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争议院士制度,徐冠华、路甬祥、邹承鲁、周光召......

2005年12月中旬,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即将揭晓,当此关口,一场关于“院士制度存废”的争议,猛然袭来。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个别院士兼职过多活动过滥浮躁浮夸

【来源:中国青年报】  
  “科学道德”问题,今天成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的重点。

  路甬祥院士指出:“科技界出现了一些违背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有些问题在院士队伍中也有不同的反映。少数院士对院士称号的荣誉和责任认识不够清晰,还存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个别院士中存在兼职过多、活动过多过滥、浮躁浮夸、唯我独尊、福利待遇处理不当等问题。

尽管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已经引起社会不满,严重影响了院士队伍的声誉,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他强调,要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发挥院士群体的表率作用。“坚持兼职要适度、取酬要合理,鼓励充分发挥特长,为社会多作贡献;反对索取不当报酬,徒挂虚名,参与同自己专长无关的评审和鉴定活动。”路甬祥说,“要正确对待院士荣誉,反对获取不当名誉和利益,抵制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坚持严谨治学,保证科学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反对急功近利,杜绝学术剽窃欺诈行为。坚持甘为人梯,反对以权威自居,压制青年人成长。”

  据悉,为了加强院士队伍建设,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中国科学院学部在2005年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此次中科院院士大会还将修订《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进一步改革、完善院士增选制度。(记者潘圆 原春琳 李健)

(责任编辑:史少晨)

引文来源:http://it.sohu.com/20060606/n243581991.shtml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6-6-7 21:47 编辑 ]

顾海兵:院士制度应壮士断腕

【来源:北青网—北京科技报】  
  


  专家简介: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

  炒作使院士头衔成了特权代名词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顾海兵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曾经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考虑到我国所设立院士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弊大于利之态势,中国院士制度的最好出路是取消院士,即是改掉而非改革。

  中国院士待遇相当于副部级。

  北京科技报:院士制度是中国独有的吗?国外有没有类似的制度?

  顾海兵: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没有大而全的实体性科学院,只有松散性的科学学会,国内译成科学院是不正确的。

  而且一般科学学会不直接承担项目研究工作。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学会的大部分研究项目由国家研究理事会承担管理。而且会员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是最高学术称号,也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

  北京科技报:中国院士享受的待遇和国外有何差别?

  顾海兵:他们科学学会会员没有工资只有补贴,而且要交纳会费。比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权利仅仅是获得学会刊物及享受学会提供的阅读图书、参考文献、手稿方面的方便条件。

  相反,院士在我国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号,还是最高学术称号,而且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国务院规定: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我国的院士均享受国家规定的院士津贴,为每月200元(免税)。院士所在单位也发放地方院士津贴,发放的津贴金额少则1000元/月,多则5000元/月。国务院还规定资深院士每人每年享有1万元的资深院士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几乎已公认,院士相当于副部级。

  别让科学院变成“养老院”。

  北京科技报:也有人认为评选院士是对科学家在学术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认可,您认为呢?

  顾海兵:有什么功论什么赏,就事论事,一事一奖,而选院士却类似于选劳模,搞的是终身制。因为只能上不能下,利益无限,“院士变成了元老,科学院变成了养老院”!使得相当部分的科技人员把争取这种功名放在不恰当的位置上,而忽视了干事业。如果我们的院士不是终身制而是任期制,甚至规定只能遴选连任一次,或者每两年淘汰10%,还会有这么多人打破脑袋往里钻吗?

  北京科技报:那您认为通过何种方式来肯定科学家的学术成就比较合适呢?

  顾海兵:绝大多数专家教授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由市场决定,而不能由政府认定。比如讲课好的教授由学生认定,有发明的教授由发明购买或实施者认定。而且在一个科技水平较低的国家范围内赋予某位科技人员以最高学术称号并无实质性意义,更多的时候是孤芳自赏。这就正如中国的足球,你评定一个院士级的球星有什么意义呢?

  科学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从事创新的人即使今天达到最高水平,也并不意味着明天他仍处于最高水平。设立院士制度对于创新而言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获得院士头衔者已是最高水平,会减弱他们的创新动力。

  社会盲目炒作“院士热”。

  北京科技报: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社会上出现“院士热”?

  顾海兵: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就成了“万能人”,成了各界争相炒作的目标,比如山东大学规定,除了正常待遇外,根据每位院士在大学的实际工作时间,院士津贴按每个月一万元人民币标准发放。重庆市人才网发布的引进专业人才待遇规定,院士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市财政每月发给岗位津贴8000元,院士享受省部级干部医疗待遇。

  院士们穷于应付各种考察、颁奖、座谈,用于科研的时间可想而知。院士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与院士这一最高学术称号是不相符的,一个教授在成为院士之后已鲜有高水平研究成果,院士已成为社会活动家而不再是专家。

  北京科技报:最近关于院士腐败的报道层出不穷,您认为这和院士制度本身有关吗?

