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方蘇雅's photos

横竖睡不着,灌点图片好了。dozingoff.
以前在柏林版贴过,可是改版之后找不到喽despair.gi


※※※※※※※※※※※※※※※※※※※※※※※※※※※※※※※※

公元1899年10月,一个42岁的法国人,此人名叫方苏雅,带着7部相机和大量玻璃干片(1885年才问世)、历时11个月后终于抵达了当时的云南府城- -昆明,开始了他对这个城市巨细无遗的注视。在此后的将近5年时间里,他阅尽了这里的山川湖泊、城镇乡村、街道建筑、寺庙道观,也包括上至总督巡抚下至贩夫走卒、乞丐犯人的各色人等,以及发生在这里重大或日常的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将目光所及的一切尽量地凝固在了他拍下的照片里。他当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些照片百年后将成为亚洲最早、最完整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概貌的纪实性图片;在他于1904年面对“变得如此熟悉”的景象无限伤感地说“永别了,云南府”时,可能也不会料到,这些照片有一天会被一个中国青年万里迢迢地带回故土。但他很快就会发现,在他进入中国生活长达10年之后,中国也将进入他整个的后半生,使他永不能忘怀。

方苏雅其人
奥古斯特•费朗索瓦(Auguste Francois)(1857-1935),中文名字方苏雅。1857年8月生于法国洛林地区一个殷实的呢绒商人家庭。15岁沦为孤儿。从军参与政变失败后,改学法律。1880年被省长比胡收为义子进入法国内务部、外交部。 1893年任法国外交部长私人秘书。 1895年12月起任法国驻龙州(今广西龙州)领事。 1899年12月起任驻云南府(今昆明)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 1900年3月兼任法国驻云南蒙自领事。 1903年9月兼任法国驻云南省代表。 1904年任满回国,同埃莲娜•马尔芒女士结婚后隐居乡间,并修建了一座名为“小中国”的庭院。 1935年7月4月病逝。作为一个殖民外交家,方苏雅是法国殖民外交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他所到之处与中国地方高级官吏交往很深,尤与广西提督、抗法将领苏元春交往甚密,结为兄弟, “方苏雅”这一中国名字也因此而取。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1903年昆明教案中方共雅轻易得到了清军的护卫,从家撤离。这从一个局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的主要特征。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全国形成高潮。方苏雅以自卫为名,携四十余驮军械至昆明,被南关厘金局扣压。方苏雅亲率数十人以武力威胁将枪弹抢回。昆明民众义慎填膺,包围领事府,捣毁了部分天主教堂。昆明群众的反帝斗争因清布政使治课带兵镇而告失败。方苏雅和32名法国人在云贵总督丁振铎的保护下全数撤低北部湾。1903年,昆明教案终以允许英法合办公司开发矿产、向法方赔款白银十二万两告终。 1904年滇越铁路破土动工,1910年建成的滇越铁路全长850公里,其中在云南466公里。在一份法国政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滇越铁路不仅可扩张商务,而关系殖民政策尤深,宜控制铁路修建权,以获大量的矿产资源。”方苏雅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来到云南。滇越铁路修建期间,大约有6万中国工人死在工地上。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fly]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fly]

TOP

TOP

贴完了,夜也尽了。现在是凌晨5点多,还有一个半小时该天亮啦。biggrin.gi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方苏雅使用过的玻璃底片盒:
Glass negative boxes once used by Auguste Francois

这些玻璃底片尺寸各不相同,适用于不同的相机。1985年它们连同其它一些物品被捐赠给法国国家博物馆。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方苏雅用过的带皮腔的相机:
A camera once used by Auguste Francois

类似相机方苏雅带了7部到中国,此外还从电影发明者、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手中借走电影摄像机一台,在中国拍下了长达30分钟的无声电影胶片。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奉旨修发”匠(1900年,昆明):
"Shaving the head under the imperial decree"
中国传统认为,骨肉肤发,受之于父母,因而不得故意伤害。由于严格实施确实有困难,有时只得变通。比如可以“修发”,但不能“剪发”,区别在于用刀不用剪,而且还要打着皇帝的招牌,叫“奉旨修发”。从照片来看,这个“美发师”的行头可能是奉旨做事的人当中最因陋就简的。他有效利用了衙门旁一块遮阳避雨的空地作营业场所,其标志性的东西则是红铜脸盆和挂在铁链上的毛巾。此外,一高一矮的两根登子也是当时修发者必备:矮登供人坐,高凳则用于顾客扶扑身体时所用。按说这种没有铺面的修发匠还应在担头上插一面“奉旨修发”的小红旗,不知何故被其自行废除。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九品”新郎官:
A bridegroom in the attire of ninth-grade official
足登官靴的新郎在喜衣外套着官服,胸前的练雀图案表明他是一个九品官。不过这官位多半是父母用钱捐来的,这也是当时大户人家在娶亲时的惯常做法之一。此时他手扶的木几上摆放的水烟杆、翡翠烟壶、雕花铜镜等也都是可以表明其身份与地位的值得炫耀的东西。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盛装的新娘:
A brige in gala dress
按罗养儒《纪我所知集》记载,新娘的妆扮为:头戴凤勒,身着红绸喜衣,上顶红绉盖头;髻上于金簪外再绾一如意形铜簪,于玉镯外更套一对铜镯;下围绿布裙,于绣鞋上更套上一双绿布软底鞋,名为踩堂鞋;脚踏一卷席子,一口袋米……。图中新娘的喜衣和头饰显然档次甚高,精美的刺绣图案花纹和银玉串缀遮面,其富丽华贵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散发着炫人的光彩,新娘能不顶盖头地在家中让方苏雅进行拍摄,足见方与其家人关系非同一般。但他们可能想不到,凭着这张照片,这个新娘的华服和青春已永驻于历史之中。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王炽的三小姐(1901年,昆明):
The third daughter of Wang Zhi
作为大户人家之女,图中的千金小姐在这种年龄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方苏雅与王炽结为干亲,出入拍照了无所谓。照片呈现了明清昆明的少女装束,与已婚妇人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头发和首饰,茶几上的摆设则同样程序化。从她胸前的念珠来看,家里人想必信佛。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