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数码场景曝光模式


  现在的相机特别是数码产品,一般多设置有各种曝光模式,如图(1)所示为相机的指令拨盘。其中,包括一些根据特殊拍摄环境和不同拍摄对象而设计的各种场景曝光模式,如图(2)所示为场景曝光模式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拍摄现场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去选择合适的场景曝光模式,就能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去捕捉最精彩的画面。

图01

图02
  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场景曝光模式——运动场景曝光模式,如图(3)所示。顾名思义,运动场景曝光模式是针对拍摄运动的物体而设计的,即在动体摄影中的运用。

图03
  我们都知道,动体摄影须在被摄对象显著甚至急速的变动中进行拍摄。所以,与拍摄静态的物体相比,动体摄影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动体摄影中,快门速度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拍摄动体时,快门速度的运用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快门速度快了;二是快门速度慢了;三是快门速度适中。运用三种不同的快门速度,会产生相应三种不同的动态效果:一是,快门速度快,动体影像被“凝固”,其优点是影像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如图(4)所示。现在的相机都拥有很高的快门速度,有的达到1/2000秒或1/4000秒甚至是1/8000秒,这对凝固动态瞬间就更轻松了。二是,快速度慢,动体影像虚糊,具有强烈的动感,如图(5)所示。三是,快门速度适中,动体影响虚实结合,既能表现出动体的面貌,又能表现出动感,如图(6)所示。

图04

图05

图06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意图选择相应的快门速度。运动场景曝光模式,就是针对动体摄影的第一种情况而设置的。当我们启用运动场景曝光模式时,相机将自动测试现场环境下所需要的曝光量,并自动将光圈值设置为镜头的最大口径,也就是在准确曝光的前提下,设置最高的快门速度,以达到凝固动体的动态瞬间的目的。
  我们在相机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通过模式转盘选择运动曝光模式(当然,先选择好运动曝光模式,再打开相机也是可行的)。图(7)所示是一般数码相机的运动曝光模式(常见的运动曝光模式的图标是在场景模式曝光区域内,一个运动状态的小人)。有的数码相机可能在模式转盘上没有运动曝光模式的图标,需要我们通过相机的主菜单里去找,打开主菜单后打开“场景曝光模式”的选择钮,就会出现各种场景曝光模式,然后通过选择钮选择运动曝光模式(运动小人图标)即可。如图(8)所示。

图07

图08
  由于动体摄影过程中,被摄体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下,就不允许我们像在拍摄静态物体一样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反复聚焦,这给我们在对被摄体聚焦时,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根据不同的动体以及动体不同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聚焦方法:
1、定点聚焦法
  所谓定点聚焦,就是在拍摄之前先找准一个代替物作为聚焦对象。如图(9)所示,先以篮筐为聚焦对象,当运动员持球上篮时按下快门。当然,这需要我们事先对动体的运动状态(方向)做出一个预测,当动体进入拍摄位置时,我们就可以捕捉精彩的画面了。

图09
2、区域聚焦法
  所谓区域聚焦法,就是根据我们需要的景深范围进行聚焦,例如当我们需要的景深包括“∞(无穷远)”时,就可以利用超焦距点距离(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它会随着光圈、镜头焦距和模糊圈变化而变化)的聚焦法。这种聚焦方式也要求我们对动体的运动范围做出提前预测。
3、跟踪聚焦法
  所谓跟踪聚焦就是不停地跟踪动体进行聚焦。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动体摄影聚焦方式,但这种方式一般只局限于自动聚焦镜头。对于非自动聚焦镜头,难度就很大。当然现在的数码相机都能自动聚焦,所以这种聚焦方法是我们比较理想的选择。如图(10)所示。

图10
4、自动跟踪聚焦
  现在的数码相机,如D70,就有自动聚焦的功能,当我们启动运动场景曝光模式时,将自动启动跟踪聚焦功能,在聚焦区域内追踪被摄物体进行连续对焦,如图(11)所示。