  顾海兵:炒作使院士头衔成了特权的代名词,巨大利益又反过来刺激大量的科技工作者、甚至伪科技专家拼命想跻身院士的行列,出现1000多名候选人竞争100个增选名额,增选中出现腐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争相“培养”和“引进”院士,政府召开各种咨询会、项目论证会更是少不了院士;重点科技项目立项审批,973、863项目的运作必须得到院士的支持,国家各种基金项目的评审、各种科研成果评奖、评价更少不了院士。如果有人想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作为,你就得巴结院士,否则就永远不给你机会。

  壮士断腕,最好的对策是改掉院士制度。北京科技报:最近很多院士也纷纷提出院士制度亟待改革,您对此有何建议呢?

  顾海兵:在保留院士称号的条件下,删除“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这样的极端表述方式,在学术领域,可以有奖励或最高奖励,但不可有封号,不可妄称自己是最高学术水平;取消院士的特别待遇,改变院士的选举制度,取消终身制,实行任期制;必须交纳会费,取消所有津贴,津贴只与干多干少挂钩,而不应与头衔挂钩,更不应终身发放。

  不同声音

  沈国舫:院士制度不可动摇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近日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认为,院士制度是中央长时间考虑后确立的,没有理由动摇。目前来说,院士制度是新生制度,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没落制度,它的地位不可动摇。路甬祥:明春研讨院士制度改革

  “社会上出现针对院士制度的评议和批评是正常的,我们会吸收其中正确的建议”。路甬祥院长透露,明春中科院将邀请院士制度比较好的一些国家的院士举行两次有关院士制度的研讨会,为两年后院士的增选改革做准备。

(责任编辑:史少晨)

引文来源:http://it.sohu.com/20060606/n243589804.shtml

TOP

众院士炮轰院士制度

2005年12月中旬,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即将揭晓,当此关口,一场关于“院士制度存废”的争议,猛然袭来。

  11月16日,一家媒体报道称,于上海举行的“院士圆桌会议”上,周光召院士建议,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

  周光召乃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其身份显赫,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外界关注。

  圆桌会议

  “当时一共13位院士参加。”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物理学家汪品先告诉记者,“圆桌会议”由上海科技学会主办,主题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自主创新”,但当时,大家不知不觉就将话题转到了院士问题上。

  汪品先首先发起了对院士制度的批判,“现在的院士类似于‘一考定终身’,承袭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不少院士对自身的定位错了,社会对他们的定位也错了。”

  “可能都对院士制度有看法吧,”汪品先回忆,“大家都开始讨论起来,但我们只是认为院士要降温,现在社会上将院士炒得太热了。”

  而据媒体报道,周光召院士后来在发言中说,目前很多院士都七八十岁了,几乎当上院士后没有什么新的成绩。他自嘲说,至少自己是这样。在一线的院士即使有点成果,也可能是学生帮着做出来的。

  此外,周光召还抨击了现在到处设院士像和院士馆的现象,“这实在有点过分,不利于年轻一代在科学上的成长。学术界应该是没有权威意识的,只有在统一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才能真正造就人才,实现科技创新。”

  “但我们并没要求取消院士制度,媒体也许误解了,”汪品先说,“包括周光召院士也只是希望改革现行制度的弊端。”

  周光召后来对与会的13位院士倡议,“如果大家同意,可以在适当时候共同提一个议案。”

  对于这些观点,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十分赞成,他告诉记者,“现在选出的院士,总体水平一届不如一届,虽然每届都有优秀人才加入,但平均水平不断下降。”

  “比如,两年增选一次时间太短,人才成长也没那么快,我曾经提出建议延长到三年一次,就我所知,和我持相同看法的人还不少,但始终未被采用。”

  邹院士认为,这种院士整体水平下降以及各种不合理情况正越来越严重,所以有很多人不满,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制止的话,还不如取消院士制度。

  制度诟病

  近几年,关于科技界的浮躁乃至学术腐败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2001年的“核酸风波”、院士候选人花钱做广告、863项目申报等等,都有黑幕被揭,尽管只是极少数,却给院士光环投下了阴影。

  曾在“核酸风波”中仗义执言的邹承鲁已年过八十,1980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告诉记者,学术腐败问题虽受到公众关注,但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日益猖獗。

