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周国知的孩子






(画外音:今天是德国部分州的狂欢节一个永远和我无关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国人新春的前夜.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或者有人忘记了,在中国,还有着如此众多这样生活着的老百姓,同样是人,我们做为年轻人为社会做出了什么,除了抱怨与不满?我们凭什么狂欢呢?)
采访的第二天,我们去了周国知位于沟腰坝村的家里,周国知家的吊脚楼很简单,他死后设灵堂的屋子,半边是用塑料纸挡着的,没装木板,只听见风在呼呼的吹着。比起周围的邻居,周家的房子太破旧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当初那些记者们来到这里时的震惊和无奈。

     
原来以为采访的人一定会很多,但没想到我们是第一个到的,正好抽空采访了周的女儿周莉和儿子周辉。很明显他们家在过去的几天已经来过很多人了,从桌子上准备的茶杯,家里的凳子就可以看出他们每天都得接待不少采访记者。一年过去了,不知道我们这是第几批记者,不知道他们被多少次钩起了伤心事,多少次流泪。我们不想再打扰他们了,也不想再去重复无数遍他们已经听腻的问题,我们就跟他们聊了聊学习,爱好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周莉在县里中专学电脑,现在已经开始学编程了,这个学校还是父亲建议她去上的,问她上不上网聊天,她说不喜欢上网聊天,这我没想到,应该说这种年龄的人应该很喜欢上网聊天的。我问他学校里有没有人知道她的事情,她说只有约一半人知道,我替她松了一口气,还好,不然她的学习又该受影响了。

  儿子周辉很腼腆,告诉我在乡里上三年级。那座小学就在我们住的旁边,我看过,条件还不错。平时住在那里,周末走2,3小时山路回家,周一早上6:00就出发返回学校。周辉很喜欢数学,喜欢打乒乓球,但不喜欢唱歌,说因为同学说他唱得不好,很有意思的小孩。我们没敢和他们谈起国知,我们不忍心看着他们再流下泪水,聊了一些愉快地话题后,我们就离开了,应该让他们安静一点了。
寂默,光影散尽.

TOP

幸福桥上的回忆.什么是幸福?


图中被凿掉的名字就是周国知的名字







  
就是这座桥,被群众们称为“幸福桥”,而当初这座桥还仅仅是两根木头搭建而成,多年来,锣鼓圈村和杨柳坨村的来往就靠两根木头捆在一起的独木桥,经常有人不小心掉下桥而葬身沟壑,曾经有这样的歌谣形容独木桥:独木桥,独木桥,独木桥上有鬼叫,一不小心掉下桥,神仙也难把命逃。1988年周国知担任原后坝乡乡长后,就和当时的书记黄子成商议修建一座石拱桥。而我们也正好碰见了黄子成,就在桥边采访了他。

  经过多方努力,他们争取了5000元的修建款,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修桥的费用,大家决定一起努力无论如何也要把桥修起来。水泥,石头不方便运输,大家就从陡峭的山路上一点点背下来;没钱买沙子,周国知就带领大家一起到冰冷的河里淘沙,就这样,几个月后,一座石桥就搭载了山谷中间,乡亲们给她取名叫“幸福桥”,为了感谢为这座桥出过力的人,大家又制作了一块功德碑,把参加修桥的人的名字刻上去,包括周国知,但不久周国知却偷偷把自己的名字凿掉了。虽然抹去了功德碑上的名字,但在乡亲们的心里,周国知的名字却永远也抹不去,因为它刻在了大家的心理。
寂默,光影散尽.

TOP

精彩的中国,之一,让大庆告诉世界!



铁人“王进喜”

  新华社消息(记者 刘荒):当人们驻足于新世纪的门槛、回眸中国石油工业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巨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的。从解放前年产原油9万吨的玉门油矿,到今天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大庆油田,我国石油工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实现了从“贫油大国”向“产油大国”的历史跨越。

     
从1904年到1945年间,旧中国累计生产原油只有278.5万吨,平均年产原油6.7万吨,而此间共进口“洋油”2800万吨,“贫油”和“洋油”的帽子,使我国民族石油工业了无生气。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崭新的一页。1955年10月31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我国石油工业初现曙光。1959年9月26日,地处黑龙江松嫩平原腹地的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一个源于石油、取之国庆的名字--“大庆油田”诞生了,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

  面对旧中国一“贫”二“洋”的石油工业家底,面对西方专家“一旦战争爆发,中国的石油连一个星期也维持不了”的断言,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在一片荒原上,开始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正是凭着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我国石油工人高水平地拿下了这个世界级的大油田,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石油勘探也取得了突破。







1966年9月,周恩来在大庆,听取铁人汇报油田会战情况。(请那些无知的人自重,你们谁有他那样为国家付出那么多?!你们有什么资格评论他?!)