图11
  虽然运动场景曝光模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简捷的方式去捕捉动体的精彩瞬间,但在动体摄影中还需要我们对动体的运动状态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及在拍摄之前打好提前量。这就需要我们对动体的运动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按快门之前作出一个提前反应。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做观察和练习。
  由于在动体摄影时(特别是在体育摄影中),我们往往不能接近被摄体,所以使用一个长焦距镜头就显得很重要。如图(12)所示,这样的画面一般需要焦距在200毫米以上的镜头。
 

图12
  虽然使用三脚架会给我们拍摄动体时带来一些不便,但对于运动幅度并不是很大的动体来说,使用三脚架或独脚架,有利于提高成像的质量。
  只要我们在熟悉自己手上的相机的情况下,合理的运用运动场景曝光模式,并综合相机的其他一些功能和摄影知识,要拍出运动物体的精彩瞬间就不会显得那么困难了。

TOP

肖像数码场景曝光模式


   现在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数码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sp(如图1),称为数码相机场景曝光模式,有些品牌相机的模式曝光多达到15余种,即使是不懂摄影的朋友也可完成拍摄工作。数码场景曝光模式的产生是为了能让摄影爱好者及刚入门的初学者拍出更绚丽多彩的照片。

图 1
   多数数码相机的场景曝光模式分为肖像、风景、运动、夜景等模式(如图2)。其中风景模式一般相机程序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肖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曝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得多。


图 2
  我们先简单理解一下曝光模式的含义。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运动曝光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镜头应该让多少光线通过才能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快门速度决定通光时间的长短,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的通光量。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讲专业知识很难在短时间里理解!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对这些繁琐的相机原理感到头疼!大家都希望眼前看见的美景能直接展现在照片上而不用去计算光圈和快门,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就是为了能让您轻松又方便的拍摄。
  所以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就可以采用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拿到一台不太熟悉的相机时,我们只要选择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如图3),拍摄的照片十有八九就不会有问题,因此这个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在各类数码相机上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要想真正用好它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图 3
   拍摄肖像的时候最忌讳人的面部曝光不足,尤其是爱美女士都希望自己的皮肤能被照的白皙水嫩。现在我们在逆光条件(面部背对光源)下拍摄肖像,利用自动曝光模式P档拍摄一张失败的肖像(如图4),脸部是灰暗的。因为是P档所以测光系统会根据整个画面来测光而不会考虑到人的脸部,(相关内容在测光章节中会有介绍)。

图 4
   现在我们再选用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如图5)白皙水嫩的肌肤就再现了,因为选用肖像数码场景曝光模式时,相机里的测光系统就会考虑到这一点,然后来进行曝光补偿。但图4与图5的曝光值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查看照片的EXIF信息(EXIF信息就是照片拍摄参数)。

图 5
   但对男士而言面部棱角分明才能再现男人本色及阳刚之气(如图6)。图6是在下午3点左右落地窗前拍摄的。根据当时的光照条件(侧光),如用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拍摄,人物右面部的阴影就会被进行曝光补偿,就达不到侧光的效果了!所以选用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也要针对拍摄对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来运用。

图 6
   通过前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肖像数码场景曝光模式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来选择模式。一般在拍摄肖像时还会经常用到光圈优先模式[AV](如图7)。小光圈可以表现细节,大光圈可以虚化前景和背景(如图8)。小光圈可以把人物脸部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图9)背景虚化能表达另一种意境,其它模式在这就不详细介绍了。

图 7

图 8

图 9
   很多另类的个性人像摄影,都是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所不能达到的。这也是它的缺点所在。(如图10、11)但如果把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与侧光模式相结合使用的话,效果也会非常不错。

图 10


图 11
   今后在碰到有特别要求的拍摄场合时,建议放弃肖像数码场景曝光模式,而改用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模式,甚至手动模式。不过,现在很多的便携式自动相机,只有一个自动拍摄档(基本上都是P模式)而没有其它模式可选或者数码场景曝光模式的按钮为SCN如图(12),它分为低照度、风景、肖像模式,如图(13)。但原理是一样的。

图 10

图 11
   以上就是我们在使用肖像数码场景曝光模式时遇到的问题,只要仔细认真对待,我们就可以利用肖像数码场景曝光模式的优势同时避开其缺点来留下完美的精彩瞬间。

