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正谋杀青少年?13岁少年竟是老人脑

 饮料当水喝引起慢性苯中毒———

  编者按

  饮料正在悄然地毁掉一些儿童!但这件事始终没有引起成年人的足够重视。今年8月31日,本报曾刊发《可口可乐正在制造矮胖儿童》一文,对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内的碳酸饮料影响儿童身高,导致肥胖这一事实进行了披露。时隔半年后,又一饮料伤害儿童的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近日,广东一名13岁儿童由于把饮料当水喝,最终导致大脑发生严重萎缩,其程度已经严重到相当于一位五六十岁脑血管硬化的病人。从儿童的主治医生那里我们了解到,此病例根本不是什么个案。


  苯甲酸是我国批准的32种防腐剂最常见的一种,由于价格低廉,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有研究显示,苯甲酸具有叠加毒性作用,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禁止在儿童食品中使用。而正是它导致了儿童脑萎缩、脑肿胀等一系列事情发生了。儿童出现这些本不该出现的疾病,孩子的父母有责任,但最应当引起警觉的应当是我们的监管部门。

  13岁的小林为何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13岁的小林(化名)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哥哥,在家里小林享受着来自全家人的关怀,在学校小林也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他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在班级里曾担任过班长、学习委员等其他的班干。

  可不知为什么,2005年10月刚进入中学的小林,学习成绩不断的下滑,他的班主任感觉有些奇怪,认为是家庭原因导致压力过大,使其受影响。于是找了一个机会与小林的家长进行沟通,双方沟通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可小林的成绩还是没有什么起色,记忆力明显下降,本来看一两遍可以记住的东西,现在看十几遍都记不住,有的时候自己刚刚拿起来的东西竟不知为什么要拿,往往到第二天才会想起来。后来,孩子突然出现了头晕、心慌心跳、哮喘、手脚麻木、抽搐等现象。于是家长带着孩子到一家大医院进行检查,医生通过询问和检查发现孩子有胃炎,同时还发现小林有哮喘,同时在这家医院,小林也作了脑CT检查,但并没有发现有肿瘤、出血、梗塞等症状。所以医生只是对其胃炎、哮喘以及心律不齐等症状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孩子还是会出现头晕、心慌心跳等症状,两个多月里,孩子就诊了两家大医院,都没有太大的起色,家长也焦急地不断寻医问药,最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颅脑科他们找到了吴运泉副教授,吴运泉副教授对小林作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小林确实存在胃炎、哮喘、心律不齐等症状,但是这些并不是小林得病的根源所在。

  小林不喝白开水或矿泉水,饮料就是他的水。

  在拿到小林的CT片后,吴运泉发现13岁的小林的大脑已经出现了萎缩现象,脑沟明显比正常的同龄孩子深得多,脑裂也明显增宽,大脑两半球分离,脑水(也称脑脊液,是保护脑子的)也明显增多,而脑的体积却比正常的孩子小得多,大脑与颅骨已经分开。而且在脑血流图的检测中医生还发现,小林的脑部血流不对称,左侧的血流流动得比较快,出现大脑动脉血管痉挛。这些明显的脑萎缩现象,不禁让吴运泉副教授感到惊讶,小林脑萎缩程度竟相当于一位五六十岁的脑血管硬化病人,这让人感到很震惊。

  是什么原因能导致一个13岁的孩子出现这样严重的脑萎缩现象呢?难道是先天性发育不良?还是受过什么外伤?

  吴运泉副教授对小林的病史和一些生活习惯作了详细的了解后,发现小林从小就是个机灵的孩子,背诗歌一两遍就能够记住,在学校里各方面也都非常优秀。这一点让吴运泉排除了孩子先天性脑发育不良的可能。他想会不会是孩子曾经受过外伤?在与小林的家长沟通后吴运泉发现,小林并没有受过外伤。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脑萎缩呢?

  吴运泉副教授详细地询问了一些小林相关的病史及平时的生活习惯,了解到小林家境比较富裕,从来不喝白开水或矿泉水,饮料就是他的水,在外面渴了就买饮料来喝,家里也放着成箱的饮料。这一细节让吴运泉联想到“苯”。

  20多年前他曾给一位同事的孩子看过病,那是一个小女孩,当时由于吃了肠虫清而引发癫痫,头痛、出汗等症状,这个时候吴运泉就接触到了苯,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他怀疑小林是慢性苯中毒。

  长期饮用饮料也可能造成慢性苯中毒。
Share |
Share

TOP

TOP

没有办法呀,来了德国都是这样,想喝水也不是太方便,,

特别是在外面

TOP

现在天天改喝泡腾片了,应该没什么副作用了吧

TOP

 喝饮料也能引起苯中毒?真让人不可思议。饮料与脑萎缩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吴运泉副教授解释,饮料中的一些防腐剂和添加剂,含有苯甲酸钠,它与人体内的胃酸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苯甲酸,苯甲酸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饮用会引起人慢性苯中毒。从临床上看,慢性苯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比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病人还会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的还会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吴运泉副教授介绍,像小林这样的病人,他曾经看过一些,比较明显的就有5例。不久前,南海的一位11岁男孩因脑肿胀入院,他家就是饮料批发商,家里有喝不完的饮料,他也从来不喝白开水。大量的临床经验不得不让他对饮料中的防腐剂或添加剂产生疑问,因为这些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用饮料代替水。

  是不是饮料中的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含量超标呢?记者从相关的资料中了解到,有关防腐剂的用量标准是非常苛刻的,允许用量是可能产生毒性量的不到1/100。这个数据也就说明,即使大量地饮用饮料对人的身体危害也不会太大。但这些孩子出现的情况又将如何解释呢?

  吴运泉副教授认为,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饮料,也许长期饮用问题不会很大,但也不排除这些孩子在饮用饮料过程中买到了一些非正规厂家生产的饮料,加之在长期的饮用过程中,苯甲酸毒性的长期叠加,导致了孩子慢性苯中毒。

  相关知识

  一些国家已禁用苯甲酸

  据了解,我国批准的防腐剂共有32种,最常用的有苯甲酸(盐)、山梨酸(盐)等。苯甲酸的毒性大于山梨酸,在相同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为山梨酸的1/3。因此一些国家已普遍改用山梨酸作为防腐剂。但因苯甲酸及钠盐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是主要的防腐剂。有研究显示,苯甲酸具有叠加毒性作用,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禁止在儿童食品中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