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组委会的一些建议

首先感谢组委会的辛勤付出,使得本届比赛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使远道而来的球员能够及早动身回家。

无奈在与球友的私下交流中,发现大家普遍认为本届比赛过于平淡,很多人认为打的不过瘾,尤其是远道二来的强队。在去年比赛中,以我们卤鸭队为例,小组赛就打了6场,加上另外三场淘汰赛,每个队员都得到了充分上场机会。而今年由于分成了4个组,对于那些强队种子队来说,小组赛的3场球,只有对副种子那场略微有些挑战。第一天的比赛,对于很多队伍的高手来说,就是在等待中以及无悬念,平淡的过场中度过。因此有球员抱怨是否值得跑几百公里过来打这样的比赛。
即使进入淘汰赛阶段,8进4的比赛,除了科隆同城稍有悬念,对于其他队伍而言也是过场。
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我对于赛制的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1。如果明年参赛队伍少于等于12支,可否恢复AB两组赛制,虽然比赛场次增多,给组委会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很大程度上能够让远道而来的球员尽兴而归。

2。如果明年参赛队伍还是保持16支的话,能否根据实力分为甲级乙级?即根据去年战绩,前8强归入AB两组,各自厮杀。而9到16名在CD两组厮杀。小组阶段结束后,AB组的组内各前3名直接出线进入8强,甲级队的78名和CD组(乙级)的2个小组第一打一场附加赛,来决定剩下两个8强的名额。
然后,8强赛,以及9到16名排名赛和今年一样不变。保证每个参赛队伍都能打足6场。个人以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a)组委会的工作量没有增加,场次和今年几乎一样,只多两场附加赛。
b)前8强队伍的小组厮杀会格外精彩,过瘾,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很接近。而由于6个队伍能够直接出现,大家可以忘记天际赛马的功利心态,大演强强对话。
c)后8名的队伍也不至于处于陪太子读书的状态,而能和水平程度接近的队伍过招。其中的小组第一名仍旧有机会进入前8名。

当然我的想法还有待完善,譬如可以甲级队的后4名和乙级队的前4名打4场附加赛等。以上建议谨供组委会参考。

在这里人员流动性还是很强的,强行做出某些地域要求肯定会硬生生拆散好多人的。主要还是看大家自己。这么多人,根本没法知道人家到底怎么想。有的人就是想拿冠军,那出去拉高手进来打比赛也就天经地义了。有的人就比较无所谓,只要打得痛快就行了,成绩完全无视,那他们自然就不会有去找不太认识的人来打球的冲动了呗。另外有的地方找不出一组能打球的人,那就不得不去抓些丁来凑数,也无可厚非,毕竟要是因为地域的限制找些相对不太会打的人来,不仅牺牲的和他或她搭档的那位,连对手那两位的一场球也废了。这种纯业余的比赛,本身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多赢几场球难道就当饭吃了?非得因为组队的关系死去活来的么。要是大多数人都比较淡定的话我觉得根本不会有什么组队方面的麻烦,问题还是出在人的心态上啊。。。。

TOP

这么拉来拉去,只能是强的越强,弱的越弱,组委会应该规定联队不能超过两个城市,要有散兵游勇,要组织批准,就近入队。

要不我就攒钱,明年我自己来个队,搞个雇勇军,称霸德国华人羽坛。
dashan 发表于 2009-6-5 19:49


以前我也说过,报名比赛是应该出示所在城市的Anmeldungsbeschaenigung的。不是靠拉来拉去的组队。后来也是没人响应。

TOP

各个队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这对一个城市组队参赛,而对抗其他的联队有些不公平,我只是对这一现象提出异议,希望组委会和大家讨论,并没有针对某一只队伍。

德国的羽毛球甲级联赛,一只 ...
dashan 发表于 2009-6-6 09:58



这好像是拿橙和苹果相比。

TOP

各个队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这对一个城市组队参赛,而对抗其他的联队有些不公平,我只是对这一现象提出异议,希望组委会和大家讨论,并没有针对某一只队伍。

