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www.csuchen.de/bbs/attachments/day_050904/19_Wz6tys3PyX1y.gif[/img]

TOP

算啦
这种事情每天发生得都很多,不用去费心思管啦
搞点好玩得开开心吧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而且当时她家不但不富裕,而且看起来十分贫穷,这一万两千册图书,到底在她的人生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花生 at 2005-9-4 12:55 PM:
12000多,她看得完吗,怀疑~

不知道啊
也许能看完吧
不过谁知道呢
所以有人说“你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摧残啊
教育让人越来越傻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12000多,她看得完吗,怀疑~
[img]http://www.csuchen.de/bbs/attachments/day_050904/19_Wz6tys3PyX1y.gif[/img]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花生 at 2005-9-4 12:47 PM:
她是谁啊??

[ Last edited by 花生 on 2005-9-4 at 12:50 ]

十一年前天津市的一个少年榜样,藏书一万两千多册的“少年作家”,曾经在天津红极一时,十一年过去啦,现在变这样了,许多人这两天不胜唏嘘。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她是谁啊??

[ Last edited by 花生 on 2005-9-4 at 12:50 ]
[img]http://www.csuchen.de/bbs/attachments/day_050904/19_Wz6tys3PyX1y.gif[/img]

TOP

“少年作家”的成长轨迹:风光背后是孤独(图)

  采访庞秀玉时,只要说起读书写作,她的眼神中就会不由自主地透出兴奋。

  庞秀玉说,自己是在书的海洋中长大的,因为读书而喜欢写作,又因这两者带给了她莫大的快乐与荣誉——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发表文章,短短三年中,就已经累计发表文章4万多字, 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与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我的家乡》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1992年在全国作文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小学文学社作文大赛”和第二届“文心杯”作文大赛中蝉联两个一等奖;同年又在天津文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精短散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1993年在《少年文艺》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作文诗歌大奖赛”中一举夺魁,荣获小学组唯一一个一等奖; 1993年12月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再获一等奖……

  鉴于庞秀玉在文学上取得的成绩, 1993年11月11日,庞秀玉入选国家教委管理信息中心编撰的《中国青少年年鉴》和《中国当代少年英才大辞典》。 1994年她又荣获“全国文学十佳少年”称号。

  庞秀玉说,那时她知道有很多人敬佩她、羡慕她,也曾经很享受这种被人仰视的滋味。

  “可是,这种快乐很短暂。”庞秀玉稍稍顿了一下说,出名后,她很快就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同学们觉得她是明星,一个一个地远离了她,“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孤独,我是很渴望友情的。”

  此时,庞秀玉已升入初二,课业负担急剧加重,但是和课业负担一同加重的还有应酬不完的社会活动,好多学校邀请她前去做报告,每次至少需要4个小时。还有应付不完的采访,最高记录一天接待了16家媒体,从早上7: 00一直进行到晚上11: 00,中途还有很多小朋友过来索取签名和合影,简陋的家里根本坐不开这么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就一直在楼道等。

  随即,出版社又帮她出版了个人文集,各大书店开始邀请她签名售书。“最热闹的一次是在东北角书店,人山人海的,我忘记那天到底签了多少,反正晚上回家之后,我的手都肿了,胳膊也抬不起来了。”

  出书后不久,“宋庆龄基金会”开始关注庞秀玉,将第一批奖学金颁发给她,并让她随中国中小学生访问团一同出访日本。

  “访问总共持续了15天,去了日本的很多所学校,和那里的老师同学交流。”在日本,庞秀玉的故事同样感动了很多人,一位日本小朋友拉着她的衣襟说,长大后一定要到中国,看望她的父母,和她学习读书、写作。

  但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占用庞秀玉的学习时间完成的。

        旧闻回顾:1994年《天津日报》关于“少年作家”庞秀玉的报道----

  希望——一棵新芽的成长

  听说,天津实验中学初一特长班有个13岁的小姑娘庞秀玉。庞秀玉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可她个人藏书竟有12000多册,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屡屡夺魁。这事就有点“玄”,一连串儿的疑问从脑子里生出来:

  她家住几间房?这么多的书都放在哪儿?

  她父母每月总收入有多少?买这么多的书要花多少钱?

  她买的都是什么书?是不是小人书?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疑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书?现在都到嘛年月了?公家私家,上上下下,都在抓经济,都在往家里捞钱。没见报载吗?现在40%的青年家里无藏书,全国年人均购书才5分钱(其中还包括买地摊上的乱七八糟的书所花的钱)。有的新华书店转业卖家具、卖百货、开饭馆、开舞厅。有的图书馆像清理垃圾一样把一汽车一汽车的图书拉出去处理掉,腾出房子搞三产。阅览室里空寂无人冷冷清清,卡拉OK厅里热热闹闹。

  这个庞秀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在一天晚上,我们找到了她的家。

  哦!一推开单元门,就进入了书山峡谷,前厅两侧的书垛直上屋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窄小的过道只能有一人通过。大间居室那是庞秀玉的“勤耕书屋”,那真是满目尽是书,四壁都不见,倾家找不到一台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狭小的空间里,临窗放着一张写字桌,上面堆着书,一张破旧的圆饭桌,被书压塌了半个圆,就连双人床的里边也依壁码起一面书墙,剩余的部分才是秀玉和母亲睡觉的地方,只有两张旧单人沙发上没摆书,白天并排放供人坐,夜间对头接就成了秀玉父亲睡觉的床。这可是一间名副其实的书屋。仅有的三个大书架上,摆满了世界名著、古今辞书。举目望去,更让你满眼生辉:《诺贝尔文学奖全集》 63卷;《世界名著珍藏本全集》;《鲁迅全集》;《中国四大名著》(珍藏本);绘图本《世界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辞典》、《辞海》、《辞源》;《资治通鉴》;《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史记注释》;《外国名作家大辞典》;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傅雷译文集》……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当亲眼看见了庞秀玉的12000册图书是“货真价实”时,想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庞秀玉的父亲庞毅抱出来一大摞大小不一、厚薄不均的本子,这是庞秀玉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的日记;庞毅又找出一摞文艺杂志,这里都载有庞秀玉写的文章;庞毅又端出七本像影集一样的大硬册,原来里面都是庞秀玉得的各种获奖证书;还有中央领导、文化名人给庞秀玉的题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九十高龄的文学巨星巴金给庞秀玉的亲笔信。

