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什么(转载) 3

    民主是什么·之三·自由与面包(下)

  niobe

    1935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州,有个叫帕里什的清洁女工被老板解雇了,
这本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那年头,“下岗”的人多了去了,谁又会在乎一个
女工的工作问题?可对于帕里什来说就不算小事了,下岗就意味着没饭吃,没有工
资可怎么生活呀?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大概这位女工就去上访了,至于问题能不
能得到解决,那可不太好说。但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契约社会,人人都会利用法律来
保护自己,因此,帕里什也没有什么向领导诉苦申冤的兴趣,一纸诉状就把自己的
雇主——西岸旅馆给告上了法庭。

    有趣的是,帕里什并没有说老板解雇非法,她想反正也干不成了,不如拿
回点钱才是真的,于是,她依据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最低工资法》,要求西岸
旅馆补偿欠她的工资。根据《最低工资法》规定,雇员最低工资不得低于每周14美
元50美分,但帕里什的工资每小时只有25美分,也就是每周不到10美元,远远低于
最低工资标准,工作几年算下来,老板一共欠她216美元19美分,这对于一个下岗
女工来说也不算小数了,起码能有口饭吃。

    这本是件芝麻粒大的案子,一年全美也不知道要发生多少,压根不值得一
提,可是,由于帕里什的老板实在有点吝啬,舍不得出这一点钱,但帕里什又的确
有理,有法可依,不太好驳斥,于是律师给老板出了个“馊主意”,你不是说按照
《最低工资法》的规定我欠你钱吗?那好,我直接攻击《最低工资法》,说它违反
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有关这一修正案的法学辨析是个绝大的话题,限于篇幅,这
里就不作论述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参考浙大教授林来梵与人大教授胡锦光合著
的文章《西岸宾馆诉帕里什案》),要求宣布违宪,只要这个该死的法律不存在了
,看你还怎么要钱。谁也没想到,律师的这个点子,一下就把事情给捅大了,帕里
什诉西岸旅馆案,由一个小小的民事纠纷,陡然间变成了震动全美的大案,所有的
媒体焦点都被吸引了过来,并且举国围绕此案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辩论。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罗斯福在实行新政时,经常受到最高法院的肘制
,每每令他万分恼火。在罗斯福刚刚当政时,这一情况还不明显,因为美国尚处在
风雨飘摇的经济风暴中,大家都在齐心协力熬过这段艰难的岁月,所以他的各项法
案几乎没怎么费力就可以得到国会多数票及最高法院的支持,可是,经过百日新政
,美国经济有了较明显的起色,大家也都回过劲来,缓了口气,这时矛盾就来了。
罗斯福的民主党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在美国政治中一直是少数党,仅仅
凭借1929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才入主白宫,因此,作为对手共和党把持的最高法院
,当然不肯给他面子,更要命的是,最高法院的几位大法官,基本都是林肯时代的
人,用罗斯福的话来讲,是一群“马车时代”的人,保守是他们共同的特点,面对
罗斯福左一个新政又一个新政,被搞得眼花缭乱,委实接受不了,起先因为经济危
机而不得不授予罗斯福各项权力,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到了该收回权力的时
候了。

    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
违宪,从此拉开了法院与政府的权力战争。紧接着,最高法院又于5月一口气判3项
新政法律违宪,到了1936年初,又废掉了6项法律,这样一来,罗斯福颁布的各项
法律,已经被废除了10多项,新政基本陷于瘫痪状态。

    我们不难想象,罗斯福是何等的窝火,要说这帮人可真是些忘恩负义的家
伙,如果不是百日新政挽救了美国的经济,他们哪儿还会有闲情逸致来对新政说三
道四?再说,被废除的这些法律,都是为了保障美国公民的权利才出台的,就像前
面所说的那个帕里什诉西岸旅馆案,《最低工资法》是为了救济贫民穷人,要说起
来最高法院你算站在哪头的?

    1936年,罗斯福再次以绝对优势当选第33任美国总统,这下有了民众的支
持,罗斯福认为自己有实力回应最高法院的挑战了,他要改变最高法院的敌对态度
,把后者致于自己的势力之内。可是,司法独立,是三权分立的前提,也是美国立
国的基石,想打破传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按照美国宪法,想扭转最高法院的
乾坤,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让国会修改宪法,二是由总统直接任命自己的亲信当大
法官,罗斯福很清楚,想得到国会2/3多数就这一问题支持自己修改宪法,简直就
如同作梦,根本不能想,因此他企图走个捷径,由自己任命比较听话法官来主持最
高法院,但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做到,因为美国大法官是终身制,除非犯下严重罪行
,否则任何人都无权解除他们的职务。于是,罗斯福开始秘密酝酿一项前所未有的
政治改革方案,那就是改组最高法院的组成机构,这一计划提出,凡是年满70岁的
大法官,如果不自动退出最高法院,那么总统就有权再任命一名法官进最高法院,
简单的说就是罗斯福来了个“逼宫退位”,想利用增补多数的办法来控制最高法院


