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1221
- 威望
- 2101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3158 小时
|
21#
发表于 2004-10-28 11:44
| 只看该作者
“病”方 懂名牌才爱奢华
有一个现象记者至今觉得很奇怪:国内80%的时尚杂志都集中在北京,但普遍意义上的北京女子依然缺乏对时尚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理解;上海时尚杂志中只有一本《ELLE》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但大部分上海女子却都是时尚专家。站在北京人的立场上说句狭隘的心里话,最令人气愤和着急的事情,就是看到一个北京的时尚编辑穿得还没有一个和时尚不搭界的上海女孩有感觉。
这也许就是天生背景加上后天志趣和努力的结果了,再加上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就是奢侈品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奢华的正常状态应该是,深谙名牌之道的人们超越了以物论物的阶段,认同并真正理解名牌所蕴藉的文化内涵,并能为我所用,找到最适合并能真正塑造自我的风格。世界上大多数奢侈品植根于欧美的文化土壤,他们对名牌的来历、所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所表达的风格有很明确的认识。而国内的人包括上海和北京对西方时尚文化的精髓依然保有距离。正是缺乏对名牌真正的理解,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发生了。某以名门淑女概念著称的大牌手袋委托调查该品牌在中国的消费者状况,结果竟多是“小姐”。劳力士在中国也沦为大款标志,实际上它是国外很多艺术家所喜好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