1964年7月邓小平同志到大庆视察,与铁人亲切交谈。(原文有\"亲切\"二字,一贯让人十分恶心,删除了.邓小平和王进喜同样是平等的人.)



我恶心他!当面也不会理他,对他微笑,他怎么那么油滑啊!

“大庆”等油田的开发建设,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工业血液”的同时,也使我国石油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1963年1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原油已基本实现自给。

  为了确保大庆油田实现高水平开发,大庆创业者立足于生产和技术发展需要进行科技攻关,积极探索总结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早在会战初期,他们就提出“拿下油田在于快,认识油田在于细”的科学指导思想,大胆采用“早期内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开采方式,其中分层定量控制注水工艺,在国外油田尚无先例,当时已超过了美国和苏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他们坚持在提高产量和采收率上下功夫,通过实施一系列高产稳产措施,使原油产量稳步提高。1975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突破了5000万吨,跻身于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

  就在大庆油田向原油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进军的号角声中,1967年6月14日,我国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流井--海1井出油,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而随着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相继开发建设,我国石油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1978年,全国原油年总产量突破1亿吨,从此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生产企业进入开采后期,产量自然递减是其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大庆油田始终坚持“科技兴油”的开发方针,在实现自喷、机械开采、聚合物驱油等三种开采方式的“技术接力”的同时,他们针对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产量下降、成本上升的实际,通过实施“稳油控水”系列工程,保证了油田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迄今已实现持续高产稳产24年,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而世界上同类油田的高产稳产期,最长的仅为12年。

  大庆油田实现持续高产稳产的骄人业绩,有力地保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开发西部”战略目标的实施。从1989年开始,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的相继开发,以及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我国最大天然气田的发现,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

  大庆,这个举世瞩目的“功勋城”,犹如一座记录辉煌的里程碑,高耸于中国石油工业百年巨变的历程中。

TOP

中国新型导弹驱逐舰




  CSSC具有较强的水面舰船和潜艇建造能力。近年来建造完工并交付使用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综合远洋测量船等大量现代舰船,大大推进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这些舰船,在1997年中国海军舰队两次出访美洲四国和南亚三国时,展示了中国新一代舰船的丰姿,壮军威国威,也充分反映了CSSC舰艇的研制水平。CSSC建造的舰船还远销亚洲、非洲众多友好国家。

CSSC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寂默,光影散尽.

TOP

两弹一艇(我们挺不容易的,为了国家的独立和那些卑鄙的西方政客玩这种游戏:军备竞赛)

是为了和平!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毛泽东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寂默,光影散尽.

TOP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采用国产钢材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英文缩写CSSC,简称中船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成员单位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厂、绿洲机器厂、海鹰企业集团公司等工业企业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等骨干研究院所以及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香港华联船舶有限公司等持股企业。

     
造船是中船集团公司的主业。能够设计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适航于世界上任一航区的现代船舶。产品主要包括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滚装卸船、大型液化气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等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艇、综合远洋测量船等舰船,还有船用低速、中速柴油机、克令吊、甲板机械、锚链等船用配套设备,形成了多品种、多档次的产品系列。此外,还发挥专业门类齐全和技术优势,成功开发制造了集装箱、大型钢结构工程、冶金设备、环保设备、压力容器、医用B超等其它机电产品。这些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到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设计建造船舶为主、多元化发展的外向型格局。
寂默,光影散尽.

TOP

一汽辉煌50年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党中央亲切关怀、苏联人民帮助和全国人民支援下,中国的建设者们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汽,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经过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一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生产单一的中型卡车发展成为重、中、轻、微、轿、客多品牌、宽系列、全方位的产品格局;产量从当初年产3万辆生产能力,发展到年产销量90万辆,正在向年产百万辆的目标前进;企业结构从工厂体制转变成集团公司,从单一国家所有制转变为多元化的资本结构,从面向单一的国内市场转变为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汽所属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的一汽。

  目前正实现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新一汽的目标,要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实力。再过50年,到一汽建厂100周年的时候,“第一汽车”可能不仅是国内的第一,极可能跻身于世界汽车工业强企之林。

  从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起,到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这是一汽的建厂时期。

  在建厂之前,做了三年准备工作。1950年初,毛主席和周总理在莫斯科同苏联签订的协议中,就把建设汽车厂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首批重点项目;同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开始了紧张的筹建工作;1953年6月党中央专门为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发了指示;毛主席亲自为一汽奠基题词,并把一汽生产的汽车命名为“解放”。

  在建厂期间,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全套的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图纸资料、80%以上的生产设备和整套的工艺装备,派遣了一批专家来厂指导工厂建设和生产准备,为一汽培训了实习生,充分体现了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援助。


  

  

