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南海诸岛、钓鱼岛,战争从哪里爆发?

战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对中国来说,战争爆发的地点不可能由中国政府自己决定,由于中国政府一向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因此战争爆发一般来说只能是各种突发因素与外部压力的结果。但从客观角度分析中国面临的周边安全局势,战争最可能从三个方向爆发,即东海-钓鱼岛、南海诸岛和台湾海峡。

  首先,从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心理因素来分析,民意更倾向于在钓鱼岛爆发战争,因为中日之间自二战以来的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目前日本军国势力的抬头都更激化了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着的民族矛盾。如果在钓鱼岛爆发战争应该是一场中国可以控制的局部战争,与台湾问题不同,钓鱼岛本身只是涉及到中日之间划界的局部问题,不会引起亚洲局势的巨大改变,因此引发与第三方甚至更多其他纠纷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至于有人担心在钓鱼岛爆发战争会促使日本走向军国主义,从而给中国甚至世界带来更大的威胁则没有必要,日本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其未来的发展并不是一场局部战争所能决定的,与钓鱼岛的纠纷也不产生因果关系。日本目前与中国之间保持和平,并未阻止它一步步走向军事大国,日本是否走向军国主义是由其内部因素决定的,外部并不存在大规模安全威胁。

  一、 战争对中国是有益的吗?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战争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国家力量手段。由于并不存在一个类似跨国政府或超级政府的机构对国际关系予以管理,所以国与国之间弱肉强食的现象难以避免。在和平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扭转局势时,战争成为主权国家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终极手段。虽然一般来说,在当代国际社会, 战争的各种代价和成本极高,对一个国家的总体损害大于总体得益,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也难以完全控制战争的进程,但战争手段在各国争取利益的过程中仍然不断被使用,这是因为战争相较于其他政治、外交手段来说具有更为强硬、直接的效果,是一国实现其总体战略目标最有效的工具,在各种无法直接计算效费比的国家根本利益方向上,战争始终是极有效的政治手段。战争对解决重大僵局有特殊效果。

  对中国来说,虽然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和平崛起”的中国新世纪发展理论,但随着2004年新一界台湾领导人的登场,台湾岛内台独倾向的明朗化以及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和美国在亚洲安全战略的公开,亚洲战略格局中相互怀疑和敌视的气氛加剧,中国仅依靠单方面的和平难以解决在亚洲面临的问题,必然导致战略政策的转变。

  何况,台湾、钓鱼岛和南海诸岛问题都关系到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论是基于中国数千年来民族统一的传统还是中国十几亿人的民意,都不容许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做出退让甚至放弃。中国已经出现要求政府采用强硬手段,包括战争,维护国家利益的战争民意。中国政府在此时做出军事战略的转变正是顺应民意,可以借此加强国人的凝聚力,更有效地解决争端,而且战争对中国内部的各种发展,包括制度建设、科技进步、经济管理,都有特殊的促进作用。

  虽然战争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但总体来说对中国是有益的。在现代社会中,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政治、军事联合体都是在竞争和对抗中形成和发展的,至少在军事上,战争可以推进军队的发展,在战争中实现军队的现代化。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要经历来自内在和外在的许多困难,中国经过二十多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建设已经使中国的国家力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能力面对和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一场由中国掌握主控权的局部战争可以使中国摆脱目前在亚洲格局中所处的困境,彻底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争端,从而专心于经济发展,实现长久的和平。既然战争是对中国有益的,而且民意要求战争,敌人仍在不断挑衅,我们就极有可能看到战争爆发。

  二、 一场局部战争会带来全新的战略转折

  目前,中国在亚洲安全、周边领土纠纷和国际统一格局中已经陷入僵局,尽管中国为了实现和平发展的目的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已经做了很多让步,但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台湾都没有对中国做出的这些和平努力做出回应,相反,台湾的台独势力、美国极右势力和日本的军国主义都有加强的趋势。

  实际上,中国目前在亚洲战略格局中陷入僵局最大的原因来自美国。不论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诸岛问题都与美国的干预有关。冷战结束后,旧的国际政治秩序终结,美国已经确立起其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并且不允许世界上出现另一个实力可与之抗衡的对手。中国的地域、人力资源以及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已经使美国感到威胁,如果中国进一步发展,以其实力必将成为亚洲的领导国家,而美国当然也绝不愿意放弃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双方对亚洲局势的不同规划不可避免的产生结构性冲突。因此,美国在90年代后调整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政策,加强了对南海地区纠纷的干预,并与中国周边国家建立军事联系,对中国形成合围。

