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486099,00.html
前不久德国奥林匹克学院在法兰克福举办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告和研讨会。黑森州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的迈耶尔教授就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做了精彩报告,他特别以欧洲杯足球赛的例子说明体育能够起到促进社会融合的作用。本台记者张丹红在会后采访了迈耶尔教授。

德国之声:您报告的题目是:冲突、危机与政治、体育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您认为体育能够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迈耶尔教授:体育能够起到很多样的作用。它一方面使人们彼此接近,具有社会融合的作用,既包括一个社会内部,也包括两国之间的关系。但体育也可能被政治所利用,为某些政治目的服务。因此,以政治为目的的体育竞赛也可能造成社会分裂,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德国之声:您的意思是说,体育也可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在大型赛事中,民族感情往往强烈蔓延。



迈耶尔教授:是的,这正是问题所在。以奥运会为例,奥运会的基本精神本来是国际主义,但特别是那些有望得到很多奖牌的大国努力在奖牌榜上占据领先地位。与那些只能派出少量运动员、而且获奖希望甚微的小国相比,大国更有能力为运动员提供最佳训练条件,并取得好成绩。因此,奖牌榜的比较方式是不公正的,我建议取消奖牌排行榜。



德国之声:体育也能起到缓解冲突的作用吗?



迈耶尔教授:如果比赛过程比较公正的话,那么体育能起到凝聚社会和促进民族间相互理解的作用。但如果赛程不公平,比如有的运动员犯规,或是服用兴奋剂,那么就会适得其反。



德国之声:您在报告中举了欧洲杯足球赛的例子。在西班牙国家队捧杯之后,西班牙寻求独立的巴斯克人也一起庆祝胜利。这样的积极效应有持续性吗?



迈耶尔教授:这很难说。起码在足球赛的90分钟期间,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为自己的球队加油,这种促进团结的效应也会在比赛之后持续一段时间。西班牙少数民族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政治力量,有的主张融合,有的主张分裂。其继续发展很难预测。



德国之声:换句话说,体育不可能替代政治。您认为与其他世界大型比赛相比,奥运会为什么会如此被政治化呢?



迈耶尔:我想原因可能是奥运会从一开始就与和平的理念有关。因此,政治家愿意把奥运会与和平的要求联系起来,但往往是在自设的前提下。唯一能够与奥运会相提并论的也许只有世界杯足球赛或欧洲杯足球赛,因此它们也会产生类似的政治效果。



德国之声: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又被格外的政治化呢?



迈耶尔:我不能确定是否本届奥运会那么的特殊。中国当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僵化的毛主义到自由经济的巨变。这一变化还没有波及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我想,中国人民同样关注奥运会是否会成为这一变革进程的催化剂,还是共产党并不希望这一过程加速。



德国之声:此间媒体也不断批评中国政府将奥运会工具化。但借此体育盛会之机,向全世界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不是很正常吗?德国总理默克尔不是也愿意借德国足球队的光吗?



迈耶尔教授:当然每一场国际赛事的主办国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世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因此而指责中国。问题只是这最好的一面是否也有附带的阴暗面,而中国政府是否试图掩盖这些阴暗面,还是努力克服引发阴暗面的因素。

采访记者:张丹红
Share |
Share

TOP

3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504034,00.html
前不久,德国奥林匹克学院在法兰克福举办题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报告和研讨会。德国著名汉学家黑伯勒教授以中国政治体制为内容发表精彩讲话,阐述为什么他认为将奥运会举办权交给中国的决定是正确的。 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在报告之后采访了黑伯勒教授。

德国之声:过去几个月里您在德国公众当中做了不少启蒙的工作,包括您今天的报告。您认为有一些效果吗?



