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遭遇9级大地震:震不倒的学校 震不乱的秩序(南方都市报)

南都记者亲历地震 www.6park.com 我从未看到混乱、哄抢的场景 www.6park.com
摘要:一路南下,前往最近的重灾区———岩手。晚上7点左右,我终于在岩手县久慈市看到令人惋惜的场面;到处是缺门少窗、扭曲变形、甚至挪位的房屋,在村役所大门门洞里就塞着一座铁皮房。从道路两边横七竖八的木梁看得出,很多房屋是被海啸揉碎撒开。

一路南下,前往最近的重灾区———岩手。晚上7点左右,我终于在岩手县久慈市看到令人惋惜的场面;到处是缺门少窗、扭曲变形、甚至挪位的房屋,在村役所大门门洞里就塞着一座铁皮房。从道路两边横七竖八的木梁看得出,很多房屋是被海啸揉碎撒开。 依然微笑着说加油 www.6park.com 作为中国记者,我总会想去寻找令人痛心的真情故事。但在日本灾区,这样的预判经常失灵。 www.6park.com 地震第二天,东京市区尽管地铁班次减少,且屡屡晚点,但人们并无异动,依然井然有序地排队,不少人还手拿口袋手认真阅读。日本朋友告诉我,这与平日基本没有差别。 www.6park.com 在羽田机场等候飞机时,我遇到一个北海道的老年人旅游团。如果正点,他们在头一天下午6点钟即可起飞。地震一来,航班取消,他们只能在机场过夜、等候。聊起这些,老人们并未流露出焦急、抱怨、忧心的情绪。就在我与其中一名老头聊天时,他旁边的老妇人则旁若无物地做着智力游戏题。 www.6park.com 车站,商店,宾馆,到任何一个地方消费,仍能享受到上帝般的服务。所有工作人员都展示出日本式的微笑,轻声细语,耐心周到。 www.6park.com 停水、停电、食物紧缺日本东北部乃至东部是普遍现象,但我从未看到混乱、嘈杂、哄抢的场景。到达久慈市时,首先去市政府了解该市受灾情况。 www.6park.com 到达时,市政府大楼前排了两条队,人们手里拿着大小不一的水桶。队伍前方,各有一辆军车,身穿迷彩服的自卫队队员正蹲在水罐前给人们装水。天很冷,所有人都在安静等待,没有谁探头探脑地朝前张望。 www.6park.com 到超市买食物,人们经常是失望而归,但日本人依然安然如常。 www.6park.com 宫城县气仙沼避难所内,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们,我采访过的七八个难民,没有谁将重建家园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也没有谁抱怨政府照顾不周。面对照相机,他们举起拳头为自己加油,而不是流下眼泪沉入伤悲。 www.6park.com 距气仙沼不远的大船渡市是另一个重灾区,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支援的第一站。市区内屡现车龙,逆向车道即使空无一车,也没有车摇头摆尾左右乱窜。 www.6park.com 在废墟中穿行时,偶遇69岁老人胡口穰。海啸中,他的房子被推到100来米外的山脚下。他这次回“家”,只是想找出几本厚厚的相册,那里存储着他和家人曾经的幸福记忆。 www.6park.com 翻开相册,老人眼眶湿润,但泪水始终没掉下来。与我道别时,他微笑着说“注意安全,加油。” www.6park.com 老人佝偻着腰,提着两塑料袋相册渐渐远去。他的身影渐渐远去,那份隐忍却令我无法忘怀。 www.6park.com 见证过多国难民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们感叹,日本人了不起,用平静与微笑展示着令人尊敬的坚强与乐观。 www.6park.com

