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254
- 威望
- 4411
- 金钱
- 4
- 阅读权限
- 11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3091 小时
|
13#
发表于 2008-3-1 21:16
| 只看该作者
8、八达岭长城关城建成
1505年,大明帝国北部边防更加巩固了一些。京城锁钥八达岭长城的关城在这一年建成。
盘踞于蒙古高原的游牧势力一直是帝国的心腹大患。京城通往蒙古高原最为便捷的通道——关沟,就成为重要战略要地。为了维护帝都的安全,明帝国在四十里关沟要道上设置了三道重卡:南口、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八达岭关城的建成相当于在帝都北部关卡上又挂上了一把大锁,让人放心了许多。
在中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拉锯战中,修建长城成为农耕民族的必然选择。这并不是说农耕民族在与游牧民族的交锋中总是处于劣势。相反,我一直很反对农耕民族在军事上不如游牧民族的看法。游牧民族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集聚起大批军队,利用弯弓快马的优势对农耕民族造成重大的冲击,使农耕民族猝然之间根本无法抵御。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要看到,游牧民族不事生产,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对抗战。比如,当青黄不接之际,农耕民族可以利用原有的积蓄支持战争,而游牧民族往往只能远遁。历史上的战例也表明,农耕民族在强盛时期完全可以彻底击败游牧民族,比如汉唐。不过,不管强盛到什么程度,农耕民族也无法根绝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也是由其流动性决定的。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拿来比喻一下这种状况倒也贴切。
修建长城其实是农耕民族的理性选择。游牧民族往往是择时而击,并且这种冲击是破坏力巨大的,往往意味着财产生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对付这种威胁成为必需,可供理想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动出击,如汉唐盛世时期的做法。这种方式能够击败敌手,换来暂时的安定,但不能根绝。而要维持这种攻击力,就要做很多事,付出很多成本。且不要说庞大的战争支出,单就是最起码的养马,就意味着对大量耕地的侵占,而耕地对农耕民族来说那是命根子。还有,农耕民族的出击并不能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能带来的倒是大批新兴的军功贵族,这意味着更大的负担。所以,修建长城,以逸待劳,抗击游牧民族不定时地攻击,成为比较划算的也是可以常态化的做法。
在与外界隔绝、主要是一种文明自我演进的时代,这种做法是理性的,也是最佳的选择。然则,等到了另一种文明发起挑战之时,这种做法就显示出了局限性,它无法接受到刺激的讯号,也无法提前适应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便是落后挨打,于是早先最佳的政策便被后人归之为“闭关锁国”了。而1505年,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的前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