黑伯勒教授:我今年4月中旬在“柏林日报”上发表了关于中国的14个论点,在那之后的几周里引发了一场关于此间中国报导的讨论,后来又有其他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发表意见,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辩论。我认为这是件好事,也引起了媒体的自我反省。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这一场西藏危机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促使媒体和公众对中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那么像今年三、四月那样对中国铺天盖地的一边倒的报导是否将不再重演呢?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黑伯勒教授
黑伯勒教授:我不相信。对中国的负面报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90年代末以来,此间大多数媒体对中国的崛起抱持批评的态度。公众得到的印象是,首先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和平的进程。中国成了一切消极发展的始作俑者,猪肉、鸡蛋、牛奶价格上涨都是中国的责任,油价就更不用说,中国制造意味着劣质产品,中国人仿冒名牌,一切都是中国人的错。中国人还要为德国的工作岗位流失负责,其实德国因向中国出口而创造了40万个工作位置。这里有很多不实的报导,好像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现代化对我们构成了威胁。



德国之声:但是现在看来,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对德国构成的“威胁”也会越来越严重。那么今年三、四月我们经历的中西媒体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吗?



黑伯勒教授:我想,对中国报导的总体负面倾向还将持续下去,这场讨论也会继续。在有关国际政治的讨论中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不会是和平的,德国和日本就是例证。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我赞成这一种意见。布什总统近几年的对华政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将中国视为平等的伙伴,并让中国参与解决国际问题。中国政府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欢迎。这也使我们有可能与中国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环境问题。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最紧迫的问题离开中国都是解决不了的。我努力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我们只有与中国一起,而不是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改变世界。



德国之声: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似乎更愿意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在刚刚结束的8国峰会上,德国也是出于不同价值观的原因,反对中国加入这一俱乐部。



黑伯勒教授:我们知道德国政府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我更加赞成德国外长的态度,他不主张实行价值观外交,而是以务实的方式帮助中国,特别是在建设公民社会和法制国家方面。德国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去年10月推出了一个我认为是错误的亚洲战略纲领。它的主旨是建议德国加强与亚洲民主国家的合作,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将亚洲国家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民主国家,这是我们合作的对象;另一个是专制国家,我们最好孤立他们。这不是好的国际政策,也不是好的外交,我们必须将中国与印度和日本一样纳入共同的进程。



德国之声:照现在德国的政治力量对比来看,默克尔很有可能在2009年议会选举之后连任4年总理。中德关系是否也会像过去几年的中日关系一样“政冷经热”呢?



黑伯勒教授:我想去年在总理府见达赖对默克尔来说是个教训。今年达赖喇嘛来德国的时候,默克尔正在国外访问,我不知道这是否只是一个巧合。她虽然表示她将再度会晤达赖,但我对此持怀疑的态度。她现在应当知道单以价值观是不能展开外交的,外交政策需要现实的态度,你不能公开打伙伴的嘴巴,固执地说,我想如此如此。我们应当想一想,我们自己能为改善关系做些什么,我们怎样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因此我想,默克尔女士今后在表态时以及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会更加谨慎。



德国之声:但是目前德国政治家仍然愿意做一些象征性的姿态,比如不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这样的动作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是主要做给德国公众看的吗?



黑伯勒教授:我认为欧洲政治家除了萨科奇都不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是个错误,本来可以借开幕式的机会与中国领导层继续对话,交流意见,或是再阐述一下欧洲对中国发展、对北京与达赖代表谈判的期待,现在我们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我认为尤其恶劣的是,政治家曾经试图将这一任务交给运动员,他们在中国的任务不是政治宣传,而是体育竞赛。我想德国外交部和总理府有关对华政策的争执明年还将继续下去,但最终与中国合作的路线将占上风,因为这也是欧盟的态度。



