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什么(转载) 2

民主是什么·续篇·民主的基础(下)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希特勒狡猾地利用德国宪法的一个隐晦的漏洞,
把总统的独裁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开始了野蛮、血腥的政治清洗。  


  希特勒首先拿德国共产党开刀,大批共产党人遭到逮捕——请注意,是“合法
”的逮捕——甚至包括有豁免权的国会议员,一群群穿着褐色衫的冲锋队暴徒们未
经许可便破门而入,强行搜查,把无辜者从睡梦中拖起,扔进冲锋队的营房,严刑
拷打,逼迫其供认对德国的罪行。与此同时,希特勒对于他的竞争对手,社会民主
党及其他自由主义党派也毫不留情,各种集会被勒令停止,所属报刊被取缔,公民
权利亦被取消,德国头一次领教了纳粹独裁的滋味。

    经过短短几天的暴力恐怖,德国政治已经面目全非了,公民不敢再随便议
论政治,不敢再在公众场合嘲弄国社党的种种丑陋与罪行,生怕哪天走到大街上会
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可是,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不想躲在总统授予的“暂时
独裁权”下过日子,他要成为德国名副其实的统治者,由于他认为经过几天的清洗
,反对的声音应该都已经消失了,重新举行大选以获得国会2/3多数的时机已经成
熟,于是便于1933年3月5日举行了德国二战前最后一次全国大选。

    可是,让希特勒大失所望的是,尽管有种种许诺、恐怖和暴力威胁,但他
的国社党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多数票,虽然纳粹党人以1700万张选票遥遥领先,比
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足足高出一倍之多,可却仅占总票数的44%,组织一个联合政
府倒还可以,离2/3多数还差得远呢。

    值得注意的是,希特勒并不打算利用非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要为
自己的独裁披上合法的外衣,因此,希特勒并没有否定这次选举,或是干脆再重新
来一次,他承认了选举的真实性,而且也不打算再去捞取那个该死的2/3多数票了
。可是,如果没有2/3的多数,希特勒又如何修改宪法呢?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
求助于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派,希望他们信任自己,给予自己独裁的权力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希特勒还会这么天真,希望
别人赞同自己独裁?那些占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派,怎么会愚蠢到去葬送自己的政治
生命?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就是这么荒谬,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希特勒在
新一届国会上,发表了也许是他毕生中最精彩、最虚伪的一次演说,他承诺一切旧
有的秩序都会维持不变,国会所赋予他的独裁权,仅仅在某些狭小的特定范围适用
,绝不会导致国家权力结构的改变,也不会限制任何公民权利,他唯一的目的,就
是领导德国重新建立在一战后的世界地位。希特勒在演说中,竭力想煽动起德国人
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一点也不困难,无论是对希特勒还是对德国人——他呼
吁全体德国人“从自私自利的党争中解脱出来,在民族自觉中团结起来,建立一个
自豪的自由的统一的德国”。

    几乎所有的民主党派都被希特勒的花言巧语所打动,德国人的那种特有的
黩武精神,以及对荣誉、对“铁与血”的热切渴望,指引着他们在自己的死刑判决
书上签了字,国会一致同意把自己的立法权移交给政府,为期是4年。这些在民主
制度下浸泡了15年的国会议员们似乎还不懂得,一旦你培育出了独裁的种子,它就
会像可怕的瘟疫一样四处蔓延不受控制,不要说是4年,即便是4天也足以摧毁一个
健全的民主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国会中并非所有党派都被希特勒所蛊惑,社会民主党领袖
,可敬的奥托·威尔斯议员,昂然不屈地站出来反对希特勒的独裁,他代表他的党
投反对票,并庄严地宣布,“在这有着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庄
严地保证要维护人道和正义、自由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任何授权法都不能给予你摧
毁永恒的、不可摧毁的思想的权力!”

    让我们记住这个人,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宣言,尽管社会民主党在国会仅
有84个席位,远远不及投赞成票的441之多,尽管他们的反对对大局来说无足轻重
,可即便是在如此黑暗的时刻,我们也依然可以看到在那些迸闪着的绚丽的火花。


    1933年3月23日,一个从奥地利来的流浪汉、43岁的前德国陆军下士阿道
夫·希特勒,按照完全合乎宪法的程序,摧毁了民主制度,成为全德国的独裁者,
再没有任何力量对他的疯狂进行约束,德国从此开始了历史上最恐怖、最暴力、最
血腥的一幕。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希特勒的那些恐怖政策能够
得到德国人的支持呢?是啊,不是太奇怪了吗?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为什么会衍生
出希特勒那样的大独裁者呢?我想,也许你可以在《银河英雄传说》这本科幻小说
中,找到一个不太正规的答案——

    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一谈到鲁道夫,总是以“邪恶的独裁者”来形容他,少
年听在耳里,心里不免奇怪——如果鲁道夫果真是万恶不赦的恶魔,为什么人们还
会支持他、给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呢?“鲁道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哪!人民只是
敢怒而不敢言!”“人民为什么敢怒而不敢言呢?”“跟你说过啦!因为鲁道夫是
个大坏蛋嘛!”

