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儒家文化的先进性

陈冰(伦敦)

  这些年,“先进文化”常被中国人提及。从北京中央领导的讲话到文人墨客的随笔,“先进文化的代表”、“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等用语铺天盖地,大有一种向前看的进取和向外望的自信。

  很少有人向身后回眸,先进似乎与往昔不搭界,与历史无关。假如有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儒家文化是先进文化”,很有可能让人笑掉大牙,外加一句“胡言乱语”,出版社一定不会给类似的学术专著签发“出生证”。

  首次公祭孔子,也许可看作是中国自“五四”砸了牌位、“文革”挖了祖坟后,对孔子的彻底平反。但能否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复兴的蓝本,则是模棱两可,困惑重重,就连时常“放金屁(精辟)”的文化学者亨廷顿也一筹莫展。他画过一张文明谱系图,把世界各地的文明类型及源流清晰地标示出来。但是,他给现代中国划了一个问号,不知道该给中国一个怎样的文化定位。

  如果把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复兴之本,那等于承认是它一种“先进文化”。那么,儒家文化究竟是不是先进文化呢?

儒家文化是先进文化

  检测一种文化的先进与否,最直观的方式是把它放在现实比照,看能否对当代人的行为有引导作用。我们不妨做个小小的试验:如果孔子活在今天,他会是怎样一种人?

  他可能是政府官员,怀着仁义的心从政,体察民情,且以“中庸之道”(即常识)作为政策制定之准绳。他会“坦荡荡”地接受监督,而不会“长戚戚”地抱怨媒体总在添乱。他更在乎做了多少惠及老百姓的实事,而不以大话和假话来虚构政绩,或者从外语中拾捡一些时髦的术语信口开河。

  他知道“政”就是“正”,自己身正有德行,也劝民有礼、守法律。他对下温和恭谦而不会动辄训斥臭骂,以显权势,他对上敬重有节而不会低首阿谀,以求提拔重用,不会打压、甚至把与异己送入牢房。

  他可能是外交官,揣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信念,衣着得体地站在国际舞台上宣示东方大国的立场和观点。他知道各色人种本性相近、文化各异,因此把人类的“和”,无论是和谐相处还是和平共存,作为外交活动的中心思想。

  他机敏地吸纳世界各地能让自己生活更有色彩的东西,但不会轻易地交出中国数千年积累的“王道”、“家法”,不会面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霸气放弃原则、投下弃权票。

  他像青铜一样坚强而严正地维护着国家尊严和人类公德,但在一番唇枪舌剑后依然彬彬有礼地与对方握手道别,为下一次会面留下余温。

  他可能是企业家,追求财富但取之有道,盘算利润却不至于克扣可怜民工的工钱。他言而有信,无论对国际合作伙伴和国内消费者,都不会吹得天花乱坠而实际上服务得一塌糊涂。他承认社会阶层有别,坐着劳斯莱斯上下班而不失仁义和礼让,宁愿让人称他为“张子”、“王子”而不是“张总”、“王总”。

  他可能从事任何一个行业,搞建筑不会把往昔的文化遗产如胡同和残庙一扫而光,然后突击赶制出俗气的洋衫褂,还沾沾自喜成现代化的杰作;他搞服装加工不会让老外痛斥为“血汗工厂”;即便做他最不情愿的安全套,也不会把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注册为商标。失去道义而聚得的财富,在他眼中如浮云。

  他可能是学者,胸怀救世情怀,投身于智慧引领和驱愚辨真长旅。他以发现新的思维路向、寻到能让人们生活更富足的方法而欢悦。他不愤不咎,呕心沥血,所以他不可能一年内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好几本专著,他不会把“院长”、“主席”和数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顾问之类,印在名片上招摇过市。

  他注重知,更强调识,不会昨天从卢梭著作中盗版点什么加注到自己的程序中,今天再从新自由主义的词库中搜罗点什么,换个说法就据为己有,大肆宣扬。他的脑子总不被先见和习俗之壳所局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一想到“学霸”、“权威”之类的字眼就感到可笑。