德国之声:您提到了与达赖代表的谈判,下一轮定在了10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专家,您认为谈判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黑伯勒教授:我对这一谈判持怀疑的态度。首先今年三、四月份的冲突使双方处于对峙的气氛中,这不利于达成一致。第二,双方都没有让步的表示。达赖一方只是要求自治,却没有说出具体的内容,而且达赖要求解放军从大藏区撤出也是不现实的。另外,达兰萨拉流亡政府的宪法仍然以自由、民主的西藏为最高目标,这也与达赖的表态相矛盾。中国政府方面则仍将动乱的责任归罪于达赖喇嘛,不去认真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我曾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研究多年,我的感受是,那里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德国之声:我想最后再谈谈您今天做的报告,您认为中国政府虽然不是民主选举产生,但仍然具有很高的合法性。这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黑伯勒教授:我们在中国搞了民意调查,并在城市、乡村采访了很多普通民众。我们发现,中国大多数人信任中央政府,不是地方政府。这说明大多数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国家,认同现存的政治体制。中国普通百姓将社会问题的责任推给地方政府,但认为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是好的。我们在思考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必须做出这样的区分。中国人赋予这一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合法性,因为它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关心百姓的生活,这在大地震之后也再次表现出来,因为它代表民族利益,比如统一台湾,还因为它是社会稳定的保障,而中国人希望在继续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



德国之声:您在报告中也提到了实行民主体制的前提,中国距此有多远呢?



黑伯勒教授:要想使民主体制保持稳定,必须先有独立的司法,而这又需要公民社会。另外一个前提我称为“文明的力量”,这包括接受不同意见,并以和平手段讨论不同意见,国家和公民都应具备这样的素质。这需要时间来培养。在德国,这叫做“辩论的文化”。辩论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以和平方式。



德国之声:那么您认为中国先从党内民主入手的渐进政治改革是条正确的道路?



黑伯勒教授: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行得通。我认为将中国共产党民主化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我想民主体制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现在因一场经济危机而导致社会动荡,但这并不自动意味着中国就将实现民主。如果现在中国共产党垮台将意味着中国出现大乱,会爆发各派系或是军队的争斗,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目前是中国稳定和富裕的保障。



德国之声:您认为奥运会会促进中国的稳定,巩固共产党的地位吗?



黑伯勒教授:如果中国运动员赢得很多奖牌,那么奥运会会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但如果成绩不佳,中国老百姓会不满意,并认为是政府的体育政策失败。



采访记者:张丹红

TOP

2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547079,00.html
北京奥运会今天开幕,关于奥运和中国的种种报道也将渐渐集中到真正的竞技场上。在全世界为开幕式倒计时的时候,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连线德国奥林匹克学院院长安德烈亚斯∙霍菲尔,请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谈一谈奥运会,谈一谈中国:

德国之声:霍菲尔先生,奥运会今天开幕,但是足球运动员们却已经开始在赛场上拉开了战局。为什么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在开幕式举行之前就开始了呢?

霍菲尔:是啊,这可以算作是奥林匹克几个稀奇古怪的特色之一吧。根据传统,足球比赛一直都是在正式开幕之前开始,主要是因为足球比赛有预选赛和各项决赛,花费时间长,而且足球运动员也需要时间准备。

那奥运会还有什么其它稀奇古怪的特色呢?将体育比赛政治化也算一个吗?

这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实,奥林匹克从最初就有一个理念,奥运会不应该仅限于体育,还应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这个理念本身就带有一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因为,人们不断地认识到不得不接受现实。在关于北京奥运会的讨论上,这一点表现得很明显。而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政治因素还没有像这次这样被人们一再强调。

