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大多悲秋,唐代“大诗豪”刘锡禹有首名诗曰: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这种悲秋情结便层出不穷。

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 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 情

。柳永在“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 无奈的情态。


[ 本帖最后由 active 于 2006-10-3 13:37 编辑 ]

qiu.jpg (84.2 KB)

qiu.jpg

悲秋是中国文化比较特有的现象。

从五行而言,秋对应金,应收敛杀伐,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上多取这个意象(如犯人处斩一般都在秋后)。


在西方社会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则更着重与秋的丰收意味,
因此更多体现的是欢庆的意象。比如秋天的采摘,著名的Oktoberfest等等
   ÖÖ:178oo。

[ 本帖最后由 active 于 2006-10-3 13:36 编辑 ]

TOP

TOP

人有悲,人可以咏其悲;历史的盛衰兴亡不断循环也有悲。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秋是自然界的基本季节之一,亡是历史循环的基本阶段之一,三者在功能上是相遇的、互感的。

人之所以能伤情、诉情、融情于历史的兴亡和自然的春秋,在于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天 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秋与人生、历史的同一,使古代文人坎坷不遇的命运与自然、历史、社会交织在一起。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不仅以建功立业 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永恒的重要内容,而且包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

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陆游《悲秋》)。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ÖÖ:12 rggwr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