  他可能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而不是财情开处方;他可能是警察,闻义而从,慎而有礼,不会让良民害怕;他可能是旅行者,畅游各地景观而不会大声喧哗,大把扔垃圾,大胆骑在古炮筒上留影;他最可能是一位教育家,清高不乏和蔼,始终把做好人、成良才、肩负社会责任作为从业守则。

  这些只是根据《论语》的只语片言勾勒的素描,既不显陡峭也不见过时,足见孔子的思想和他所倡导的做人风范至今有效。其实,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流长而不衰,本来就是得益于孔子及其后历代圣贤的精神滋养。如果把追求道德仁义摆在第一位的文化称作“先进文化”,那么儒家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不是先进文化的全部

  我希望中国人公祭孔子,是对文化身世的正式确认,是对五四“打倒孔家店”以来连绵不断的反传统思潮的抵制,对历史虚无论的矫正。但愿今后能持之以恒地祭孔,让人们在对圣贤的缅怀中体验文化血温,创造性地给世界展现一个有教养、有体面、敬而不畏的中国。

  儒家文化当然不是先进文化的全部,孔孟之道中同样存在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谬论,比如“民可使由知不可使知之”、“父母在,不远游”等等。孔子周游的列国,现在不过是中国的几个省市,而今的“列国”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以及月球、宇宙。

  孔子的世界里主要是锄头、长矛、牛车、茅屋,而今的世界则充满数不尽的新鲜玩意儿,如飞机、手机、计算机。用农耕时代的社会管理方式来治理现代国家,不是专制就是沦陷成外强的玩偶。中国近代史已表明,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在对传统的整修中加注新的基因,死抱“祖宗之法不可变”只能挨打;中国当代改革实践证实,在政经体制和社会管理上有更多独特的创造才会冲入强林,却也不能把中国文化的核心知识产权出让出去。

  祭孔只是理清了文化上的“我是谁”,如何回答“我将是谁”,则靠不上孔子而要靠现代人自己。从某种角度看,文化复兴是按照中国的文化结构,吸收西方先进的制度,是新文明的创造过程。

  实际上,儒家文化与西方制度并不是水火不容。比如民主制度,按照中国儒家的王道政治,符合“天下归往”的民意合法性,应该可以吸收。民主通过制度性的程序安排,可以较及时、准确、全面地表达并实现民意,比君主制度要可靠得多。

  深圳儒学家蒋庆先生根据王道政治的三重合法性所构想的民主制度,超越了西方民主的功利化、平面化特征,实在值得关注和讨论。他依据“天道的合法性”、“历史文化的合法性”、“民意的合法性”原则,提出未来中国的民主制度应是立体化的“三院制”:鸿儒院、国体院、俗民院,革除西方制度中“民意独大”的弊端。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像台独这样割断历史文化的丑事就不会发生。

  再如,儒家文化和研制先进武器也不矛盾。儒家的“王道”并不是不讲武力,而是讲要在道德的意义上来使用武力,如征伐不义,驱逐夷狄。儒家不是天真的和平主义者,而是认为武力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有其价值,具有直道而行的阳刚性格。中国发展先进武器,只是防御止恶,以保卫自己不被侵犯,符合儒家价值观。

  中国人应当自信,儒家思想的先进性为新文化的创造和拓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应当好好珍惜并加以承续。孔圣人已为中国形象划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框架,留给我们的是如何添砖加瓦。孔子的中国,是让世界敬重的中国。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

儒家治国,道家修身,佛教修心.中国文化的魅力是儒教

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佛教. 佛教三藏十二经2000多部,浩瀚如海,

基督教的一本圣经是远远赶不上的.....
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学会善待自己。

TOP

对于目前文化缺失的中国

任何文化都是先进的

富士山上扬汉旗,樱花树下X倭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