作为东道主,中国为建设奥运体育场馆、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兴奋剂检查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中国收获的却是西方的批评,这是不是不公平呢?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可以说,最近几个月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是不平衡的,或许也缺乏对事实基础的充分了解。此外,就像您刚才提到的,中国为奥运会建设的宏伟的体育场馆,还有为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做的努力等等,这些我们都应该给与充分的尊重。当然,对于人权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讨论,但是中国在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不管是西方媒体主观臆想的,还是事实存在的,都被媒体当作在奥运之前关注的焦点,这个重心可能就有点放偏了。同时,我也要说,中国政府在公共宣传、媒体政策上或许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那您认为,如果要在未来避免这种激烈的争论,国际奥委会是不是应该修改举办权的发放标准,明确规定只有民主国家才能主办奥运会呢?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安德烈亚斯∙霍菲尔这是一个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不断被人们提出的问题,国际奥委会已经明确否认了这种说法。我认为,国际奥委会应该保持它在发放奥运会举办权方面的权威。究竟什么样的地方适合举办奥运会,对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回答。如果把是不是民主国家作为一个标准的话,那另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究竟什么样的国家算是民主国家呢?还有在人权方面,如果我们仅仅把大赦国际的报告作为判断依据,把所有进入大赦国际黑名单的国家都剔除出去的话,那剩下的国家也真的就寥寥无几了。奥林匹克的一个希望是,通过举办奥运会,能够促进当地的发展,比如加快民主化的进程,使当地社会变得更加具有人文精神,人们能够生活得更舒适。

您认为中国还有没有机会办成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还是像一位知名社会学家在《世界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所说的那样,"中国已经输掉了奥运会"?

这个说法也确实有点过于尖锐和偏激了。但是我觉得,如果北京奥运会要载入史册,它在事后总会被人们扣上一顶帽子的,历届奥运会都是这样。关于雅典奥运会,人们记住的永远是举办方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关于慕尼黑奥运会,人们记住的永远是那次恐怖袭击的血腥场面。所以,可以想象,不管这次的北京奥运会最终进行情况如何,都会被打上政治、人权的烙印,人们也总会记住中国主办方限制的条条框框。

从今天开始,体育是不是将在德国媒体关于奥运会的报道中占主导地位了呢?

这一点我相当肯定。即使引发了这么多问题和争论,奥运会的魅力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我想,它的吸引人之处也许恰恰就在于此吧。不管怎样,比赛和运动员,胜利和失败,狂喜和沮丧,这些才是奥运会真正的焦点。只要比赛真正开始了,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女足的赛事已经拉开了帷幕,这时候媒体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转移到比赛本身上,去关注各个项目热门运动员的成败胜负了。当然,前提是不出现什么突发事件。









采访记者:张丹红

[ 本帖最后由 laotun 于 2008-9-1 16:39 编辑 ]

TOP

1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549600,00.html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北京时间晚8点8分(中欧时间下午两点)正式拉开帷幕。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前往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招待会,并在现场采访中德嘉宾。除了开幕式之外,与嘉宾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奥运会之前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导。

奥运会开幕式编导张艺谋不愧是颜色和场面的大师。法兰克福总领馆近三百名中德客人对开幕式的整体艺术设计和恢宏画面赞不绝口。法兰克福梅茨勒尔银行的维斯霍伊(Gerhard Wiesheu)说:"简直棒极了。这表明中国是如何认真地对待奥运会。艺术家的表演很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杜塞尔多夫市德中友协副主席乌兰特(Michael Ruhland)赞扬开幕式的表演令人着迷:"比我想象的和这之前听到的更美,色彩更绚丽,更有趣。超级水平!"

法兰克福市长办公室外事办主任何德华(Eduard Hechler)首先尝试用中文回答:"非常大的场面。令人难忘。这样的表演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那么多的艺术家动作如此协调一致。"


Bildunterschrift:
除了开幕式之外,与中德嘉宾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奥运会之前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导。法兰克福市议会主席比尔曼(Karlheinz Bührmann)的看法是:"西方国家的媒体更看重批评,而不是积极的东西。对中国的批评是正当的,但把积极的方面都掩盖了。我希望随着奥运会的开始,积极的报导将占上风。"

梅茨勒尔银行的维斯霍伊则对奥运会前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围攻"表示不解:"奥运会就是奥运会。中国做了最好的准备,开幕式如此壮观。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中国群情激愤。"

旅德北京总会主席、法兰克福的侨领丁楠更是直言不讳:"说实在的,心里挺生气的,甚至是愤怒。德国媒体一直在歪曲一些事实。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力量非常有限,无法和媒体澄清一些他们捏造的东西。"

