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11月3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11月30日星期二

【时政节简版】


新闻分析:伊朗在其核问题新决议上的得与忧

【据新华社德黑兰11月30日电】经过伊朗和欧盟双方的妥协,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9日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伊朗不仅暂时摆脱了其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危险,而且在新决议中促使起草决议的法德英三国加入了对自己较为有利的内容。但是,这一决议的通过并不意味着伊朗核问题的终结。

应当说,伊朗在这次与欧盟的核谈判中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果。首先,由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决定不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挫败了美国一直坚持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审议的图谋。其次,在法德英三国提交的最终决议中,加入了伊朗是"自愿"中止铀浓缩活动的内容,同时说明伊朗的自愿行为"不是法律义务",这使伊朗摆脱了被动的局面。

对于伊朗24日提出的保留其境内20个离心机继续运转的要求,伊朗和欧盟最终达成的协议也只规定,伊朗同意这20台离心机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之下。鉴于该要求刚刚提出时遭到欧盟断然拒绝,这对伊朗来说应当是个不坏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在这20台离心机的分歧,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原定于26日结束的会议推迟到了29日,使伊朗和欧盟获得了更多的时间。

在法德英三国起草的决议草案最终版本出笼后,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谈判代表穆萨维安称其为伊朗核问题引起关注后"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决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朗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决议,这一决议也没有能够使伊朗如愿以偿地为其核问题画上一个句号,没有能够终结国际社会对其核问题的关注,更没有能够促使美国及其他国家改变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伊朗政府发言人拉梅赞扎德说,新决议没有满足伊朗的所有要求,而且有些地方仍表现出对伊朗缺乏信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鲁哈尼30日还表示,中止铀浓缩活动只是伊朗在核问题会谈期间所采取的暂时行为,其持续的时间应该有个合理的期限,应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年。伊朗不会无限期中止铀浓缩活动。他还强调,伊朗不会放弃建立核反应堆的工作。

拉梅赞扎德和鲁哈尼的表态表明,伊朗做出妥协完全是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欧盟提出的交换条件双重作用的结果,伊朗是很勉强地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这一决议,而对这一决议的执行以及其核问题的前程仍存在忧虑。

首先,新决议要求伊朗与欧盟切实执行双方达成的协议,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决议的约束仅是对伊朗单方面的。尽管伊朗一直坚持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按照与欧盟达成的协议,伊朗已于本月22日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而欧盟为说服伊朗在核能技术和经济合作方面做出的承诺日后能否兑现,对于伊朗来说现在完全是个未知数。可见,伊朗要求在决议中将中止铀浓缩活动定为"自愿的"行为,无非是为将来提供周旋的余地。

其次,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新决议并没有能够促使美国改变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在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新决议后,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立即表态说,在过去一年半中,伊朗屡次破坏承诺,欧盟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对此都应该保持警惕。麦克莱伦还强调,伊朗必须履行承诺,美国将继续观察伊朗履行承诺的情况。从麦克莱伦的表态可以看出,美国仍没有消除对伊朗核计划的怀疑,美国仍认为伊朗有发展核武器的目的。

再次,有关各方对新决议内容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这为今后发生分歧和摩擦埋下了伏笔。伊朗强调不会无限期中止铀浓缩活动。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说,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没有时间期限,伊朗在致该机构的一封公函中没有提到时间限制。国际社会不断敦促伊朗单方面采取主动措施澄清其核计划,但在相当长时间内却难以满足伊朗希望早日结案的要求,这也为伊朗核问题的前景增添了新的变数。

【时事点评】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在法德英三国提交的最终决议中,加入了伊朗是"自愿"中止铀浓缩活动的内容,同时,时事评论员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协议还特别地说明:伊朗的自愿行为"不是法律义务"。

中、欧、伊朗显然一起和美国人"玩了一个游戏"

在这其中,中国、欧洲和伊朗显然和美国人"玩了一个游戏":大家应该还记得,伊朗核问题特使是11月23日到北京的,之后,仅仅是十几个小时之后,24日,伊朗就立刻提出,要求保留其境内20个离心机继续运转。

