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卖估衣》 这段节目是姜先生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郭振清合作的,现存的郭振清先生表演的《卖估衣》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和捧哏大师朱相臣合作的而另一段是和姜先生合作的,而由于毕竟郭先生不是专业的相声演员,故也只有由朱先生或姜先生这样有能耐的艺术家为其“量活”,才能既捧得严实,又能保证现场的效果。

TOP

四、《天津话》作者通过对天津话及天津人的分析中使人们对天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有一段关于天津人打架都要事先告诉你打哪的描摹,可谓入木三分,而且包袱很“响”、很“脆”,是方言类段子中的精品。
http://nkbbs.org/up2/m/0805/IGAJ ... TXXGWUBITCIDtjh.mp3

TOP

TOP

二、《穆三火》 它所反映的商业服务态度问题,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共鸣,实际也是许多服务行业在实行体制改革以前,总体工作风貌的缩影。与同类题材的《跟谁对着干》相比,《穆三火》在深挖人物思想根源方面要更胜一筹,透过穆三火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使我们看到文革中不正常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可以看到脱离物质生活而孤立地提倡所谓“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所造成的绝对观念和膨胀意识,亦可看出“大锅饭”这种分配方式对人们意识和感情的消蚀。在“底”的设计上也十分巧妙,通过穆三火的母亲买肉时的遭遇,使穆三火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和顾客吵架的错误,令观众感到可信真实。另外由于在这段节目中,有穆三火的母亲卖猪肉这一情节,因此姜先生还特地去了两趟天穆,去询问穆姓有没有汉民,如果没有,那么这个情节就是不合理的,就必须被舍弃,当得知穆姓也有汉民的答复后,姜先生才将这段节目搬上了舞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姜先生对艺术严瑾的态度。


http://nkbbs.org/up2/m/0805/TXKA ... VHMDGCCSFNKAmsh.mp3

TOP

附:姜宝林先生其它部分作品鉴赏:
一、《驯军马》 这是姜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一段佳作。众所周知创作部队题材的段子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大多数观众对部队生活是不很熟悉的。而姜先生很好的把握了这个段子,通过塑造一个入伍不久但又具有很高工作热情的新兵形象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又通过与捧哏演员对于军马在战斗中作用的争辩很自然的为观众讲解了军马的重要性并使观众对部队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也为后面驯马这一高潮作了有力的铺垫,可谓匠心独运。另外姜先生高雅、清新的表演风格也是这个段子成功的关键,总之这段节目堪称部队相声中的一段精品。

http://nkbbs.org/up2/m/0805/SMBN ... RHILDTPYISKBxjm.mp3

TOP

第四是“唱”,相声演员的“唱”主要是指“开场小唱”和“太平歌词”,不过现在在相声舞台上已经很少见到了,但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之一,亦应受到应有的重视,使之得到传承。下面选择了姜先生在天津电视台录制的《相声世纪行》中模拟旧社会“撂地”演出前“白沙洒字”的片断,请大家欣赏。
http://nkbbs.org/up2/m/0805/WSGQ ... VAJQCTHQWHPisha.wav

TOP

《姜宝林单口相声欣赏会》: http://nkbbs.org/up2/m/0805/PNGQ ... QEPIOUEEMBCFxsh.mp3

TOP

TOP

第三是“逗”,“逗”是相声艺术的灵魂,没有“逗”的相声只能是对口词。而现在有些演员不懂得真正的“逗”,而这也便是现在相声不能得到广大观众欢迎之罪魁。
  一方面有些演员以“洋闹”来取悦观众或以低级庸俗的“噱头”来挑逗观众。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演员集这二者之大成于一身,上台即连唱带跳,一张嘴便在肚脐眼儿以下徘徊。难怪有人评论说:“大概还不可仅仅以‘格调低’、‘粗、直、浅、露’等字眼儿来评述当前有些相声、小品,因为它们从不‘入调’,也‘无格’可循,大抵在信口胡诌和不知所云之间浮动。”“‘玩意儿’还算是一种技艺,难道真让观众心里暗骂:‘真不是玩意儿’吗?!”(引自薛宝琨著 《说雅道俗》 百通(香港)出版社 二百一十九页)另一方面有些演员的表演格调高雅,语言清新,很好的歌颂了真、善、美,批判了假、恶、丑,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可乐!恰恰丢失了“逗”,成了单纯的说教,这也是令观众开始远离相声的一个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