  “庞秀玉小朋友:谢谢你的信,还有你送我的‘祝寿图’。你用稿酬买来送我的礼物,我要重视它,把它转送成都的‘慧园’(作者注:慧园是巴金先生在四川故乡的纪念馆)。我的读者也感谢你。祝你在学习上奋勇前进。我送你一本谈人生的小书,请收下。巴金”
  
稿源: 北方网—每日新报 编辑: 黄莹鸿

[ Last edited by whisper on 2005-9-4 at 13:05 ]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十一年前啊,当这个少年作家成名的时候,我比较幸运的是已经不是中学生了
所以也很幸运地没有受到她的影响
不过,我小时候接受的榜样教育也很不少
但是,比较幸运的是,我当时也是我们附近那一小片地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榜样
所以,当时的自负和闭塞让我对榜样给我的影响减低了许多
至于我们那里是否有人因为我的原因而走上了歧路那我就管不得了
不过榜样教育确实也很容易害人的
他让你,无论你是榜样还是榜样的崇拜者,都基本上失去了正常的思考能力
也许这将让你将来面对许多不应有的额外的挫折
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我感到很幸运,也许是因为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挫折,自己要比许多人正常得多
这真是一件幸事
感叹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贴一个别人博客上的文章吧~~~

·····································

天津工业大学老师韩秋月,前两天偶然访问到我得博客,针对庞秀玉从少年作家变成
未婚妈妈一事留言,而且言辞相当激烈。评论庞秀玉买书时说:“不知道出于什么心
理买那么多没有的书,连我这个大学中文副教授都不常用的书”。说到庞秀玉的现状
时又说“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虽然偏激,但也是一种观点,尤其是最后的问句
“我们的社会对那些所谓的榜样们负过责么?! ”,掷地有声。看得出,韩老师相
当关注庞秀玉事件。我与韩老师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了一下,现经韩老师同意,把她九
月一日的回信内容公布,欢迎大家讨论。


赵卓先生你好!

我是天津某大学的教师。关于庞秀玉事件很早就了解。十一年前,刚上初中的庞秀玉
被天津媒体吵得很热,据说是因为她极其爱买书,她家庭贫寒,父母双双下岗,但庞
秀玉却省吃简用。报纸还特地举了个例子,说她在书店看到一本《汉字大词典》,当
时的价格就是近200元,庞三个月不吃早点,最后把它买回家。当记者到她家时,看
到的是“书的海洋”,连晚上睡觉的床都没有,用两个桌子拼凑起来。我记得当时记
者列的书单有《海明威全集》、《后现代主义作品集》、《辞海全册》、《马列全集
》等等,还有许多,大约是12000册。当时我就想,这个女孩思维有点问题,至少是
偏执,因为作为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孩,首先是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其次是保证身体
健康,再次是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这些书她读得懂么?当时天津的自由作家吴若
增(这是个有名的“棱子”但也是少有的才子)就发表文章反对树这么一个典型,意
见大致与我的相同,但是,在一片“努力读书振兴中华”的呼声中,庞秀玉只是一个
工具——我们这样的工具(好听一点叫“榜样”“楷模”)还少吗?社会不仅没有人
去关注她本就偏执的心理,没有人关注她本就不和谐的家庭(她的父亲是极暴力的)
,反而把她树为学习的榜样,处处报告天天签名,却没有一个人去引导她简单地做一
个女孩。最后她的父母离异后,她也因为与同学格格不入,学习成绩下滑而留级,转
年仍无法考上高中,只好辍学。

辍学打工本来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结识了什么样的男人?
那个现在连姓名庞秀玉都不肯说出的男人,居然让她流产一次,怀孕两个,生下三个
孩子,其中一次是双胞胎。退一万步说,年轻女孩结识不负责任的男人的故事也见的
多了,可谁象庞秀玉把孩子生下来,而且是仨!!!她的母亲干什么去了?所以我认
为,庞的心态从一开始就不是正常的,至少不健康不健全,可是谁又为这种不健康不
健全负责呢?!

我们可以指责社会、媒体,这种对榜样们“用时仔细包装、大肆宣传,作用起完了置
之不顾”,我们见的太多了,说来一时两年的也没有办法,社会制度使然。但是,庞
秀玉就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别拿文学说事,文学不是培养废物、不是培养不食人间
烟火者。人类凝集在文学中的精华你学了多少?起了什么人生作用?催你奋进了么?
那些书你看了么?不看?买来当摆什儿?那还不如买点肉吃,改变你那缺乏血色的少
女脸庞。看了?那从中又学到了什么?学会了自怨自艾?所以我问一句:“你的书都
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话有点偏激,也不雅,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从某种角度说,我不同情庞秀玉。

文学也是科学,是科学就应该是理智的。我也是学文学的,我也失败过,甚至很不堪
回首,但我自强。我以为最后成全我自强不息的还是文学,是凝集在文学中人类的精
华和美好。

我叫韩秋月,你可以在“百度”中搜到我的信息。

(注:韩秋月,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教师,教授文学史和全校的大
学语文、中国文化选修课等课程)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