    这个答案无法说服少年,倒是父亲的见解和一般人有点不同。他给儿子的
回答是:“因为人民都好逸恶劳!”“好逸恶劳?”“这样说好了,一般人碰到问
题时,都不愿靠自己的精力心思去解决,他们只期望超人或圣贤的出现,为他们承
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鲁道夫就抓住人性的这个弱点,伺机而动,一举成名
。你要好好记住:让独裁者有机可乘的人,要负比独裁者本人更多的责任!虽然沉
默的旁观者没有支持他,但沉默旁观其实与支持同罪……”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德国人会在历史的紧急关头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权利的
惊人的无知和漠视?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希特勒磨那柄准备屠杀他们的刀?
难道他们就那么崇拜权威,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对希特勒的要求作哪怕是最简单的
思考?莫非,盲目的服从和铁的纪律已经深深溶入德国人的血液之中,以至于最完
善的民主制度也无可奈何?也许,对于在选举中占绝对多数的普通德国大众来说,
他们选择希特勒,仅仅是不希望有“挨饿的自由”,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
,管他民主不民主,谁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就选谁。的确,在希特勒当政的头四年
,德国经济奇迹般的振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年增长率
高达11%,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却缩小到了不足1%,德国人终于结束了
朝不保夕的失业恐惧,过上了还算“幸福”的日子,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一切权
利和自由,更失去了能够制约希特勒的力量,这时候的德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历史
老人正在静静地坐在未来,等候着向他们索取“好日子”的报酬,一个前所未有的
巨额报酬。

     对此,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曾评论说:“对于民主共和国的放
弃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得势,德国任何阶级、集团、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
责任。”

    通过德国的这个例子,你肯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民主这个东西,仅仅建
立在纸面上的制度是绝对不够的,当人们像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民众一样疯狂时,
就会把那些纸面上的一切都抛之脑后,而甘心情愿去追随一个能够满足他们愿望的
幻像,甚至为此不惜把民主砸烂,魏玛共和国不是没有“三权分立”,但德国人最
后还是亲手埋葬了民主。

    那么,这个倒霉的魏玛共和国还缺少些什么呢?它的民主又不完善在哪里
?如果我们不希望那个满脑歪点子的小A私吞我们的钱,还需要做些什么?我想,
文章写到这里也实在拖的有点太长了,还是把这个问题留到下一篇文章中去解释吧
,这样大家也有时间去思索,民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民主是什么·之三·自由与面包(上)

  作者:niobe 提交日期:2004-1-9 11:30:00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民主的基础是什么? 
   

  别急,你要知道,直接告诉你问题的答案,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如
果说出答案并不能让你恍然大悟反而困惑不解的话,那这个答案说与不说,好象也
没太大区别,因此,要真正理解“民主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涵,我们就只
有老老实实地从头说起、慢慢道来了。

    该从哪里说起呢?我还记得曾经有人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
是1933年的德国人,你会选希特勒当政吗?老实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
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因为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更重要的是,无论你选择是或否,都
无法回避一个让古往今来所有的政治思想家都十分头疼的话题,那就是,在生存都
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你是要自由还是要面包?

    很显然,希特勒给你的是面包(当然免不了要夹带私货,把大炮什么的也
硬塞给你),代价就是拿走你的自由。在这一点上,客观地说,希特勒从来也不曾
试图隐瞒或是欺骗德国民众,早在1925年,他就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及世界观详
细地记录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正如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所言,“不论你对阿
道夫·希特勒可能提出什么其他的谴责,你决不能谴责他没有用书面精确地写下,
如果他一旦掌权的话,他要把德国变成为怎样的一个国家,他要用德国的武力征服
把世界变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

    不过,今天的我们大概很难去谴责德国人当初的选择,“饿肚子的自由”
的滋味,大概不会太好受,更何况,自从1918年一战失败后,德国人已经受了长达
15年的窝囊气,一旦有人提出要把德国重建为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强国,又怎能不
把尊严顶在脑袋上好好爽一下呢(作为中国人应该不难理解)。

    要说德国人的这种心态,看起来倒也真是蛮合理的,可不是吗,我这儿连
一日三餐都发愁呢,你还在那里唠唠叨叨、罗里八嗦地奢谈什么自由,那不是扯淡
吗?要是我真饿死了,别说自由,恐怕连棺材都没有呢。我想即便是在今天,也依
然有不少人这样看待问题,没有生存权,哪儿来的人权?