TOP

夜景数码场景曝光模式


  在好多数码相机的模式选择中,我们都会找到一个类似星星月亮的图标(如图01所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夜景模式,是专门设计用于黄昏或者夜晚时拍摄的一种自动曝光模式。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十分简单,说白了就是长时间曝光,只不过,它的曝光时间是自动设定的,所以使用起来十分简便,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图01
  首先,我们要理解夜景的概念,通常是在黑暗的场景中有一些灯光闪耀。要想拍摄这样的画面,如果单纯利用其它的自动曝光模式,相机自动测光很有可能会片面考虑灯光的亮度,而设定相对较快的快门速度,结果只会拍得如图02所示样子,除了那些灯光以外,其它几乎是漆黑一片,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图02 (程序模式,1/125s、f5.0)
  现在,让我们使用夜景模式再重新拍摄一次这个场面,如图03所示,一幅灯火辉煌的照片诞生了,和前面拍摄的画面相比,气氛完全改观了,这才是我们期待的夜景照片。

图03 (夜景模式,1/10s、f 2.8)
  对比图02和图03两幅照片,我们发现在曝光参数上,夜景模式下的快门速度要低得多,这就意味着在我们选用夜景模式进行拍摄时,快门开启时间会相对较长,此时如果相机有哪怕轻微的晃动,都会造成拍摄画面发虚了,如图04所示。

图04 (夜景模式,手持拍摄,1/6s、f 3.2)
  我们可以放大看一下局部,如图05所示就是图04中黄色方框内画面的局部放大,可以看到所有的轮廓线条都出现重影,整体画面模糊不清,这样就十分可惜了。

图05(手持抖动造成画面模糊)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赶紧使用三脚架吧,如果手头一时没有的话,也可以把相机放置在台阶、桌面等固定物体进行拍摄,千万不能手持,这一定要注意。另外,在进行夜景拍摄时,建议使用延时自拍或遥控拍摄,因为手指按快门钮时产生的抖动也会影响成像质量。

图06(夜景模式,延时自拍,三脚架,1/6s、f 3.2)
  图06就是使用三脚架重新拍摄的那幅夜景照片,放大局部画面我们可以发现,三脚架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细节线条都表现正常,如图07所示。

图07(利用三脚架稳定相机拍摄)
  有效固定相机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获得完美夜景照片的其中一个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一些光线低暗的场景,有时曝光时间长达十几秒,此时不固定相机就无法拍到清晰的夜景照片。
  讨论了单纯的夜景场景,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怎么在夜景前面留个影呢?我们以南京路的雕像作为假想人物主体为例,看看其中需要什么技巧?
  还是使用夜景模式,放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但是这次我们得到的却是像图08这样的画面,背景中的夜景已经拍得很不错了,而作为主体的雕像(相当于实际拍摄时的人)严重曝光不足,甚至成了剪影。这样情形我们以前一定经历过,感觉是不是很沮丧呀?不要急,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我们的闪光灯打开,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如图09所示。

图08(夜景模式,1/2s、f 3.2,未闪光)

图09(夜景模式,1/2s、f 3.2,已闪光)
  不过有人会有疑虑:闪光灯一开,快门速度岂不是会提高,因为闪光时间是很短的。其实不用担心,夜景模式设计的曝光方式,即使是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快门速度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拍摄对象的实际需要,会自动延长快门时间。这样,短暂的闪光照亮了前景中的被摄体,然后长时间曝光又完美记录下整个夜景,这幅照片就完整了。

图10(夜景模式,1/4s、f 2.8,已闪光)
  不过此时,除了相机保持不动以外,那个被拍摄的人也是尽量站在原地不动,要不很容易出现虚影,如图10中正在走动的人。
  好了,夜景模式的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主要就是这些,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美丽的夜景前面给自己拍一张漂亮的纪念照片了吧!对了,就是使用“夜景模式+闪光”,有些机型可能将这一组合单独设置为“夜景肖像模式”,原理都是一样的。
  
