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7-4 01:09 发表
要讲打战诸葛亮是绝对比不过郭嘉贾诩的

这点有一点不大苟同,诸葛是一个人又对付江东,又对付曹操,自己有没有根据地,但打仗基本都是占上风的,所以统帅力谋略力是很突出的,比曹操那些谋士还是略强些.
Share |
Share

TOP

TOP

TOP

这里聊到《三国演义》,我觉得诸葛亮的那些辩论还算不上最精彩的,我觉得最精彩的一段要数秦宓逞天辨。
那真叫quatsch也能让人心悦诚服。

TOP

没人讲他看重权利, 我上面讲的很清楚,  他去投曹操, 曹操不一定重视他, 曹操自己初期有5大谋士, 这些人的智慧地位不会比诸葛亮差的, 要讲打战诸葛亮是绝对比不过郭嘉贾诩的,   但刘备显然是缺人的, 诸葛亮去投刘备是会得到很高的重视的.

TOP

原帖由 小文 于 2006-7-4 00:57 发表
地缘之说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说诸葛亮看重的是能否坐第一把交椅,我觉得不对。
我觉得对诸葛亮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一个集团内起到扭转大局的作用。无论他是否加入曹操,曹操都稳操胜券统一中国。可是如果加入刘备,那么立即可以照自己的计划扭转乾坤,自己也站在正统这边。
另外,诸葛亮也不是看重权力的人。三顾时便立下大业一统后再回南阳耕种之类的话,白帝托孤时万般推辞,北伐失败后自贬丞相之职等等。


不贪恋权位更说明诸葛看重的是青史留名,一个好的谋士是安分于本分的,辅佐明主而不是取而代之,古代谋士把名节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你现在还好吗!

TOP

原帖由 小文 于 2006-7-4 00:57 发表
地缘之说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说诸葛亮看重的是能否坐第一把交椅,我觉得不对。
我觉得对诸葛亮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一个集团内起到扭转大局的作用。无论他是否加入曹操,曹操都稳操胜券统一中国。可是如果加入刘备 ...

而且如果刘备是刘邦一样的洒脱,按照诸葛亮的设计,真的就统一中国了,他们绝对是有机会的,但这些机会一次次被他们的失误给浪费了,而诸葛亮对这些失误的态度是不去追究了,因为其实刘关张赵真是把诸葛亮当亲兄弟看的,自己兄弟的失误,孔明真的没法说什么,他最后也说是无力回天,其实他真正感到无力的是一个情字.

TOP

曹操还作过一篇述志令, 这是名篇, 我曾经背过,  里面有几句话翻成现代文是这么讲的, 他讲我本来是想隐居度过战乱, 但是机缘巧合, 出来做了官, 即便到了今天这种地位, 我还是想做晋文齐桓, 仿效周文王,  都是政治手段而已, 你讲的都是演义里的事情, 这些大部分是罗惯中遍出来的, 不是真实历史事件.

TOP

原帖由 linkren 于 2006-7-4 00:50 发表

报复好像谈不上,不过确实诸葛亮自视甚高,有才之人就在等待知遇之人,诸葛肯定很信缘分的,和刘备他比较投缘,和曹操,估计说不到一块去,曹操自负而刘备谦逊,为人仁义,一相处就知道了.诸葛亮要得不是占得天下本身,要 ...

恩,有道理,缘分很重要.诸葛亮已经很有本事了,所以他的心态是我选别人,不是别人选我.曹操的才智他可能并不放在心里,成天和大耳朵和关羽张飞和帅哥赵云在一起,称兄道弟,关系像一家人,可能带给他更多的舒适,在那样一个大家庭里现露他独一无二的智慧带给他更多的满足感.所以我感觉他没有投奔曹操源于他的高傲.

TOP

地缘之说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说诸葛亮看重的是能否坐第一把交椅,我觉得不对。
我觉得对诸葛亮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一个集团内起到扭转大局的作用。无论他是否加入曹操,曹操都稳操胜券统一中国。可是如果加入刘备,那么立即可以照自己的计划扭转乾坤,自己也站在正统这边。
另外,诸葛亮也不是看重权力的人。三顾时便立下大业一统后再回南阳耕种之类的话,白帝托孤时万般推辞,北伐失败后自贬丞相之职等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