不倒的学校

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www.6park.com ——— 日本文部省关于加固校舍的文件 www.6park.com 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在日本,这是一个常识。在大灾难里,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
在危机下演习 www.6park.com 一位在日本学习的中国学生这样描述最后的逃离:“当地震持续了将近三分钟后,稍稍有所减轻,老师要求我们什么也不要拿,赶紧离开教学楼。老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掉了电源。当我们到学校前面时,震动还在继续,周围的树木都轻轻地颤动着,老师要求我们全部蹲下。” www.6park.com 震后宽阔的街道上,日本小朋友头顶桔黄色帽子,身披防火衣,在老师的带领下,疾步而有序地走过。桔黄色帽子,其实是他们的座椅靠垫,每所学校必备,可随时取下作为防护用品。 www.6park.com 2010年,早稻田大学教育学博士胡学亮和张梅在调查日本中小学时发现,有高达75%左右的小学生认为身边随时可能发生大地震,90%的人对地震灾害最为担心。而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下来,日本学生大概要接受30多次防灾训练。 这次大地震中,M O M O问平安归家的女儿:地震时害怕吗?小姑娘回答:不怕,平时老师都教过。 www.6park.com 堡垒非一日建成 www.6park.com 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 www.6park.com 为尽可能减少震灾损失,除了日常化的防灾训练,更重要一点,日本从每次大地震中吸收经验教训,逐年加固校舍,最终将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建成最坚固的堡垒。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就在1967年出版的《激荡的百年史》中说,“日本为了兴邦,大力普及教育,几乎每个村庄最好的建筑物,就是那里小学的校舍。” www.6park.com 日本文部省的一份文件,提及加固校舍时写道,因为“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www.6park.com 加固校舍,最早要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说起。当时日本学校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或砖瓦结构。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这让日本政府深受刺激,决定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提高校舍抗震性。 www.6park.com 1950年,日本政府又将30年前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市街地建筑物法》修改为《建筑基准法》,提高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将传统日式木造住宅渐次改造。 www.6park.com 此后,每经历一次地震,日本国土交通省都会组织力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建筑基准法》的修改意见。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这部法律又分别在 1992、2000、2006年历经3次修改,其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已提高到最高水准,即要求除木结构住宅外,商务楼能抗8级地震,中小学校舍普遍能抗7 级地震。 www.6park.com 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文部省在抗震检查中发现,私立学校教学楼的抗震强度,几乎都超过了文部省规定的抗震基准,而公立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在抗震设计和施工上,有一半未符合规定。文部省于是要求立即针对学校校舍,进行补强。 www.6park.com 校舍补强施工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将4层教学楼(日本政府规定中小学教学楼不得超过4层)的最高一层削减为“屋顶花园”,以减轻整个建筑的重量;另一种方法,是对整个大楼的外墙采用钢管(直径10厘米)穿插进行网状包裹。按规定,日本国库等负担校舍达标加固或改建86.7%的费用,地方政府负担 13.3%。“一个学校施工一般需要3年,费用约2亿日元(约1600万元人民币)。”大阪的北川之广日常组织中日学校参观交流,对情况很熟悉。 www.6park.com 然而,尽管多年来对校舍补强,在2008年,日本政府发现:由于地方政府经费不足,日本仍有将近一半的公立中小学校校舍处于“危房”状态。 www.6park.com 2008年5月16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舍的补强施工。随后,日本自民党议员向国会提交议案,要求政府把对学校耐震设施的国库补助从1/2提高到2/3。 www.6park.com 2009年,在巨大的财政赤字压力下,60%的日本校舍完成加固,达到了日本政府规定的耐震标准,即在发生震度为强6级至7级左右的强烈地震时,校舍虽然有部分损伤但不会倒塌、不会造成人员死亡的标准。2010年,日本国库再次拨款1086亿日元,用于全国约2100栋校舍的耐震改造工程。 www.6park.com 2010年,日本政府还曾发布计划,表示在未来5年内,将使日本全国90%左右中小学校舍都能达到耐震标准———因为在日本,由于政府不作为而带来震灾中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事故,严重的将导致内阁下台。 www.6park.com
震后4分钟成立救灾司令部 www.6park.com 摘要:地震仅过了不到十分钟,日本政府通过媒体宣布:紧急成立首相官邸对策室,首相菅直人已经紧急召集内阁所有成员到官邸开会研究对策。随即,从中央到地方,日本政府的各个系统的灾害应对程序由此启动。 www.6park.com 在地震初期,P波刚刚到来时,地震仪就可感应到并自动计算震源位置、规模、假定强度,并且在S波来临前数秒至数十秒提前发出预警,P波到来后,与S波还有一段时间差。 www.6park.com 地震仅过了不到十分钟,日本政府通过媒体宣布:紧急成立首相官邸对策室,首相菅直人已经紧急召集内阁所有成员到官邸开会研究对策。随即,从中央到地方,日本政府的各个系统的灾害应对程序由此启动。 www.6park.com 地震发生时,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在国会开会。日本电视台画面显示,突如其来的地震虽让菅直人和议员们惊慌,甚至部分议员躲在了桌子下,但很快整个政府部门镇定地展开救灾工作。 www.6park.com 这个全部国土都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国家,频仍的灾难让其政府早已形成了一套依据法律而成的应对体系。地震来得突然,但所有的政府运作又都在既定程序之中。 www.6park.com 此前一位日本内阁参事说:“我们知道有地震,但不知道是何时来,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能否准确预报,而是如何将地震损失降低到最小。” www.6park.com
