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的新生指南

一家之言的新生指南
------ by Pan
2016, 9月
1.        吃
2.        穿
3.        住
4.        行
5.        激活银行
6.        一些文化差异
7.        乐



首先,对于食物的要求因人而异,有些人吃了几天的欧洲食物会流鼻血,有些人吃了拉肚子,但也有人像我习惯了欧美食物觉得非常满足。讲道理,亚琛的食物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和各种价位。最有名最方便的莫过于紧邻Super C的Pontstraße,6欧以内的披萨,意面,盖饭等等让人无不赞叹其性价比之高,被誉为食堂街。在这可以吃到三四欧的食物,也可以吃上几十欧的高级大餐。Super C步行20分钟以内也可以在REWE City,Kaufland和亚洲超市买到一些基本的肉菜元素,尤其是当周日大部分商店全部关门时,屯一点食材自己做显得尤为必要。
而如果用中国的食文化来妥善处理膳食的平衡,在不提高生活成本的前提下,应该同样可以吃得舒服。比如披萨的热性比较高,而大多水果如西瓜黄瓜梨等都较寒性;比如意面或者盖饭比较油,就可以吃一些红薯冬瓜或者多喝茶来刮油;再比如三明治沙拉对畏寒的人比较有损,那早上煮一锅粥,或者喝一杯热牛奶就再简单不过了。很多留学生不舍得花钱买水果,觉得水果比较贵或者买多了会浪费,又或者没有意识到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性。这是不对的,我觉得要合理分配支出,不能过于节省。




穿

亚琛夏天比较短暂,三十出头算得上高温天气,而这样的天气往往最多只持续两三周。但也因如此,住的地方基本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很多房间又因为密闭性很好,哪怕开了窗,空气也不怎么流通,导致热的那几天的室内,会有一些难熬。总之短袖短裤是必不可少,爱运动的人可以多带。
亚琛秋天比较短暂,会很快迎来漫长的冬天。但是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有很强的暖气支持,所以大外套只要足够偶尔的出行就可以。也有很多10月份前来的人,选择在亚琛或者去荷兰的打折村买衣服,这样确实也能节省不少的行李空间。



这个应该是大部分来亚琛留学的人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找房难!在这边租房,一般考虑几个条件:地理位置,地址能否用于注册,以及价格。地理位置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步行10分钟以内,有的人喜欢骑行10分钟以内,也有的人无所谓大半个小时的公交时间。有的人介意住在难民区附近,有的人介意住在土耳其人区域。这就是为什么最好能够实地看房的原因,需要细致的考量。能否用于注册一个正式地址,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开通银行账户。有不少长租的房子都不接受注册,所以大家要仔细留意。总体来说,在亚琛的圆形外环高速公路以内,西北角地理位置最好,东南角靠近主火车站,环境和距离最差,所以能在西北角拿下400左右甚至以下的暖租价格,最好不要犹豫太久。
我这里会先分享一些找房的资源,然后再说说找房的策略。
1.        进入学校宿舍的waiting list。关于这个list说法很多,有说女生较容易申,有说常去部门催一催有助于早排到。我也不能确定,但一定要排一排,万一排到了呢,看大伙运气吧。
2.        微博的德国房姐和人在德国社区www.csuchen.de 。优点是房东大多是中国人,好沟通,找短租比较方便,适合身在国内,想先找个短租过渡一下的人。
3.        www.wg-gesucht.de  优点是选择多,长租短租都有,但最好要看房,而且房东什么国家的人都有。尤其对于不会德语的人来说,常常一封英文邮件发过去,就会石沉大海没有音讯。
4.        Facebook。 有几个学校的社团,致力于帮助新生早日习惯学校生活,而专门开了租房的版块,比如INCAS。脸书上也会有国人的找房小组,可以通过先进入亚琛新生QQ群或者微信群来找到组织。
5.        挨家挨户找。很多公寓会在入口处张贴租房信息,可以预约看房。
我的找房策略
如果人在国内,并且尝试了以上的资源也没有找到理想长租房。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找战友。首先找一个人已经在亚琛,然后品格比较靠谱,生活习惯比较相同的朋友,让他连着你的份一起在亚琛找合租。当然这比较看缘分。第二找短租,就像之前所说,短租比较容易找,并且哪怕找差了或者找远了不满意了,忍受一个月两个月,再换就好了。而这段时间里,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实地考察进行挑选。
虽然短租期间内,会不断有房源出现在市场上,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悠哉的比对。因为所有人对租房的需求如饥似渴,往往两三天内,就会被抢先定走。所以提前明白自己的需求比较重要,要在什么样的距离范围,要什么条件的厨房配置,采光要怎么样等等。
总结来说,亚琛的住房并不是供不应求,而是其非常大的流动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来到这里之后再找房就容易了很多,因为时效性被大大提高了。所以,能找到靠着图片就能确定满意的长租当然最好,但是找相对较满意的短租作为过渡绝对不失一个明智之举。