  一位中科院院士透露:“有几位院士曾联名打报告,要求国家拨款40亿元,发展一个新项目。可结果发现,报告中的一些基本数据都算错了,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指标算错了100倍,产量算错了60多倍。后来幸亏有人发现,才及时制止了这个错误。”

  这位院士感叹,人们普遍认为院士治学严谨,说话可信度高,但如果科学家不靠严谨的治学精神,而是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去给决策部门施加影响,一旦国家按照这些缺乏严格评审的错误计算进行投入,岂不是大错特错?“某些学者成为院士后,往往变异为‘学霸’,”中科院一位人士说,“在学术上根本不讲科学精神,反而捧起了‘金口玉言’这一套,其后果,往往扼杀年轻才俊的创新精神。”

  这位人士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技界近年的世界排名不断下降:1998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世界第13位,到2003年已降至29位;此外,中国科技三大奖之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等连续多年空缺。

  “不能将此完全归咎于院士制度,”这位人士认为,“但院士制度是我国科研体制的‘金字塔顶’,这只能说我国包括院士制度在内的科研体制,已经迫切需要变革。”

  另外,对院士制度诟病最多的,当数选举过程滋生的腐败。

  邹承鲁院士告诉记者,中国的院士选举制度,大体公正,但不是绝对的,“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没这个水平却被选上了,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动。”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其《院士章程》中对院士增选有明确规定,新院士的产生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先由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然后汇总到中科院,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评审,最后由学部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

  邹院士介绍,按规定,候选人与投票的院士要回避见面,“但近几年的院士增选中,候选人自己出来活动的情况开始增多,更严重的是,不少单位和地区出于政绩考虑,主动出面活动,不惜重金攻关。”

  “比如单位组织一场学术活动,邀请许多院士参加,好吃、好喝、好招待,还送会议费、出席费,变相贿赂。”

  面对越来越普遍的贿选现象,邹院士认为,这些行为不禁止,院士制度就不可能公正。为此,他多次在中科院院内会议上,呼吁选举要公开透明,“不久前我还就此公开发表文章,希望所有候选人的资料能够在网上公布,任何人查看了都可提意见,接受全国科学界的监督,这样才会比较公正。”

  中科院主席团曾讨论过邹承鲁的建议,在会上同意,但没能实行,“他们告诉我,今年来不及了,下次再考虑。”邹院士说。

  特权效应

  截至今年增选结果出炉前,我国共有中科院院士687名,工程院院士654名。

  在我国,两院院士除非有重大问题出现,一般均是“终身制”,他们大部分享受“三重”津贴:国家、省市津贴,以及院士所在单位补贴,因其所在地区不同,数额各异。

  “在北京,科学院内院士津贴也就1000元/月,”邹承鲁院士告诉记者,“但在外地,特别是院士少的边远省份,院士享受的‘特权’不少。”

  山东一位院士曾透露,他当选后,单位给多少万,所在市给多少万,省再给多少万,加起来一年的“年薪”超过100万元。

  “院士的物质条件,现在大为改善了,”长期从事院士制度研究的顾海兵教授说,“比如西部某省举行了隆重的院士配车仪式,12位院士统一配备别克轿车,配车仪式锣鼓喧天,管号齐鸣,少先队员献花,记者云集。”

  院士因为是最高学术称号,因而就成了“万能人”,成了各界争相炒作的目标,院士们穷于应付各种的“考察”、“颁奖”、“座谈”,用于科研的时间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可想而知。

  顾海兵认为,“炒作使院士成了特权代名词,而巨大的利益刺激,又反过来促使大量的人想跻身其中,因而出现了1000多名候选人竞争100个增选名额,贿选不断。”

  对于种种衍生出的问题,两院无疑也为此头痛,中科院曾在2001年出台《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同时还宣布,有两名中科院院士因违背科学道德而被除名,其中一人受到法律制裁,但后经媒体追踪披露,两人多年前已被取消院士头衔,迟至2001年宣布,其象征意味不言而喻。

  中国工程院则在2003年公布过一则消息:从2002年10月至2003年6月间,该院共受理对院士的投诉信21件,涉及院士18人,调查结果发现,其中两例部分属实,两人均涉及研究成果归属问题,还有一位导师发表的论文有剽窃行为。

  该院院长徐匡迪曾提出“五个不希望”:不希望出现什么都参加的“社会活动”院士,不希望院士为了论文能在更高一级的杂志上发表而在别人的成果上挂名,不希望院士压制不同的学术观点、轻率否定别人的科研成果,不希望院士参加一些商业炒作和商业包装活动,不希望或就是明确反对院士参加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