  目前亚洲局势的焦点集中在台湾海峡,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 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邓小平系统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主张,一九九五年一月,江泽民主席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表八项主张(简称“江八条”),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但中国政府的对台和平战略却使台独势力误以为是妥协退让的举动从而更加嚣张,台湾民众在时间的推延中也渐与大陆产生隔阂。"两国论"发表后,新党立院党团召集人郑龙水委托民意调查基金会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55.2%的受访者赞成李登辉总统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国与国关系",23.4%的人反对。同时,82.5%的受访者认为,大陆不可能接受"两国论";49%的人担心中共会强烈反弹。因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经过多年和平统一努力后台湾民心并不心向统一的残酷现实。目前台湾大选的局面同样证明了台独势力在台湾政治中已经形成统治地位,与美国力量联合共同制造的台海对大陆的不利局势势头愈演愈烈,要根本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要有震撼性和强制性的手段。短期内,除了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政治手段能打破这一僵局。

  在和平手段已经穷尽而仍然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中国要突破目前在亚洲面临的困境,解开与台湾、日本、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战略关系,只能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完成。战争给亚洲局势带来的突破将引起连锁反应,引起全面的战略转折,给目前的僵局带来转机。
  三、关键在于控制冲突规模和时机

  如果中国要通过战争解决僵局,实现利益最大化,必须控制战争的规模以及找准战争发动的时机;现代战争只是实现战略决策的工具而不是终极目标,因此大规模战争不符合任何国家的利益,包括发动战争的国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遇到的困难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只有完全掌握这场战争的控制权,把战争规模限定在预设的范围内,才能确保战争带来的利益大于战争带来的损害。

  其次,要寻找适当的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会中国带来损害。如果操之过急,在和平手段可以解决问题时就发动战争,不但会失去国际舆论的支持也不符和国内民众的意愿;而如果过分拖延,又会贻误战机,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使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复杂化。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主要对手的精力被战区之外的事务分散,对抗不断升级,气氛逐渐紧张的过程中走向战争,防止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成为全球的焦点。

  因此,中国应在现阶段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争取在战争中抢占先机,把握战争主动权,控制战争规模,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防止战局突破控制,引发其他矛盾,演变为与对手的全面对抗。

  四、 如果排除美国,所有战争中国都有必胜把握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转变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从对内以政治运动为主转变到以现代化建设为核心,集中进行经济建设后,经过20多年的和平发展,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都有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亚洲的一流大国。在一场局部战争中,中国这样的大国集中优势力量,面对这个掌握强大制造业并拥有几乎无尽的人力资源,尤其是拥有强大政府管理能力的国家,不论是日本还是台湾都不可能成为它势均力敌的对手。

  另外,就中国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来说,中国一向拥有优良的军事传统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即使是上个世纪仍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在最缺乏军事装备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仍然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创造了无数以弱胜强的光辉历史。今天,对于已经拥有强大制造力量的工业化的中国,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局部完全有能力形成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

  即使因为与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利益发生冲突,中国在陆地上的军事力量已经强于美国,靠近周边、本土和周边空域的海空力量也可以进行有效对抗,在总的战争潜力如钢产量、造船吨位、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化工材料等战争相关产业中国的制造能力都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超过美国,加上战场靠近中国大陆的地理优势,只要控制住美国在亚洲的盟国和军事基地,美国要介入在亚洲的这场战争必然面临成本过高,鞭长莫及的困境。同时因为中美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虽然目前两国没有达成协议,但两国考虑到自身利益不可能展开大规模冲突,所以把战争限制在局部范围并完成预先设定的战略计划是完全可能的。

  五、 只要卷入战争,美国已经在战略上失败

  现行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思维把防止出现一个可与之抗衡的敌对大国作为国家目标,美国对中国的主要战略考虑是:防止中国进一步成长为与美国同等级的战略竞争者;防止中国在亚太地区向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利益挑战;防止中国与其他地区竞争者结成可能的联盟,所以一但美国卷入中国在亚洲的局部战争,引发中美之间的正面冲突,不论输赢都已经违背了它的上述国家战略。