    罗斯福这一方案刚一宣布,立刻引起美国舆论大哗,不仅是对手共和党,
就连民主党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几乎等于把最高法院的权力拱手让给了联
邦政府,失去了最珍贵的独立性,前任总统胡佛怒气冲冲地叫嚷着“不许碰最高法
院”,各家媒体难得一致地抨击罗斯福实际是想搞独裁,就连一向支持新政的国会
也充满了一片反对讨伐声,狂风暴雨般的抗议信更是接连不断寄往白宫,那些在新
政中获得收益的人,无论大资本家还是平民百姓,很多都站到罗斯福对立面去了,
后者实在没有想到,这次可真是捅了个马蜂窝,但罗斯福岂是常人,他不为所动,
坚信民众站在自己这边,他在3月9日的“炉边谈话”中,把矛头直接对准最高法院
的大法官们,试图说明自己不是针对最高法院这一机构,而是那些保守派,想澄清
他不要独裁仅仅是要维护新政的观点,并希望能够通过公众压力来制服对手。

    也就在美国政治出现严重危机,很有可能倒向独裁的最关键时刻,帕里什
这个小小的女工,把诉西岸旅馆案打到了最高法院,这就把九位大法官直接推到了
斗争的最前沿。以休斯为首的大法官们,这时面临了一个两难的抉择,是判《最低
工资法》违宪以维护最高法院的威信?还是选择退让以阻止罗斯福找到迈向独裁的
借口?

    最终,最高法院理智地选择了妥协,判帕里什胜诉,大法官们考虑到,如
果宣布《最低工资法》违宪,那么罗斯福很有可能以维护新政为借口,积极寻求改
革最高法院,不管怎么说,百日新政毕竟拯救了美国,罗斯福在美国不乏支持者,
要是有人不能看到独裁的危害性,一个劲跟着罗斯福跑,那美国的民主制度就真的
彻底完蛋了,于是,最高法院就这样以战术上的失败换来了战略上的胜利,挫败了
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的企图。

    且慢,你不是说还有第三种选择吗?怎么大法官们没有找到?其实,你仔
细想想大法官们判决的后果,就明白第三种选择在哪里了。判帕里什胜诉,意味着
罗斯福新政的胜利,给那些陷于贫困的人们带来了面包,但同时,这一判决又在事
实上驳斥了罗斯福说最高法院企图阻碍新政的观点,使后者的政治改革方案胎死腹
中,维护了美国司法的独立性,就是说,美国人尽管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却
得到了实惠,既拿到了面包,又保住了自由。

    说到这里,你一定还记得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倒霉的魏玛共和国,它的
那个建立在纸面上的民主制度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希特勒仅用手指轻轻捅了一下,
整座精心构筑的大厦便轰然倒塌,连块砖头都没剩下。现在你已经看到,历史老人
并没有特别厚待美国人,在那个混乱、恐怖的时代,他们遇到了与德国人同样的问
题:如何维持一个脆弱的民主制度的正常运转?或者说,民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德国人面对“面包”的诱惑,面对天堂般的美好前景,轻易相信了希特勒
的承诺,忘记或有意忘记了还有“我干嘛要听你的”这个选择,不相信也不愿靠自
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是期待尼采式的“超人”来解救他们,为他们承担所有的
痛苦、困难和义务。

    但美国人可不是这么考虑问题的,他们认识到,无论罗斯福的新政挽救了
多少美国人,无论罗斯福本人多么的英明、正确,也绝对不能把手中的权利交给他
,自己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还记得成龙的回答吗?)。如果总统通过紧
急时期国会所赋予他的权力任意影响司法独立性,甚至是违背《权利法案》的立法
初衷,那么无论这位总统是否出于善意,都会导致民主制度的崩塌,更何况,独裁
制度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制约机制,即便罗斯福真的是想“为人民服务”,也不能肯
定他的后任就是个“明君”,那些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拱手让出自己权利的人,恰恰
没有看到独裁的长远危害,把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而非制度上,指望某个人的
“恩赐”过活,这可不是美国人想要的,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国家里出现个希特
勒。这种对专制制度的深刻认识,对自由权利的不懈维护,使得美国终于没有像德
国一样走向独裁。

    我想,文章至此,答案已经浮出水面,清晰可见了,每个公民的自由权利
,都是构成民主大厦的基石。如果一个民主制度不能保障公民的自由,不能保证大
家都有获得面包的平等机会,哪怕再有一千条理由,也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民主的意义,正在于此。
Share |
Share

我还是我,只是换了方式生活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