"斯图加特日报"的主编奇尔克(Adrian Zielcke) 寻麦克风而来,显然是有话要说,作为媒体的代表,他对中国应当持批评的态度吧?"最近这半年糟糕极了,这再一次表明中国与欧洲和西方之间是多么得互不了解。我感到遗憾的是西方面对中国的那种傲慢态度,欧洲的殖民历史给世界带来了多少灾难。德国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欧洲人在对别人做道德评判的时候应当收敛一些。我们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而这也是法兰克福总领馆副总领事王锡廷的希望:"西方媒体说中国的人权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光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进步。在其他方面,社会、法制、人权等等其他方面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我经常与德国朋友谈起这些问题。好多人恰恰是只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而真正对中国了解的,包括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他们都认为中国这30年在其他领域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也许奥运会期间的报导能让德国公众了解一个更全面的中国。

[ 本帖最后由 laotun 于 2008-9-1 16:39 编辑 ]

TOP

近来,德国之声华人记者陈丹红因报道中的亲华倾向被停职事引起海内外网民的强烈关注。德国之声是按德国公法设立的公立性国际化媒体,每年从德国联邦政府得到拨款,因此具有德国政府宣传机构的性质。即使抛开政治,一个华人是否受到公正对待,也值得我们中国人关注。下面选取了张丹红女士近期发表的报道的一部分,均来自德国之声网站,涉及大家近期关心的一些与中国有关的热点议题,包括台湾问题、中德贸易、西藏问题、奥运问题、中国的民主问题、中国在非洲投资问题以及体育和政治关系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去了解她对中国的有关报道是否客观、公正。

TOP

正宗中宣部文章来了

仲维光:《德国之声》中文部"声"从何处来?

我对《德国之声》中文部的"报道倾向",及其编辑们所发生的情况是不吃惊的,因为这个中文部从来没有显示出过民主社会的本色。

真正令我惊讶的是德国电视一台、二台这些主流媒体驻北京记者所显示出来的对共产党社会本质的敏锐和清楚的认识。

我在德国生活了将近二十年,这些年来德国社会有关中国问题的看法,被一些实用主义的政治人物,一些或者本来在历史上就曾经是"毛分子",或者根本就缺乏学术训练、认识能力、文学感觉的汉学家所搅浑,犹如时下北京的天空,被污染而缺乏能见度。两年前居然有一位占据德国主流地位的汉学家说,他的体会是如今中国大陆的言论自由要比台湾还要好。在这样的气氛下,德国电视台居然曾经有过智力问答的题目是,如今中国共产党是不是还是共产党?而"正确"答案竟然是"不是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德国电视一台、二台记者,不仅一位,而且是多位,以及德国其它那些这次到中国去的不懂中文,此前并不了解中国的记者,都毫不困难地、清楚地看到中国奥运会表面辉煌后面的本质。几乎每一个报道,每一行字中都让人们看到,中国是个共产党社会,和冷战时期的东欧各国几乎没有两样,中国的情况恐怕在现今这个世界上只有北韩是如此。

其实这本来就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实。那种豪华划一的大型团体操;那种能够集中全国的财力不惜环境,不顾涉及居民死活,不顾一切地渲染、组织、举办的能力;那种无所不在的警察监视;那种作假;那种记者招待会的语言方式,都是以前在有关描述、研究极权主义和共产党问题的文献中轻而易举地可以看到的。这类"能力",民主国家当然只有望洋兴叹。

你不觉可笑滑稽吗?在北京的街上就是问一万个人,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这是多么地不正常。如果被当作社会祥和,民众真正的心声来报道,难道不让你哭笑不得吗?