    可是,话又说回来,无论是你选自由还是选面包,最后的结局恐怕都不见
得如何美妙,选了自由,自然免不了要挨饿,可一旦失去自由,面包能不能保得住
,却也难说的很,1933年的德国人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这种两难的抉择之所以令人感到困惑,
是因为其中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你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且只能二选
一,这样就无形中制造了一个矛盾,使得自由与面包对立起来,仿佛二者势不两立
、非此即彼。因此,当我们面临这种两难的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的前提
是否成立?

    不知你是否看过成龙主演的一部影片,名字叫作《我是谁》,片中有一场
戏很有点类似的味道。成龙为了保护一张刻有秘密武器资料的光碟,被两个武术高
手困在大厦天台上,那两个坏蛋对成龙说,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把光碟留下,
然后你自己跳下楼去,二是我们把光碟抢回来,然后把你给扔下去。乍一听起来,
这两个选择好像给了成龙一个机会,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可再一想,无论他选哪
个,结果都一样,都免不了丢掉光碟跳下楼去,看来成龙也和我们一样遇到了麻烦
。那么,成龙又是如何选择的呢?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我干嘛要听你的?成龙回
答说,我还有第三个选择,光碟我留下,然后把你们俩个扔下去。

    成龙的这个有趣的答案也许多少给了我们某些提示,就是说两难抉择的前
提不一定成立,事实上可能还存在第三种选择,即,面包我要了,可那个自由你也
得给我留着。问题是,这第三种选择在现实中有存在的可能性吗?我们能既要面包
又保住自由吗?还是老办法——把陈旧的历史书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
它一读。

    1929年10月24日——对于美国人来说,如果有世界末日,那一定是这一天
——这天早上,纽约证劵市场毫无征兆地全面崩溃,股价跌降之疯狂,连股票交易
记录机都无法跟踪,无论是经济学家、资本家、还是白宫的那些政治家,全部目瞪
口呆,毫无思想准备,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信用彻底消失,银行出现挤兑风暴,
国家财政陷入混乱,工厂停工,货品滞压,失业率迅猛攀升,这些现象都预示着,
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了。

    有人曾问英国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人类历史上是否有类似
的事情?凯恩斯想了想,认真回答道,有的,那是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前后共
400年。在美国,大批被债务逼得走投无路的人选择了自杀或是逃亡,就连那些大
资本家们的日子也异常难熬,因为他们在银行的钱根本就拿不出来。到了1933年春
季,美国国内18600家银行全部停止营业,联邦政府黄金外流已经超过2.5亿美元,
财政储备还不到应付款项的1/7,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胡
佛甚至惨痛地说,我们已经山穷水尽。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
深远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场前所未有的、令人绝望的危机一直持续了3年多,波及
日本、美洲、乃至全欧洲(苏联除外,因为它的经济与世界并不接轨),使得欧洲
国家关系空前紧张,令日本、德国民族主义急速膨胀,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就是利用这场经济危机中人们要“面包”的欲望,
从国会中最小的一个党派,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如果你问独裁最容易出现在什么时候,那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就是在
那个时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把1933年美、德两国政治领域的事件拿
出来做对比的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雷同之处。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他在布累斯劳竞选大会上对德
国人许诺:“我们一定要使这一天在我国人民的历史上成为得救的一天。”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他在竞选中对美国人保证:
“我向你们起誓,我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希特勒当选后,要求国会通过《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把权力集中
到政府手里,给予他最大的权限去解决危机。并且保证,只有在“极其必要的措施
而必需的范围内使用这种权力。”

    罗斯福当选后,要求国会给予他广泛的授权,为了应付艰难的局面,他要
求“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
我们正在遭受敌人侵犯一样”,同时他也保证,将严格按宪法办事,绝不越雷池一
步。

     德国国会以绝对多数通过对希特勒的授权,纳粹政府的各种行政举措,
被国会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希特勒领导的德国,从此开始了奇迹般的经济复兴。

     美国国会毫不犹豫赋予罗斯福行政自由的各项权力,并且以临战气氛的
惊人速度,通过美国政府所提出的各项法案。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开始了旋风
式的百日新政。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我想你已经看到,德、美两国人民在面对突如
其来、狂风骤雨般的经济危机时,其反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是有什么本质
上的区别,当人们对现实充满了恐惧、绝望时,就会热切期盼能出现个救世主来拯
救他们,这是人类固有的缺陷,德国如此,美国如此,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可是,在那个充满恐惧、迷惘和痛苦的岁月,尽管独裁的阴影同时笼罩着
德、美两国,但历史老人已经告诉我们,美国并没有像德国那样,蜕变为一个专制
国家,反而在二战中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杰
出的贡献。

    究竟是什么力量阻止了美国滑向独裁?又为什么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够得以
保全?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试图回答的问题,民主的基础是什么?
  

     (未完待续)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