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IERHOFF 于 2006-7-4 12:25 发表

曹曹操当时的野心 也应该算的上是路人皆知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诸葛亮去辅佐他 那岂不被人耻为助纣为虐   

仔细看一下 自从曹操劫持汉帝 暴露野心后 好像没有几个名人投他门下的了   要知道曹操在一开始登场的时候可是表现的非常忠汉的  所以他早期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着他  而当他完全暴露野心后 比如旬氏叔侄都是宁死不屈而死了

可以看一下三国鼎立后,魏蜀吴谁获得的新人才最多?

如果没人投奔曹家,后来的晋国那些人才哪来的?小说里描写司马家可是比曹家更奸诈险恶的。

是小说总有漏洞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写的奸诈无比,可是又没法改变曹家人才旺盛势力强大的事实。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BIERHOFF 于 2006-7-4 12:26 发表

武侯祠的那副对联 谁写的来着

清人赵藩
上联当指的是诸葛亮平定南中,用“攻心”使孟获臣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又不好战的军事家。下联是用“审势”来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宽严得宜的方针政策,以此提醒后来的当权者要从中吸取教益。

TOP

原帖由 BIERHOFF 于 2006-7-4 12:25 发表

曹操当时的野心 也应该算的上是路人皆知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诸葛亮去辅佐他 那岂不被人耻为助纣为虐   

仔细看一下 自从曹操劫持汉帝 暴露野心后 好像没有几个名人投他门下的了   要知道曹操在一开始登场的 ...

好像道理越来越清楚了,一方面刘备有恩于孔明,另一方面孔明似乎还是认为曹操是贼

TOP

原帖由 robinhold82 于 2006-7-4 12:20 发表
能攻心,则反测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世,则宽严皆误,后来制蜀要深思!
蜀国不兴,诸葛是有责任的,一味地穷兵黩武.再说曹操那里人才太多,势微又有雄心的刘备才是诸葛亮实现野心最好的老板.

武侯祠的那副对联 谁写的来着

TOP

原帖由 天佑中华 于 2006-7-4 11:45 发表

绝对有这个道理.但是曹操才是当时的大汉丞相啊,这可是汉朝天子封的.就是说在当时曹操才是汉室正统,而刘备只是姓刘而已,就算汉朝天子叫过刘备皇叔,但身份非常的可疑.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点.就算刘备是真正的汉室宗 ...

曹操当时的野心 也应该算的上是路人皆知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诸葛亮去辅佐他 那岂不被人耻为助纣为虐   

仔细看一下 自从曹操劫持汉帝 暴露野心后 好像没有几个名人投他门下的了   要知道曹操在一开始登场的时候可是表现的非常忠汉的  所以他早期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着他  而当他完全暴露野心后 比如旬氏叔侄都是宁死不屈而死了

TOP

能攻心,则反测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世,则宽严皆误,后来制蜀要深思!
蜀国不兴,诸葛是有责任的,一味地穷兵黩武.再说曹操那里人才太多,势微又有雄心的刘备才是诸葛亮实现野心最好的老板.

TOP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7-3 21:16 发表
我觉得诸葛亮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吧。曹操那边人才实在太多了,郭嘉,嘉诩,陈昱,杨修……
到了刘备那里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不同,更能施展他的抱负。

我也是这样想的 还有一点 可能是封建思想作祟吧  虽然刘备离皇亲国戚远了点 但是人家毕竟是姓刘的  他得天下 从一定程度上说 是继承  曹操就是篡汉了

TOP

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

TOP

原帖由 天佑中华 于 2006-7-4 11:45 发表

绝对有这个道理.但是曹操才是当时的大汉丞相啊,这可是汉朝天子封的.就是说在当时曹操才是汉室正统,而刘备只是姓刘而已,就算汉朝天子叫过刘备皇叔,但身份非常的可疑.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点.就算刘备是真正的汉室宗 ...




备不是争,而是讨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贼。

不要忘记,天子的给备的衣带血书。备当时悲痛欲绝,发誓要除掉曹贼。

至于后来的事情,那都是时势造就的。

TOP

原帖由 madong_com 于 2006-7-4 11:40 发表
乞有辅佐贼的道理???

绝对有这个道理.但是曹操才是当时的大汉丞相啊,这可是汉朝天子封的.就是说在当时曹操才是汉室正统,而刘备只是姓刘而已,就算汉朝天子叫过刘备皇叔,但身份非常的可疑.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点.就算刘备是真正的汉室宗亲,那他和正统的天子争也算谋反了吧,虽然这个皇帝是曹操的儿皇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