德国的羽毛球甲级联赛,一只 ...
dashan 发表于 2009-6-6 09:58

组委会本次还是为重在参与的队伍考虑比较多,比如分成4个小组,后面的比赛每个队伍都决出名次。上次比赛到第二天没有出线的队伍基本就没有球打了。赛制很难满足每个人的愿望,比如本次我的感觉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比赛是枯燥枯燥再枯燥。但是亚琛本城第一次来的同学们就打的挺high。
队伍的凝聚力不能靠组委会的硬性规定,不能成为朋友的人在没有利益驱使的前提下很难靠“条例”走到一块。我个人是很佩服曼海姆的邓领队的,那么多的队员,他都能安排的很好。我就是总是在为成绩和球员上场机会头痛。这个比赛我参加了很多界,交了很多朋友。人到海外以后不像在国内,大部分人都很独立,能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只能是友谊彼此相处愉快。刘雅倩在哥廷根的博士后,在曼海姆工作多年以后还是和哥廷根的葛宏宇一起合作,沈捷去了慕尼黑一年也还是回Aachen来比赛,原来杜塞的阿飞去了南边也还是回杜塞来玩。这些很能说明问题,不能简单粗暴的按地域划分。我个人觉得你本城领队要想留住一个强人,就必须在平时做好感情投资,肯投入必然有回报,别人能拉人,你一样也能。比赛只是两天功夫,组建一个好队伍可不是两天甚至不是赛前一两个月的功夫。曼海姆能走到今天拿到这样的成绩,队伍里面不断成长新人到来高人,可不是一两年做到的。
原谅我不拘放纵爱自由——

TOP

各个队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这对一个城市组队参赛,而对抗其他的联队有些不公平,我只是对这一现象提出异议,希望组委会和大家讨论,并没有针对某一只队伍。

德国的羽毛球甲级联赛,一只队伍只允许2名非欧盟国家的队员。

theonewho说到NBA, NBA里一只队伍的队员超过7000万,是要交很高的奢侈税的(CA。50%),象科比一人年薪就是2200万,老板还能买几个大腕?

TOP

看了一下他们这几年来的名单,发觉只有人加入而没有人离队,
而不参加的队员也没加入其它队。
看看他们的印尼同志连夜从巴黎赶着回来只为了参加比赛就知道他们的队有多齐心了。
人家能保留着如此的队员是人家 ...
阴阴 发表于 2009-6-6 01:38


如果北威州也搞这么支联队的话,全德比赛就不好玩了,各个队伍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TOP

本帖最后由 dashan 于 2009-6-6 09:43 编辑

45# jiejiedog

jiejiedog, 我来告诉你,theonewho,姓邓,名宜乐,2005年司徒加特队主力。

他的特点是,速度快,爆发力强,算得上是超一流双打名将。

TOP

theonewho是曼海姆联队主力男双中的一名,我可以作证。

曼海姆队的组成是比较复杂,但是与其说是四处拉人,不如说是这个队比较有凝聚力,吸引力,亲和力。因为一个队想更多地聚集高手,也得“拉得动”才行,对不。 ...
曼城小强 发表于 2009-6-6 01:33

那我得好好佩服一下了,是越南华侨小跳蚤,是大马华侨大眼睛,还是香港领队?反正肯定不是新加坡的小蔡,他只写英语的。

运用简体中文如此流畅,佩服佩服!

TOP

本帖最后由 阴阴 于 2009-6-6 02:55 编辑
theonewho 不要生气,我是对事不对人,你球打得好,咱佩服。

曼嗨姆是有高手,但要把这三位哥挺根的高手,司徒的高手,慕尼黑的高手,放在任何一只队伍里,是不是结果就大不相同啊?

这三位在整个德国华人圈里, ...
dashan 发表于 2009-6-5 20:20


看了一下他们这几年来的名单,发觉只有人加入而没有人离队,
而不参加的队员也没加入其它队。
看看他们的印尼同志连夜从巴黎赶着回来只为了参加比赛就知道他们的队有多齐心了。
人家能保留着如此的队员是人家的本领,这我们因该好好的向他们学习。
其实我好谢幕他们的,为生么我们北威州就不能如此呢?
对了,为什么杜塞今年的板块那么沉静?你们今年为什么少了一队参赛?
觉得你们很有潜能成为强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