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20位人大常委建议停播《变形金刚》—新华社北京1989年2月18日电记者何平及外四篇
20位人大常委建议停播《变形金刚》—新华社北京1989年2月18日电记者何平(及外四篇)
何平 (1989.02.19)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何平)在电视屏幕上颇受青少年青睐的动画片《变形金刚》,今天受到胡德华等20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批评。
这些委员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上发言,认为《变形金刚》的思想内容荒谬,主要是宣传好战,对下一代有毒害作用。
据悉,最近一些电视台播放了美国动画片《变形金刚》。有的出版社还出版了《变形金刚》画册。与此同时,在美国市场滞销的“变形金刚”儿童玩具大量倾销我国市场,一套“变形金刚”价格高达上千元,每一个玩具也要数十元到上百元,给许多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为此,胡德华等委员提出:有关电视台、出版社应停播、停止出版《变形金刚》,进口“变形金刚”玩具的部门应从中吸取教训,从严检查进口玩具。
社会关注变形金刚热褒贬不一 北京电视台不准备停播电视片
赖仁琼 (1989.03.02)
本报北京3月1日讯 记者赖仁琼报道:人大常委胡德华等建议停播《变形金刚》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褒贬不一的各种议论,北京电视台在听取各种意见后不准备停播该片。
随着美国电视广告片《变形金刚》的播放,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金刚热。一时间,变形金刚系列玩具和画册占据了各国营商场的玩具柜台和街头小摊。美国、香港、台湾生产的变形金刚,售价从十几元到100多元。价格昂贵的变形金刚玩具使不少家长叫苦不迭。学生们互相攀比,一人买了,全班都跟着买。已经买了小个儿的,还吵着要大个儿的、价钱更高的。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些委员在讨论《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时,也为某些部门大量进口变形金刚玩具而深感忧虑。为此,以胡德华为首的20位常委联名写信,建议电视台停播《变形金刚》。消息见诸报端后,立即起了孩子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种种议论。
最近,记者走访了胡德华同志。她拿出几本《变形金刚》彩色画册,说,有一次,我的小孙子非让我讲《变形金刚》的故事,我没看过电视,但一看画册,画面、文字不美,思想内容荒谬,宣扬好战,加上意思不连贯,根本没法讲。再一看定价,十几页一本的画册,有的八九角,有的一元多,印数都在六七万册以上,最多的竟达25万册。在人大常委们小组会上,我随便提到此事,没想到同组那些做了爷爷奶奶的常委们都有同感。大家从电视播放时间影响孩子吃饭说到玩具价高超越普通中国家庭的承受力。于是,我们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然而,《新民晚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电视片《变形金刚》充满了工业社会的智慧、热情、幻想和阳刚之气,片中的擎天柱和霸天虎分别代表正义和霸权,善良和好战,是非非常分明,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和启迪是成人无法理解的。
人们最关心的是电视片《变形金刚》会不会停播?北京电视台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20位人大常委的建议非常重视,但电视片不同于玩具和出版物,我台播放此片后受到很多观众特别是儿童的欢迎。大家认为该片对儿童智力开发、提高想象力有好处。所以我们已向有关部门打了报告,决定继续播放。至于有家外国通讯社报道“北京电视台新闻发言人说,上面不让继续播放”,根本无此事。直到现在,我们没有接到任何上级部门和领导关于停播的指示。
少一些“金刚战”吧!
松海 (1989.02.27)
由共青团中央、华北制药厂与本报联合举办的《青年热门话题》有奖征文,今天与大家见面了,我们热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青年工作者、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支持,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来稿请寄北京人民日报政法部,并请注明“青年热门话题征文”字样。
——编者
* * *
“金刚”,据我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是具有某种神通者也。
今日所见“变形金刚”为美国的玩具商制造与经销。他们制造玩具,又专拍一部动画连续片做广告,将玩具人物分善恶两派以童话的方式开战,集魔幻性、科幻性、简单伦常于一炉,使少年儿童看后如痴如醉,非缠着家长去买一个“金刚”玩具不可。免费播映《变形金刚》,创造了销售这种玩具的有利环境。一时间,“变形金刚”泛滥于中国的玩具市场,价格昂贵令人咋舌。仅作者在北京、上海所见,最低标价18元或24元,据说这只是进口了中低档品种。高档的“金刚”玩具一套高达千元。至于由动画片印制的图书,价格也惊人,薄薄一册要0.8元左右,版本尚有数种,更有新编问世。虽如此,“变形金铡”还是脱销。家长拗不过孩子们,终于慷慨解囊了。
“金刚”神通,变来变去,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变到了玩具经销者手里,中国人的外汇变到了人家的口袋里。
我国外汇吃紧,众所周知,却如此大量进口这种高级的玩具,难道我们的外汇还有这个遗力?难道我们自己连个玩具也制造不了?
从“变形金刚”,我想到当年的“鸦片战争”。“金刚”与“鸦片”不同,它没有毒害性,更没有以炮火为媒介。不过两者也有一点相似,“鸦片”从中国换走了白银,“金刚”使中国流失了那么不容易得来的外汇。两者虽然不能相提并论,我却隐隐约约感到这似乎是一场正在悄悄打响的“金刚战”。
在开放的环境中,人们过多注意对不同意识形态的防范,却很少把那些无政治因素、内容无害的文化产品作为商品看待,缺少相应的意识,甚至主动引进,从而犯了些简单常识性的错误。“变形金刚”问题如此,其它类似的“战争”也展开着。一概抵制外货不对,也无效,但抵制一些虽然无害但不是急需的商品(不管那是文化的还是其它商品),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并不是没有必要的。
这场“金刚战”使我们损失了许多。责任在老百姓,在国家有关部门,还是某些有关的人?或者抽象一点,该追到体制?该追到文化模式?恐怕都有责任。法不责众,事也已过,我倒是以为应该认真总结,以求少发生这样的“金刚战”。
(作者单位:中央讲师团山西临汾分团)
[ 本帖最后由 驴子 于 2007-7-15 16: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