  最后,随便提一下噪点的事情,由于长时间曝光,数码相机很容易产生噪点,所以很多机型在使用夜景模式时会自动调用降噪功能。从图11和图12局部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夜景模式下,长达4秒的曝光时间,有降噪和无降噪的画面表现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你的夜景模式没有降噪功能,不妨自己手动设定一下。

图11(夜景模式,无降噪,4s、f 2.8)

图12(夜景模式,降噪,4s、f 2.8)

图13
  关于夜景模式在相机上的位置,也因型号不同而有所差别,如图13是一款夜景模式标识,而另外一些相机则需要通过LCD上的虚拟转盘来实现,如图14所示的袖珍数码相机上的虚拟模式转盘。

图14

TOP


   [A]模式的全称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它的工作原理是:拍摄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动设定光圈参数,然后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给出相应的快门值,从而完成正确的曝光参数组合。
  不同于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只能给出一系列固定的“快门、光圈”参数组合的特点,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可以让拍摄者自由选择相机的光圈值,同时与其配合的快门值也是连续可变的,因此对于一些相对要求严格的曝光场所,光圈优先模式具备更强的自主性和适用性;而一些喜欢自己控制拍摄过程的摄影者,A模式也是获得更完美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A]模式在相机上的设置位置。关于[A]模式在相机上所处的位置,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我们在相机外壳上一眼就能发现。如图01是两种[A]模式,这样通过转盘来选择[A]模式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实际使用时我们只要直接将模式转盘拨到A,相机就设定为光圈优先曝光模式了。

图01 两种[A]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另外一种常见的选择方式是通过LCD上的菜单设定,如图02所示就是这样的一款机型,我们需要先将模式转盘拨到A/S/M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然后再在对应的菜单中选择A模式,如图03所示。

  当然,关于光圈优先模式的代表字符,除了常见[A]以外,还有些相机厂家则使用[Av],如图04所示就是相机上的光圈优先曝光模式的标识样式。关于不同厂商的这些标识的不同,请在实际使用时参考相应的相机手册。

  在选定光圈优先模式之后,在我们的LCD上一般就会显示“快门、光圈”的参数,如图05所示,就是数码相机在选定A模式后显示的曝光参数。其中显示为绿色的f2.8就是光圈值,是可以通过右边的上下箭头按钮进行手动调节的,而白字的1/8字样就是相机根据手动设定的光圈值而自动给出的快门值。

  在我们改变光圈值的时候,相应的快门值也会随之而变,以保持一个合适的曝光参数。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保持选定的光圈值不动,但是移动相机改变取景视角,由于对应的场景亮度发生了变化,曝光参数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此时,快门值就会自动调整到合适的数值,从而确保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的准确性。
  但是,这样操作有时会遇到一个问题,如图06所示,当我们将相机取景视角从原先室内桌面上的笔筒移到窗外的建筑物时,尽管快门值已经自动地提升到了1/1000妙,但是光圈值却出现了红色报警,同时在其下面还有向上的小箭头示意我们需要减小光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款数码相机配置的最高快门速度是1/1000妙,但是由于室外光照亮度太高,“1/1000、f2.8”的参数组合无法满足正确的曝光参数需要,如果此时就直接进行拍摄的话,就会得到一幅曝光过渡的照片。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选定的光圈值作一下调整。如图07所示,当我们将光圈值变小,由f2.8变为f3.5时,快门值就变成1/650妙,这下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拍摄了。

  反过来,从明亮的场景转到较暗的场景时,也有可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的是曝光不足的现象,我们需要将光圈口径变大,如将刚才变更的f3.5变回到f2.8,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所以一定要记着根据拍摄现场的光照条件及时调整我们选择的光圈值。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有个疑虑了:既然事先手动设定光圈会有这么麻烦的事情,还用什么光圈优先,不如直接用P程序模式得了?呵呵,不要急,我们还没有讲到光圈优先模式的真正优势所在。
  如果像图08这样的画面,的确直接用P模式也可以直接搞定,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我们将笔筒和花瓶前后拉开距离,笔筒靠镜头一些,花瓶则远离镜头,还是按光圈f2.8进行拍摄,就会得到如图09所示的画面,左边花瓶上的文字、胶卷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右边笔筒的一侧也是模糊的,只有靠近对焦区域(图中红线框所示)的范围比较清晰。