一九八九年的时候,邓小平的镇压曾经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和不解,但是一位澳大利亚记者事先就预见到,邓小平一定会血腥镇压。事后他对那些对此感到突然的记者们说,只要没有偏见就不会让邓小平的所谓改革迷惑。因为邓小平的所作所为从来也没有超出传统共产党的范畴。

这同样是为什么德国电视一台、二台的记者,以及不懂中文的、刚刚踏上中国土地的记者,运动员能够一眼看到中国拥有一切传统共产党国家的特色。其原因是简单的,那就是他们没有带着有色眼镜,能够客观地看那些现象。

为德国的汉学家、德国之声的记者们戴上有色眼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前的一些毛分子可能"生物染色体"中就有这种变异,而张丹红(《德国之声》中文部副组长)们,我认为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内政发言人迪特·维费尔施皮茨的批评是中肯的:张丹红对共产党的赞扬是独一无二的"灾难",她的脑袋中已经先天地被中国政府安装上了新闻检查机制,"这样的人不适合在《德国之声》工作"。

或许如果善意地理解张丹红们:那就是八八年前一直生活在谎言中的张丹红,尽管在德国生活了二十年,依然没有能够动手术摘掉自己的眼镜,改换自己的知识框架,依然生活在谎言中。

因为张丹红居然完全用中共宣传的范式来为中国共产党辩护,推进其影响:

她以中共政府曾经为西藏的建设等做了很多投资,来为中共在西藏的罪行辩护;以中共政府有他的政治底线,来为中共镇压***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和封闭网路新闻自由等辩护;以中国时下已经能讨论一些以前"禁忌"的题目,以中国经济上的变化来为受到国际社会严厉谴责的中共的人权迫害缓颊。

但是,生活在德国的张丹红忘记了,人权和自由问题是最高的价值和原则,任何投资和经济的变化,任何政治借口,都不能作为损害人权和自由的理由!

希特勒德国经济上曾经非常繁荣过,甚至某些德国人至今还在津津乐道当时的繁荣,但有谁敢为希特勒的专制罪行说项!

"中国解决了'吃饭'问题,经济上有了发展",然而,张丹红忘记了饿死人最多的人灾却是发生在共产党统治的六零年前后;她也忘记了,中国的经济停滞也是共产党造成的。如今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会怀疑,没有共产党,中国会更好!

至于中国时下的言论自由问题,张丹红则更是无法否认,它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化。"说好话"是自由的,在允许的限度内"批评"也是自由的,因为这种批评甚至可以为专制者贴金,巩固无产阶级专制。张丹红们当然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落实政策,每一次宽松或者所谓自我检查其实都是如此。这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奥威尔《一九八四》中半个世纪前就揭示了老大哥这个特点。

如此简单的事实,张丹红们为何不仅视而不见,而且居然说中共对人权做的贡献,比哪个政治力量都大,或许,我们还不能如此善意地理解张丹红们,她已经绝对不只是生活在谎言中的问题了。

张丹红言论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卑劣。因为她其实非常明白,就是她自己,已经生活在德国,拿着德国护照,给德国政府工作,可有些问题,她绝对不敢涉及,有些话,她绝对不敢讲。因为讲了,她就不能随便回国当座上客了,因为讲了,她的亲属们就会有压力。张丹红更清楚,这种禁忌,就是德国社会的人和机构都不能幸免,例如***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问题,有哪个和中国有联系的公司、大学敢于涉及***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问题呢?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生活在谎言中的张丹红们,说谎、传播谎言,可以说已经习以为常,彻底失去了脸红的能力!

张丹红指责***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触犯了中共所能够允许的底线,问了政治。且不说在镇压***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之前,以及镇压初期***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学员没有过问直接的政治问题,在西方生活了二十年的张丹红女士不会不明白,就是***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学员那时或者此时问了政治,那也是他们正当的权利。国际人权宣言维护的人权和自由不正是这一点吗?

张丹红女士歌颂共产党对此的贡献真是从何说起!所以,说张丹红女士在西方的媒体上下意识地流露出来的是那把剪刀阉割过的灵魂和观点,是毫不为过的!!

