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人不给中国“茉莉花”掌声说起

“茉莉花”曲终,德国听众却不敢给予掌声。这是德国之声记者在北威州青年交响乐团访问中国之前的试验演出中得到的新鲜体验。德国人和中国人不仅在音乐理解上,而且在思维方法上有差异,但这差异究竟有多大?记者采访了这个乐团的指挥、编曲和独奏演员。

维腾

时值莫扎特年,音乐会从“魔笛”序曲开始,接着是莫扎特欢快青春的第四圆号协奏曲,舒曼热情奔放的第二交响乐。维腾市和来自附近多特蒙德等地的观众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素质:每首曲后报以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

作曲家沙愣贝格走到台上,向大家介绍了最后两首曲子:为这个乐团10月中国之行特别准备的、由他改编的中国民歌曲“茉莉花”和“瑶族舞曲”。奇怪的是,优美淡雅的一曲“茉莉花”结束后,观众们却保持了沉默,没有鼓掌。指挥布赫贝格教授只得再举指挥棒。“瑶族舞曲”曲终,德国观众们却真的是沸腾了。他们不仅超长时间地鼓掌,还首次发出了欢呼的叫喊,直逼得指挥五次谢幕后不得把“瑶族舞曲”最后一个乐章再演一遍。

显然,不是观众不喜欢中国小曲“茉莉花”,而是他们没有弄明白这支中国小曲到底算是完了还是没完。

宁波

2000年,这个乐团首次访问中国。宁波给他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场露天演出,上万名观众从演出前的排演开始就站在那里,一直到全部演出结束,沉默着,没有掌声,没有欢呼。直到最后有人站起,“强迫”大家鼓掌。

然后是“军队”(应该是警察)出场,为指挥和乐团成员开道离开现场。

当时随团访问中国的作曲家沙愣贝格说,宁波只是一个例外。那次在中国,每次演出都给人以一种新鲜欢乐的感觉。在无锡,不仅露天场地挤了上万名观众,许多人还在墙外爬到大树上看表演,人们欢笑,欢呼,气氛非常热烈。

中国人理解西方音乐吗?

沙愣贝格从他的印象出发说,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他觉得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观众很专业,跟欧洲人没有什么区别。在中国其它地方,人们对欧洲古典音乐的演出也许更多的是好奇心。

指挥布赫贝格教授说,他2002年才担任这个乐团的指挥。但就在此之前,他率领石荷州交响乐团去过中国。那时,跟上海青年交响乐团有过交流,感觉非常好。近几年,许多出色的中国人在欧洲和美洲学了音乐后回中国去,当上了更年轻一代人的教师,中国已经出现了许多非常出色的音乐人才。他自己就遇见过不少。他在法兰克福音乐艺术学院担任系主任,他所接触的中国学生中就有极好的。当然了,他说,中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落差,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可以说很发达,其它地方也许差一些,但他认为这很正常,德国也有这种差别的。

掌声在何处响起?


从观众的反应中自然可以看出他们的专业性。乐团指挥和编曲认为,掌声应该就是依据之一。维腾的观众在听莫扎特、舒曼的音乐时,便是用他们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专业性。然而,到了中国的“茉莉花”,他们就吃不准了。

宁波观众的表现实际上是另一回事。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除了京剧观众,中国观众以前是没有德国观众那么热烈的“捧场”表现的。当然了,近年来,在流行歌曲大牌的演出会上,气氛已经跟西方几乎没有区别了。女孩子们甚至也发出尖叫。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古典音乐的观众也会长时间地“捧场”。但这种场面的普及度显然还不够。因此就有了宁波这样的现象(当然也是6年前的事了)。

就象这个乐团的指挥和编曲所说,中国人喜欢和懂西方古典音乐的人越来越多,出色的人也越来越多。其实,不仅仅由于有很多人从西方学成回国,也由于中国许多家长让孩子们学习乐器。于是,中国有了相当在行的观众群。在北京上海等地,这些专业观众自然知道何时应该鼓掌,何时不应该。

但话说回来,这也牵涉到一个习惯问题。在乐章和乐章之间不鼓掌,在最后非常长时间地鼓掌,这是欧洲西方的传统习惯。在中国,以前的京剧观众却往往是台上每唱一句就叫一声“好”的。如果在“捧场”方面有个中国特色,比如觉得好时,每个间歇都鼓掌欢呼,在演奏中国乐曲时甚至随着节拍鼓掌,不见得就显得“不专业”,反而显示了一种东方热情。就象编曲沙愣贝格对2000年中国之行的那种美好感受那样。

一个陌生而令人激动的世界

20岁的圆号独奏者杜芬还没有去过中国。他说,对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他非常激动,中国近年来发展很快,又有着悠久的文化,有这样的机会那是太好了。

作曲家沙愣贝格说,2000年去中国时,中国的现代程度大大出于他和同行德国人的意料之外。许多中国城市,在德国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中国也不算很大的城市,可是到了那里,发现都特别的现代。6年过去了,他对中国在这段时间的进展很好奇。

一个少年乐团去广阔的天地

指挥布赫贝格介绍道,乐队的成员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中学生。进入大学,包括音乐学院,他们的本乐团生涯就基本到头了。圆号独奏杜芬就是一例,他已经被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吸收。指挥还介绍道,这个乐团的成员很多是由于在各种比赛中得了奖而被吸收的,其余就是通过考试进入。

这个乐团将于10月4日至20日期间在中国,在舟山、宁波、无锡、成都、重庆、武汉和杭州各演出一场。乐团由76名大小音乐家和8名其他人员构成。指挥说,有3名中国女士陪同全程,给他们当翻译,他们希望跟普通中国人有更多的直接的交流。作曲家沙愣贝格回忆道,当年在杭州,他们的大部队走在街上就有一些行人用英语跟他们搭话,问他们是否德国青年交响乐团的。

中国太大了,作曲家说。他还表示,他将继续改编中国乐曲,让德国乐团来演奏。

在维腾,记者就感觉到,其实德国人对中国音乐的了解比中国人对德奥音乐的了解还要少,少得很多。这位作曲家已经够专业的了,无论在音乐知识方面还是在对中国音乐的了解方面,他知道谭盾、苏聪这些中国作曲家,但也只是“听说过名字”。德中之间的音乐交流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平心)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124156,00.html

指挥布赫贝格被观众的热情深深感动了.jpg (19.1 KB)

指挥布赫贝格被观众的热情深深感动了.jpg

青春阵容.jpg (20.51 KB)

青春阵容.jpg

In Verbo Autem Tuo
Share |
Share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