  如果要想求得前后景比较清晰的画面效果,我们就需要作一些技术上的处理,此时,光圈优先模式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在不用改变相机拍摄距离、焦距等其它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只需将光圈值调整为f8,此时快门值自动修正为1/2妙,然后我们又重拍了这幅画面,结果发现:原先模糊的花瓶、胶卷和笔筒一侧,现在都已经变得清晰了很多,如图10。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的摄影原理。根据拍摄场景的实际景深需要,我们利用光圈优先模式,手动设定合适的光圈值,然后相机自动给出对应的快门值,从而快速完成合适景深表现的完美照片拍摄,这就是[A]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利用A模式的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在拍摄人像、花卉等特写画面时,选用较大的光圈(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如f2.8,f2.0 ,f1.8,……),从而有效地虚化背景,获得突出的主体画面,如图11所示。而在拍摄前后景都要求具备一定清晰度的照片,如风光、产品广告等,我们就要缩小光圈以求得大景深的画面效果,如图12所示。

  其实,相对于35mm的胶片相机(传统相机)来说,现在大部分的数码相机由于成像面积较小,镜头口径也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容易获得大景深的效果。另外,对于一些高级用户来说,一般相机都有一个“最佳光圈”的问题,通常会是f5.6或f8(通常是从相机的最大光圈往最小光圈值数3-4档),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也要全面权衡。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需要闪光灯来配合使用,详见相关闪光摄影教程。
  以上我们主要介绍了[A]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的原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了解了之所以采用A模式的动机所在。

TOP


  [S]模式的全称是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它的工作原理是:拍摄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动设定快门速度,然后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给出相应的光圈值,从而完成正确的曝光参数组合。
  不同于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只能给出一系列固定的“快门、光圈”参数组合的特点,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可以让拍摄者自由选择相机的快门速度,同时与其配合的光圈值也是全程连续可变的,因此在一些对拍摄速度有特殊要求的曝光场所,如飞驰的汽车、体育比赛等,快门优先模式具备很强的自主性和实用性;而对于一些喜欢利用曝光速度上的技巧进行拍摄的摄影者来说,S模式可以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S]模式在相机上的设置位置。如图01这样通过转盘来选择[S]模式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实际使用时我们只要直接将模式转盘拨到S,相机就设定为快门优先曝光模式了。

  另外一种常见的选择方式是通过LCD上的菜单设定,如图02所示就是这样的一款机型,我们需要先将模式转盘拨到A/S/M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然后再在对应的菜单中设定S模式,如图03所示。

  当然,关于快门优先模式的代表字符,除了常见[S]以外,还有些相机厂家则使用[Tv],如图04所示,就是相机上的[Tv]快门优先曝光模式的标识样式。关于不同厂商的这些标识的不同,请在实际使用时参考相应的相机手册。

  在选定快门优先模式之后,在我们的LCD上一般就会显示“快门、光圈”的参数,如图05所示,就是奥林巴斯C-740数码相机在选定S模式后显示的曝光参数。其中显示为绿色的1/10就是快门值,是可以通过右边的上下箭头按钮进行手动调节的,而白字的f2.8字样就是相机根据手动设定的快门值而自动给出的光圈值。

  在我们改变快门值的时候,相应的光圈值也会随之而变,以保持一个合适的曝光参数。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保持选定的快门值不动,但是移动相机改变取景视角,由于对应的场景亮度发生了变化,曝光参数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此时,光圈值就会自动调整到合适的数值,从而确保快门优先自动曝光的准确性。
  但是,这样操作有时会遇到一个问题,如图06所示,当我们将相机取景视角从原先室内桌面上的笔筒移到窗外的建筑物时,尽管光圈值已经自动地提升到了f8.0,但是快门值却出现了红色报警,同时在其下面还有向上的小箭头示意我们需要提升快门速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款数码相机配置的最小光圈只有f8.0,但是由于室外光照亮度太高,“1/10s、f8.0”的参数组合还是无法满足正确的曝光参数需要,如果此时就直接进行拍摄的话,就会得到一幅曝光过渡的照片。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选定的快门值作一下调整。如图07所示,当我们将快门速度由原来的1/10秒提高到1/400秒,红色警告消失,这下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拍摄了。