  在建厂时期,全国各地为一汽输送了优秀的干部和技术工人,培训了大批的青工;每天都有大量物资源源不断运到汽车厂;以建筑五师、机电安装公司为代表的两万多名建设队伍,成为一汽建设工地的主力军。一汽的建成,凝结着全国人民的心血和汗水。

  一汽的建设,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其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好,被人们称之为奇迹。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

  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汽有过乘“东风”展“红旗”制造国产轿车等创举,也遇到两次大的干扰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有过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经过1960年冬季开始的三年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为开工生产以来最兴旺的时期,被国家表扬为全国大庆式先进企业。第二次干扰是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抵制、有斗争。1972年,贯彻周总理批示,狠抓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年,贯彻邓小平指示,初步进行了企业整顿。

  1977、1978两年,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恢复性整顿、重建大庆式企业等工作,使各项经济指标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这个阶段,尽管遇到许多干扰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发展。在汽车品种上从一个基本型增加到三个。在生产能力上,从3万辆设计能力,提高到6万辆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里,一汽出汽车,出人才,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从1979年到1988年末,是一汽“解放”汽车的换型改造时期,又称第二次创业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一汽自1980年末到1983年7月,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解放”第二代产品CAl41汽车的设计、试制、实验和定型。从1983年7月开始生产准备,又用了三年时间,到1987年1月1日胜利转产,转产当年就实现了质量、产量双达标,通过了国家的工程验收。在这个时期,还开展了学习日本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建设性企业整顿等活动,为换型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换型改造中,一汽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利润递增包干政策,采取以老养新的办法,自筹换型改造资金;抓住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坚持开放型的自主技术改造;用同时工程、网络技术的方法组织庞大的换型改造工作,完成了不亚于建设一个新厂的工程量。不仅甩掉了“解放”车“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使老企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而且培育了职工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闯出了一条老企业自主换型改造的路子。

  在换型改造的同时,1984年与1987年,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上,先后两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延长利润递增包干期限,扩大了产品自销权、外贸外经权和规划自主权;抓住了上轻型车、上中重型卡车以及上轿车的机遇,并同步进行了大量的扩建、新建的前期工作。

  在这个时期,成立了解放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汽车研究所、第九设计院的加盟,加强了一汽技术后方的能力;吉、长四厂紧密联营模式,为一汽加快建设轻型车和轿车生产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1988年到2001年末,是一汽结构调整时期,又称为以发展轿车、轻型车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创业时期。

  在这个时期,通过建设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两个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以及兼并、重组、改造轻型车生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中、重、轻、轿并举的局面已经形成,轿车和轻型车产销量的比重已经接近50%,重型车已经超过了中型车的产销量。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工厂向集团公司体制的转变,以及由单一的国有资产向多元化资产结构的转变。通过对外合作和开拓国外市场,建立了一汽-大众等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

  在这个时期,开展了持续多年的质量总体战、整顿内部经济秩序、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集中采购、强化营销管理等活动,有序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宏观调控期间困扰企业发展的经济难题,并为1999年下半年全国汽车市场复苏,做了充分准备。还通过“801”、“901”人才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为一汽赢得未来奠定了领导人才基础。

  这个时期是生产大发展的一个时期,2001年与1988年相比产量增长5.1倍,销售收入增长22.8倍,职工收入也有很大提高。在全国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中,一汽始终处于前10位。

  2001年12月,一汽召开的第十一次党代会,宣布一汽第三次创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提出了“十五”计划时期实现汽车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员工收入“四个翻一番”的目标;2002年,一汽把“四个翻一番”目标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提出了适应入世要求“建设新一汽”的构想,确立了要在五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实现“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的“三化”目标。从此,一汽进入了建设“三化”新的发展时期,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许多工作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了。
寂默,光影散尽.

TOP

863计划成果:仿人机器人



 该项目研制的仿人机器人身高1.58m,体重76kg,32个自由度,步幅0.33m,行走速度1km/h,能够根据自身力觉、平衡觉等感知机器人自身的平衡状态和地面高度变化,实现未知地面的稳定行走和太极拳动作表演,使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研制出无外接电缆行走、高水平的仿人机器人国家,这表明我国的仿人机器人研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寂默,光影散尽.

TOP

美丽的中国之一:信步胡同.

寂默,光影散尽.

TOP

信步胡同之新太仓二巷



  新太仓二巷,为明代新太仓所在地,至清新太仓即废,仅存有地名。曾经一书对东富西贵有另解,云:所谓东富西贵,似是说东城米仓多,西城贵人府邸多....这些仓用来贮藏运河从华东漕运到北京的京官禄米。查明、清北京地图,或许有一定的道理:明时主要大仓均在东城,清时所有的大仓亦都在东城。
寂默,光影散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