  而更重要的事,美国是目前全球体系的主导者,而这一主导地位是通过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世界金融体系,强化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货币地位确立的。随着日本、欧洲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成长,美国经济地位日益下降,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低于25%,出口份额也降到11%左右 ,制造业也大幅衰弱,美国目前的国家运转和在全球霸权的维持主要依靠外来资本的流入,而要维持投资者的信心就要保证美元的强势地位,保证其货币信用。

  失去了经济优势之后,美国的货币信用只能由其在全球的政治信用来支持,一旦政治信用被打破美国将面临整个体系崩溃的危险。在亚洲,美国在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上对台湾和日本都存在政治承诺,而美国在亚洲的信用得以维持的前提是未遭到中国的挑战,如果亚洲爆发局部战争,美国将面临两难选择:卷入战争,如果在战争中失败美国的信用体系将被打破;不卷入战争,则美国不能维持对台湾日本的承诺,信用体系仍然会被打破。对美国来说,保持现状才能保持其信用继续有效,才是保证其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所以美国主张在台海问题上保持现状。维持现状是美国的利益所在,而一旦卷入战争美国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战争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发展规律,而且对现有的高度脆弱的国际社会体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都难以预测。美国已经多年来未遇强敌了,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发生战争,其后果是无法预测的。很多人都在讨论美元由于与中国发生战争的潜在崩溃的可能性

 六、 台海、南海诸岛、钓鱼岛,战争从哪里爆发?

  战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对中国来说,战争爆发的地点不可能由中国政府自己决定,由于中国政府一向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因此战争爆发一般来说只能是各种突发因素与外部压力的结果。但从客观角度分析中国面临的周边安全局势,战争最可能从三个方向爆发,即钓鱼岛、南海诸岛和台湾海峡。

  首先,从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心理因素来分析,民意更倾向于在钓鱼岛爆发战争,因为中日之间自二战以来的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目前日本军国势力的抬头都更激化了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着的民族矛盾。如果在钓鱼岛爆发战争应该是一场中国可以控制的局部战争,因为:

  一、 就地理位置来说,钓鱼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靠近大陆,交通便利,利于大陆进行军事控制;

  二、 中日之间除了钓鱼岛问题之外没有别的领土问题,因此不太可能与日本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

  三、 与台湾问题不同,钓鱼岛本身只是涉及到中日之间划界的局部问题,不会引起亚洲局势的巨大改变,因此引发与第三方甚至更多其他纠纷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至于有人担心在钓鱼岛爆发战争会促使日本走向军国主义,从而给中国甚至世界带来更大的威胁则没有必要,日本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其未来的发展并不是一场局部战争所能决定的,与钓鱼岛的纠纷也不产生因果关系。日本目前与中国之间保持和平,并未阻止它一步步走向军事大国,日本是否走向军国主义是由其内部因素决定的,外部并不存在大规模安全威胁。

  虽然中国民众心理上趋向于在钓鱼岛爆发战争,但钓鱼岛问题终究只是区域性问题,其问题的解决并不能给中国带来最大利益。中国最大利益的实现和矛盾焦点仍然集中在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的格局不仅极大的违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人民心愿,同时一直被其他国家借以牵制中国的发展。如果通过一场局部战争可以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与台湾的统一,则目前中国的实力将得到极大增强并引起整个亚洲局势的转变。同时,解决台湾问题更是顺应民意,维护中国政府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如果说过去中国共产党因为一直坚持“群众路线”而使民意与政党取得一致而取得政权的话,那么今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持其政权的合理合法性就更需要尊重民众的意见,因为在当代社会,社会同意和民众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基础。中国政府二十几年来对台的和平战略政策今天看来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2004年台湾大选之后中国政府如果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妥协只会让大陆民众感到政府软弱无力,从而动摇政府的执政基础。在中国民众普遍要求以一场战争结束海峡两岸分裂局势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不可能做出与民意过分相反的战略决策。随着中国对台政策的转变,台独分子继续做出不理性行为必将突破中国政府的容忍极限而引发一场战争。