  反过来,从明亮的场景转到较暗的场景时,也有可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的是曝光不足的现象,我们需要将快门速度降低,如图08中红色箭头所示,将1/400秒变更为1/10秒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我们一定要记着根据拍摄现场的光照条件及时调整我们选择的快门值。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有个疑虑了:既然事先手动设定快门会有这么麻烦的事情,还用什么快门优先,不如直接用P程序模式得了?呵呵,不要急,我们还没有讲到快门优先模式的真正优势所在。
  所谓快门优先,就是我们在拍摄时要优先考虑快门速度,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我们这样做呢?很明显,就是在对快门速度十分敏感的拍摄场合,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些运动物体,以及我们手持拍摄时轻微的抖动,这些都对曝光时的快门开启时间有特殊的要求,下面我们以飞驰而过的汽车为例作简单说明。
  如图09就是采用P模式拍摄的汽车,快门速度是1/60秒,但是画面中的汽车却是模糊不清,和实际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什么原因呢?问题就出在这个快门速度上,由于快速移动的缘故,即使只有1/60秒这样短暂的快门开启时间,这辆汽车在CCD上的成像画面还是飞速地移动了,所以被记录下来的画面就变成我们眼前看到的、留有移动痕迹的汽车了。

  要想将这样飞驰而过的汽车拍摄清楚,我们可以将快门开启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使其在CCD上曝光记录的瞬间接近静止。如图10就是使用了1/1000秒快门速度的拍摄结果画面,此时我们看到,疾驰而过的汽车已经基本上被我们凝固下来了,看上去就和停在路边似的。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会发现,慢速快门无法凝固快速移动的物体,但是却可以显示出它的运动轨迹;高速快门可以将高速移动的物体变成静止的画面,但却失去了原本运动的状态。这两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拍摄意图灵活设定合适的快门值,以便换取我们希望的画面效果。
  这里我们就举一幅利用S模式优先设定快门的特性拍摄的照片。如图11所示,是一幅焰火上升然后绽放的画面,要想展现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仅仅靠测光结果将焰火曝光正确(1/30s、f2.8),就只能得到图12这样星星点点的画面,一点没有放焰火的氛围。但是,如果此时将快门速度设为1秒,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拍摄下来的画面就如图11那样璀璨。

  当然,关于拍摄焰火还有其它很多诀窍,有兴趣不妨查看相关教程。关于快门优先模式的使用技巧还有很多,特别是配合闪光摄影,更是能拍出许多神奇效果的照片。

TOP

手动曝光模式 解析[图]


  大家可能觉得自己的数码相机已经拥有了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快门优先曝光模式、肖像曝光模式、夜景肖像曝光模式、运动场景曝光模式等等曝光模式,可以解决所有遇到的难题了吧?!还用得上听起来那么复杂和麻烦的手动曝光模式吗?
  下面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手动模式,我们可以在相机的模式转盘中看到手动曝光模式,用字母 M表示(如图 01)。有些高端的数码相机没有模式转盘,而是提供了模式按钮( MODE),结合右侧的旋转盘可以调节不同的曝光模式(如图 02)。另外,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转盘设计稍有不同,有的模式转盘在相机顶部的左侧,有的在右侧(如图 03);还有的设计在相机的后面(如图 04)。

图01

图02

图03

图04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手动曝光模式,一般在中高端数码相机上才会有这种曝光模式,而普通的家用和中低端的数码相机主要考虑到使用者操作的方便性,只是提供了一些操作简便的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模式要求我们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像,这样做很不方便,时间更不允许。如图 05 ,拍摄好动的小猫,如果我们在它停留的瞬间调整光圈和快门恐怕它已经跑掉了。像足球、篮球、短跑等高速运动的摄影,最好还是使用自动曝光模式。

