了自己的领地,就跳出水面与虎搏战,结果渴虎不敌饿蛟,被“尾而食之”,即用尾巴击昏缠起吞吃了。苏东坡据此作诗道:“潜鳞有饿蛟,掉尾取渴虎”。由于龙有司理雨水的神职,而龙与虎的关系又这么微妙,于是就有了天旱时投虎头骨求雨的事情。相传唐时中南一带大旱,乡民们便常常以长绳系虎头骨,投入龙潭。俄倾,“云起潭中,雨亦随降”。至于粤菜中的“龙虎斗”,不过是一个象征的夸张的取名,实质上不是“斗”了,而是“烩”——“豹狸烩三蛇”而已。
                               ~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