但是,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伊朗的这一要求一经提出,就遭到欧盟的"断然拒绝",接着,北京方面立刻明确了自己的态度,虽然北京没有公开提到这"20个离心机继续运转"的问题,但是,北京却明确表示:"支持伊朗维持自愿暂停浓缩铀和后处理活动,支持伊方与欧盟继续谈判以达成长期解决方案"。

显然,伊朗、欧洲搞出来个"20台离心机"的问题、要的就是这句话,结果,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原本定在26日结束的会议因这20台"突然出现"的离心机推迟到了29日,使伊朗和欧盟获得了更多的时间。

"协议"中的几句话给了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说到具体的协议条文,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协议中后来加上的的几句话"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话正是几天之前,北京公开地说过的话。

23日,伊朗核问题特使、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外交秘书穆萨维扬对北京进行了访问,而在11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就表示:鼓励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履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有关决议,维持自愿暂停浓缩铀和后处理活动,支持伊方与欧盟继续谈判以达成长期解决方案。中方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新协议"与其说是伊朗和欧盟的妥协,不如说是欧盟与美国的妥协来得准确

在首席评论员看来,将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定性为"自愿的"行为,这就为将来在"两伊"问题上、中国、欧洲、伊朗继续与美国周旋提供了很大的余地。我们认为,这份新协议的达成,与其说是伊朗和欧盟的妥协,不如说是欧盟与美国的妥协来得准确。

在之前,我们已经说过,由于北京公开地"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这实际上北京在为欧洲和伊朗承担压力,本质上是在与欧洲"分工合作",从而可以让欧洲人与伊朗"集中精力"搞出一份"最好的协议"来。

中国与欧洲的分工协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事实证明, 中国与欧洲的分工协作的成效是显著的,首先,在北京公开与华盛顿翻脸、明确反对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之后,解除了欧洲和伊朗的后顾之忧,从而,不仅"从容地"加入了伊朗是"自愿"中止铀浓缩活动的内容,还没有忘记在协议中捎带上一句"特别说明",称伊朗的自愿行为"不是法律义务"。

东方评论员认为,面对中欧和伊朗合伙弄出的、意在争取时间的这一招,华盛顿显然是极为不满,白宫的决策层心里清楚,中欧搞出这个协议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在为伊朗争取时间,更重要的是在等着看华盛顿在伊拉克的笑话,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明年初的伊拉克临时议会选举不能如期进行、或者选出了一个亲伊朗的什叶派议会,都将使华盛顿的伊拉克政策陷入更大的困难,从而在伊朗方向上更难集中力量。

面对伊朗、中国、和欧洲"做戏"和在伊朗问题上"以拖待变"的策略,华盛顿一度在中间对伊朗发出强烈的警告。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华盛顿是如何警告伊朗的,之后,我们还会将继续这个话题。




美军方警告伊朗:不要无视美国的军事力量

【科威特消息】据科威特《祖国报》28日报道,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耶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警告伊朗不要无视美国的军事力量。

在回答关于美国目前将大量部队部署在伊拉克是否还有能力应对来自伊朗的挑战的问题时

,阿比·扎耶德说:"伊朗人不应忽视美国的海空军力量。"他说,美国有足够的能力集结更多的兵力,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如果再考虑到美国的核打击力量,可以说从目前来讲,没有人能从军事上与美国抗衡。

 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伊朗领导人多次发表谈话,警告美国不要试图对伊朗境内的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并威胁说可能会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目标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


【时事点评】显然,华盛顿这种言词不仅是在警告伊朗"不要无视美国的军事力量",也是在警告中国和欧洲。

美国挑衅性的"恐吓、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的确,如果就常规军事力量而言,这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耶德说得的确不错,"从目前来讲,没有人能从军事上与美国抗衡"。

然而,就我们的观点而言,这位美军中央司令部的司令所说的"如果考虑美国的核打击力量"就"有点多余",东方评论员认为,美国这种"挑衅性的"军事恐吓、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助益。在我们看来,如果华盛顿真的"再考虑到核打击力量",恐怕美国也就不能无视中国、欧洲的军事力量了。

