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认同_zz from 百度百科

污名认同  
  污名认同指一个社群或族群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认同感,因而竭力排斥自己的母文化及表征,并向另一文化迅速靠拢同化。于中文著作里最早出现于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认同的污名--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变迁》一书,此概念亦常以其他的字眼表达,如“自我负面标签”等,但没有产生和“污名认同”一样的固定术语。
  “污名认同”最早用于阐析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现象,指出由于原住民长期身处社会的非主流的边缘位置,不管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皆处于劣势,于社会多属于低下阶层,因此令原住民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厌恶,认同主流社会的对自身的歧视,认为自己的文化落后、卑微、老土,结果形成对原住民文化的排斥,并刻意的迅速向汉文化靠拢。其后“污名认同”一词亦有应用于其他社群(如妓女)的研究分析之中。
  污名认同往往是文化殖民的手段之一。殖民者透过教育、行政、法令等途径,使殖民者的语言文化成为社会的高阶文化,及知识份子的表征,令本土文化相对成为落后、低下的符号,使殖民地人民对自身文化产生污名认同,从而产生对殖民者文化的崇敬之情。然而,由于殖民地中殖民者的统治族群一般于整个社会中占绝对少数,因此虽然能令被统治的主流族群产生对殖民者文化的崇敬,但较难使主流族群快迅转向至殖民者的文化。于此情况下,被殖民者的文化依然保持强大的活力,与殖民者文化分占不同的社会阶层。例如在印度,英国文化和语言虽然享有较高的声望,但却一直只限英国人及少数英国化的印度高尚阶层所有,广大的印度平民虽然亦经常受英国文化影响,也较崇敬英国文化,但却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文化。
  如果一个国家内没有予非主流族群平等的语言和文化权益,也往往使非主流族群产生污名认同,产生类殖民效果。例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瑶族的若干支系,由于其民族语言没有通用的文字,不能以自己母语接受中学以上的教育,亦缺乏自己母语的传媒,加上于当地社会中他们一般处于较低下的社会阶层,因此在接触汉文化较多的地方,如县城,本土民族的家庭在家里往往不愿意教自己的子女说母语,而宁愿用不纯正的汉语和子女沟通。
  于社会语言学中,对母语的“污名认同”往往是导致社会语言转换的主因,例如南京人认为南京话不好听,令南京方言迅速向普通话靠拢。
  中国于清末产生对自己文化的排斥,如五四运动提出“全盘西化”或文化大革命提出“破四旧”,都可视为污名认同的反映。
  污名认同往往会带来严重的文化危机。首先在放弃自己母文化向优势文化靠拢时,由于族群对优势文化的认知多局限于显性文化方面(如语言、衣着、行为),因此在模仿优势文化只能模仿得表面,而未能学会优势文化更深入的文学艺术、道德价值、思想哲学,但同时又丢失了本身的文化优秀面,结果使族群文化割裂、精神空虚、道德价值沦丧。
  另一个危机是自我认同的危机,劣势族群因污名认同向优势族群靠拢,但优势族群依然不接纳对方为自己的一份子,使劣势族群产生自卑、自残的倾向。于两个族群肤色不同时,此现象尤其明显,例如迈克尔·杰克逊刻意整容及漂白皮肤,可算是最极端的例子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原帖由 memento 于 2008-12-17 11:45 发表

信口胡扯,迈克尔·杰克逊变白是因为得了皮肤病。


你是祖德二世还是天真烂漫?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原帖由 memento 于 2008-12-17 14:04 发表

孤陋寡闻,自己去查。


那看来你是后者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原帖由 memento 于 2008-12-17 11:49 发表
生活在恶劣文化中的人追求文明文化是挡不住的,比如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改掉裹脚的恶习,追求男女平等,人人平等 等事情。

这年头,弱智也能上岗了?

TOP

文化大革命提出“破四旧” 完全是人为因素吧 说破四旧是因为污名认同太牵强了
shit happens

TOP

原帖由 wasserman 于 2008-12-17 20:02 发表
文化大革命提出“破四旧” 完全是人为因素吧 说破四旧是因为污名认同太牵强了

关键是有人接受号召,主动“破四旧”

富士山上扬汉旗,樱花树下X倭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