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香满口 回忆成都的旧时美食

现在的成都,遍街山珍海味,但是我却麻木不仁,提不起胃口。但是奇怪,一说起成都过去那些好吃的地方,时至今日,还让我口水滴答。

    上世纪70年代,最喜欢到文化宫旁边去吃担担面。开始是9分钱一碗,外加一两粮票,后来涨到了1角2。店堂里永远人头攒动,门口右手边是卖票的,如果两人前往,一人买票,另一人就要冲进去找位子,客人个个吃得哧溜哧溜的,满头是汗,满嘴红油,等位子的人要紧靠在吃客面前,寸步不离,稍微打一个梦觉,吃客起身的一刹那,凳子就从侧面不翼而飞。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一大摞的小面碗端上来,嗨,吃起来真过瘾,吃了一碗想二碗,吃了这回想下回。

    担担面的邻居是著名的夫妻肺片,门口永远都排着长龙,全成都市的人都可能在什么时候拿着饭盒到这里来排队,当铝皮饭盒里装上红亮红亮的肺片的时候,家里一定有尊贵的客人。

    往东走就是钟水饺,路南是有名的耗子洞张鸭子;再往东走,有一家煎饺子,好吃得不得了,成都市的帅哥靓女似乎都云集此处。上了春熙路,在新闻电影院的旁边,有一家小笼包子店,父亲带我去吃过几次,包子一咬就冒汤,是我至今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再往下面走,就是更著名的龙抄手了,那个时候的龙抄手没有小吃套餐,只卖抄手,一端上来香气扑鼻,那个时候在这里工作洋盘得很,据说排球女将张蓉芳的母亲就在这里工作哦。

    再走到盐市口,那个时候叫英雄口,好吃的也多,最喜欢去的是一家谭豆花,是我吃的豆花中,红油海椒调得最好的,香辣香辣,不摆了。东御街正对着的一家洞子口张凉粉店,店面很小,但是生意好得吓死人,是全成都口岸最好的地方。附近还有一家晋阳楼炒面,堂子比凉粉店大多了,一天到晚挤死个人。

    再走到东大街上,有一家卖牛肉焦饼的,在饿慌了的时候送到嘴巴里的感觉,比拣到一万块钱还解恨。再走一截路,就到了青石桥的肥肠粉店了,尽管只是一间小店,但是远近闻名,我有一个同事,上海人,住在罗家碾,经常专门步行到青石桥,就是为了吃它一碗肥肠粉,太感人了。

    另外,还有西御街的芙蓉蒸饺、青年路口上的天津水饺、古月胡的三合泥、北门大桥桥头的师友面、铜井巷的红油味精素面、金玉轩的醪糟、矮子斋的抄手、麦邱的包子和凉拌兔肉、簸箕街广福寺的蒸肉、竹林小餐的凉拌白肉、味之颐的泡菜。

    现在你们都身在何处呢?

TOP

简单美味的回锅肉 回味悠长

几乎在所有的川菜菜谱中,都把回锅肉放在显要的篇幅。但是,几乎所有的介绍和说明都非常简单,不外乎是猪腿肉多少,蒜苗多少,调料也就是郫县豆瓣、甜面酱、酱油三种。全中国进厨房做回锅肉的人不知有多少,但真正能做得让人闻之垂涎、视之开胃、食之迷情、思之回味的,天下有几人?我妈做的回锅肉吃了让我觉得闷~~!曾经遇到一个老人,据别人讲,他的厨艺,得过蓝光鉴先生几天指点;川菜一道的道中行者,没有不知道蓝光鉴先生的,他是现代川菜的开山鼻祖,以南北烹饪高手之艺融会于川味,将天下名菜以川味出之,开创了一代川味正宗,后来的孔道 生、周海秋、曾国华等许多川菜大师,都是他的徒弟。蓝先生以一生心血智慧,创名品,定格局,教养一代高徒,终于使偏居于巴山蜀水的川菜、使街巷酒肆中的地方风味在中国洋洋大观的烹饪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华饮食执鼎大派,这是何等的功德伟业!我生也晚,无福无缘亲受蓝光鉴先生的饮食恩泽,但能遇上一个受过一代宗师教诲的厨师,也是三生有幸了。

    这个老人讲,做回锅肉,关键在精细二字,越简单的,就要越用心;一是选肉要精: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后腿二刀,肥四瘦六宽三指,太肥则腻,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成型;二是煮肉要调味:很多人清水煮肉,难出肉香,因此,水滚开以后,要先放入生姜(用刀拍开)、大葱节、大蒜、花椒吊汤,等汤气香浓,再放入洗净的猪肉,六成熟就捞起备用,不能煮得太软;三是切肉要巧: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断,热的时候又烫手,下刀难以均匀。懂行的厨师,把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趁外冷内热时下刀。现在有了冰箱,可以把刚煮好的肉速冻两三分钟,这就更好切了。厚薄适当,分半为佳,刀刀断开,片片均匀;四是配料要正宗: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县豆瓣,用刀剁细,甜面酱要色泽黑亮,甜香纯正,酱油要浓稠可挂瓶壁;五是煎熬要拿准火候:一些在家里主厨的人,习惯冷锅放油,还习惯直接放生油熬熟后做菜,一般来讲,这都是烹饪之忌。冷锅热到劲起,油温过高,生油熬熟,油烟太重,炝入菜中,大败菜的本味。因此,应该待锅热后,放入已经熬熟的油,做回锅肉也要先放一点油,最好是熬熟的菜油,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现在城里人,已很少用菜油的,况且,市面上也很少能买着质地清醇的菜油,那就只好用调和油了。还有人怕油太重,干脆不放油,直接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煎熬,这样做,油是不重了,但肉也干焦了,入口难以化渣,全无了回锅肉干香中徐徐而来的细软。其实,嫌油太重,下配料和佐料前,倒出一些就是。