在首席评论员看来,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也正是因为中国、欧洲都有自己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再加上各自都有其它的、强大的综合实力,这才使得中国和欧洲在伊朗问题上成了抗美的中坚力量。

军事"恐吓"不可能让困住华盛顿双手的伊拉克问题在一夜间消失

面对中国、欧洲"高调地"支持伊朗、拒绝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并信手掂来一个"20台离心机的分歧",来作为让华盛顿再作让步的筹码,华盛顿显然心有不甘。

尽管在28日,美国由军方出面、公然地以"美国有足够的能力集结更多的兵力"来强烈地警告"方方面面",然而,形势比人强。这种恐吓不仅解决不了伊朗问题,也不可能让困住华盛顿双手的伊拉克问题在一夜间消失。

明眼人心里都明白,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的"作风",如果真有这个能力的话,对伊朗早就下手了,哪里还会在这里费口舌,何况还受到这种"玩弄"。所以,在发出军事"恐吓"之后,白宫的决策者还是不得不在29日和欧洲、伊朗达成了一份妥协性的"新决议"。

双方都暗藏着"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心理

但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这一决议本身就是妥协的结果,因此,不论是中国、欧洲、伊朗,还是美国,当然都不会满意,自然也不可能让伊朗核问题画上一个句号,我们认为,双方之所以达成了这么个"都不满意"的"协议",只不过双方都在对自己"信心满满",从而暗藏着一种"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心理。

布什的决策班子之所以如此心急,可能有着两层考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现在,华盛顿在伊拉克的麻烦仍然没有解除,就已经将矛头对准了伊朗。显然,布什的决策层之所以如此心急,可能有着两层考虑,第一,为了尽快解决伊拉克问题,提前挑动伊朗问题,籍此向欧洲、中国施加压力,以在伊拉克问题上寻找中欧的妥协。

第二,在这个时候挑动伊朗问题,本身也是华盛顿为下一步解决伊朗制造舆论、也是其中东计划中准备工作之"妖魔化"的一步,是为了今后的"制裁"继而军事打击伊朗扎扎实实做准备。

"大西洋两岸"在中东问题上的不存在什么"双赢"的可能

据我们观察,大西洋两岸在伊拉克、巴以问题、伊朗问题上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东方评论员认为,欧美在这些问题上,由于事关双方长远的战略发展空间,因此,不存在什么双赢的可能。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华盛顿已经军事占领了伊拉克,尽管美军是身陷泥潭,但是,相对于欧洲而言,美国还是占据着先手的,再加上它在中东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帮手--以色列,在这种情况下,欧美之间在中东这个大棋盘中的争斗、完全是一种胜与败的博弈。

主要大国在伊朗都将投下自己庞大的战略资源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我们以亚洲、欧洲、美洲这种三分天下的目光来观察今天中国、欧洲和美国在中东的博弈的话,不难看到,伊朗已经成了这场生死搏斗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或者是美国、甚至是有心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俄罗斯,在中东、特别是在伊朗,都将投下自己庞大的战略资源。

北京开始在中东、在伊朗问题上主动出手了

首席评论员指出,从事态的发展来看,北京是明白一个道理的,那就是,不论中美之间如何进行战略交换,只要"台独"不除,中国最后什么都不可能得到,何况中国在中东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

因此,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11月25日,亮明了北京的两个立场:其中最重要的是首席明确北京"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东方评论员认为,这种鲜明的态度可以说标志着北京在伊朗问题上已经"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也就是说,北京开始在中东、在伊朗问题上主动出手了。在我们看来,在欧洲和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斗争得最激烈的时刻,中国的这种主动出手不仅非常及时,而且非常必要。一方面这有利于巩固欧洲、伊朗抗美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北京所说的"不赞成"将伊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这明显是在伊朗问题上承担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北京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的做法,是可圈可点的

首席评论员指出, 北京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的做法,是可圈可点的,在我们看来,一个非常直接的好处,就是在关键时刻支持了欧洲、伊朗的同时,也为今后自己在中东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做好了铺垫,还为在台湾问题、朝鲜问题上同华盛顿较量增加了筹码。

