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9531
- 威望
- 24343
- 金钱
- 31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菩提树下 髑髅地头
- 在线时间
- 7412 小时
|
2#
发表于 2004-11-15 12:55
| 只看该作者
郑方生
南京大学布告上贴出“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在中国各地高等学府引起一些辩论。南京大学一些学生认定此信是捏造的,可是信中述说的情况,确实是一些大学生的通病,令人不能不担心中国新一代精英的道德价值观。
有人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使然。许多家长甘愿当奴才,一心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光大门楣,养成孩子自私的主子心态。
也有人指出,大学扩招后,学校为了增收益,将宿舍和设施都分等级收费,促成学生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理。因而责怪大学当局把教育机构搞成学店。
其实,在追溯“师长何时在年轻学子心中种下‘冷漠’种子、今日收取‘无情’果实”之余,还更应往前看。试想,这些大学生,将来是官员、企业领导人、会计师、律师、工程师;他们如果伦理道德观念薄弱,势必造成徇私舞弊、造假、逃税、行贿、受贿、违约等行为层出不穷。定然使已进入世贸组织和网络信息时代的中国的国际形象大为受损,妨碍中国的长远发展。
日前,海南省有关当局对6281名大学生进行了道德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有85%的学生认为人生应当是奉献多于索取,但只有53%的学生认为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先考虑集体利益。此外,只有31%学生认为责任感和正直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另有27%赞同或不反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
显然,单在海南,有15%到43%大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认同对国家发展不利的自私心理。其他省份的国家精英是否也如此,值得调查。
至于应如何通过行业公会、政府管制机构、职业道德培训、奖学金、助学津贴、学生学费贷款等计划,来纠正学生的偏差行为和价值观,西方国家早已有推行成功的例子,值得中国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