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的同学会

只要他们还走得动,他们会一直热衷于同学会。同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段凝固了的历史。他们的聚会尤如一起看一部黑白旧片,虽然画面陈旧,但有着他们年轻时的音容笑貌。

  这群人经历了太多的变故,上山下乡,干校锻炼,见过和参与过各种运动和改革,同事朋友的关系多少渗入了各种政治和利益的因素。只有同学旧时的关系,在记忆中仍很清纯。他们彼此了解,相见时都有返老还童之感,他们甚至喜欢一起唱过去流行的苏联歌曲。他们的思想都很正统,交往中没有太多的物质因素,每人做个菜带去就可以聚餐。

  他们这些人,开始经历有同学去世的事实,经常在电话中传播某人病重,某人故去的消息,然后唏嘘一番。于是,他们更觉得在世的光阴珍贵,互相传染着只争朝夕的心态,也更觉得互相关心的重要。
[img]http://www.csuchen.org/bbs/attachments/day_040924/gPyp_zrTDMP7MigxKQ==.jpg[/img]

TOP

40岁至50岁的同学会

这种年纪的同学会能持久的多是小学中学同学,他们很多关系都是很铁的。他们大多住在同一条路甚到一条街、一幢楼,自小相识,小学理所当然是同学,毕业,按当时的升学方式,他们会被整个班整个年级地发送到同一间中学,所以他们是自小玩大的伙伴。

  这群人中,40岁出头的,当年不少有机会从中学升入大学或趁年轻从社会中考入大学校园,甚至读到更高的学位。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境况一般并不如意,接近50岁的,当年恢复高考时年纪偏大,除个把人外,读的多是电大、成大和业大,亦已成为骨干。其余的进工厂、公司,从低做起,现在有的已下岗或内退。在他们当中,如果个人资质很突出的,便会出人头地。

  这些同学聚会因着原来的关系无拘无束,情深意厚,但各人生活却千差万别。于是有能力的会尽力帮一帮境况差的同学,如找份工之类。
[img]http://www.csuchen.org/bbs/attachments/day_040924/gPyp_zrTDMP7MigxKQ==.jpg[/img]

TOP

30岁至40岁的同学会

三十多近四十岁的人,已经被少男少女们称为阿姨、叔叔甚至伯伯。他们毕业十几年,事业和财富上好歹也能有个结果。这时重见,便发觉有人官运享通,有人生意红火,有人清贫心足,有人从头打拼。同学多少年,到现在才感觉到处境的悬殊。而各自又未到认命的年份,故各种滋味总上心头。

  同学聚会又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前期毕业的大学生,做上个地方的政府官员的每届总有几个,开着小车从地方上来,带着衣着光鲜的太太和司机,走到老师跟前,谦恭地问好;有人做了教师公务员,虽然打的而来,但仍气定神闲;有的人站边上微笑着看别人来来往往,不动声色。

  到了毕业纪念日,有人一捐几千,还连说不谢不谢;有人见个个人不少于800,也只好侧过身去把兜里的钱数来数去,还好,够。

  然后大家寒喧客套,小心翼翼地彼此问:“在哪儿工作?”毕业十几年,大部分人的工作单位都已换掉。在大公司做的都大声说出公司名号,自己做生意的大都很低调,说“出来了,自己做”。

  婚姻状况是大家都不主动问的。有人带着太太来,在场有人看出不是原配;有的人离了,有的人未结。这种年纪,正处于七年之痒,十年之痛的时候,谁都怕说错了话。尤其不能揭旧恋情,分分钟传回家里,惹事生非。倒是可以讨论一下孩子。或者讲一讲萨达姆或拉登;至于女同学,就千万不要忘形到讲贝克汉姆,在老同学面前是没法扮“哈哇依”的了。
[img]http://www.csuchen.org/bbs/attachments/day_040924/gPyp_zrTDMP7MigxKQ==.jpg[/img]

TOP

20岁至30岁的同学会

二十来岁的人,离开学校时间不长,彼此的联络方式还尽在掌握中,于是同学间啸聚联谊并非难事。刚毕业的人多是热衷于聚会的,大家都觉得有义务将蒸馏水似的同窗情谊延续下去,于是借着各种名义大圈子小圈子地聚。怀想当年是重要内容,毕竟社会不同于学校,眼下生活要严峻得多,于是一股淡淡的离愁别绪总是弥漫其中。陈年旧事被一遍遍地复重,校运会、班际赛的辉煌战绩每每有人提起,班花系花的艳姿总能引来无数感叹号加省略号……

  及至时间推移,大家终于再也腾不出时间去怀缅了。于是归于沉寂,直至某人某天突发奇想,这一群曾经无比熟悉、再见时却要辨认两秒才叫得出名字的人,才从四面八方神奇地聚拢到一起。这一别,往往已是五六年后了。

  还能拽住廿字尾巴的人,大体上还没成定局。当然,有早早结婚生子的女生,一脸幸福状;也有刚当了爹的人,四处传阅仔仔囡囡的照片;总有一批拍着拖或没拍拖的单身男女,成为大家关怀和猜想的对象。于是,聚会在“婚否?”“生否?”“离否?”“合否?”的种种话题中,妙趣横生地展开。除了感情,便是工作了。出社会没几年,彼此的差距不大,人人都似是意气风发。大多数人开始供屋,也有人供着屋还养着车,同学会上或多或少可以检视一下自己所处的位置。

  有的同学可成为一生的知己,也有的旧日好友,在数年后已感陌生。同学会上,能“对得上口形”的,便聚在一块谈兴正浓,旁边那几个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期然已被排斥在圈子以外。好友的亲疏序列每年都在变化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刷新同窗好友的名单,也被人无情地刷新着。同学会,也就这样每次以全新的姿态,吸引着各位同学的好奇心。
[img]http://www.csuchen.org/bbs/attachments/day_040924/gPyp_zrTDMP7MigxKQ==.jpg[/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