图05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几个使用手动模式的情况。
  使用手动曝光模式,可以方便摄影师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自主性很高。如图 06 ,拍摄雨景时,需要雨丝运动轨迹的图片,我们可以加长曝光时间,使用三角架把快门速度降低到 1/8-1/30 ,同时还要调整光圈,保证画面的景深;这时,使用其它曝光模式都是无能为力的,手动曝光模式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如图 07 ,需要制造暗淡迷离的夜色效果,光圈开大,模糊调焦,虚化灯光;同时要使车灯的轨迹出现在画面中。如图 08 ,想留住美丽的夜景烟火,就需要我们使用手动模式设置光圈(缩小光圈,增大画面景深)和快门速度(降低快门速度几秒至几十秒)。

图06

图07

图08
  我们平时拍摄时,还会遇到画面背景是大面积的亮或大面积的暗,例如拍摄雪景、湖面、天空和夜景等,都极容易造成曝光失误。如图 09,是我一次在湖边拍摄的,由于光线照射比较强烈,湖面比较亮,按照对仙鹤的测光来曝光,背景湖面必然曝光过渡。如图 10,拍摄城市夜景和傍晚深蓝色天空,也要用到手动曝光模式。通常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多次曝光,例如先按照天空的亮度值曝光,等城市和建筑的灯光开亮后,再曝光一次;也可以一次曝光完成拍摄。

图09

图10
  拍摄雪景时,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更为方便一些。因为无论何时拍摄,也不管拍摄时的光线强度如何,要想使照片中的雪景呈现自然的雪白,那就不能依赖相机自身的测光。若按照相机本身的测光拍摄,雪会是灰色的。这时可以在原测光值基础上,使用手动模式开大 1— 1.5级光圈,或降低 1-2级快门速度 (如图 11)。

图11
   使用手动曝光模式,主要是摄影师可以主观地控制一些不同寻常的画面效果,解决一些拍摄中的极端情况。怎么样,想不想试试?以后我们就可以拿着相机所向披靡了!

TOP

刚看了一篇文章 光圈与快门

与传统的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与快门速度在拍摄时相当重要,但对于目前普通的商用及家用级的数码相机,因为相机的全自动化,使得人们只关心如何选择拍摄景物,而不太注意相机自动控制的光圈及快门速度。但如果您在购买数码相机时,最好能够对比一下各种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及快门速度,因为光圈和快门将配合控制您的数码相机的光线摄入量的总体范围值,也就是说它将影响到您的相机是否能够在各种光线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快门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您在拍摄动态图象时的效果,而光圈范围将影响到您拍摄图象的景深。


拍摄照片的过程,是相机开启快门后,让眼前的影像透过镜头后投影到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器上,感光器在通过数模转化器,将图象的信息在相机的存储卡上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与传统的相机的曝光过程一样。然而想要获得层次丰富的影像,就要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值,照片上的细节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描述,从颜色最深到最淡的区域,都有丰富的层次表现,明暗之间有渐变过渡,不是截然的黑白分明,另外作品的反差和鲜锐度也都有最佳的表現。过多的光线,导致曝光过渡,影像明显偏亮;反过来说,若CCD吸收的光线太少,则会曝光不足,整张照片会偏暗,细节的地方会流失,照片效果会相当不好,所以在拍摄时,要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用来控制曝光量的就是「光圈」与「快门」,「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的口径,口径越大,自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投射的光线越多,快门就是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时间越短,曝光量越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光圈就安放在镜头的几片透镜中,由几片金属薄片组合而成,利用金属薄片的移动而调节光圈的大小。使用过传统的反光相机的人都知道,在镜头上,我们可以找到光圈值f,通常所見的光圈刻度为:1.4、2、2.8、4、5.6、8、11、16、22……,光圈级数f越大,表示镜头的口径越小,f值是将镜头的焦距距离与光圈的口径(孔的大小)所除而得的數字,因此数值越大,口径也就愈小。而每一级的光圈级数之间的单位进光量都是相差两倍,但目前有的数码相机,并未按以上级数设置光圈,而是按f2.8,f.5.6,f11,这时,其上下级的进光量,就不仅仅差两倍。