八九年,历史已经把"共产党"钉在罪恶的耻辱柱上,中国共产党也绝对不会逃脱这个宿命!

有认识张丹红的人为张丹红抱屈,说在《德国之声》中文部张丹红还是好的,据说有两位播音员甚至拒绝报道有关中国异议人士的节目。我不知这是真是假?如果真的如此,在自由世界,民主社会,用纳税人钱建立的这个部门,某些人真的是太放肆了!如果真的如此,也就找到了张丹红为何如此不加收敛地为共产党张目的原因。

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小偷,他吓也会被吓死,他能够存在在于有一个群体。张丹红也是如此。

打开德国之声的博客网页,扑面而来的是一位典型的共产党社会酿造出来的声音朗诵的、被列宁称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的高尔基的《海燕之歌》。如今这种让正常社会的人起鸡皮疙瘩的朗诵及文字,就是在物质主义四溢的中国都不多见了。而这却是在德国——在民主国家的纳税人的钱养的电台上,朗诵民主的敌人,一生自喻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的高尔基的作品。

《德国之声》中文部是红色渗透,还是渗透了红色,实在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然而,说到最后,这一次最有意思的是,奥运会结束了,几千位德国人从中国回来了,给予张丹红和《德国之声》中文部痛击的竟然不是别人,而是她歌颂或者说她所辩护的最讲人权的中国政府。

一场奥运会下来,任何欧洲民众都看到中国政府在对待维权人士、异议人士、各种宗教信仰和***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学员方面,在新闻封锁上,在无处不在的警察管制上,中国和以前的希特勒德国、东欧集团各国一样,仍然是一个毫无人权自由的、极权主义的共产党国家。还有什么比这种驳斥更有说服力呢!对于十余年来为中国共产党政府说项的人,不只是一个耳光,简直就是一个灭顶之灾。中国共产党政府是不会因为张丹红们的"辩护",因为这些吹捧者们在西方的生存而收敛自己的!

据说,张丹红受到停播处分之后,感到委屈,一些人也为她受到处分而攻击民主社会的言论自由虚伪。

张丹红们有什么委屈的呢,这不正是民主社会言论自由的表现吗?你发表了有损于人权自由最高价值的言论:你的言论助长了中共对于藏人、***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学员、异议人士的迫害;你在民主社会的媒体上如此把谎言当真话来说,那就要允许别人质疑和批评。和那些受到残酷迫害的***请勿发布这里不欢迎的主题,谢谢!***学员、异议人士比,你没有受到任何迫害,你还是可以自由地发表你的看法。至于有效地行政上的扼制,那是因为这是民主社会,你化的是纳税人的钱,却损害了雇佣你的部门的最高原则!你到德国的亲中共的公司或单位工作,就不会如此了。

TOP

嘿嘿
我才不相信他们会奋斗哩,这不符合他们的性格,他们最爱干的是我们在边上为他们觉得累的事情.

TOP

刚刚看了下德国的国歌歌词

歌词中是让我们去奋斗(streben),而不是去死(sterben)啊。。。

TOP

大家要平静的讨论。。。
表动怒。。。

TOP

原帖由 risa04 于 2008-8-29 20:35 发表
老先生一严肃起来就让我跟不上思路
能否将你的话通俗化一点: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中国必将是德国的敌人
德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对中国发起一场有硝烟或无硝烟的战争
面对这样的状况 我们个人无能为力
日后的幸福或痛 ...

去意识形态屗严重的国家.
德国人跳不出他们自己,他们绝对不能容忍不符合他们标准的东西,严格训练的冷酷机械的漂亮的礼貌和他们的结论一点也不相冲突,在德国人那里,中国人过去是,现在再次证明是,一个四等民族,不管你怎么想,我还是要说出来,就是,我自己也不得不同意这个结论,在德国的知识界,这就是他们的结论,所以,他们并不会和我们公平的站在一起,那其实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人权在这里是没有空间的,民主也一样,DNA说明一切,.
我不想说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