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做比较例子不太合适

我说的问题是,尖子生只是在学习方面,由于从缺乏培养,很多人在心理上面很脆弱,并不是学习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强,这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这样的尖子生,最后由于无法及时调整心理而出现种种不幸是很令人惋惜的。

还有,只有中国才会觉得20岁还只是个孩子。。。。。
当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能融入陌生人的社会,那蛮可悲的。

香港社会确实像你说的,并没有为这群内地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像家一样的环境,不过我们不能要求社会为了适应你而改变,只有你去适应社会。

香港科大把内地生打散分到香港学生的宿舍我觉得是个很正常的措施,这给了内地生一个挺好的,融入香港社会的机会,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这个他们认为很正常的大学生应该有的能力,没有出现在这些内地生身上,为什么一定要抱团?没有同乡自己就不能生活了?

这还依旧在华人区域,你说普通话周围人能懂,吃的东西也都差不多,电视报纸杂志都能看懂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驴子 于 2008-6-6 09:28 编辑 ]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8-6-6 10:05 发表

问题不在这些孩子身上
内地的教育,过重的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几乎完全忽视了其他方面

这样的教育畸形,并且造成的社会问题很严重,比没有高科技人才更严重

内地的教育当然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是缺少融入其它文化的能力。但香港本身对内地的强力排斥也是个主要因素。这些内地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教育,但并不代表他们缺少这种能力,但应该给他们时间和环境,你不可能指望这些不到20岁的学生,几个星期就适应吧。你用了多少时间适应的德国学习?你有没有为了奖学金而拼命考好每一门课?你有没有在德国的学生宿舍里看到这么多对中国人的侮辱?你适应德国时你已经多大了?
你要知道这些都是内地的尖子生,如果环境合适,他们的大多数人以后会有机会美国的常春藤大学,他们在你我的年龄时会成为世界的顶尖人才,他们在我们现在的年龄很多方面包括心理素质都会在我们的水准之上。

TOP

原帖由 m2p 于 2008-6-6 09:05 发表
现在想想当年我刚到上海读书的头两三个月心理也挺难受的,又想家又孤独。同学大多是当地人,第一不熟悉,第二平时没课就都回家了,宿舍空空荡荡,第三他们平时用上海话


确实是这样,我进大学后头2个月,几乎没怎么和自己寝室或者班级的人在一起,天天一有空就去找高中的那一帮子同学吃饭打牌

过了几个月后,才开始熟悉班里和寝室里的人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m2p 于 2008-6-6 08:54 发表
很多都是小地方出来的尖子生,一下子就到了香港,受冲击过大也有情可原。都是些刚高中毕业的小孩,而且香港人又比较排斥内地人,不喜欢讲普通话等等,香港消费又高,这些内地普通家庭的孩子受的压力也太大了。
对小 ...

问题不在这些孩子身上
内地的教育,过重的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几乎完全忽视了其他方面

这样的教育畸形,并且造成的社会问题很严重,比没有高科技人才更严重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现在想想当年我刚到上海读书的头两三个月心理也挺难受的,又想家又孤独。同学大多是当地人,第一不熟悉,第二平时没课就都回家了,宿舍空空荡荡,第三他们平时用上海话交流我们也听不懂。我们这些外地学生大多会有这种不适应感,这些是那些本地学生和我那些留在家乡读书的朋友所了解不了的。这么强烈的不适应感反倒我在德国时没有过,可能因为那时刚离开中学,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差的缘故。
这种感觉大概一个学期之后就慢慢消失了,关键是因为慢慢熟悉的身边的环境和同学。后来我身边的上海同学也越来越多的说普通话,而我们也能听懂一些上海话,适应其实是双方的事情。我想香港人可能缺少接受内地人和文化的心情。

TOP

很多都是小地方出来的尖子生,一下子就到了香港,受冲击过大也有情可原。都是些刚高中毕业的小孩,而且香港人又比较排斥内地人,不喜欢讲普通话等等,香港消费又高,这些内地普通家庭的孩子受的压力也太大了。
对小孩子应该多一点宽容,不能以你们今天的心理素质去要求他们。

TOP

智商高,情商低的一群人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