前面说过,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时的口径大小,然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光圈的大小还要考虑到本身镜头镜头的焦距长短。长焦距的镜头(望远镜头),其长度较长,从光线的进入达到CCD的距离长,因此投射到CCD上的光线比较弱,因此长焦距的镜头的光圈往往略小一点,若是要作较大的光圈的镜头,就必須把口径拉大,才能把单位进光量提高,但是因为制作大口径的镜头的级数有不少的困难,制作工艺也较高,因而这一类的镜头通常较贵。因为光圈级数f是靠口径的大小和焦距长短的比值计算而得,因此只要光圈级数一样,不管35毫米或是200毫米,其进光量都是一样的。


快门速度值通常标为:1、2、4、8、15、30、60、125、250、500……,这些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1秒的倒数,所以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秒,这比光圈要令人好理解多了,也是和光圈一样,每一格的快门速度间所相差的光量值也是2倍,例如,快門1/500秒的光量值为1/250秒的一半,是1/125秒的1/4而已。


因为光圈与快门都可以用来控制曝光量,只要决定了光圈值f,就可由快门速度来修正曝光量,相反地,你也可以先決定使用的快门速度后,然后借调整光圈来获得曝光量,所幸的是在光量的调正上,都是以2倍的概念进行控制,使我们更容易調整适当的曝光量,例如說:若测出的正确曝光量为f/11,快門1/30秒时,想要把快门提高到1/60秒时,那么光圈也就要开大到f/8,因为快门从1/30秒到1/60秒时,曝光时间减少一半,那么光圈就要大一级,以加倍单位时间得进光量,如此光圈与快门的一增一减,曝光量也就刚好达到平衡。


可是因为光圈与快门各有其独到特别的地方,因此每种搭配产生的效果都不一样,必须依据拍摄物体的需要个人想要表现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组合,才能发挥光圈与快门的实际意义。  


以快门速度来分,可分为高速快门与慢速快门。通常高速的快门能将移动中的物体给与「固定」,固定后的物体的动作细节和质感鲜明地加以描绘,使得物体更富有立体感。通常快门速度在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快門都是属于慢速快門的范围,慢速快门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是将相机固定后,再由较慢的快门速度,使移动中的物体产生模糊图象,而让背景(静物)的清晰可以更加衬托主题的动感。第二种就是让相机随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平移或是转移,如此,和第一种方法刚好相反,背景会变得相当模糊,而主题会有点模糊却带有清晰,同样也是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出来。第三种,就是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整张照片都模糊不清,借着迅速摇晃相机器而得来的。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特色在,如何适时的运用看就各人喜好的所在。  


我们常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夜晚得城市,因为流动的车辆,留下了红色和白色的车灯轨迹,而由数十条的光线汇成长长的光龙,十分绚丽,将繁华的不夜城描绘出来。或是用来拍摄流水,拍出的感觉相当的柔和和细腻。


在选用用慢速快门时,要特别注意一点,因为每一级得慢速快门,相差得曝光时间很大,不像高速快门的1/250秒和1/500,拍出來的效果难以比较,在用慢速快门拍摄流动的景象时,若快门过快,则会不小心冻结景象;若快门太慢,则会整体看起来过于朦胧,失去了想要表現的效果,因此尝试每一格的慢速快門都拍拍看,就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也能看出其差异所在。


比起快门,光圈就稍微复杂一点,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外,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画面「景深」的大小,所谓的「景深」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晰,在焦點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而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影象景深有三种因素:(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說光圈由f/16→f/11→f/8→f/5.6→f/4……時,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內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視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借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誤,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勻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門制造流动感。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对于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不需要自己控制,对于非专业用户这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为适合更广阔的使用环境,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和快门速度的范围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够按正常的级数连续设置,而不是跳跃性设立,另外也得注意数码相机在开启和关闭闪光灯时,其快门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TOP

原帖由 ieye4u 于 2007-2-2 02:30 发表
光圈对景深控制是焦距控制的一半


怎么讲?何为“一半”?

TOP

光圈对景深控制是焦距控制的一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