  南海诸岛问题同台湾问题一样,由于美国的介入而使这一地区的纠纷变得更为复杂。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加强了与东南亚和中亚等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联系,增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渗透,形成了防范中国的“岛屿锁链”,并频繁与东南亚国家举行各类规模不等的联合军事演习。同时中国周边国家也不断在南中国海制造争端,与中国发生小规模冲突,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导火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三个方面爆发战争的可能都存在,虽然中国民意倾向于在钓鱼岛爆发战争,但目前钓鱼岛方向上中国的战略利益决定了在此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最小,相对来说,在南海诸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更大,南海方面与中国有纠纷的、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很可能由于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采取错误的军事行动而与中国发生冲突。而在台湾爆发战争中国具有最充分的战略自由,并且由于台独势力不断对大陆的挑衅也使在这一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突发情况随时有可能在以上三个地区引发冲突。

  七、 小规模、高强度、控制战场,战争本身就是就是胜利
  战争仅是最终实现已定总体战略目标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战争规模必须得到控制,否则会对进入战争的原本战略目的造成损害。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战略目标仍然是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任何具体行为都不能影响这一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战争手段的使用也必须是有控制的,这首先体现为对战争规模的控制。就中国目前面临的争端来说,不论是钓鱼岛问题、南海诸岛问题还是台湾问题,都只是局部问题,即使因为台湾问题与美国发生冲突也仅限于台湾海峡而不是希望完全摧毁和改变美国在亚洲的整个战略存在,所以未来涉及中国的战争应该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在小规模战争中要取得战争胜利,需要在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做到速战速决,提高对对手的打击强度,控制战场主动权,防止扩大战争规模,引起与对手的全面战争,甚至引发整个世界局势的动荡。

  这场战争重在显示中国政府和人民解决争端的决心和态度,在中国坚持了二十几年的和平战略陷入结构性僵局的情况下,中国下一步唯一可行的选择是以局部冲突和战争来突破目前中国在亚洲区域所面临的僵局。在战争中形成的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凝聚力和中国已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这样强大的力量足以对中国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对手造成巨大的震撼。中国不需要完全在战争中取得军事胜利就已经掌握了解决争端的主动权,因为只要中国开始战争,对对手就已经是一个震撼,必须考虑与中国一起走出僵局。

  此外,战争必然给参战的对手带来经济波动,且不说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赖,即使美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也将因为与中国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而引发各种经济问题,而美国因为“九一一”事件和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已经产生了短期内难以平抑的经济震荡,插手亚洲事务必将造成本国经济的再次大幅震荡。更重要的是,一旦美国在亚洲的政治信用遭到挑战必将危及其美元的货币信用,如果由此引发连锁反应,打破美元在金融领域的强势地位,美国一直以来靠外来资本维持的收支平衡难以实现,那么美国很可能由此走向全面衰弱。

  所以,中国在亚洲改变目前不利的战略格局需要的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但它给对手带来的将是大规模的影响和打击,对中国来说,现阶段枪响就是胜利!

  八、 “和平崛起”--在有效的核威慑下才有可能

  以胡锦涛和温家宝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理论,这是确保中国保持国力持续高速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规划,但是和平的取得一定会付出代价,和平的维持需要实力的保证。现阶段和平的目的一定要靠战争和威慑的手段来维护,除此之外任何和平都是幻想,在充分加入现有国际体系并真诚希望和平的前提下,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还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正确的战略规划来保证,中国现在面临的国家问题的解决最终将依靠中国军事力量对台湾本岛以及有可能卷入战争的美国和美日军事联盟的军事威慑和实战能力,但同时需要依靠中国的总体力量持续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大国之间的对抗最终决定于双方掌握的核打击力量,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基础和支柱,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代替的。中国有现在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目前拥有的核武器是分不开的,而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起因于中国的战略核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中国要在将来保持更长久的和平以及和平崛起,从现在起就要加快发展核武器力量,实现与美国历史性的核战略平衡突破。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曾在核威慑下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状态,而现阶段中美双方在利益对抗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经济联系,因此在核威慑下实现平衡更有可能也更符合双方利益。在这种战略平衡下,中国可以赢得充足时间通过和平或局部战争手段解决领土统一和历史争端等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因而也危害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大未决问题,从而为中国和世界创造真正的无重大利益压抑的永久和平。

[ Last edited by lllogin on 2004-11-20 at 17:20 ]
Share |
Share

战争本身就是就是胜利?
控制冲突规模和时机 ?
痴人说梦,无稽之谈,
战争只能对那些希望用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的人有利。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这是中共吹的!!
在最缺乏军事装备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仍然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创造了无数以弱胜强的光辉历史。

放屁用小米加步枪能胜飞机大炮.用脑子想一想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