首先推三个APP:DB Navigator, MeinFernbus, and ASEAG Mobile.
第一个DB,是德国一个非常大的铁路交通公司。小麻烦的是,在刚来没有卡可以绑定网上支付的时候,需要去固定站点购买票,而临时买的票,往往会贵出正常的两三倍。比如法兰克福到亚琛提前预定的最低票价在30欧左右,如果要减少转乘次数,或者减少行驶时间,价格可以上浮到50欧左右,如果是临时购票,价格区间会在50-90欧左右。所以要尽量提前安排好行程计划,方便购票。
第二个MeinFernbus, 是一家巴士公司,可以作为DB很好的替代方式。它价格便宜很多,从法兰克福到亚琛单程只要14欧,比起30欧起的DB,很亲人。另外大巴上的环境也远远好于国内,干净有wifi,有厕所,可以买水。而且临时去站点买票也不会涨多少价。相比起来,DB的优势是,班次较多,可以选择行驶时间更短的列车。不过要注意的是,候车时要格外注意车子的到站或者停靠情况,避免误车。
第三个ASEAG,是亚琛区域性的公交巴士线路查询,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终点站对应的路线。
当然还有出租车,不作过多介绍,因为在我理解里,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坐出租车,坐的话记得给小费。还有一种交通方式是拼车,应该比较适合一起去荷兰打折村等活动。但我不太了解,不作更多评价。
我再稍微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驾照在德国的使用情况,二手自行车和二手车的情况。
首先,中国驾照需要配套一份专业机构翻译的德文译本,才可以在德国使用半年。半年后需要申请德国驾照,才能继续使用。申请过程也比重新考取德国驾照简单很多,只要参加一门红十字的急救课就可以。
然后,德国的自行车质量很好,而且后期的保养也整体偏好,所以很多十几年的老自行车还在路上跑着,在市场里等待新主人。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比较高昂的价格。亚琛自行车商店里的新车售价,一般都是500欧往上,而收集的二手自行车也至少一两百,而且略有些奇怪的车型总是让我不满意。怎么办呢,上ebay,或者偶尔在德国社区论坛也会有,这样私人卖的自行车就会便宜不少,70欧也能到手很不错的。而且这样淘来的自行车应该会更有感情吧。
最后是二手车市场,网站有www.mobile.de 。我本科四年在美国待过,我确实没有见过德国这样,拥有如此多车型的市场。我虽然不怎么懂车,但是敞篷的宝马,65年的甲壳虫, 斯柯达的Felicia,非常养眼,而且价格都是两三千甚至几百的自行车价。这为喜欢拉风的朋友,提供了非常好的选择。
当然,我的德国朋友告诉我,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样的老车不仅需要车主懂车,也需要大量的精力去维护和保养。不过,这个二手车市场还是相当诱人的,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激活银行

来到亚琛,第一件应该做的正经事就是register address,然后拿着这个注册过的地址去银行激活账户。不过这个账户并不能马上就可以用,还需要几周或个把月的时间才能激活。所以,刚来的时候一定要带足现金。粗略一算的话,长租的押金有时需要三个月的房租(1000-1500不等),再加上吃喝拉撒,2000加一张可以用的信用卡是至少的。当然也非常推荐办一张华夏的卡,这样取现金的手续费也比较少。
注册的手续其实很简单,就是找房东签好合同,或者找市政厅要一份表格让房东签个字,再带上护照,就可以注册了。但是总是会有人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房东既不给合同,又不给签字。这并不是房东要刻意为难,确实有时会有特殊的情况让他们为难。那该怎么办?两种,第一找学校老师帮助解决,第二是找一个朋友用他的地址注册。

一些文化差异

再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一些文化差异,这对于我们这种要面子重礼节的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
准时。Welcome Day, Orientation day 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强调了准时。其实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有点忘记准时的重要性了,明明小时候都是那么教的。
直接,不拐弯抹角。说德国人很直接,你有什么问题,他会跟你提出来,你也不需要讲出一个故事来解释。有话说话,直奔主题就好。
小费最好最好要给。尤其是吃完饭,至少给到5% - 10%。我的德国朋友说,很多店不愿意接国际生的聚会,就是因为国际生不给小费,本来就指望着那点小费稍微能赚一些,在他们眼里就是做了脏活还不讨好。
去德国人家里上厕所,小便要坐着上,冲完之后要把盖子盖上。因为德国人对厕所的卫生非常讲究,如果有尿液滴到外面要去擦洗,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非常脏。据我观察,虽然他们其他的空间比如客厅或者厨房也并不是很整洁,但他们的厕所真的是一尘不染。




听说来这学校是要刻苦学习的。
Share |
Share

TOP

TOP

回复 3# kenzcc

这个方法应该只适合短期,需要朋友的地址的注册人数没有超过上限。上限是按照每个人至少分摊到12平米左右来计算的好像。具体你再自己落实一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