数百万人一分钟前得预警 www.6park.com 数百万日本人在周五大地震发生前大约一分钟得知了地震的消息。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个由约1000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析震波,并在地震计预测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 www.6park.com 地震时P波(一种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更具破坏性的S波(粒子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前进方向,是一种横波)要快———距离震中较近的区域,在100多公里的区域预警信号和地震首波几乎同时到达,对于200多公里地区,大约有10到20秒的时间差;对于300多公里区域,大约有30到50秒的时差。 www.6park.com 这意味着地震警报有可能会先于地面震动到达,中间的时差或将留给人足够的时间寻找掩护。日本国家电视台从2007年晚些时候开始运用这个系统,并已经发出类似17次警告。 www.6park.com 11日这天下午,它再次恪守自己的岗位。在东京,电视上正常播放的节目内容被响亮的警报声打断,代之以日本广播协会N H K播送的早期地震警报。一分钟后,第一次强烈震动撼动了首都东京地区,高层建筑开始摇晃,数百万人逃到室外。 www.6park.com “成熟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让民众立即在电视上看到相关预警。”一位在日本气象局工作的工作人员说,“日本能将预告系统覆盖到整个国家。” www.6park.com 但在传播上,它并非无懈可击,对于受灾严重的地区,往往会引起电力和通信的中断,因此,通过媒体发布的预警以及避难警告,可能无法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全国瞬间警报系统(J-A LERT)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www.6park.com J-A LERT是利用通信卫星以及市街村的防灾行政无线设备,向居民第一时间传达紧急信息的系统。“从国家到居民最直接而迅速”的信息传达,是J-A LERT的最大优势。 www.6park.com 按照日本法律,气象厅监测到地震灾害后,立即向内阁以及消防厅传达信息,消防厅通过通信卫星将紧急信息传达给全国地方公共团体,此时,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设备自动启动,通过鸣响警笛以及室内外广播向居民传达信息。 www.6park.com 此次地震后三分钟,14:49,日本政府通过J-A LE R T向37个市街村传达了地震以及海啸的警报。 www.6park.com 为了准确预报随时可能发生的东京直下型地震和东海大地震,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在东京湾和静冈县的伊势湾还投放了高精度的地震感知预警仪,中央防灾会议还和日本最大的电信公司N T T合作,启动了全国地震预警系统。 www.6park.com 通过这套系统,诸如电信、铁路、燃气、电力、供水等部门,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向设备终端发出了指令,从而达到减小损害的目的。东京燃气株式会社防灾课长坂口央一说介绍说,从2001年开始,该公司就引入了一套智能预警系统,如果测到一个地方裂度为5的地震时,该公司的系统就会自动切断这个地方的供气。 www.6park.com 日本电信株式会社开发出一套系统,在通过对P波计算出震级后,系统将向用户发出信息,哪儿发生地震了,震级多大,多久能到达用户身边。这种服务是市场化运作的付费项目,企业一般都有定制,个人付费后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接收。 www.6park.com 本次强震发生后,大多数的民众通过广播、电视和卫星数据传输系统接收到地震警报。另一些订阅特殊预报服务的人则通过手机和电子邮件收到了警报。日本气象厅地震专家内藤宏人在震后说,这些系统运作良好,“因为全国各地民众都接到了警报”。 www.6park.com 半小时内救援队奔赴各地 www.6park.com 地震发生时,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在国会开会,被指和已辞职的外相前原诚司一样接受外国人政治献金,正受在野党的轮番轰炸。 www.6park.com 这一切都随着地震的到来戛然而止。他即刻返回官邸,11日14时50分,即地震4分钟之后,紧急灾害对策总部成立。15时14分,紧急灾害对策总部第一次会议召开;15时27分,防卫相北泽俊美下令,包括陆海空8000多名自卫队员、300架飞机、40艘舰船赶去灾区。 www.6park.com 日本现有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是1995年7月制定。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了阪神大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1000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犯罪团伙山口组成员率先抵达受灾现场,分发食物、毛毯和水,因此颇受赞誉。 www.6park.com 重大灾害发生时,日本政府会在30分钟内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总部,其部长由首相担任,副部长、部长助理由首相任命,迅速确定灾害对策,指挥有关机构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www.6park.com 差不多就在紧急救灾司令部成立的时候,日本各地方政府几乎同步成立了灾害对策本部。除政府向各地派遣调查团之外,环境省、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也分别向受灾地区派遣了调查员,积极搜集受灾信息。日本警察厅更在地震发生的14:46就设置了灾害警备本部,15:07就已经开始向各地派遣紧急救援队。 www.6park.com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则更多发挥服务功能,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手段向居民提供受灾地区的情况以及避难和生活必需的信息。以受灾严重的宫城县为例,3月11日15点左右,分别向防卫省和D M A T (灾害医疗救援队)申请救援,随后一小时之内,D M A T就派出医疗队,防卫省向宫城县派遣了海上自卫队。 www.6park.com 在几小时内,甚至在灾害还在发生的同时,日本的救灾行动实际已经开始有效地运转了。 www.6park.com 到东京当地时间12日上午8时30分,首相官邸已经举行了4次紧急灾难对策总部会议,除了首相外全体阁僚悉数参加。此前的7时10分,菅直人已经乘机抵达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情况。