    热锅中油到四成温烫,就可放肉煎熬。记得老人讲,这又是一个细微处。切好的肉,放了一阵子,肉片就会粘连在一起,若要炒散,容易使肥瘦分离,若让肉片上粘连的油化开,自己分散,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腻,煎熬不均匀,因此,煮肉的汤要保持一定温度,肉片下锅前,用漏瓢将肉在汤中汆散,再入锅煎熬,这样,肥瘦不断,而且,肉片上一定的水分,还可保持肉的嫩软。另外,掌握火候也是熬肉的关键。熬肉用中火,下肉片后,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温拿捏得当的师傅,能把肉片熬制成一个一个的卷窝形状,俗称“灯盏窝”。肉片成窝时,立即放入甜面酱、酱油少许,也可适当放几滴料酒,放一点鸡精,以增加香味和鲜味。然后,马上加入配料,改为大火,翻炒致熟就可起锅。正宗的回锅肉,应该用香蒜苗作配料,在四川,夏秋时节,这种又细又长的蒜苗上市了,人们知道,一年中,吃回锅肉的好时候到了。有人用一种很粗、叶子又长又宽的蒜苗作配料,川人叫它是葱蒜苗,一股冲鼻的坏葱味,真真坏了回锅肉的举世英名。

    现在回锅肉的品类已经很多了,连山回锅肉、干豇豆回锅肉、红椒回锅肉……乃至用腊肉为主料的一系列回锅肉,名目虽多,其理如一。
************************************************************
说起“回锅肉”,不少人嘴里细胞兴奋。

    我哥常感慨,当年,如果哪家炒回锅肉,那么整个大院都知道某某家要吃回锅肉了,因为那回锅肉实在太香!如今,四川人下饭馆都会点回锅肉,因为回锅肉太诱人!从外地归来,川人会迫不及待地让回锅肉进到嘴里,因为回锅肉略等于家乡!

    一个菜品之于四川,其地位要多高有多高,要多低有多底,这是回锅肉!川籍中央领导和庶民百姓都爱吃,这是回锅肉!在google上搜索,会搜出近十万个项的是回锅肉!一个菜品隐藏着一种理论的影子,还是回锅肉!

    用“四川特色”来定义回锅肉,并不为过。是川人创造了回锅肉,还是川人因回锅肉而川人?虽然难以说清,但回锅肉出自川人之手却绝非偶然。

    回锅肉源于民间祭祀,系将敬鬼神、祭祖宗的煮熟的猪肉在敬献之后拿来回锅食用,因而也称“回锅肉”。瞧,不顾鬼神和祖宗的威严,居然把祭品也吃了!川人爱吃、川人重实际而轻名义的脾性被“回锅肉”香喷喷油爆爆地合盘托出。

    四川称天府,天府盛产猪肉,回锅肉的基本原料有保证。回锅肉基本材料为猪肉、青椒或蒜苗、郫县豆瓣、甜面酱、食盐。猪肉是主料,而其它则是配料。古往今来,四面八方,民间饭桌,官方宴会,回锅肉必须是肉,这一条始终没有更改。当然,四川素餐“冬瓜回锅瓜”例外。近年来回锅肉的主料猪肉也发生些许变化,如出现“腊肉回锅”、“牛肉回锅”,但前者仍然是猪肉,后者是形变而神不变。

    四川有三千万个家庭,回锅肉有一千万种做法。回锅肉主料用猪肉只是“基本原则”,其它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易随意变化。仅取代青椒/蒜苗这项,川人创造出“红椒回锅”、“芹菜回锅”、“干豇豆回锅”、“锅盔回锅”、“粉皮回锅”、“年糕回锅”……。对郫县豆瓣一项,可以由豆豉取代;而甜面酱则可用红酱油或者白糖取代。此外,有的人家要在回锅肉中加入泡生姜,有的主妇反对使用酱油,主张必须用食盐……。正是这“千万种”回锅肉的做法,形成了四川各地东南西北不同的回锅肉流派。川菜的精髓为“一菜一味,百菜百格”,回锅肉的精髓堪称一菜百味,千家异香!

    回锅肉真有“千万种”烹饪方法吗?用数学眼光看显然值得怀疑的。但这不防碍我发现回锅肉的另外特点。回锅肉具有吸收其它菜系或菜品优点的开放性。如生姜被加入回锅肉是吸收了川菜的鱼香味的做法,让回锅肉吃着回甜是吸收了糖醋味菜品的做法。回锅肉具有适应任何食客口味的广谱性。如,主料猪肉菜谱上讲有用猪腿肉,但为满足有人偏好肥肉的习惯便有人选用五花肉、保肋肉;又如,基本配料中的郫县豆瓣因为是辣椒制成,为让怕辣者享用回锅美味,人们便用豆豉和红粮白糖代替;再如,有的人喜欢大块吃肉,著名的广汉连山回锅肉应运而生----……连山回锅有巴掌大哩。回锅肉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谁也说不清,热爱生活,弄潮市场,富于创新的四川人,还会弄出好多种“具有四川特色的回锅肉”来。

    说起“回锅肉”,我联想到几个关键词:猫论,原则,特色,开放,发展。



[ Last edited by Bierfass on 2004-6-27 at 15:24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