  但凭“自律”或是“不希望”,能否解决积弊已久的制度问题?无论是内部的建议,还是院外学者的呼声都表明,院士制度已到变革关口。

(责任编辑:史少晨)

引文来源:http://it.sohu.com/20060606/n243589767.shtml

TOP

沈国舫回应取消院士制度:虽有局限性但不可动摇

【来源:工人日报】  
  就在媒体舆论与部分院士质疑中国院士制度、并建议取消院士制度的风口浪尖上,12月13日,中国

  工程院公布了2005年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本次增选工作自今年1月初全面启动以来,经过提名、遴选、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主席团讨论审议,报请国务院批准等程序后,中国工程院8个学部共评选出50名新院士。

  当天,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沈国舫首次代表院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正面回应诸多质疑,并坚定地表示,院士制度不可动摇。

  质疑一:院士制度存废争议

  【舆论声音】

  《南方周末》名为《众院士爆轰院士制度》的文章中提出,12月中旬,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即将揭晓,当此关口,一场关于“院士制度存废”的争议,猛然袭来。文章援引另一媒体的报道称,于上海举行的“院士圆桌会议”上,有院士建议,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

  【沈国舫回应】

  院士制度是中央长时间考虑后确立的,没有理由动摇。目前来说,院士制度是新生制度,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没落制度,它的地位不可动摇。中央对院士的专业意见也很重视,比如建立节约型社会、“十一五”计划等都听取了院士的相关研究报告;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战略研究等,都找院士做相关研究。遇到重要课题,中央领导都会参会,怎么可能废止或动摇院士制度。

  当然,院士制度也和任何一项制度一样,有其局限性,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人提出,院士增选时名额太少,评审组成员认为,两年一次的增选工作过于频繁,负担和压力比较重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在研究改革办法。院士制度的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

  事实上,在最近一次会面中,周光召本人否认了他曾提出“取消现行院士制度”的说法。

  质疑二:推荐院士存在潜规则

  【舆论声音】

  在《瞭望东方周刊》的相关报道中披露,一位刚刚参加完院士增选投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院士承认,评审过程中,存在到处送材料,送东西的不良风气。

  【沈国舫回应】

  院士评选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不良风气。存在写条子、打招呼、说情面,甚至一些单位通过舆论宣传等途径帮助候选人扩大影响的助选现象。但是,院士评选采用无记名投票,院士可以不被这些左右,也不存在来自上级领导等方面的压力。院方也会向院士强调这一点。

  我个人也会碰到此类问题,有时候婉言拒绝,有时候推说“我推荐的名额已满”,或在评选投票阶段,坚持自己的投票准则。

  事实上,在评选过程中,对于一些助选现象,一旦发现,院方会在评选中通报,涉及到的候选人将不会被选为院士。今年就有1例。

  质疑三:缺乏约束机制,能上不能下

  【舆论声音】

  《中国青年报》一篇评论直言,院士评选类似于“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评选院士,本来是对科技工作者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的一种肯定和奖励,如果这种奖励是终身制的,不仅会让一些院士搞错自身的定位,也让社会对其产生误解。

  【沈国舫回应】

  今年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同时,我们也同时公布了两封信,一个是《向当选院士所在部门和单位提出的建议》以及《给新当选院士的一封信》,里面都提醒院士所在单位以及院士本人,不要为社会上浮躁之风所影响,应在工程科技领域,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工程院内部还设立有监督委员会,受理一些投诉。今年同样收到一些对于个别院士的投诉,但投诉数量不便公开。对于这些投诉,我们会逐项调查核实。如果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会作出相应的措施。

  我们内部规定,院士75岁就进入资深院士行列,其实就是半退休状态。但是,要说取消院士头衔,并不可取。一些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头脑清醒,一些项目还是需要他们这样具有战略眼光、号召力、凝聚力强的人来担当领头人。

  质疑四:官员院士与院士官员化

  【舆论声音】

  《海峡都市报》的文章中说,按有关规定,院士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而且是法定的“最高学术称号”。“副部级”是什么?当然是行政等级;“最高学术称号”是什么?也是行政式的身份封赏。官本位下,原本只是荣誉头衔的院士,岂能不发生异变?

