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517
- 威望
- 983
- 金钱
- 3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1377 小时
|
15#
发表于 2009-2-11 0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aotun 于 2009-2-11 11:07 编辑
看看五行理论的基础部分:
金匮真言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四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基本上,中医的核心就在于此了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每个器官对应一个方向,一种物质,一种味道,一种动物,一种谷物,一种声音,一种色彩,一个时间,全部使用机械的一一对应方式.
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理论的基础,所谓的天人合一,其实指的是此理论体系.
这里标识了这个理论所确定的人体的五个重要器官的基本属性,请务必注意,这些属性是按一定的规律互相发生作用的,也既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说是理论,其实,在当时历史的知识水平条件下,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可以想象,比如,金生水,指的是水气会在金属表面凝结,金克木,指的是金属可以很容易的切削木材料,而有意思的事情也在这里,所谓的机械,由于无个器官和五行对应,而五行又和各个分类的各种特性对应,因此,老祖宗就生拉硬套的规定了许多人体内部的规律.
我举一个例子,中药,按中医的理论,中药的药性由几个特性来规定,第一,五种确定的味道,神农遍尝百草,并不是他能够直接尝出这些植物和什么疾病有关联,而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来进行的,他要确定的,就是各种植物的基本中医药性:味道.
有意思的是,可以说,这个遍尝,是符合科学的基本规则的,只是前提和结论是不科学的.
中医的药性还包括另外的非常可怜的几个特性,轻重,冷热,就是该物质的几个基本的物体特性.
我们看任何一味草药,对其药性,就这么几个简单的描述:五味的若干组合,轻重沉浮的特性,冷热的手感,和一点经验.
如果研究药方的搭配,则更有意思说是迷信,有的人会不满意,但去看看被正式宣布为迷信的风水,在来看看中医,相信怀疑此点的人,定会对其区别和共同点有更深些的认识.
而这几个特性,是和人体的重要器官的五行特性对应的,中医的药方,就是使用中药的这几个特性,根据五行的互相关系,在经过所谓的辩证,来确定的,如果我们真的这样讨论下去,讨论到伤寒论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全部伤寒论,如果把这些荒唐的中医理论全部拿掉,其实只有几个植物,才是对他讨论的疾病有疗效的,但却和整部书所谈论的理论没有关系,中医只可怜,就再于此了,学习中医,一生一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方子有效,为什么无效.
这其实是人类文化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时期,用当时的知识,对人体的系统进行解释的一种尝试.
但我们的老祖宗在此基础上扩展出了一套理论,就是中医.
而且,再次强调,上千年,这套理论的基础没有改变,尽管明清年出现了若干新的体系,但中医的基本核心理论没有任何改变,起分析的基础依旧是根据人对大自然的理解方式进行的,就是说,中医的核心理论和人的工作机理实际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体系,结果自然可知,于是有东亚病夫一说,中医对此是脱不了干系的. |
-
1
评分人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