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中,越军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向我前沿两个阵地发起轮番的进攻。我后续部队实施增援,冲击路上,越军的炮弹筑其道道“火墙”。一批批的战士倒下了,一批批战士又冲了上去,一个波次受阻了,又一个波次涌上前……

年轻的战士,面对死亡,他们无所畏惧;为了祖国,他们浴血奋战;为了胜利,他们前赴后继。




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自然成了路;有路也好,没路也好,为了及时增援前面浴血的兄弟,无论如何也要往前冲。





“一.一五”战斗中前去增援的士兵。



一颗铆在阵地上的“钢钉”

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坚守英雄连”的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战士杨启良

当越军逼近无名高地时,只身坚守在阵地的战士杨启良,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毫无惧色地一边连续投弹,一边对着对话机呼唤:“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凭借有利地形,他带伤孤身作战四个多小时,打退越军从班到排的四次进攻,毙敌十八名,被战友称为“老山王成”。



“坚守英雄连”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在一次防御战中,激战六十九个小时,打退越军发动的十七次排至营规模的进攻。歼敌二百六十余人,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



在指挥所内,紧张的气氛并不亚于前沿阵地。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战斗态势将变得不可想象。



战斗的间隙,战士们抓紧时间修筑战壕工事。



尽管从这个角度上看不到进攻的越军,但战斗的紧张与残酷依旧依旧撼人心弦!
Share |
Share

TOP



胜利可以被搬上银幕一百次、一千次……
而属于我的生命之光,
也许只能给祖国一次强烈的照耀!
因此,在我的刺刀没有被扭弯以前,
我自豪地宣告:
塑造英雄不朽的形象,
决不乞怜于罗丹式的雕刀!




请记住这张照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硬骨头六连其中16勇士的的留影。而这张照片却成为其中10人的绝唱;成为活着的人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痛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战斗照片





战士黄仲虎。在收复某高地的战斗中带领4名战士插入越军阵地侧后,用手榴弹将越军阵地上一挺高射机枪炸毁,越军射手炸死。黄仲虎在阵地上反复冲杀,打退越军的增援和反扑。在战斗中,一人炸毁越军暗火力点一个,掩蔽部三个,缴获轻机和高机各一挺。中央军委授予黄仲虎“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老山战区位于炎热潮湿的南亚丛林地带,在这里除了每天面对越军的进攻以外,还要面对蚊虫没完没了的“进攻”,照片中的防蚊帽是不是很少见?



血火一一六高地。

  战斗之激烈是动人心魄的。仅一月十五日这一天,我坚守一一六高地的战士就经受了越军八千余发炮弹的轰击。约三百平方米的山头上,平均每平方米落弹26.7发。整个山头的标高下降了5米。原先,山顶上有两柱17、20米高的石笋,现在,变成了不到一米高的石墩。山顶一片枯焦,没有一叶翠绿。抓起一把沙硕,也可以从里面拣出五、六块弹片。我们的战士令人难以想象地抗住了越军的炮弹,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

看!“钢铁阵地”一一六高地在战火中巍然屹立!昔日郁郁苍苍的青山在炮火的肆虐下满目苍夷,再也见不到青绿青绿的树木了,只留下焦黑焦黑的土地……



部队领导向一一六阵地的守卫者赠送感旗!感旗本身并无多大的经济价值,但却是对付出的认可,对生命价值的认可。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在一一六阵地防御中牺牲的李桂友烈士!



一一六的钢铁守卫者——张文彬



一一六防御中阵亡的许和平烈士,方寸之间留下了永恒的一刻!



让热血互相感受着,
让生命互相感受着,
让祝福和光荣互相感受着,
让大地和天空互相感受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