  【沈国舫回应】

  我们一再强调,评选院士不看出身看表现。当选院士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他是否在自身专业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至于他是否为官,是否经商,不会影响评选标准。新增的院士中,以工程管理学部为例,身为铁道部副部长的孙永福,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在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中,解决了冻土层施工、高原缺氧下施工人员的健康保障等问题,表现杰出而当选院士,与他的官员身份无关。

  至于一些人当选院士后为官,这恐怕与整个社会官本位思想有关。我个人认为,挡不住。

  质疑五:院士成为“会议院士”

  【舆论声音】

  在《瞭望东方周刊》的文章中,作者援引汪品先的话,有些人当上了院士之后,就到处开会,成了专职的“会议院士”。而且规格越低的会议,出场费越高,像一些地方性的会议,红包很多。

  【沈国舫回应】

  院士的社会地位,目前来看,有些地方的评价太高了,这没有必要。很多活动都非要请院士,但院士不是样样都通,不是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发言的。

  从经济收入角度看,国家没有适应现阶段社会情况的奖励或津贴制度,因此,存在一些地方看重院士,给出百万年薪的事情。实际上,我知道,很多院士的出场费很低的,1000元、2000元,高一点5000元,这比起一些经济学家,差很远了。

  有些人说,院士年收入达到10万,我认为,一些院士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当然,一些地方存在省、市等各级层层给院士发奖金、配车、分房等现象,但不是全部。我个人认为,院士年收入达到10万元应该是正常的,而如果与他们做出的贡献来说,年薪达到20万乃至30万元也可以,但最好不要到100万元。

  科学界还是应该淡泊名利的。

  质疑六:只增不减,能否实行换届制

  【舆论声音】

  同样在《中国青年报》的这篇评论中,作者建议,院士评选,不能只增不减,应当实行换届制。一旦当选院士,几年之后没有新的成果,应当主动让位,让院士也有一些危机感。

  【沈国舫回应】

  院士其实就是一个荣誉,是对科学家过去在其专业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一种肯定。就像诺贝尔奖一样,谁会苛求诺奖得主一定要第二次得奖。所以,一些评论说,当选院士后再难有建树,这样的评价并不公平。

  从长远来看,我认为,10年、20年后,院士的人数应该扩大而不是缩小。现在就工程院来说,75%的二级学科有院士。今后,这一比例还会增加,学科覆盖面也会更加广泛。同时,一批年轻人也会逐步涌现。

(责任编辑:史少晨)

引文来源:http://it.sohu.com/20060606/n243589551.shtml

TOP

中科院院长:全社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院士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俞铮 李惠子)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16日在北京说,全社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院士,科学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需要提倡学术自由,提倡理性批评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路甬祥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说:“获得

  院士这一崇高荣誉称号的科学家要在科学道德学风方面严格自律,成为全国科技界的榜样和表率。社会各界也要正确对待院士,不必邀请院士参与同他们的研究领域无关的评审活动。”

  他说,院士们也应有“自知之明”,即便在本学科领域也只是提供决策建议。

  路甬祥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学部主席团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常设领导机构。

  路甬祥说,院士是“科学之子”、“人民之子”,他们在科研上作出了比较杰出的贡献。当选院士的科学家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说:“一些部门和地方给予院士较高的待遇以及额外的研究经费,这表明它们对科学的重视。但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并不赞成给予院士过高的待遇。”

  据了解,目前国家每月给院士的额外津贴为200元人民币,一直沿用10多年前确定的标准。对于年龄超过80岁的资深院士,国家每年增发1万元津贴。

  路甬祥说:“最近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院士制度的评论,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会正确对待社会的关切,吸取中肯的意见,把院士制度建设得更加完善。”

(责任编辑:史少晨)

引文来源:http://it.sohu.com/20060606/n243589535.shtml

TOP

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取消院士制度不妥

【来源:新京报】  
  科技部将监督科技财经制度执行,严禁课题费提成等现象

  3月9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回答问题时表示,取消院士制度不妥,但院士制度有必要完善。

  去年年底,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前后,学术界出现了一场关于“院士制度存废”的争议。
  
      昨日,徐冠华在列席全国人代会前接受媒体采访,表达了自己对争议的看法。他首先肯定了院士制度的作用,“院士制度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一个很好发挥了学术作用的团体。”同时,他也没有回避院士制度存在弊端的现状,表示对改革持积极态度。他说,“我希望和其他院士一起来讨论,如何完善院士制度,这是很必要的。”学术打假也是近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徐冠华回应本报提问称,现在正在进一步修订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办法,通过政策的调整来鼓励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机制进行学术研究。他举例称,如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要鼓励科学家向国际高水平看;而面向市场的应用型开发,惟一的评价标准就是市场竞争力、市场效益。

  他称,以上方式是要“引导科学家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他提出,与此同时要严格管理,对财经制度执行实行有效监督,严格禁止拿课题费提成等现象。(记者赖颢宁)

(责任编辑:史少晨)

引文来源:http://it.sohu.com/20060606/n243589490.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