依据基本大法防灾减灾
www.6park.com 立法先行,这是很多国内学者对日本防灾、应灾行政组织架构搭建的深刻印象。 www.6park.com 据了解,日本的防灾法律制度由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和复兴、灾害管理组织等五大类50余项法律构成。 www.6park.com “日本地震之后的各项应急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这主要得益于日本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以《灾害对策基本法》的出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全面和有效的防灾减灾法律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在《日本大地震与日本防震减灾法律制度》中介绍说。 www.6park.com 事实上,这部“基本法”已成为统领日本减灾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它具体灾害应对法规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包括1978年日本政府颁布的针对地震防灾的《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以及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制定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 www.6park.com 后二者被认为是日本地震防灾的直接法律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介绍,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搭建了“以防灾会议为依托的‘防灾计划’体系”:中央层面,在总理府设置通常不超过25人的中央防灾会议,主要掌管“防灾基本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制定有关紧急措施的计划”。其中,明确规定内阁总理大臣为会长,委员则由内阁总理大臣在内阁官房长官及有学识经验的学者中任命。 www.6park.com 而地方防灾会议则主要包括都道府县防灾会议、市町村防灾会议。其会长为地方行政首长——— 知事,委员的组成则更为具体,通常包括自卫队或部队机关、教育部门、警察、消防以及地方公共机关的行政长官。 www.6park.com 除了以基本法的形式确保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地组织展开。从历次灾难中不断完善具体的法律制度,是日本防灾立法体系构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比如,1946年南海地震,暴露出了日本灾害救助、农林水产设施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缺陷,日本随后于1947颁布了《灾害救助法》;1964年新泻地震后,1965年日本通过了地震保险等相关法。 www.6park.com 此次东京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安危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无法确认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是否外泄,首先菅直人11日当晚就发布了原子能紧急事态宣言,实施这一举措的重要依据,就是《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至于这部法律制定,同样是有鉴于1999年的核事故。

本转贴仅供娱乐,不代表本人任何立场
Share |
Share

日本也有好的又坏的,我听说这次还有打劫的呢

TOP