之前,我们就注意到,中国的外交官们就频繁地与中东国家、欧洲国家的外交同行们"交流意见",这体现在北京与这些国家之间的高级别官员互访次数急剧增加。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次北京主动站出来,已经赢得了相关国家的高度赞扬和信任。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如果北京想在中东方面、特别是在"两伊"、巴以问题上确保自己的战略利益、继而实现自己的全球布局,那么,这种"赞扬与信任"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不会象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那样"无动于衷"

东方评论员认为,显然,中国这次主动出手,和6月份间突然杯葛美国提出的那份《联合国伊拉克决议案》的情形非常类似,一般的观点是,北京上次一方面"大力修改"美国"伊拉克决议案",一方面也迫使华盛顿撤回《美国维和人员豁免权》,使北京在中东国家眼中,成了一个平衡美国势力的关键力量,这本身就成功地增大了中国在与美国在各方面"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10月份的时候,中国突然和伊朗签订了一份初步协议,按协议中国将向德黑兰每年购买10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为期25年,初步估算总值约1000亿美元,后来,随形势发展,伊朗副石油部长哈迪又说,如果往后供应增加,合约价值可能倍增至总值2000亿美元,并呼吁中国石油公司协助伊朗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显然,在伊朗问题上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时候,北京不仅"毫不介意"华盛顿正在威胁要对伊朗动武的现实,反而突然、迅速增大了自己在伊朗的经济利益,这实际上就等于向方方面面公开地宣示:中国和欧洲人一样,在伊朗有着重大经济、战略利益,因此,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不会象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那样"无动于衷"。

"中国不愿意自己承担否决议案的责任,除非是事关台湾的问题!"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伊朗和中石化达成上星期签署备忘录后,伊朗媒体上立刻就出现了很多评论文章,认为由于伊朗和中国石油纽带的不断加强,具有安理会否决权的中国自然不愿看到安理会采取制裁伊朗的决议。但是,来自美国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然不同意它的对手、来自伊朗这种看法。

该报告就清楚地写到,"中国不愿意自己承担否决议案的责任,除非是事关台湾的问题。所以,如果中国不顾其它安理会成员的意见,单独出面否决议案的话,才会让我们觉得吃惊。"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的这份报道显然是建立在北京对伊拉克的"相对中立"的态度上的。但是,我们认为,北京之所以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没有什么实际动作,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与俄法德比,差距甚大。此外,由于鞭长莫及,北京心中清楚,就是反对也阻拦不了美国攻打伊拉克。

北京不愿意在伊拉克与美国对抗,并不等于中国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翻脸

据我们观察,自今年以来,北京在一系列、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国际问题上实际上已经在主动出手了。比如说,中国公开对朝鲜提供军事保护,根本就不充许华盛顿军事打击朝鲜、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在我们看来,北京不愿意在伊拉克与美国对抗,并不等于中国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翻脸。这次北京主动在伊朗问题上承担了一份大国的责任,实际是就是"另一次翻脸",10月份的时候突然和伊朗签订了一份初步协议,从现在来看本质上是北京在翻脸之前,做的一些"铺垫"。

北京在中东、伊朗问题上是有原则的

东方评论员认为,北京在伊朗问题上的强硬不仅是与台湾、朝鲜问题是息息相关的、更是在着眼于自己的全球面局。在我们看来,北京在中东、伊朗问题上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不让华盛顿将对付伊拉克的那一套用在伊朗的身上,从而用种种方式、武力攻击伊朗也好、政治颠覆伊朗现政权也罢,将"两伊"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从而彻底打开美国通向中亚的大门、包抄中国的后院。

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不可能只有台湾这一处

首席评论员指出,就如之前我们强调的那样,华盛顿的决策层始终在认为,仅仅一个"台独问题"就足以吃定北京,然而,到了11月25日,北京的正式声明就已经明确地证明: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不可能只有台湾这一处。朝鲜是的,现在在中东、在伊朗,北京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提醒各方注意,注意在那里已经有中国的核心利益。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